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賏女
U+5B30(Basic)
女部14畫 共17畫 核心字
官話
ying1
ying4
粵語
jing1
日語
エイ
ヨウ
韓語
越南
anh
廣韻
影/清A開/平
集韻
影/清A開/平
影/清A開/去
影/庚三開/去
訓読
あかご(赤子)
ふれる(触れる)
みどりご(嬰児)
めぐる(巡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1-5324
HB1-C0A6
T1-734F
J0-3145
K1-6764
V1-5239
KP1-3E0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於盈切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
《字源》:会意兼形声 从女,从賏,会女子有颈饰之意,賏亦声《漢多》:金文從◎從「女」從一或二「貝」,會女子頸項佩戴貝飾之意。
Meaning 字義
ying1
(1)
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
(2)
系在颈上;戴
(3)
环绕;缠绕to harass 婴疾
(4)
遭受
(5)
触犯
(6)
(7)
初生的小孩 如:妇婴;男婴;女婴infant, baby
(8)
同「纓」 1.古时套在马、犬颈上或胸前的一种饰物 2.系冠的带子
ying1
(1)
系帽的带子
(2)
古代女子许嫁时佩带的一种彩色带子
(9)
通「罌」
ying1
(1)
瓶一类的容器,比缶大,腹大口小a kind of jar
(10)
ying4
(11)
[嬰累]幼弱
(喃)
anh 詞:anh hài (đứa bé mới sinh) 義:new born baby
(喃)
◎ Người trai cùng thế hệ mà sinh trước mình.#C1: 嬰 anh
(喃)
〄 Tiếng xưng, gọi người trai trẻ.#C1: 嬰 anh
(喃)
◎ Chim vàng anh, tiếng hót hay.#C1: 嬰 anh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女部 151
《說文解字》
於盈切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
《說文解字繫傳》
伊貞反頸飾也。從女、賏,賏,其連也。 [臣鍇曰:「會意。又,女曰嬰。通論詳矣。」]
《說文解字注》
於盈切繞也。 [各本作頸飾也。今正。《貝部》賏,頸飾也。嬰與賏非一字。則解不應同。孫綽《天台山賦》。方解纓絡。李引《說文》嬰,繞也。纓與嬰通。陸機赴洛中道作詩。世䋄嬰我身。李引《說文》嬰,繞也。唐初本可據。繞者,纏也。一切纏繞如賏之纏頸。故其字从賏。《越絕書》。嬰榮楯以白璧。《司馬法》。大夫嬰弓。《山海經》。嬰以百圭百璧。謂陳之以環祭也。又燕山多嬰石。言石似玉。有符采嬰帶也。凡史言嬰城自守,皆謂以城圍繞而守也。凡言嬰兒,則嫛婗之轉語。] 从女賏。賏,貝連也。頸飾。 [各本作其連也。今正。又移頸飾二字於此。此六字釋以賏會意之恉。於盈切。十一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於盈切【集韻】伊盈切【正韻】於京切,𠀤音纓。【釋名】人始生曰嬰兒。胷前曰嬰,抱之嬰前,乳養之,故曰嬰。一曰女曰嬰,男曰孩。
 又【六書故】女首飾也。嬰,所以飾也。【荀子·富國篇】處女嬰寶珠。別作瓔。
 又加也。【賈誼·治安策】嬰之以芒刃。
 又觸也。【韓非子·說難】龍喉下逆鱗,嬰之則殺人。
 又繞也。【後漢·卓茂傳】嬰城者相望。
 又縈也,絆也。【陸機詩】世網嬰吾身。【張九齡詩】形隨世網嬰。
 又山名。【隋圖經】嬰山,幷州之主山。
 又【山海經】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
 又九嬰,水火之怪。【淮南子·本經訓】堯使誅九嬰于凶水之上。
 又盂也。與罌通。【𥠇天子傳】黃金之嬰之屬。
 又姓。晉季膺之後。別作賏。
 又【集韻】於慶切,音映。關中謂孩子曰嬰。
 又於正切,音郢。嬰累,弱也。一曰絆也。 廣韻(1008)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ing1 [iŋ55] ㄧㄥ
ying4 [iŋ51] ㄧㄥˋ
粵語
jing1 [iːŋ5] 嬰兒, 棄嬰, 棄璧負嬰, 連體嬰
日語
エイ [eː] [漢]
ヨウ [joː] [呉]
韓語
[jʌŋ]
越南
anh [aʲ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清A開3A小韻於盈ʔjæŋ蒼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又姓風俗通云晉大夫季嬰之後於盈切七蒼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又姓風俗通云晉大夫季嬰之後於盈切七
刊謬補缺切韻
清A開3A小韻於盈ĭɛŋ於盈反。嬰兒。六。於盈反。嬰兒。六。
集韻
清A開3A小韻伊盈ʔjæŋ說文頸飾也或省一說女曰嬰男曰兒說文頸飾也或省一說女曰嬰男曰兒
清A開3A小韻於政ʔjæŋ嬰纍小弱嬰纍小弱
庚三開3小韻於慶ʔiaŋ關中謂孩子曰嬰關中謂孩子曰嬰
禮部韻略
清A開3A小韻伊盈ʔjæŋ伊盈切釋云嬰兒也男曰兒女曰嬰出蒼頡篇又説文頸飾又穀梁被甲嬰胄又姓伊盈切釋云嬰兒也男曰兒女曰嬰出蒼頡篇又説文頸飾又穀梁被甲嬰胄又姓
增韻
清A開3A小韻伊盈ʔjæŋ伊盈切嬰孩又加也逆也觸也賈誼傳嬰之以芒刃唐書嬰逆鱗人繞也卓茂傳論嬰城者相望又繫也縈也荀子處女嬰寳珠選詩余嬰沈痼疾伊盈切嬰孩又加也逆也觸也賈誼傳嬰之以芒刃唐書嬰逆鱗人繞也卓茂傳論嬰城者相望又繫也縈也荀子處女嬰寳珠選詩余嬰沈痼疾
五音集韵
庚清三A開3Aʔjæŋ於盈切蒼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又姓風俗通云晋大夫季嬰之後十四於盈切蒼頡篇云女曰嬰男曰兒又姓風俗通云晋大夫季嬰之後十四
庚清三開3ʔiaŋ関中謂孩子曰嬰関中謂孩子曰嬰
庚清三A開3Aʔjæŋ嬰累小弱嬰累小弱
洪武正韻
庚齊小韻於京ʔiəŋ嬰孩又加也逆也觸也賈誼傳嬰之以芒刃唐書嬰逆鱗又繞也卓茂傳論嬰城者相望又繫也縈也荀子處女嬰寳珠選詩余嬰沈痼疾嬰孩又加也逆也觸也賈誼傳嬰之以芒刃唐書嬰逆鱗又繞也卓茂傳論嬰城者相望又繫也縈也荀子處女嬰寳珠選詩余嬰沈痼疾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京行伊盈切音與罌同說文頸飾也从女賏賏貝連也胡人連貝飾頸曰賏女子之飾也徐按倉頡篇女曰嬰男曰兒又釋名人始生曰嬰嬰匈前也投之嬰前乳養故曰嬰増韻嬰孩也又加也漢賈誼傳嬰之以芒刄又觸也唐書嬰逆鱗又繞也後卓茂傳嬰城相望注以城自嬰繞又縈也繫也荀子處女嬰寶珠文選余嬰沈痼疾又姓晉大夫季嬰之後集韻或作賏伊盈切音與罌同說文頸飾也从女賏賏貝連也胡人連貝飾頸曰賏女子之飾也徐按倉頡篇女曰嬰男曰兒又釋名人始生曰嬰嬰匈前也投之嬰前乳養故曰嬰増韻嬰孩也又加也漢賈誼傳嬰之以芒刄又觸也唐書嬰逆鱗又繞也後卓茂傳嬰城相望注以城自嬰繞又縈也繫也荀子處女嬰寶珠文選余嬰沈痼疾又姓晉大夫季嬰之後集韻或作賏
蒙古字韻
Y ꡗing ꡞꡃʔiŋ()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齊陰平小韻
中原音韻
庚青齊陰平庚青iəŋ
韻略易通
庚晴齊舒陰平庚晴小兒小兒
中州音韻
庚青齊平聲庚青小韻iəŋ~孩~孩
中華新韻
ㄧㄥ 陰平
東國正韻
ㅕㆁ 京景敬隔ʔieŋ
戚林八音
鶯亦 賓京 陰平賓京
鶯亦 燈庚 陰平燈庚eiŋ
分韻撮要
陰平jiŋ嬰孩嬰孩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庚耕清青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ʔi̯ĕŋ
王力
ǐeŋ 耕部
董同龢
ʔjeŋ 耕部
周法高
ʔjieŋ 耕部
李方桂
jiŋ 耕部
鄭張尚芳
qeŋ 耕0部
白-沙
*ʔeŋ
許思萊上古
ʔeŋ
許思萊東漢
ʔieŋ
布之道諧聲域
ɁE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ʔeŋ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in
陰平(48)
江蘇南京31
江蘇淮安漣水31
江蘇揚州
安徽合肥212
安徽蕪湖31
安徽銅陵樅陽21
安徽安慶11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北荊門鍾祥24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55
湖南常德4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湖南郴州33
湖南永州寧遠33
湖南懷化會同11
廣西桂林臨桂33
重慶55
重慶江津55
四川自貢45
四川南充55
四川雅安漢源5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貴陽55
貴州遵義55
貴州畢節1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昭通44
江蘇蘇州44
安徽黃山甘棠53
安徽池州貴池31
安徽宣城寧國55
安徽宣城宣州31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贛州寧都42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西玉林北流55
福建三明泰寧21
江西南昌42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新余分宜
湖南長沙33
湖南湘潭33
湖南永州13
上聲(1)
湖南永州寧遠33
陰平(40)
北京55
江蘇南通
江蘇連雲港
江蘇泰州21
山東濟南213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1
山東濰坊壽光1
山東濟寧1
山東臨沂平邑1
山東德州1
山東聊城1
陝西西安21
寧夏銀川1 (~兒)
上海53
浙江衢州開化45
浙江台州仙居334
江西上饒廣豐445
福建福州44 ((文))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莆田仙游54
福建南平建陽53
福建寧德柘榮42
廣東湛江雷州213
江西贛州南康44
廣東韶關南雄23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鷹潭貴溪
廣西桂林灌陽22
廣東肇慶封開55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百色55
廣西來賓武宣55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廣西桂林朝陽43
陰平(11)
廣東汕頭33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潮州33
廣東揭陽33
海南海口23
海南瓊海33
海南萬寧44
海南定安213
海南澄邁22
海南陵水33
廣東中山石岐55
陰平甲(1)
廣東茂名電白33
ieŋ
陰平(12)
廣東韶關55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南寧55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廣西梧州藤縣53
ən
陰平(2)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西百色那畢53
ɪ̃
陰平(4)
雲南昆明44
雲南紅河蒙自44
雲南大理44
福建三明將樂55
ɐŋ
陰平(3)
廣東中山隆都55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西南寧亭子41
ɛŋ
陰平(3)
福建漳州漳浦55
廣東清遠連山53
廣西柳州融水52
ien
陰平(2)
廣西柳州雒容33
廣東佛山順德53
iəŋ
陰平(2)
上海浦東新區53
廣西桂林臨桂45
陰平(1)
福建泉州南安33
eiŋ
陰平(2)
福建寧德福安332
福建寧德古田55
en
陰平(2)
海南東方33
海南樂東34
io
陰平(1)
山東青島即墨1
ɪŋ
陰平(1)
浙江金華玉山33
ieĩ
陰平(1)
福建南平浦城35
ɛiŋ
陰平(1)
福建福州44
陰平(1)
福建廈門55 ((白))
iɛiŋ
陰平(1)
福建三明沙縣33
ɛ̃
陰平(1)
福建漳州漳浦55
aiŋ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iɐn
陰平(1)
廣西南寧馬山33
iɛn
陰平(1)
湖南婁底雙峰55
iɪŋ
陰平(1)
廣東廣州53
iɐŋ
陰平(1)
香港大埔泰亨23
yu
陰平(1)
湖南永州道縣54
ɐ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ai
陰平(1)
廣東清遠保安33
ᴇŋ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3
iøu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iuŋ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ʔ
ʔin
陰平(2)
浙江杭州33
廣西賀州信都44
ʔiŋ
陰平(6)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55
廣西河池宜州53
ʔeŋ
陰平(2)
廣西玉林福綿54
廣西崇左扶綏53
ʔən
陰平(1)
廣西百色田東54
ʔiaŋ
陰平(1)
浙江溫州33
ʔiɛŋ
陰平(1)
廣西貴港平南33
z
zin
陰平(3)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深圳33
廣東東莞33
ziŋ
陰平(1)
廣西玉林博白44
zeŋ
陰平(2)
海南三亞33
海南昌江23
zəŋ
陰平(1)
廣東東莞213
ɕ
ɕin
陰平(2)
四川成都44
四川達州達縣55
ŋ
ŋən
陰平(1)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ŋəŋ
陰平(1)
廣東惠州33
h
hɐŋ
陰平(1)
廣東中山隆都55
hĩ
陰平(1)
福建廈門55 ((白1))
ʂ
ʂua
上聲(1)
山東東營利津
ʒ
ʒin
陰平(1)
香港沙田34
Notes 註
賏 嬰 瓔 纓 紻 鞅
《說文》「賏,頸飾也」又「嬰,頸飾也」《廣韻》「瓔,瓔珞」瓔珞即頸飾。《說文》「纓,冠系也」《說文》「紻,纓卷也」
嬰 癭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嬰:繫在脖子上,讀平聲;癭:生長在脖子上的囊狀瘤子,讀上聲
嬰 縈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嬰」的頸飾義和「縈」的環繞義可能是同一詞
嬰 譻 *賏
《漢語同源詞大典》:嬰:嬰兒,人初生小者;譻:小聲。本組字皆有「小」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謍 滎 嫈 𤬐 螢 嬰 *熒
《漢語同源詞大典》:謍:小聲;滎:極小之水;嫈:小心態;𤬐:小瓜;螢:螢火蟲,發小光者;嬰:嬰兒,人初生而小者。本組字皆有「小」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纓 瓔 蘡 引 *嬰
《漢語同源詞大典》:纓:繫帽帶,長而相連之物;瓔:珠玉連綴成的裝飾物;蘡:蘡薁,山葡萄,藤本植物,長而相連者;引:開弓,拉弦,引之則長而相連。本組字皆有「相連」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䙬 映 *嬰
《漢語同源詞大典》:䙬:雜彩相映;映:照映。本組字皆有「映」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從「女」從一或二「貝」,會女子頸項佩戴貝飾之意。
28 字
 詳解: 金文從◎從「女」從一或二「貝」,會女子頸項佩戴貝飾之意。《說文》:「嬰,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賏是串在一起的貝殼或珍珠。

  金文用為人名和姓氏。王子嬰次鐘:「王子嬰次自乍(作)龢鐘,永用匽喜」。王國維認為「嬰次」即楚令尹子重嬰齊。《通志.氏族略四》:「嬰氏,嬴姓。《風俗通》云:『晉大夫趙嬰齊之後。』」154 字相關漢字: 女,貝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5104 简体: 婴 GKX 0273.04 康熙字典-GHZR 1162.05 汉语大字典-GZJW 035811 -G通规 2301X -G古籍 12570 -HB1 C0A6 -H常用 0967 -T1 8347 全字庫-T甲表 00977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262 -J0 1737 -JMJ 01001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表外 0046 -K1 7168 -K人名 一..3333 -KP1 3E00 -V1 502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īng
YING1 (v2.1.0-6.0.0)
kHanyuPinlu
yīng(35)
ying1(35) (v4.0.1-6.2.0)
kHanyuPinyin
21086.080:yīng,yìng
kCantonese
jing1
YING1 (v2.1.0-4.0.1)
kJapanese
エイ ヨウ みどりご ふれる
kJapaneseKun
FURERU MIDORIGO
kJapaneseOn
EI
kKorean
YENG
kHangul
영:1N
(v5.0.0-10.0.0)
kVietnamese
anh
kTang
qiɛng
kDefinition
baby, infant; bother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5324
1-5324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0A6
kIRG_TSource
T1-734F
1-734F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145
0-3145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764
1-676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3E00
kIRG_VSource
V1-5239
1-5239 (v3.1.1-5.2.0)
3-2942 (v3.1.0)
1-2942 (v3.0.0)
kRSUnicode
38.14
kTotalStrokes
17
kIICore
ATJ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5224
kDaeJaweon
0541.100
kFennIndex
633.03
kGSR
0814a
kHanYu
21086.080
kIRGDaeJaweon
0541.100
kIRGDaiKanwaZiten
06828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086.080
kIRGKangXi
0273.040
kKangXi
0273.040
kKarlgren
288
kLau
3480
kMatthews
7457
kMeyerWempe
3909
kMorohashi
06828
kNelson
1260
kSBGY
191.0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BCV
kCihaiT
392.303
kFenn
859C
kFourCornerCode
6640.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0966
kPhonetic
1583
kUnihanCore2020
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0A6
kCCCII
213A4A
kCNS1986
1-734F
kCNS1992
1-734F
kEACC
213A4A
kGB1
5104
kJis0
1737
kKoreanName
2015
kKPS1
3E00 (v3.1.1-15.0.0)
kKSC1
7168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1305
kXerox
255:25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255+38.3.14
kRSKangXi
38.14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5B7E<kMatthews
kSimplifiedVariant
U+5A74
kZVariant
U+5A74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