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魏(.,H)
U+5DCD(Basic)
山部18畫 共20畫 核心字
字形共20(.)、21(H)畫
官話
wei1
粵語
ngai4
ai4
日語
ガイ
韓語
越南
nguy
廣韻
疑/微合/平
集韻
疑/微合/平
疑/灰/平
疑/微合/去
訓読
おおきい(大きい)
たかい(高い)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E21
HB1-C4DE
T1-7A69
J0-565B
K0-6864
V1-5355
KP0-FDBD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Mo
02Mo
03Mo
04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T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戰國
金文
戰國
簡帛
睡虎地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語韋切高也。从嵬委聲。
《字源》:形声 从嵬,委声。此字实际上可以看成在嵬上加注声符而形成的分化字
Meaning 字義
wei1
(1)
高大的样子lofty
wei2
(1)
towering
(喃)
ngoai 詞:nguôi ngoai 義:subside, burn out
𠱓
(喃)
ngoai 詞:nguôi ngoai 義:subside, burn ou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嵬部 002()
《說文解字》
語韋切高也。从嵬委聲。 [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
《說文解字繫傳》
元歸反髙也。從嵬委聲。 [臣鍇曰:「又音愚衞反,古謂闕爲象魏。象者,縣法象之書也;魏者,言髙巍巍然也,故譙周謂魏為當塗髙也。」]
《說文解字注》
牛威切高也。 [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犬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 从嵬。委聲。 [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𠀤語韋切。音嵬。【說文】高也。从嵬委聲。【廣韻】高大貌。【論語】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傅𤣥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又通作魏。【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註】獨立貌。
 【集韻】或作嵬。
 【說文】牛威切。【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𠀤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wei1 [uei55] ㄨㄟ
粵語
ngai4 [ŋɐi1] 巍峨, 巍然, 巍巍
ai4 [ɐi1]
日語
[gi] [呉漢]
ガイ [gai] [漢]
[ge] [呉]
韓語
[ø]
越南
nguy [ŋwi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微合3小韻語韋ŋiuəi髙大皃語韋切二髙大皃語韋切二
刊謬補缺切韻
微合3小韻語韋ŋĭwəi語韋反。闕。二。語韋反。闕。二。
集韻
微合3小韻語韋ŋiuəi說文高也或省說文高也或省
1小韻吾回ŋuɒi爾雅石戴土謂之崔嵬或作巍峞爾雅石戴土謂之崔嵬或作巍峞
微合3小韻虞貴ŋiuəi地名春秋傳魏大名也一曰象魏闕名篆作巍地名春秋傳魏大名也一曰象魏闕名篆作巍
禮部韻略
微合3小韻語韋ŋiuəi語韋切釋云山髙大皃語韋切釋云山髙大皃
增韻
微合3小韻語韋ŋiuəi語韋切高大貌亦作魏語韋切高大貌亦作魏
五音集韵
微合3ŋiuəi語韋切高大皃九語韋切高大皃九
1ŋuɒi=嵬:崔嵬=嵬:崔嵬
微合3ŋiuəi篆文篆文
洪武正韻
灰合小韻吾回ŋuei髙大貌亦作魏髙大貌亦作魏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嬀麾uei語韋切音與危同說文髙也从嵬委聲集韻或作嵬通作魏莊子魏然而已注獨立貌語韋切音與危同說文髙也从嵬委聲集韻或作嵬通作魏莊子魏然而已注獨立貌
蒙古字韻
x ꡝue ꡟꡠɦuɛ̆()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合陽平小韻uei
中原音韻
齊微合陽平齊微ui
韻略易通
西微開陽平西微ei山高大貌山高大貌
中州音韻
齊微合平聲齊微小韻jui高大貌高大貌
中華新韻
ㄨㄟ 陽平uei
東國正韻
ㅟㅇ 嬀軌媿ŋui
戚林八音
語鳥 輝龜 陽平輝龜ŋui
分韻撮要
陽平ŋɐi高大貌高大貌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脂微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ŋi̯wər
王力
ŋǐwəi 微部
董同龢
ŋjuə̆d 微部
周法高
ŋjiwər 微部
李方桂
ŋwjəd 微部
鄭張尚芳
ŋul 微2部
白-沙
*N-qʰuj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ŋuj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ŋwǝj
斯塔羅斯金西漢
ŋwǝj
斯塔羅斯金東漢
ŋwǝj
許思萊上古
ŋwəi
許思萊東漢
ŋui
布之道諧聲域
KUI
聲首
ɁUI
聲首
ŊU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ŋui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uei
陰平(16)
江蘇連雲港
江蘇淮安漣水31
安徽銅陵樅陽21
安徽安慶11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北黃岡紅安
重慶江津55
四川自貢45
四川雅安漢源5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貴陽55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雲南昭通44
雲南紅河蒙自44
雲南大理44
陽平(3)
安徽蕪湖55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南長沙13
ui
陰平(1)
湖北荊門鍾祥24
去聲(1)
山東煙台5
ue
陰平(2)
山東濟寧1
山東聊城1
上聲(1)
山東青島即墨3
去聲(1)
山東濰坊壽光5
uəi
去聲(1)
江蘇南京44
ŋ
ŋui
陽平(3)
福建寧德柘榮21
廣東梅州梅縣11
廣東梅州五華13
陽去(1)
福建三明將樂231
ŋue
陽平(1)
福建南平浦城213
ŋai
陽平(1)
浙江溫州31 ((1))
ŋuoi
陽平(1)
福建福州53
ŋy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ŋuɛ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ŋyɛ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又音))
ŋøi
陽平(1)
福建寧德福安22
ŋuĩ
陽平(1)
廣東汕頭55
v
vei
陰平(3)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德州1
寧夏銀川1
陰去(1)
上海浦東新區35
vai
陽平(1)
浙江溫州31 ((2))
ɡ
ɡui
陽平(3)
福建廈門35
福建泉州南安24
福建漳州漳浦213
ɦ
ɦue
陽去(1)
上海13
k
kui
陽平(1)
福建莆田仙游24
Notes 註
危 巍 魏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三者的「高大」義同源
巍 蘬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巍,高大的樣子;蘬,葒草,一年生的高大草本植物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嵬」,「委」聲。本義是高。
15 字
 詳解: 金文從「鬼」從「山」,「委」聲,見於戰國時期金文。魏公瓶左上「禾」旁訛作「工」形。「巍」釋為「魏」,用作姓氏、地名,《漢書.地理志》有「魏郡」,在今河北省大名縣西南。

  「巍」字的「山」旁或居於下,或居於上。到楷書階段,「山」的位置才固定在上部。本義是高。《說文》:「巍,高也。从嵬,委聲。」《玉篇.嵬部》:「巍,高大也。」如《論語.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何晏集解:「巍巍,高大之稱。」《文選.張平子〈思玄賦〉》:「瞻崑崙之巍巍兮,臨縈河之洋洋。」235 字相關漢字: 嵬,委,鬼,山,禾,工,魏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4601 -G1 4601 -GT 1550 -GKX 0322.32 康熙字典-GHZR 0835.04 汉语大字典-G通规 3481 -G常用 次.20.3 -G古籍 10615 -HB1 C4DE -H常用 1128 -T1 9073 全字庫-T甲表 01141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463 -J0 5459 -JMJ 01074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1 JMJ 01074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MJ 01074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6806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7268 -K人名 一..3551 -KP0 9329 -V1 515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wēi
WEI1 WEI2 (v4.0.1-6.0.0)
WEI1 (v3.1.0-3.2.0)
WEI1 WEI2 (v2.1.0-3.0.0)
kHanyuPinlu
wēi(12)
wei1(12) (v4.0.1-6.2.0)
kTGHZ2013
381.150:wēi
kHanyuPinyin
10807.060:wēi
kXHC1983
1192.050:wēi
1192.050:wēi (v5.1.0)
kCantonese
ngai4
NGAI4 (v2.1.0-4.0.1)
kJapanese
ギ ガイ ゲ たかい
kJapaneseKun
TAKAI
kJapaneseOn
GI
kKorean
OY
kHangul
외:0N
(v5.0.0-10.0.0)
kVietnamese
nguy
kTang
ngiuəi
kDefinition
high, lofty, majestic, eminen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E21
0-4E21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4DE
kIRG_TSource
T1-7A69
1-7A69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65B
0-565B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864
0-686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DBD
kIRG_VSource
V1-5355
1-5355 (v3.1.1-5.2.0)
3-2A5E (v3.1.0)
1-2A5E (v3.0.0)
kRSUnicode
46.18
kTotalStrokes
20
21 (v3.1.0-6.0.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020
kDaeJaweon
0622.440
kFennIndex
596.07
kGSR
0569s
kHanYu
10807.060
kIRGDaeJaweon
0622.440
kIRGDaiKanwaZiten
0862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807.060
kIRGKangXi
0322.320
kKangXi
0322.320
kMatthews
7105
kMeyerWempe
2035
kMorohashi
08626:E0102
08626 (v2.1.0-15.0.0)
kNelson
1444
kSBGY
066.0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UHVI
kCihaiT
461.603
kFenn
512K
kFourCornerCode
2241.3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1127
kPhonetic
96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4DE
kCCCII
213C30
kCNS1986
1-7A69
kCNS1992
1-7A69
kEACC
213C30
kGB0
4601
kGB1
4601
kJis0
5459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DBD (v3.1.1-15.0.0)
kKSC0
7268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1550
kTaiwanTelegraph
1550
kTGH
2013:3481
kXerox
264:35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712+46.3.18
kRSKangXi
46.18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9B4F<kMeyerWem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