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可
U+5947(Basic)
大部5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qi2
ji1
ai3
yi3
粵語
gei1
kei4
日語
アイ
韓語
越南
廣韻
見/支B開/平
羣/支B開/平
集韻
見/支B開/平
群/支B開/平
溪/支B開/平
影/支B開/上
訓読
あやしい(怪しい)
くし(奇し)
くすし(奇し)
めずらしい(珍しい)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666
HB1-A95F
T1-4C61
J0-3471
K0-5074
V1-5151
KP0-D2C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三體陰符經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渠羈切異也。一曰不耦。从大从可。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qi2
(1)
特殊;稀罕;不寻常strange, special, unusual
(2)
出人意料;变幻莫测 如:出奇制胜unexpected
(3)
美好;美妙
(4)
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fantasy
(5)
引以为奇;感到惊异to astonish
(6)
(7)
副词 极;甚;特别extremely
(8)
助词 常见于元明杂剧中 1.用作词头 2.用作词尾
(9)
ji1
(10)
独一;单数 与“耦(偶)”相对odd (number)
(11)
奇邪;诡异不正
(12)
不正规的;不正当的
(13)
(遭遇)不顺当
(14)
余数,零头remainder
(15)
通「羇」 停留
ji1
(2)
系住;拘系
(16)
通「寄」(ji4) 寄托
ji4
(1)
托付;委托to entrust to someone's care 寄托
ai3
(17)
yi3
(18)
通「倚」 依靠
yi3
(1)
依靠在物体或人身上to lean on 倚靠
(壯)
壯字用同「𩡺」
𩡺
(壯)
gwih 骑
(喃)
cơ 詞:đầu cơ 義:to speculate
(喃)
cả 詞:cả nhà, cả đời; cả nể 義:the whole (of family, life); complaisant, compliant
(喃)
kì 詞:kì (số lẻ không chẵn) 義:odd number
(喃)
kỳ 詞:kỳ (số lẻ không chẵn) 義:odd number
(喃)
◎ Một loại đơn vị quân lính thời xưa, đóng ở địa phương (phân biệt với vệ, đóng ở kinh thành).#C1: 奇 cơ
(喃)
◎ Mức độ lớn (to, nhiều, cao).#C2: 奇 kỳ | F2: đại 大⿱可 khả
(喃)
〄 Bao gồm hết, không loại trừ.#C2: 奇 kỳ | F2: đại 大⿱可 khả
(喃)
◎ Lạ lùng, hiếm thấy.#A1:奇 kỳ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可部 002
《說文解字》
渠羈切異也。一曰不耦。从大从可。
《說文解字繫傳》
巨離反異也。一曰不偶。從大,從可。 [臣鍇曰:「大可是異也。」]
《說文解字注》
渠羈切、居宜切異也。 [不羣之謂。] 一曰不耦。 [奇耦字當作此。今作偶,俗。按二義相因。] 从大。从可。 [會意。可亦聲。古音在十七部。今音前義渠羈切。後義居宜切。]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琦。異也。【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又祕也。【史記·𨻰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又姓。
 又天神名。【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又四凶之一。【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註】窮奇,卽共工氏。
 又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𧰼犀。【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又江神謂之奇相。【江記】帝女也。卒爲江神。
 又與琦通。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居宜切,音羈。一者,奇也。陽奇而隂偶。【易·繫辭】陽卦奇,亦零數也。【又】歸奇于扐以𧰼閏。
 又隻也。【禮·投壷】一算爲奇。
 又餘夫也。【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又數奇,不偶也。【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又奇𢷎,一拜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七曰奇𢷎
 又奇車,奇邪不正之車。【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又奇衺,詭異也。【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隱綺切。與倚通。依倚也。【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又【字彙補】倚蠏切。同矮,短人也。【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又叶古禾切,音戈。【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
 【說文】从大从可。別作①。俗作竒,非。①字从大从司。
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𧰼。【註】狀如牛,蝟毛,音如皡狗,食人。〕
 謹照原文犀𧰼𧰼犀。皡改嘷。〔【周禮·地官】奇衺則相及,徙于國中及郊。〕
 謹照原文徙於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二句相連,不便單引一句,謹改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2 [ʨʰi35] ㄑㄧˊ
ji1 [ʨi55] ㄐㄧ
ai3 [ai214] ㄞˇ
yi3 [i214] ㄧˇ
粵語
gei1 [kei5] 奇偶, 奇數
kei4 [kʰei1] 奇怪, 稀奇, 奇貨可居, 奇遇, 奇妙, 奇特, 奇談, 奇觀, 奇人異士, 奇兵特出, 奇謀妙計, 奇文瑰句, 奇珍異寶, 奇恥大辱
日語
[ki] [呉漢]
[gi] [呉]
[i]
アイ [ai]
韓語
[ki]
越南
[kə33]
[ki21]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支B開3B小韻居宜kiɛ不偶也又虧也又渠羈切不偶也又虧也又渠羈切
支B開3B小韻渠羈ɡiɛ異也說文作奇又虜複姓後魏書奇斤氏後改爲奇氏渠羈切又居宜切十異也說文作奇又虜複姓後魏書奇斤氏後改爲奇氏渠羈切又居宜切十
刊謬補缺切韻
支B開3B小韻居宜kǐe不偶。不偶。
支B開3B小韻渠羈ɡǐe渠羈反。異。叉居冝反。通俗作竒。九。渠羈反。異。叉居冝反。通俗作竒。九。
集韻
支B開3B𦌭小韻居宜kiɛ不耦也或作倚通作倚不耦也或作倚通作倚
支B開3B小韻渠羈ɡiɛ說文異也或作觭畸又姓說文異也或作觭畸又姓
支B開3B小韻丘奇kʰiɛ丘(立)竒切說文㩻䧢也或作𢻪𨜅竒欹丘(立)竒切說文㩻䧢也或作𢻪𨜅竒欹
支B開3B小韻隱綺ʔiɛ說文依也或作竒通作猗說文依也或作竒通作猗
禮部韻略
支B開3B小韻居宜kiɛ不偶易歸竒於扐又渠宜切見本韻不偶易歸竒於扐又渠宜切見本韻
支B開3B小韻渠宜ɡiɛ渠宜切釋云異也又居宜切見本韻渠宜切釋云異也又居宜切見本韻
增韻
支B開3B小韻居宜kiɛ不偶也零也亦作觭畸踦李廣數奇孟康曰奇隻不耦也師古曰言廣命竒隻不偶也易陽卦奇又凡數之零餘皆曰奇易歸奇於扐又奇衺又渠宐切異也又紙韻从大从可俗作竒不偶也零也亦作觭畸踦李廣數奇孟康曰奇隻不耦也師古曰言廣命竒隻不偶也易陽卦奇又凡數之零餘皆曰奇易歸奇於扐又奇衺又渠宐切異也又紙韻从大从可俗作竒
支B開3B小韻渠宜ɡiɛ渠宐切異也詭也又離奇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渠宐切異也詭也又離奇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
支B開3B小韻隱綺ʔiɛ離竒委曲盤戾貎鄒陽傳輪囷離竒離音力紙反又支韵增入離竒委曲盤戾貎鄒陽傳輪囷離竒離音力紙反又支韵增入
五音集韵
脂支之B開3Bkʰiɪ=𣀬:同上→㩻:去竒切不正也或作𢻪𨜅竒欹四十=𣀬:同上→㩻:去竒切不正也或作𢻪𨜅竒欹四十
脂支之B開3Bgiɪ渠羈切異也說文作奇又虜復姓後魏書竒斤氏後改為竒氏又居宜切或作觭畸八十九渠羈切異也說文作奇又虜復姓後魏書竒斤氏後改為竒氏又居宜切或作觭畸八十九
脂支之B開3Bkiɪ不偶也又虧也又渠羈切或作倚(竒)不偶也又虧也又渠羈切或作倚(竒)
脂支之B開3Bʔiɪ=倚:於綺切依倚也又姓楚左史倚相二十九(竒)=倚:於綺切依倚也又姓楚左史倚相二十九(竒)
洪武正韻
支齊小韻渠宜gie渠宜切異也詭也又離奇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渠宜切異也詭也又離奇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
齊齊小韻堅溪ki不偶也零也亦作觭畸踦李廣數奇孟康曰奇隻不耦也師古曰言廣命頻隻不偶也易陽卦竒又凡數之零餘皆曰竒易歸竒於扐又奇衺又渠宜切異也又紙韻从大从可俗不偶也零也亦作觭畸踦李廣數奇孟康曰奇隻不耦也師古曰言廣命頻隻不偶也易陽卦竒又凡數之零餘皆曰竒易歸竒於扐又奇衺又渠宜切異也又紙韻从大从可俗
支齊小韻隱綺ʔie離奇委曲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竒離音力紙切又齊韻離奇委曲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竒離音力紙切又齊韻
古今韻會舉要
kei不偶也前漢李廣傳數奇師古曰言命隻不偶合也易陽卦奇又凡數之零餘皆曰奇易歸奇於扐又奇衺異也周禮奇衺之民或作倚莊子南方有倚人焉亦作踦後段㑹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應劭曰隻也揚雄太玄踦嬴二賛以象閏通作觭漢五行志匹馬觭輪無反注一隻之輪又紙韻〇毛氏曰从大从可俗作竒不偶也前漢李廣傳數奇師古曰言命隻不偶合也易陽卦奇又凡數之零餘皆曰奇易歸奇於扐又奇衺異也周禮奇衺之民或作倚莊子南方有倚人焉亦作踦後段㑹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應劭曰隻也揚雄太玄踦嬴二賛以象閏通作觭漢五行志匹馬觭輪無反注一隻之輪又紙韻〇毛氏曰从大从可俗作竒
gei渠羈切角濁音說文●異也从大从可徐曰大可是異也又詭也又離奇委曲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又窮奇獸名前相如賦窮奇象犀張揖曰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又四凶共工名窮奇其行窮其好奇又本韻渠羈切角濁音說文●異也从大从可徐曰大可是異也又詭也又離奇委曲盤戾貌鄒陽傳輪囷離奇又窮奇獸名前相如賦窮奇象犀張揖曰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又四凶共工名窮奇其行窮其好奇又本韻
蒙古字韻
g ꡂi ꡞki()
k ꡀi ꡞgi()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齊陰平小韻ki
支微齊泰灰齊陽平小韻ki
中原音韻
齊微齊陰平齊微ki
齊微齊陽平齊微kʰi
韻略易通
西微齊陽平西微kʰi異也異也
西微齊陰平西微ki零也零也
中州音韻
齊微齊平聲齊微小韻ki不偶也不偶也
齊微齊平聲齊微小韻kʰi異也異也
中華新韻
陰平ʨi單數單數
陽平ʨʰi
東國正韻
ㅢㅇ 貲紫恣kɯi
ㅢㅇ 貲紫恣gɯi
ㅢㅇ 貲紫恣ʔɯi
戚林八音
之箕 陽平之箕ki
氣悉 雞圭 陰平雞圭kʰie
分韻撮要
陰平ki易奇偶奇易奇偶奇
陽平kʰi奇異奇異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支佳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ʰia
kia
王力
gǐai 歌部
kǐai 歌部
董同龢
ɡʰja 歌部
kja 歌部
周法高
ɡia 歌部
kia 歌部
李方桂
gjar 歌部
kjar 歌部
鄭張尚芳
kral 歌1部
ɡral 歌1部
白-沙
*[k](r)aj
*N-k(r)aj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aj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aj
斯塔羅斯金西漢
kaj
斯塔羅斯金東漢
ke
許思萊上古
gai
kai
許思萊東漢
gɨe
gɨai
kɨe
kɨai
布之道諧聲域
ɁAI
聲首
KA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r)ai
音節類型B
ɡ(r)ai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ʰ
tɕʰi
陽平(101)
北京35 (奇怪)
河北邯鄲大名42
河北邯鄲魏縣53
江蘇南京24
江蘇徐州45
江蘇南通
江蘇連雲港
江蘇淮安漣水35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45
安徽蕪湖55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南鳳台55
安徽淮北44
安徽銅陵樅陽13
安徽安慶35
安徽阜陽5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安徽宿州埇橋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德州2
山東聊城2
山東濱州博興53
山東濱州鄒平55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開封52
河南洛陽31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梁園52
河南商丘睢縣42
河南信陽55
河南周口淮陽53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13
湖南常德213
湖南張家界大庸21 (~怪)
湖南郴州21 (~怪)
湖南永州寧遠31 (~怪)
重慶31
重慶江津21
四川成都21
四川自貢31
四川南充31
四川達州達縣31
四川雅安漢源31
四川涼山西昌52
貴州貴陽21
貴州遵義21
貴州畢節2
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雲南昆明31
雲南昭通31
雲南紅河蒙自53 (~怪)
雲南大理31
陝西西安24
陝西寶雞53
陝西咸陽三原35
陝西延安寶塔24
陝西漢中漢臺42
甘肅蘭州51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甘肅酒泉肅州53
青海西寧24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江西九江修水13
江西贛州南康11
江西贛州寧都13
廣東韶關南雄21
陰平(4)
山東臨沂平邑1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青海海東循化13
平聲(2)
新疆吐魯番214
山西太原11
陽平甲(1)
江西南昌24
tɕʰiɿ
陽平(1)
江蘇常州金壇35
kʰi
陽平(40)
廣西柳州雒容21
福建三明將樂22
廣東汕頭55
廣東湛江雷州11
廣東茂名電白11
廣東汕尾海豐55
廣東中山隆都33
廣東潮州55
廣東揭陽55
海南三亞21
海南昌江21
海南樂東211
香港大埔44
廣東廣州從化35
廣東韶關新豐24
廣東深圳11
廣東惠州11
廣東梅州梅縣11
廣東梅州五華13
廣東東莞11
廣西南寧馬山213
廣西玉林北流24
廣西玉林博白23
香港沙田21
福建三明泰寧33
江西撫州黎川35
廣東珠海前山21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清遠21
廣東中山石岐51
廣西南寧21
廣西欽州21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玉林北流32
廣西玉林博白232
廣西百色52
廣西崇左寧明21
香港大埔泰亨21
廣東清遠保安25
廣西梧州藤縣212
陰平(1)
福建南平浦城35 (奇數。)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文讀,白讀。)
陰去(1)
海南東方35
kʰei
陽平(13)
廣東廣州21
廣東韶關21
廣東珠海斗門22
廣東佛山42
廣東江門白沙22
廣東肇慶2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廣西崇左31
香港21
香港新界21
澳門21
廣東韶關21
kʰia
陰平(8)
福建福州44
福建廈門55 ((白。~數))
福建泉州南安33 (奇數。)
福建漳州漳浦55
福建寧德古田55 (奇數。)
廣東汕頭33 ((白。~数))
廣東汕尾海豐33 (白,文)
廣東揭陽33
kʰɐi
陽平(4)
廣東深圳寶安21
廣東東莞21
廣西北海21
廣西貴港南江22
kʰəi
陽平(1)
廣東佛山西岸24
kʰa
陰平(2)
福建泉州南安33 (奇數。)
福建寧德福安332 (奇數。)
kʰya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單數。)
kʰui
陽平(1)
廣西欽州靈山53
k
ki
陽平(23)
福建福州53 ((~怪))
福建廈門35
福建莆田仙游24
福建三明沙縣31
福建泉州南安24
福建漳州漳浦213
福建寧德古田33
福建寧德柘榮21 (奇怪。)
廣西貴港平南12
廣東肇慶封開24
廣東清遠連山21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百色那畢31
廣西賀州信都24
廣西河池宜州31
廣西南寧亭子21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桂林平樂31
廣西玉林福綿31
廣西百色田東4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雲南文山富寧31
陰平(3)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漳州漳浦55 (奇數,奇數,單~:只一隻。)
福建寧德柘榮42 (奇數。)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文。~怪))
kei
陽平(2)
福建寧德福安22
廣西崇左扶綏21
kəi
陽平(2)
廣西南寧賓陽213
廣西來賓武宣22
kyɛ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雙反))
dʑi
陽平(14)
湖南湘西吉首11
江蘇常州213
江蘇蘇州24
江蘇鎮江丹陽31
江蘇泰州靖江223
浙江杭州213
浙江寧波餘姚113
浙江嘉興231
浙江紹興231
浙江衢州開化341
浙江衢州龍游21
浙江台州仙居312
湖南湘潭12
湖南婁底雙峰13
陽去(3)
上海13
江蘇無錫213
江蘇無錫江陰223
dʑiɿ
陽平(2)
浙江寧波113
浙江湖州雙林113
tɕi
陽平(2)
湖南懷化會同31 (~怪)
湖南長沙13
陰平(10)
江蘇南京31 ((~數))
江蘇泰州21 (~偶)
安徽銅陵樅陽21 (~數)
山東濟南213 ((~數))
重慶江津55 (~數)
四川成都44 (~數)
貴州畢節1 (~數)
雲南昭通44 (~數)
雲南紅河蒙自44 (~數)
雲南大理44 (~數)
x
xi
陽平(6)
海南海口21
海南瓊海22
海南萬寧22
海南定安31
海南澄邁42
海南陵水11
tsʰ
tsʰi
陽平(2)
廣西桂林臨桂31
廣西桂林朝陽22
tsʰɿ
陽平(2)
江蘇常州金壇35
安徽合肥55 (奇怪)
cʰi
陽平(3)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威海環翠33
去聲(1)
山東煙台5
ts
tsi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陰去(1)
湖南永州道縣33
tsɿ
陰平(1)
浙江溫州33 ((~偶))
陽去(1)
湖南永州寧遠21
tʃʰ
tʃʰʅ
陽平(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dz
dzɿ
陽平(2)
浙江溫州31 ((~怪))
浙江麗水雲和423
ɡ
ɡi
陽平(2)
浙江金華玉山24
江西上饒廣豐341
dʑʱ
dʑʱi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ŋ
ŋia
陰平(1)
福建福州44 ((不完整))
ʑ
ʑi
陽平(1)
湖南永州33 (~怪)
z
zɿ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tʃi
陽平(1)
廣西桂林臨桂21
Notes 註
奇 異
二字在優異、怪異等意義上同義,都可以用作動詞。二字本義不同。「奇」的本義為「異」,形容詞;「異」的本義為區分,動詞。
奇 畸 踦
《說文》「奇,異也,一曰不耦」「畸,殘田也」段玉裁注「殘田者,餘田不整齊者也。凡奇零字皆應於畸引申用之」三字音近義通,是同源的關係。
奇 掎 企 跂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奇」的奇數、奇邪義可能與「掎」的從旁拉扯義同詞源。並可能與「企」「跂」的用腳趾站立相關
奇 𤘌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𤘌是虎牙,古人認為奇特而美。兩字同源
恑 佹 詭 奇 *危
《漢語同源詞大典》:恑:變異;佹:乖戾,違背;詭:奇異,怪異;奇:奇怪。本組字皆有「奇異」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大」,「可」聲。本義是獨特、特殊。
19 字
 詳解: 從「大」,「可」聲。本義是獨特、特殊。《說文》:「奇,異也。」如《楚辭.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逸注:「奇,異也。」《淮南子.主術》:「夫聲色五味,遠國珍怪,瓌異奇物,足以變易心志,搖蕩精神,感動血氣者,不可勝計也。」高誘注:「非常為奇。」

  「奇」引申表示出人意料。如《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孫子.勢》:「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奇」表示賞識、看重。如《史記.袁盎鼂錯列傳》:「(鼂錯)書數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後漢書.虞傅蓋臧列傳第》:「(袁)紹見(臧)洪,甚奇之,與結友好,以洪領青州刺史。」

  「奇」表示驚奇、感到不一般。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水經注.濁漳水》:「嘯父,冀州人,在縣市補履數十年,人奇其不老,求其術而不能得也。」

  「奇」也表示單數,與「耦」、「偶」相對。《說文》:「一曰:不耦。」段玉裁注:「奇耦字當作此。今作偶,俗。」如《周易.繫辭下》:「陽卦奇,陰卦耦。」《孔子家語.本命》:「一陽一陰,奇偶相配,然後道合化成。」

  「奇」可比喻命運不好、遭遇多不順。如《史記.李將軍列傳》:「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唐代劉禹錫〈贈尹果毅〉:「問我何自苦,可憐真數奇。」

  「奇」表示餘數、零頭。《正字通.大部》:「數之零餘曰奇。」如《管子.禁藏》:「果蓏素食當十石,糠粃六畜當十石,則人有五十石,布帛麻絲,旁入奇利,未在其中也。」尹知章注:「奇,餘,言不在五十石之中也。」《漢書.食貨志》:「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布,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餘。」顏師古注:「奇音居宜反,謂有餘也。」

  「奇」表示常規以外的、不正規的。如《史記.平準書》:「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貨,以致富羡,役利細民。其沮事之議,不可勝聽。」司馬貞索隱:「諸侯也,非農工之儔,故言奇也。」《漢書.刑法志》:「今大辟之刑千有餘條,律令煩多,百有餘萬言,奇請它比,日以益滋。」顏師古注:「奇請,謂常文之外,主者別有所請以定罪也。」

  「奇」可作程度副詞,相當於甚、非常。如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語資》:「劼問少遐曰:『今歲奇寒,江淮之間不乃冰凍?』」清代西周生《醒世姻緣》第90回:「夏麥不收,秋禾絕望,富者十室九空,貧者挨門忍飢,典當衣裳,出賣兒女。看得成了個奇荒極歉的年歲。」

  「奇」還可作助詞,常見於元明雜劇中,沒有實義。如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摺:「我得時節手掌兒裏奇擎,心坎兒裏溫存,眼皮兒上供養。」王季思校注:「奇擎,奇字僅以助音,不助其義。」又如明代湯顯祖《紫釵記.曉窗圓夢》:「別後無書知不美,沒來由折了身奇,陪了家計,博得那一聲將息。」1168 字相關漢字: 大,可,耦,偶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Same etymological decomposition 同構字
𱘯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870 -G1 3870 -G7 8.一.176 -GT 1142 -GKX 0250.31 康熙字典-GHZR 0576.04 汉语大字典-GZFY 318301 -GZ gwih.0.3 -G通规 1050 -G常用 常.8.77 -G京族 ka3.0.0 -G京族 ka3.1.0 -G京族 ki2.0.0 -G京族 ki2.8.2 -G古籍 08192 -G方正楷体 100075 -HB1 A95F -H常用 0848 -T1 4465 全字庫-T甲表 00859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126 -J0 2081 -JMJ 00948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310 -K0 4884 -K敎育 1036 -KP0 5032 -V1 4949 -VN F253B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I2 JI1 (v4.0.1-6.0.0)
QI2 (v3.1.0-3.2.0)
1 QI2 2 JI1 (v2.1.0-3.0.0)
kHanyuPinlu
qí(345)
qi2(345) (v4.0.1-6.2.0)
kTGHZ2013
153.170:jī 291.060:qí
kHanyuPinyin
10533.040:qí,jī,ǎi,yǐ
kXHC1983
0520.050:jī 0897.010:qí
0520.050:jī 0897.010:qí (v5.1.0)
kCantonese
kei4
gei1 kei4 (v4.1.0-13.0.0)
KEI4 (v2.1.0-4.0.1)
kJapanese
キ ギ イ アイ あやしい くし くすし めずらしい
kJapaneseKun
KUSHI MEZURASHII AYASHII
kJapaneseOn
KI
kKorean
KI
kHangul
기:0E
(v5.0.0-10.0.0)
kVietnamese
kỳ
kTang
*ghyɛ gyɛ
kDefinition
strange, unusual, uncanny, occult
strange, unusual, uncanny,occult (v2.1.0-3.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666
0-4666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95F
kIRG_TSource
T1-4C61
1-4C61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471
0-3471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074
0-507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2C0
kIRG_VSource
V1-5151
1-5151 (v3.1.1-5.2.0)
3-2858 (v3.1.0)
1-2858 (v3.0.0)
kRSUnicode
37.5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612 1950
kDaeJaweon
0510.290
kFennIndex
38.11
kGSR
0001s
kHanYu
10533.040
kIRGDaeJaweon
0510.290
kIRGDaiKanwaZiten
0589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533.040
kIRGKangXi
0250.310
kKangXi
0250.310
kKarlgren
337
kLau
1685
kMatthews
514
0514 (v2.1.0-3.1.0)
kMeyerWempe
1102 1116
kMorohashi
05892
kNelson
1176
kSBGY
043.40 047.0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KMNR
kCihaiT
370.601
kFenn
452C
kFourCornerCode
4062.1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0847
kPhonetic
487 602
487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95F
kCCCII
213932
kCNS1986
1-4C61
kCNS1992
1-4C61
kEACC
213932
kGB0
3870
kGB1
3870
kJis0
2081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2C0 (v3.1.1-15.0.0)
kKSC0
488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1142
kTaiwanTelegraph
1142
kTGH
2013:1050
kXerox
244:11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581+37.3.5
kRSKangXi
37.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AD2<kLau,kMatthews
kZVariant
U+7AD2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