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冘
U+6795(Basic)
木部4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zhen3
chen2
粵語
zam2
zam3
日語
シン
チン
ジン
韓語
越南
chấm
chẩm
廣韻
章/侵/上
澄/侵/平
章/侵/去
集韻
章/侵/上
澄/侵/平
章/侵/去
訓読
まくら(枕)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56D
HB1-AA45
T1-4E28
J0-4B6D
K0-7657
V1-594A
KP0-EFAC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章衽切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zhen3
(1)
枕头pillow
(2)
枕骨
(3)
车箱底前后的横木
(4)
以头枕物to rest the head on a pillow
(5)
临;靠近
(6)
chen2
(7)
拴牛的木桩
(8)
木名 钓樟别名,又叫乌樟
(喃)
chũm 詞:chũm cau, chũm nón; chũm choẹ 義:top cut off an areca-nut (bunch of areca-nut, an object with hat shape)
(喃)
chũm 詞:chũm cau, chũm nón; chũm choẹ 義:top cut off an areca-nut (bunch of areca-nut, an object with hat shape)
(喃)
chấm 詞:chấm điểm; chấm câu; chấm mút; cơm chấm muối vừng 義:mark; punctuation; kickback; rice mixed with sesame and salt
(喃)
chẩm 詞:chẩm đầu (cái gối); chẩm cốt (xương gáy) 義:pillow; scauff of the neck
(喃)
chắm 詞:chăm chắm 義:to look fixedly at
(喃)
chẳm 詞:ngồi chăm chẳm 義:to sit fixedly in
(喃)
chỏm 詞:chỏm núi 義:a mountain top
(喃)
◎ Như 𥬧 chũm#C2: 枕 chẩm
𥬧
(喃)
◎ Chỗ núm ở đầu quả cau.#F2: trúc ⺮⿱𠆳 trùm
(喃)
◎ Đọc sách, dò bút theo từng câu.#C2: 枕 chẩm
(喃)
◎ Chạm tới.#C2: 枕 chẩm
(喃)
◎ Cái gối, gối đầu lên.#A1: 枕 chẩm
(喃)
◎ Không mau lẹ.#C2: 枕 chẩm
(喃)
◎ Chắm chắm (chăm chắm): Như 占 chắm#C2: 枕 chẩm
(喃)
◎ Chắm chắm (chăm chắm): vẻ trang nghiêm, vững chãi.#C2: 占chiếm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木部 267
《說文解字》
章衽切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
《說文解字繫傳》
之祍反臥所薦首者。從木冘聲。
《說文解字注》
章衽切臥所㠯薦首者。 [㠯字今補。警枕曰熲。見《少儀》。] 從木。冘聲。 [章衽切。八部。]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𠀤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en3 [tʂən214] ㄓㄣˇ
chen2 [tʂʰən35] ㄔㄣˊ
粵語
zam2 [tsɐm35] 枕巾, 枕頭, 枕藉, 枕木, 枕蓆, 枕中鴻寶
zam3 [tsɐm3] 枕戈待旦, 枕石漱流, 曲肱而枕
日語
シン [ɕiɴ] [呉漢]
チン [tɕiɴ] [漢]
ジン [ʑiɴ] [呉]
韓語
[tɕʰim]
越南
chấm [tɕə̆m35]
chẩm [tɕə̆m31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4小韻章荏tɕiem枕席又姓出下邳章荏切又之賃切三枕席又姓出下邳章荏切又之賃切三
4小韻直深ȡiem繫牛杙也繫牛杙也
4小韻之任tɕiem枕頭也論語曰飲水曲肱[-/而]枕之之任切又之稔切二枕頭也論語曰飲水曲肱[-/而]枕之之任切又之稔切二
刊謬補缺切韻
4小韻之稔tɕĭĕm之稔反。承頭朩。三。之稔反。承頭朩。三。
4小韻軄鴆tɕĭĕm軄鴆*反。承首朩。又之稔反。二。軄鴆*反。承首朩。又之稔反。二。
集韻
3小韻章荏tɕiem說文臥所薦首者說文臥所薦首者
3小韻持林ȡiem系牛杙也系牛杙也
3小韻職任tɕiem臥首據物也臥首據物也
禮部韻略
3小韻章荏tɕiem章荏切卧薦首者又職任切見沁字韻章荏切卧薦首者又職任切見沁字韻
3小韻職任tɕiem職任切首以據物也曲肱而枕之左傳枕轡而寢莊子殊死者相枕又章荏切見寢字韻職任切首以據物也曲肱而枕之左傳枕轡而寢莊子殊死者相枕又章荏切見寢字韻
增韻
3小韻章荏tɕiem章荏切臥薦首者又沁韻晃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類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之類是也章荏切臥薦首者又沁韻晃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類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之類是也
3小韻職任tɕiem職任切以首据物語曲肱而枕之又寢韻職任切以首据物語曲肱而枕之又寢韻
五音集韵
3dʑiem枕繫牛杙也枕繫牛杙也
照三3tɕiem章荏切枕席又姓出下邳又之賃切四字章荏切枕席又姓出下邳又之賃切四字
照三3tɕiem之任切枕頭也論語飲水曲肱而枕之又之稔切三之任切枕頭也論語飲水曲肱而枕之又之稔切三
洪武正韻
侵齊小韻章荏tʃiəm章荏切臥薦首者又沁韻毛晃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類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之類是也章荏切臥薦首者又沁韻毛晃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類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之類是也
侵齊小韻職任tʃiəm職任切以首据物語曲肱而枕之又寢韻職任切以首据物語曲肱而枕之又寢韻
古今韻會舉要
金歆tɕiəm章荏切次商清音說文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釋名檢項也又姓出下邳又沁韻〇毛氏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𩔖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是也章荏切次商清音說文臥所薦首者从木冘聲釋名檢項也又姓出下邳又沁韻〇毛氏曰衾枕之枕上聲詩角枕粲兮之𩔖是也以首枕物去聲論語曲肱而枕之是也
金歆tɕiəm職任切次商清音臥首據物也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注鄭云木在首曰枕王弼云枕卧而不安之謂也又寢韻職任切次商清音臥首據物也論語曲肱而枕之易險且枕注鄭云木在首曰枕王弼云枕卧而不安之謂也又寢韻
蒙古字韻
j ꡆim ꡞꡏtʂim()
j ꡆim ꡞꡏtʂim()
音韻闡微
侵齊上聲小韻tʃim
侵齊去聲小韻tʃim
中原音韻
侵尋齊上聲侵尋tʂiəm
侵尋齊去聲侵尋tʂiəm
韻略易通
侵尋開舒上聲侵尋tʂəm枕頭枕頭
中州音韻
穿尋侵齊上聲尋侵小韻ʈʂʰiəm臥薦首者臥薦首者
尋侵齊去聲尋侵小韻dʐiəm以自据物以自据物
中華新韻
tʂən
tʂən動詞動詞
東國正韻
ㅣㅁ 簪㾕譖戢tsim
ㅣㅁ 簪㾕譖戢tsim
戚林八音
曾之 賓京 陰上賓京tsiŋ
分韻撮要
陰上tʃɐm臥以薦首者臥以薦首者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ȶi̯əm
王力
ȶǐəm 侵部
董同龢
ȶjəm 侵部
周法高
tjiəm 侵部
李方桂
tjəmx 侵部
tjəmh 侵部
鄭張尚芳
l'um 侵3部
ʔljumʔ 侵3部
ʔljums 侵3部
白-沙
*[t.k][ə]mʔ
*[t.k][ə]mʔ-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tǝm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tǝḿ
斯塔羅斯金西漢
tǝḿ
斯塔羅斯金東漢
ćǝḿ
許思萊上古
kimʔ
許思萊東漢
tśimᴮ
kim
布之道諧聲域
TƏM
聲首
布之道擬音
təmʔ
音節類型B
drəm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ən
上聲(30)
江蘇淮安漣水212 (~頭)
江蘇揚州
安徽蕪湖213
安徽銅陵樅陽224
安徽阜陽潁上35
河南漯河召陵55
河南信陽323
河南周口淮陽55
湖北武漢42
湖北宜昌42
湖北襄陽襄樊55
湖北天門11
湖南常德31
湖南郴州53 (~席、~木)
湖南永州寧遠45 (~席、~木)
廣西桂林臨桂42
四川成都53
四川南充53
四川達州達縣53
四川雅安漢源53
貴州貴陽42
貴州遵義53
貴州畢節3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貴州黔東南黎平31
雲南昭通53
江蘇蘇州52 (枕木)
安徽宣城宣州214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新余分宜
陰上(4)
江蘇無錫324 (據《當代吳語》一書載:無錫方言的陰上調為323,此處是324,疑印刷有誤。)
浙江嘉興44
浙江湖州雙林53
安徽黃山甘棠35
去聲(2)
江蘇淮安漣水55 (~枕頭)
山東聊城5
陽去(1)
安徽池州貴池214
陰平(1)
江蘇蘇州44 (枕席)
tsɐm
上聲(4)
廣東中山隆都24 (文讀,白讀。)
廣東珠海前山13
廣東中山石岐213
澳門13
陰上(27)
廣東韶關35
廣東韶關35 (動詞。)
廣東珠海斗門55
廣東珠海斗門55 (動詞。)
廣東佛山35
廣東佛山35 (動詞。)
廣東佛山順德24
廣東江門白沙45
廣東江門白沙45 (動詞。)
廣東肇慶35
廣東肇慶35
廣東肇慶封開52
廣東肇慶封開52 ((動詞))
廣東清遠35
廣東清遠35 (動詞)
廣東東莞35
廣東雲浮35
廣東雲浮35
廣東雲浮羅定35
廣東雲浮羅定35
廣西南寧35
香港35
廣東韶關35
廣西百色田東33
廣西百色田東33 (動詞。)
廣西崇左扶綏33
廣西崇左扶綏33 (動詞。)
去聲(3)
廣東珠海前山33 (動詞。)
廣東東莞32 (動詞。)
廣東中山石岐33 (動詞。)
陽平(1)
廣東中山隆都33 (動詞。文讀,白讀。)
陰去(3)
廣東佛山順德32 (動詞。)
香港33 (動詞。)
澳門33 (動詞。)
tsə̃
上聲(6)
安徽蚌埠24
安徽淮南鳳台34
山東濰坊昌邑33 (名)
河南駐馬店平輿33
雲南紅河蒙自31
雲南大理53
去聲(1)
山東濰坊昌邑31 (动)
tsim
上聲(14)
福建廈門53
福建漳州漳浦53
廣東中山隆都24
海南海口213
廣東廣州從化21
廣東廣州從化21 (動詞。)
廣東深圳31
廣東深圳31 (動詞。)
廣東惠州35
廣東惠州35 (動詞。)
廣東東莞21
廣東東莞21 (動詞。)
廣西玉林博白21
廣西玉林博白21 (動詞。)
陰上(9)
福建泉州南安55 (文讀)
廣東汕頭53
廣東湛江雷州52
廣東汕尾海豐53
廣東潮州53 (枕席)
廣東潮州53 (枕木)
廣東揭陽53
廣西貴港平南45
香港大埔53 (枕頭)
陰去(2)
廣東茂名電白44
廣東中山隆都11
陽去(1)
廣東韶關新豐31
tsẽ
上聲(3)
安徽阜陽24
山東濟寧3 (落~)
山東泰安寧陽55 (名)
去聲(2)
山東濟寧5 (~頭、~著)
山東泰安寧陽312 (动)
tsəŋ
上聲(3)
江蘇常州金壇323
江蘇泰州213
山西太原53 ((~頭))
陰上(4)
江蘇鎮江丹陽324
浙江紹興334
浙江衢州龍游45
浙江麗水雲和53 ((n.))
去聲(1)
山西太原45 ((~枕頭))
陰去(2)
上海35
上海浦東新區35
tsiŋ
上聲(10)
浙江台州仙居423
福建福州32 ((文))
福建莆田仙游32
福建南平建陽21
福建寧德福安42
福建寧德古田42
福建寧德柘榮51
海南萬寧31
廣西桂林灌陽55
廣西桂林朝陽23
陰上(1)
廣西賀州九都話55
陽去(1)
海南三亞51
tsin
上聲(4)
海南昌江31
海南樂東32
海南陵水31
福建三明泰寧354
tsəm
上聲(3)
廣東梅州梅縣31
香港新界35
香港新界35 (動詞。)
陰上(2)
雲南文山富寧33
雲南文山富寧33 (動詞。)
tsaŋ
上聲(1)
浙江溫州35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動詞。)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tsam
陰上(1)
廣西柳州融水55 (動詞。)
tsɐn
上聲(1)
廣西柳州雒容52
tsɪŋ
陰上(1)
浙江金華玉山45
tsieŋ
上聲(2)
福建福州32
福建寧德古田42
tsɐŋ
上聲(2)
廣東深圳寶安11
廣東深圳寶安11 (動詞。)
tsɛ̃
陰上(1)
江蘇南通
tsᴇɲ
陰上(1)
江蘇無錫江陰45
tsəɲ
陰上(1)
江蘇常州334
tsen
陰上(1)
浙江杭州53
tseɲ
上聲(1)
浙江寧波餘姚435
tsɛiŋ
陰上(1)
福建三明沙縣21
tsiam
陰上(1)
福建泉州南安55 (枕頭。)
tseiŋ
上聲(1)
福建南平建甌21
tsiom
上聲(1)
海南瓊海21
tsiem
上聲(1)
海南澄邁21
tsɨn
上聲(1)
江西南昌213
tsi
陰上(1)
湖南永州道縣55
tʂən
上聲(32)
北京214 (枕席)
北京214 (枕木)
河北邯鄲大名55
河北邯鄲魏縣55
江蘇南京212
安徽合肥24 (枕席)
安徽合肥24 (枕木)
安徽淮北24 (名)
安徽安慶213
安徽宿州碭山24 (名)
安徽亳州蒙城24 (名)
山東菏澤單縣33 (名)
河南鄭州城關44
河南開封44
河南洛陽53
河南平頂山新華55
河南新鄉長垣55
河南許昌55
河南南陽南召33
河南商丘梁園55 (名)
河南商丘睢縣55
湖北荊門鍾祥5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張家界大庸41 (~席、~木)
湖南懷化會同24 (~席、~木)
四川自貢53
四川涼山西昌45
陝西漢中漢臺35
甘肅蘭州44 (名)
江西九江修水21
湖南長沙41
湖南湘潭42
陰上(1)
青海海東循化33 (名)
去聲(8)
安徽淮北52 (动)
安徽宿州碭山53 (动)
安徽亳州蒙城53 (动)
山東臨沂平邑5
山東菏澤單縣423 (动)
河南商丘梁園41 (动)
甘肅蘭州13 (动)
青海海東循化53 (动)
陽平(1)
陝西寶雞53
tʂə̃
上聲(4)
江蘇徐州35 (名)
雲南昆明53
甘肅張掖山丹212 (名)
青海西寧53
陰上(1)
甘肅酒泉敦煌43 (名)
去聲(7)
江蘇徐州42 (动)
山東濟南章丘21 (动)
山東淄博博山5 (動詞)
山東濰坊壽光5
山東濱州鄒平31 (动)
甘肅張掖山丹31 (动)
甘肅酒泉敦煌44 (动)
陽平(3)
山東濟南章丘55 (名)
山東淄博博山3 (名詞)
山東濱州鄒平55 (名)
tʂim
上聲(1)
廣東梅州五華31
tʂẽ
上聲(8)
安徽宿州埇橋434 (名)
山東棗莊嶧城24 (名)
山東東營廣饒55 (名)
山東煙台萊州55 (名)
山東泰安55 (名)
山東德州3 (~頭)
陝西西安53
陝西咸陽三原52
去聲(7)
安徽宿州埇橋42 (动)
山東濟南21 ((~頭))
山東棗莊嶧城42 (动)
山東東營廣饒31 (动)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泰安21 (动)
山東德州5
陽平(1)
山東煙台萊州42 (动)
tʂəŋ
上聲(3)
江蘇連雲港 (名詞)
甘肅武威民勤212 (名)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陰上(1)
甘肅臨夏43 (名)
去聲(5)
江蘇連雲港 (動詞)
甘肅武威民勤31 (动)
甘肅臨夏42 (动)
新疆烏魯木齊213 (动)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动)
陽平(3)
寧夏銀川3 (~頭)
新疆烏魯木齊52 (名)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名)
tʂɤŋ
上聲(1)
新疆吐魯番51
去聲(1)
新疆哈密213 (动)
陽平(1)
新疆哈密51 (名)
tʂə̃ŋ
去聲(1)
甘肅酒泉肅州213 (动)
陽平(1)
甘肅酒泉肅州53 (名)
tʂə̃ɣ
陰平(1)
陝西延安寶塔213
tʃən
上聲(2)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威海環翠213
陰上(1)
廣西桂林臨桂42
tʃɐm
上聲(1)
香港大埔泰亨35 (枕頭)
陰上(16)
廣東廣州35 (枕席)
廣西南寧賓陽33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梧州蒙山42
廣西北海35
廣西欽州35
廣西欽州靈山55
廣西貴港桂平35
廣西玉林北流35
廣西玉林博白33
廣西百色35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河池宜州42
廣西來賓武宣45
廣西崇左24
廣西崇左寧明35
陰去(1)
廣東廣州33 (枕木)
tʃə̃
上聲(4)
江蘇連雲港贛榆24 (名)
山東青島即墨3
山東濰坊臨朐55 (名)
山東濱州博興44 (名)
去聲(3)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动)
山東濰坊臨朐21 (动)
山東濱州博興21 (动)
tʃim
上聲(2)
海南定安315
香港沙田31
陰上(1)
廣西玉林北流42
tʃẽ
上聲(3)
山東日照東港55 (名)
山東日照五蓮55 (名)
山東臨沂莒南55 (名)
去聲(3)
山東日照東港21 (动)
山東日照五蓮31 (动)
山東臨沂莒南21 (动)
tʃin
上聲(1)
海南東方11
tʃam
陰上(1)
廣西貴港南江34
tʃɐn
上聲(1)
廣東佛山西岸55 (枕頭。)
tʃuɐn
陰上(2)
廣東清遠連山55
廣東清遠連山55 (動詞。)
tʃɪ̃
上聲(1)
福建三明將樂51
tʃɔm
陰上(1)
廣西賀州信都52
tʃʌn
上聲(1)
廣東清遠保安45 (枕頭。)
tɕɐm
陰上(3)
廣西南寧亭子33
廣西南寧亭子33 (動詞。)
廣西玉林福綿33
陰平(1)
廣西玉林福綿54 (動詞。)
陽上(2)
廣西梧州藤縣35
廣西梧州藤縣35 (動詞。)
tɕim
上聲(1)
江西撫州黎川44
tɕiŋ
上聲(1)
廣東韶關南雄31
tɕin
上聲(4)
山東煙台3
河南濮陽55
安徽宣城寧國214
湖南永州53 (~席、~木)
tɕam
陰上(1)
廣西柳州融水55
tɕɪŋ
上聲(1)
浙江寧波325
tɕiᴇ̃
陰上(2)
廣西桂林平樂45
廣西桂林平樂45 (動詞。)
tɕiəŋ
陰上(1)
江蘇泰州靖江334
tɕyɛ̃
陰上(1)
浙江衢州開化53
t
tən
上聲(1)
江西南昌進賢
təm
上聲(1)
江西贛州寧都214
tiɛn
上聲(2)
湖南婁底雙峰31 (枕席)
湖南婁底雙峰31 (枕木)
teŋ
上聲(1)
江西鷹潭貴溪
z
zə̃
上聲(1)
山東臨沂沂水44 (名)
去聲(1)
山東臨沂沂水21 (动)
zẽ
上聲(1)
山東濰坊安丘55 (名)
去聲(1)
山東濰坊安丘31 (动)
kʰuaŋ
陽去(1)
湖南永州寧遠21
Notes 註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作「枕頭」義讀上聲,引申為「枕著東西」讀去聲
椹 枕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椹」的砧板義和「枕」的枕頭義同源
椹 砧 枕 䪴 軫 墊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椹,斫木時下面墊的板子;砧,搗衣時下面所墊的石頭;枕,枕頭,墊在頭下邊;䪴,頭後的橫骨;軫,車後的橫木;墊,把東西支在器物下使平穩。本組字的「墊子」義同源
耽 枕 眈 䪴 沈 酖 𩈉 㽸 𧿒 延 *冘
《漢語同源詞大典》:耽:耳大下垂耽擱於肩;枕:枕頭;眈:盯視,目光耽擱不移;䪴:頭部擱置於枕骨;沈:沉溺、耽擱於某種嗜好;酖:耽擱於嗜酒;𩈉:耽擱於惡習;㽸:反復發作、耽擱時久之病;𧿒:進退不定、耽擱於徘徊狀態;延:延長、長久。本組字皆有「耽擱」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377 -G1 5377 -G7 8.一.151 -GT 2650 -GKX 0515.16 康熙字典-GHZR 1259.02 汉语大字典-GZFY 311303 -G通规 1033 -G常用 常.8.63 -G古籍 13495 -HB1 AA45 -H常用 1860 -T1 4608 全字庫-T甲表 0187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493 -J0 4377 -JMJ 01369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5771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常用 1902 注: 2010追加 J表外 0688 注: 2010常用 K0 8655 -K敎育 1667 -KP0 7912 -V1 5742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ěn
ZHEN3 ZHEN4 (v4.0.1-6.0.0)
ZHEN3 (v3.1.0-3.2.0)
ZHEN3 ZHEN4 (v2.1.0-3.0.0)
kHanyuPinlu
zhěn(34)
zhen3(34) (v4.0.1-6.2.0)
kTGHZ2013
472.020:zhěn
kHanyuPinyin
21175.020:zhěn,chén
kXHC1983
1469.040:zhěn
1469.040:zhěn (v5.1.0)
kCantonese
zam2
zam2 zam3 (v4.1.0-13.0.0)
JAM2 JAM3 (v2.1.0-4.0.1)
kJapanese
チン シン ジン まくら
kJapaneseKun
MAKURA
kJapaneseOn
CHIN
kKorean
CHIM
kHangul
침:0E
(v5.0.0-10.0.0)
kVietnamese
chẳm
kTang
*jǐm
*jǐm (v4.1.0-5.1.0)
kDefinition
pillow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56D
0-556D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A45
kIRG_TSource
T1-4E28
1-4E28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B6D
0-4B6D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657
0-7657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FAC
kIRG_VSource
V1-594A
1-594A (v3.1.1-5.2.0)
3-3058 (v3.1.0)
1-3058 (v3.0.0)
kRSUnicode
75.4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28 131
kDaeJaweon
0903.150
kFennIndex
24.13
kGSR
0656g
kHanYu
21175.020
kIRGDaeJaweon
0903.150
kIRGDaiKanwaZiten
1454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175.020
kIRGKangXi
0515.160
kKangXi
0515.160
kKarlgren
270
kLau
1326 1327
kMatthews
308
0308 (v2.1.0-3.1.0)
kMeyerWempe
139 141
kMorohashi
14546 14546:E0101
14546 (v2.1.0-15.0.0)
kNelson
2209
kSBGY
218.01 328.55 440.4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DLBU
kCihaiT
681.504
kFenn
176B
kFourCornerCode
4491.2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5
kHKGlyph
1859
kPhonetic
1477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A45
kCCCII
21437D
kCNS1986
1-4E28
kCNS1992
1-4E28
kEACC
21437D
kGB0
5377
kGB1
5377
kJis0
4377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FAC (v3.1.1-15.0.0)
kKSC0
865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650
kTaiwanTelegraph
2650
kTGH
2013:1033
kXerox
257:10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739+75.4.4
kRSKangXi
75.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