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qie4
粵語
cip3
日語
ショウ
韓語
첩
越南
thiếp
廣韻
清/葉/入
集韻
清/葉/入
訓読
めかけ(妾)
めしつかい(召し使い)
わらわ(妾)
Sources 各源例字
G0-662A
HB1-A963
T1-4C65
J0-3E2A
K0-745D
V1-516E
KP0-EDCF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商
甲骨文
𠂤組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歷組
商
甲骨文
𠂤歷間
商
甲骨文
花東子卜辭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戰國
金文
戰國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范家坡
楚(戰國)
簡帛
子彈庫
秦
簡帛
放馬灘
秦
簡帛
睡虎地
秦
簡帛
龍崗
秦
簡帛
里耶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七接切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从䇂从女。《春秋》云:「女爲人妾。」妾,不娉也。
Meaning 字義
qie4
(1)
女奴
(2)
男子在正妻之外所娶的女子concubine
(3)
妇女自谦之称humble form of I used by woman
(4)
姓
(喃)
thiếp 詞:thê thiếp 義:wife and concubine
(喃)
thê 詞:thê thiếp 義:wife and concubine
→妻
(喃)
thê 詞:thê thiếp 義:wife and concubine
(喃)
◎ Vợ lẽ trong các gia đình giàu sang thời xưa.#A1: 妾 thiếp
(喃)
〄 Tiếng người đàn bà tự xưng với chồng hoặc bề trên.#A1: 妾 thiếp
(統)
琴譜用构件。用同「接」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七接切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从䇂从女。《春秋》云:「女爲人妾。」妾,不娉也。
《說文解字繫傳》
七接反
有罪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䇂,從女。《春秋》云:「女為人妾,妾不娉也。」 [臣鍇曰:「通論詳矣。」]
《說文解字注》
七接切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 [十二字一句。妾接曡韵。有罪女子給事若《周禮》女酒女漿女籩女醢女醯女監女幂女祝女史《內司服》女御縫人女御女工女春抌女饎女稾各若干人,各有奚若干人是也。鄭注女酒,女奴曉酒者。古者從坐男女𣳚入縣官爲奴。其少才知以爲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云得接於君者,如《內司服》縫人皆有女御。鄭云有女御者以衣服進。或當於王。廣其禮使無色過。是也。奚,《女部》作㜎。] 从䇂女。 [䇂女者,有罪之女也。七接切。八部。] 《春秋傳》云:女爲人妾。 [傳字今補。《左傳》僖十七年。卜招父曰:男爲人臣。女爲人妾。越王句踐亦云:身請爲臣。妻請爲妾。] 妾, [逗。] 不娉也。 [此釋《左傳》妾字之義。別於上文有罪女子之得接者也。《內則》曰:聘則爲妻。奔則爲妾。不必有罪。故云爾。此與釋尚書𤊾席,曰圛一例。]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又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从䇂从女。䇂音愆。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e4 [ʨʰiɛ51] ㄑㄧㄝˋ
粵語
cip3 [tsʰiːp3] 妾身, 妾侍, 妻妾
日語
ショウ [ɕoː] [呉漢]
韓語
첩 [tɕʰʌp]
越南
thiếp [tʰiə̯p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清葉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iæp不娉七接切十不娉七接切十
刊謬補缺切韻
清葉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ĭɛp七接反。女姬。政作⿱辛女。七接反。女姬。政作⿱辛女。
集韻
清葉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iæp說文有罪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从辛从女引春秋傳女為人妾妾不聘也說文有罪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从辛从女引春秋傳女為人妾妾不聘也
禮部韻略
清葉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iæp七接切釋按説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春秋傳女為人妾妾不聘也七接切釋按説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春秋傳女為人妾妾不聘也
增韻
清葉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iæp七接_女婢从卒从女辛音愆七接_女婢从卒从女辛音愆
五音集韵
清葉怗
咸攝鹽韻3等開口入葉韻清母四等tsʰiæp不娉也說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又妻妾也不娉也說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又妻妾也
洪武正韻
清葉齊
葉韻開口入葉韻妾小韻七接切tsʰiep七接切女婢从䇂从女䇂音愆七接切女婢从䇂从女䇂音愆
古今韻會舉要
清訐結入葉韻結韻清母tsʰieʔ七接切音與切同說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立從女引左傳女為人妾妾不娉也又奔則為妾奔亦辠也七接切音與切同說文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立從女引左傳女為人妾妾不娉也又奔則為妾奔亦辠也
蒙古字韻
tsh ꡑÿa ꡦ入麻韻tsʰjɛ()
音韻闡微
清合葉洽齊入聲葉韻妾小韻清母四等tsʰiap
中原音韻
清車遮齊入上車遮韻tsʰiɛ
韻略易通
從廉纖入入聲廉纖韻tsʰiɛp婦婢婦婢
中州音韻
清車遮齊入上車遮韻切小韻tsʰiɛ女婢又不聘女婢又不聘
中華新韻
ㄑ ㄧㄝ 入去皆韻丙類ʨʰiɛ
東國正韻
ㅊ ㅕㅂ 入箝檢劒劫韻tsʰiep
戚林八音
出 天堅入 陰入天堅韻tsʰieʔ
分韻撮要
清 兼入 陰入兼韻tsʰip次妻曰妾次妻曰妾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葉怗洽
北魏後期北齊
葉怗洽
齊梁陳北周隋
葉怗洽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tsʰi̯ap
王力
tsʰǐap 葉部
董同龢
tsʰjap 葉部
周法高
tsʰjiap 葉部
李方桂
tsʰjap 葉部
鄭張尚芳
sheb 盍2部
白-沙
*[tsʰ]ap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shap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shap
斯塔羅斯金西漢
shap
斯塔羅斯金東漢
shjap
許思萊上古
tshap
許思萊東漢
tsʰiap
布之道諧聲域
TSAP
聲首妾
布之道擬音
tsʰap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ʰ
tɕʰiɛ
去聲(2)
官安徽淮北52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陰平(12)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安徽蚌埠212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官陝西寶雞44
陽平(5)
官湖南郴州21
官貴州貴陽21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大理31
入聲(3)
官湖北天門324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tɕʰie
去聲(10)
官北京51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官山東煙台5
官湖北宜昌35
官湖南常德35
官四川自貢14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陰平(4)
官河南信陽33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湘湖南永州13
陽平(4)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官四川成都21
入聲(5)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官安徽安慶43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tɕʰip
下陰入(1)
平廣西南寧亭子33
tɕʰiə
去聲(17)
官江蘇徐州42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聊城5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寧夏銀川5
陰平(1)
官甘肅臨夏243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tɕʰiap
陰入(1)
客江西贛州寧都2
tɕʰiɪʔ
陰入(3)
吳江蘇鎮江丹陽55
吳浙江寧波55
吳浙江紹興55
入聲(1)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tɕʰieʔ
陰入(1)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入聲(1)
官安徽蕪湖5
tɕʰi
陰平(1)
官青海西寧44
陽平(2)
官貴州畢節2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tɕʰiɛʔ
陰入(2)
吳浙江衢州開化5
贛江西南昌5
入聲(1)
官重慶江津33
tɕʰɪʔ
陰入(2)
吳江蘇無錫55
吳浙江寧波餘姚55
tɕʰiəʔ
陰入(3)
吳浙江杭州5
吳浙江嘉興54
吳浙江衢州龍游5 (文/白)
tɕʰiɐʔ
陰入(2)
吳浙江金華玉山5
吳江西上饒廣豐5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tɕʰiᴇ
去聲(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陰平(2)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tɕʰiɤ
去聲(1)
官新疆哈密213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tɕʰiʔ
陰入(1)
官江蘇南通
tɕʰiei
陽平(1)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tɕʰɪ
陰平(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tɕʰiaʔ
陰入(1)
吳浙江台州仙居5
tsʰ
tsʰiɛ
陰入(2)
閩福建南平建甌24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去聲(1)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陰平(7)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官河南洛陽33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陽平(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入聲(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2
tsʰie
陰入(2)
閩福建南平建陽214
閩海南三亞35
陰平(2)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粵廣東深圳寶安55
陽平(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入聲(2)
湘湖南長沙24
湘湖南湘潭24
上聲(1)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tsʰip
陰入(2)
粵香港新界35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下陰入(7)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佛山順德33
粵廣東清遠33
粵廣東雲浮羅定33
粵香港33
粵澳門33
上陰入(1)
粵廣東江門白沙55
陽入(3)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tsʰiə
去聲(6)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陽平(1)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tsʰiap
陰入(14)
閩福建廈門32
閩福建泉州南安5
閩福建漳州漳浦32
閩廣東汕頭2
閩廣東湛江雷州5
閩廣東汕尾海豐2
閩廣東揭陽2
客廣東廣州從化22
客廣東韶關新豐1
客廣東惠州35
客廣東梅州梅縣1
客廣東梅州五華1
客廣東東莞22
客廣西玉林博白31
tsʰit
下陰入(3)
粵廣東韶關33
粵廣東雲浮33
平廣東韶關33
陽入(1)
粵廣東東莞22
tsʰiɪʔ
陰入(2)
吳江蘇常州55
吳江蘇蘇州4
tsʰieʔ
陰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2
入聲(1)
官江蘇南京5
tsʰi
陰入(1)
平湖南永州道縣35
tsʰiɛʔ
陰入(1)
閩福建福州23
tsʰɪʔ
陰入(2)
吳江蘇無錫江陰55
吳江蘇泰州靖江55
tsʰiek
陰入(2)
閩福建寧德古田2
閩福建寧德柘榮5
tsʰiat
陰入(1)
客廣東深圳21
tsʰet
陽入(1)
粵廣東肇慶封開22
tsʰɐi
陰入(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陰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tsʰiɐ
去聲(1)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tsʰɛ
陽平(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tsʰi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5
tsʰiəp
陰入(1)
閩廣東潮州21
tsʰiɛt
陰入(1)
客江西九江修水2
tsʰia
陽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tsʰe
陽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文,白)
tsʰəi
入聲(1)
平廣東佛山西岸11
tsʰei
陽去(1)
平廣東清遠保安11
tʃʰ
tʃʰip
陰入(1)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下陰入(1)
粵廣東廣州33
中入(7)
粵廣西欽州33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粵廣西百色33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粵廣西來賓武宣33
粵廣西崇左24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tʃʰiap
陰入(1)
客香港沙田2
tʃʰit
陰入(2)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粵廣西貴港南江33
中入(1)
粵廣西北海33
tʃʰieʔ
陰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5
tʃʰə
去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tʃʰeiʔ
陰入(1)
閩海南東方54
tʃʰɛt
陰入(1)
客廣西南寧馬山22
tʃʰap
陰入(1)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tʰ
tʰie
上聲(1)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tʰip
陰入(1)
粵廣西玉林北流55
下陰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33
上陰入(2)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平廣西梧州藤縣55
tʰiap
陰入(2)
閩廣西貴港平南42
贛江西撫州黎川3
tʰit
陰入(1)
粵廣西梧州蒙山55
上陰入(1)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s
siap
陰入(4)
閩福建漳州漳浦32
閩海南海口5
閩海南瓊海5
閩海南澄邁5
siat
陰入(1)
閩海南陵水5
siak
陰入(1)
閩海南萬寧5
sɛʔ
陰入(1)
閩海南樂東5
tɕ
tɕiɛ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上聲(1)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tɕie
陽平(2)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入聲(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tɕiɪʔ
陰入(1)
吳上海浦東新區55
ts
tsie
陽平(1)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tsip
陰入(1)
粵廣西玉林博白55
上陰入(2)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tʃ
tʃip
中入(1)
粵廣西南寧賓陽33
tʃit
陰入(1)
粵廣西桂林臨桂55
tʃet
中入(1)
粵廣西河池宜州42
tʃɛp
陰入(1)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tθʰ
tθʰiə
去聲(2)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ȶʰ
ȶʰiə
去聲(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ɕ
ɕiəʔ
陰入(1)
吳浙江衢州龍游5
ʃ
ʃiap
陰入(1)
閩海南定安5
Notes 註
捷 妾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捷」的戰利品義和「妾」的女性奴隸義同源
椄 接 𦁉 踥 連 *妾
《漢語同源詞大典》:椄:嫁接果木、花木者;接:交接,引申為連接;𦁉:接續;踥:步履連續不斷;連:連續。本組字皆有「連續」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妾」的本義是女性罪犯,引申為女僕,後來又表示不是明媒正娶的女子(季旭昇)。38 字
詳解: 甲金文從「䇂」從「女」,「䇂」象刑具,全字會有罪女子頭戴刑具之意。本義是女性罪犯,引申為女僕,後來又表示不是明媒正娶的女子(季旭昇)。
古代有罪的女子多被挑選為侍女,而有姿色的侍女又得侍寢。這種非經正娶,但形同妻室的女子,遂被稱為「妾」。「妾」字後來常被用作女子自稱的謙詞。《說文》:「妾,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从䇂从女。《春秋》云:『女爲人妾』,妾,不娉也。」
甲骨文表示有罪而充當僕役的女子,常與表示臣僕的「臣」對舉,《合集》629:「小臣三十、小妾三十」。又表示配偶,《合集》14036:「妾娩不其嘉」,意謂妾分娩不順利。
金文表示有罪的女僕,大克鼎:「臣妾」,逆鐘:「僕庸(傭)、臣妾、小子」。《書.費誓》:「臣妾逋逃」,孔安國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戰國竹簡用作本義,《上博竹書三.周易》簡30:「畜臣妾,吉」,意謂畜養臣妾是吉利的。《上博竹書七.君人者何必安哉甲本》簡4:「宮妾以十百數」。《清華簡二.繫年》簡31:「晉獻公之婢(嬖)妾曰驪姬」,意謂晉獻公的愛妾名叫驪姬。450 字相關漢字: 䇂,女,臣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7010
-G1
7010
-GT
1190
-GKX
0257.39
康熙字典-GHZR
1114.07
汉语大字典-GZFY
356801
-GZJW
456011
-G通规
4001
-G京族
thiːp7.3.0
-G古籍
08479
-HB1
A963
-H常用
0887
-T1
4469
全字庫-T甲表
00899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173
-J0
3010
-JMJ
00962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表外
0467
-K0
8461
-K敎育
1629
-KP0
7747
-V1
497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iè
QIE4
(v2.1.0-6.0.0)
kTGHZ2013
301.080:qiè
kHanyuPinyin
21040.080:qiè
kXHC1983
0923.090:qiè
0923.090:qiè
(v5.1.0)
kCantonese
cip3
CHIP3
(v2.1.0-4.0.1)
kJapanese
ショウ めかけ わらわ
kJapaneseKun
MEKAKE WARAWA
kJapaneseOn
SHOU
kKorean
CHEP
kHangul
첩:0E
첩
(v5.0.0-10.0.0)
kVietnamese
thiếp
kTang
*tsziɛp
kDefinition
concubin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662A
0-662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963
kIRG_TSource
T1-4C65
1-4C65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E2A
0-3E2A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45D
0-745D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DCF
kIRG_VSource
V1-516E
1-516E
(v3.1.1-5.2.0)
3-2875
(v3.1.0)
1-2875
(v3.0.0)
kRSUnicode
38.5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768
kDaeJaweon
0523.060
kFennIndex
57.12
kGSR
0635a
kHanYu
21040.080
kIRGDaeJaweon
0523.060
kIRGDaiKanwaZiten
0614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040.080
kIRGKangXi
0257.390
kKangXi
0257.390
kLau
326
kMatthews
814
0814
(v2.1.0-3.1.0)
kMeyerWempe
3384
kMorohashi
06147
kNelson
3346
kSBGY
540.1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YTV
kCihaiT
380.602
kFenn
85G
kFourCornerCode
0040.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0886
kPhonetic
206 767
206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963
kCCCII
213958
kCNS1986
1-4C65
kCNS1992
1-4C65
kEACC
213958
kGB0
7010
kGB1
7010
kJis0
3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DCF
(v3.1.1-15.0.0)
kKSC0
846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1190
kTaiwanTelegraph
1190
kTGH
2013:4001
kXerox
262:276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450+38.3.5 C+2450+117.5.3
kRSKangXi
38.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