官話
yan3(兗)
粵語
jin2
jin5
日語
エン
韓語
연
越南
duyện
廣韻
以/仙合/上
集韻
以/仙合/上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970
H-8951
T3-2752
JMJ-007245
K2-237E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隸書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Meaning 字義
(1)
同「兗」
→兗
yan3
(1)
同「沇」 水名 也作「渷」
→沇
yan3
→渷
(1)
古水名 又名“濟” 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南,至温县入黄河 又自荥泽复出黄河南,东流至山东省琅槐(今山东省广饶县)入渤海 后自荥泽以东河道为黄河所夺,惟黄河以北发源处尚存,相沿称为济水 也作「兖」、「渷」
→渷
yan3
(1)
古水名 1.同「沇」 古济水别名 2.渷水,在福建省归化县(今明溪县)
(1)
古水名 1.同「沇」 古济水别名 2.渷水,在福建省归化县(今明溪县)
(2)
地名 1.古州名,我国古代九州之一 2.县名 在山东省中部偏南,津浦铁路经此
(3)
括,箭的末端
(4)
姓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㕣
《說文解字》
以轉切
山閒陷泥地。从口,从水敗皃。讀若沇州之沇。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
古文㕣。
《說文解字繫傳》
與件反
山間陷泥地。從口,從水敗皃。讀若兗州之兗,九州之渥地也,故以兗名焉。 [臣鍇曰:「口以象山間也,兒半水也,象土上有少水也。《尚書》:『濟河惟兗州九河,旣道厥土黒墳。』又云:『十有三載,乃同厥草,惟繇厥木,惟條是必,,肥羙之地也。』渥者,澤潤也。」]
古文㕣。
《說文解字注》
以轉切
山閒陷泥地。 [閒《玉篇》作㵎。陷當作淊。字之誤。《水部》曰:淊,泥水淊淊也。] 从口。 [謂山閒。] 从水敗皃。 [謂淊泥。谷字,酋字皆从水半見。㕣亦从水半見,出於口也。水敗土而淊泥多。是曰㕣。] 讀若沇州之沇。 [按漢隸沇州字已多作兖。以轉切。十四部。] 九州之渥地也。 [《毛傳》曰:渥,厚也。] 故㠯沇名焉。 [此釋州名之意。沇爲九州之渥地。如㕣爲山閒之渥地。其義同。其音亦同也。]
古文㕣。 [按下葢从谷。上从列骨之殘[⿱⺊冂]字。[⿱⺊冂]象水敗也。漢人作兖字者。葢合和𧮲沇二字爲之。]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an3 [iɛn214] ㄧㄢˇ (兗)
粵語
jin2 [iːn35]
jin5 [iːn13]
日語
エン [eɴ]
韓語
연 [jʌn]
越南
duyện [zwiə̯n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以仙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獮韻兖小韻以轉切iuæn州名尚書禹貢曰濟河惟兖州武王封周公於曲阜爲魯公秦爲薛郡後魏置南兖州於譙城又置西兖州於定陶城隋改爲魯州武德初平徐圎朗復爲兖州又姓出姓苑以轉切十州名尚書禹貢曰濟河惟兖州武王封周公於曲阜爲魯公秦爲薛郡後魏置南兖州於譙城又置西兖州於定陶城隋改爲魯州武德初平徐圎朗復爲兖州又姓出姓苑以轉切十
刊謬補缺切韻
以仙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獮韻兖小韻以轉切jĭwɛn以轉反。州名。五。以轉反。州名。五。
集韻
以仙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𤣔韻㕣小韻以轉切jiuæn州名通作沇州名通作沇
禮部韻略
以仙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獮韻沇小韻以轉切jiuæn州名釋云東南據濟西北距河曰兖州州名釋云東南據濟西北距河曰兖州
增韻
以仙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獮韻沇小韻以轉切jiuæn州名俗作兖州名俗作兖
五音集韵
喻四仙先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上獮韻喻母四等合jiuæn以轉切州名尚書禹貢曰濟河惟兖州武王封周公於曲阜為魯公秦為薛郡後魏置南兖州於譙城又置西兖州於定陶城隋改為魯州武德初平徐圎朗後為兖州又姓出姓苑二十二以轉切州名尚書禹貢曰濟河惟兖州武王封周公於曲阜為魯公秦為薛郡後魏置南兖州於譙城又置西兖州於定陶城隋改為魯州武德初平徐圎朗後為兖州又姓出姓苑二十二
洪武正韻
喻先齊
先韻開口上銑韻衍小韻以淺切ien州名俗作兖州名俗作兖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涓弮上銑韻畎韻喻母yen說文兖州之兖九州之渥地也本作㕣从●从水敗貌徐曰●以象山門也儿半水水也象圭有少水也今文作兗書濟河惟兖州前地理志春秋元命苞云五星為兗州兗端也信也又云蓋取沇水以名後魏置南兖州於譙置西兗州於定陶隋改魯州唐復兖州宋襲慶府又姓集韻通作沇〇毛氏曰按說文●从儿从口當作㕣兗兗字皆从此與公厶之字不同今俗書作兖字者誤說文兖州之兖九州之渥地也本作㕣从●从水敗貌徐曰●以象山門也儿半水水也象圭有少水也今文作兗書濟河惟兖州前地理志春秋元命苞云五星為兗州兗端也信也又云蓋取沇水以名後魏置南兖州於譙置西兗州於定陶隋改魯州唐復兖州宋襲慶府又姓集韻通作沇〇毛氏曰按說文●从儿从口當作㕣兗兗字皆从此與公厶之字不同今俗書作兖字者誤
蒙古字韻
y ꡭwÿan ꡧꡦꡋ上先韻jyɛn()
音韻闡微
喻寒删先元真文撮一上聲銑韻兖小韻喻母四等yan
中原音韻
影先天齊上聲先天韻iɛn
韻略易通
一先全齊舒上聲先全韻iɛn山東兖州山東兖州
中州音韻
影先天齊上聲先天韻演小韻jiɛn州也州也
中華新韻
ㄧㄢ 上寒韻甲類iɛn沇同沇同
東國正韻
ㅇ ㆊㄴ 上鞬寋建訐韻yen
戚林八音
鶯亦 天堅 陰上天堅韻ieŋ
分韻撮要
以 先 陰上先韻jin州名州名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i̯wan
王力
ʎǐwan 元部
周法高
riwan 元部
鄭張尚芳
lonʔ 元3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lo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lwań
斯塔羅斯金西漢
lwań
斯塔羅斯金東漢
źwań
許思萊上古
lonʔ
許思萊東漢
juanᴮ
布之道諧聲域
LON(兗)
聲首㕣
布之道擬音
lonʔ(兗)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iã
上聲(4)
官山東濟南5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壽光3
官山東德州3
陽平(3)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濟寧2
官山東聊城2
in
上聲(2)
官安徽蕪湖213
粵澳門13
陰上(2)
粵廣東佛山35
粵香港35
陽上(1)
粵廣東雲浮13
ian
上聲(3)
官四川南充53
閩福建廈門53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兗州。)
陰上(1)
閩福建泉州南安55
陰平(1)
官湖北黃岡紅安
iɛn
上聲(3)
官湖北宜昌42
客江西九江修水21
客江西贛州寧都214
陰平(1)
官湖北襄陽襄樊34
ien
上聲(3)
官江蘇南京212
官安徽安慶213
官湖北荊門鍾祥53
yn
陽平(2)
平廣西柳州融水21
平廣西玉林福綿31
陰上(1)
粵廣西崇左24
iẽ
上聲(2)
官江蘇連雲港
客江西贛州南康42
ia
上聲(1)
官山東煙台3
陽平(1)
官山東臨沂平邑2
iɪ̃
上聲(1)
官江蘇淮安漣水212
iɑ̃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uin
上聲(1)
官廣西柳州雒容52
ie
上聲(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5
i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iɐn
陰上(1)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iun
陰上(1)
粵廣西梧州蒙山42
iɛ
上聲(1)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yɛ
陽平(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780
-G1
5780
-G7
8.丶.21
-GT
0350
-GHZR
0314.03
汉语大字典-GZFY
356703
-GZJW
303812
-G通规
4000
-H
8951
-T3
0750
全字庫-JMJ
00724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0394
-K人名
二..0168
正體: 兗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ǎn
YAN3
(v2.1.0-6.0.0)
kTGHZ2013
423.030:yǎn
kXHC1983
1328.030:yǎn
1328.030:yǎn
(v5.1.0)
kCantonese
jin2
jin5
(v4.1.0-13.0.0)
YIN5
(v4.0.1)
kJapanese
エン
kKorean
YEN
kHangul
연:N
kDefinition
establish; one of nine empire division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970
0-5970
(v3.0.0-5.2.0)
kIRG_HSource
H-8951
8951
(v4.0.1-5.2.0)
kIRG_TSource
T3-2752
3-2752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07245
kIRG_KSource
K2-237E
2-237E
(v3.0.0-5.2.0)
kRSUnicode
10.6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C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265.140
kHanYu
10285.020
kIRGDaeJaweon
0265.140
kIRGDaiKanwaZiten
0137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285.020
kIRGKangXi
0125.131
kKangXi
0125.131
kMorohashi
0137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CIU
kFourCornerCode
0021
kUnihanCore2020
GH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7327B
kCNS1986
E-2752
kCNS1992
3-2752
kEACC
27327B
kGB0
5780
kGB1
5780
kHKSCS
8951
(v3.1.1-15.0.0)
kKoreanName
2015
2015:U+5157
(v11.0.0-13.0.0)
kMainlandTelegraph
0350
kTGH
2013:40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0.6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TraditionalVariant
U+5157
kZVariant
U+5157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