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𠆣
U+679C(Basic)
木部4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guo3
luo3
guan4
粵語
gwo2
gu2
go2
日語
カン
韓語
越南
quả
廣韻
見/戈一合/上
集韻
溪/戈一合/上
來/戈一合/上
見/桓合/去
清/歌/上
訓読
おおせる(果せる)
くだもの(果物)
はか(計)
はたして(果たして)
はたす(果たす)
はて(果て)
はてる(果て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97B
HB1-AA47
T1-4E2A
J0-324C
K0-4D7D
V1-594D
KP0-D3E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α:指示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信陽
楚(戰國)
簡帛
望山
楚(戰國)
簡帛
曾侯乙墓
楚(戰國)
簡帛
郭店
楚(戰國)
簡帛
新蔡葛陵
簡帛
睡虎地
說文小篆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Tree (木) with fruit -> Fruit.
《說文解字》: 古火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字源》:象形 像树上长有果实《漢多》:甲骨文及早期金文象樹上結滿果實,本義是果實。
Meaning 字義
guo3
(1)
植物所结的果实fruit 水果
(2)
事情的结局;结果 与“因”相对 如:前因后果result
(3)
实现;信实 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4)
(5)
有决断decisive, determined 果断
(6)
(7)
饱足 如:果腹
(8)
副词 1.表示结果,相当于“终于” 2.果真 3.到底;究竟as expected
(9)
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若”
(10)
通「裹」
guo3
(1)
缠绕;包扎to wrap 包裹
(11)
通「婐」(wo3) 女侍
wo3
(2)
侍候
(12)
luo3
(13)
通「臝」(裸) 裸露
luo3
(1)
赤身露体naked 赤裸
guan4
(14)
通「祼」 酌酒浇地以祭祀
guan4
(1)
祭名 酌酒灌地之礼libation
(方)
官话 他 銀川 kuə˥˦ (同音字)“給我 [kɯ˥˦ və˥˦]”的合音。放在動詞前,不一定都表示動作的對象,主要是加強祈使語氣(銀川)
(喃)
hủ 詞:hủ tiếu 義:noodle with seasoned and saute' beef (served hot and with other ingredient)
(喃)
quả 詞:hoa quả; quả báo, hậu quả 義:fruit; karma, consequence
(喃)
◎ Trái cây.#C1: 果 quả
(喃)
〄 Vật có hình tròn giống trái cây.#C1: 果 quả
(喃)
◎ Đích thực, chắn chắn.#C1: 果 quả
(喃)
◎ Quày quả: quay đi vội vã, vẻ dứt khoát.#C1: 果 quả
(統)
同「縣」曾良、陈敏:《明清小说俗字典》(广陵书社,2018年2月) p.671
xuan2
(1)
悬挂
(2)
用绳子勒死
(3)
联结;系属
(4)
出示
(5)
悬殊;相差大;距离远
(6)
凭空
(7)
秤锤
(8)
称;量轻重
(9)
悬挂的垂直线
(10)
古代祭山之名
(11)
马名
(12)
xian4
(13)
(14)
官府
(15)
行政区划单位名 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 今为一级行政区划,由省、自治区或市领导 如:海原县;郫县;玉树县county
(16)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以内,即王畿
(17)
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
(18)
周代一种划分田地的单位
(19)
周代公邑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木部 156
《說文解字》
古火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說文解字繫傳》
骨朶反木實也。從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臣鍇曰:「樹生曰果,故在上也,指事。」]
《說文解字注》
古火切木實也。 [上文言果多矣。故總釋之。引伸假借爲誠實勇敢之偁。] 從木。𧰼果形在木之上。 [謂田也。古火切。十七部。]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
 又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又【集韻】【韻會】𠀤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
 又通裸。【廣韻】赤體也。
 又【集韻】【韻會】𠀤與祼通。【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又魯火切,音臝。【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从田从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
考證:〔【易·下繫】乾爲天,爲木果。〕
 謹照原文下繫二字改爲說卦。〔【左傳·宣元年】〕
 謹照原文元改二年。〔又與蜾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
 謹照原文蜾改惈。〔【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將。〕
 謹照原文祼改果。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uo3 [kuo214] ㄍㄨㄛˇ
luo3 [luo214] ㄌㄨㄛˇ
guan4 [kuan51] ㄍㄨㄢˋ
粵語
gwo2 [kwɔː35] 果實, 成果, 果斷, 果決, 果凍, 果敢, 果脯, 果報, 果腹, 效果, 結果
gu2 [kuː35]
go2 [kɔː35]
日語
[ka] [呉漢]
[βa]
[ɾa]
カン [kaɴ]
韓語
[kwa]
越南
quả [kwa31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戈一合1小韻古火kuɑ果敢又勝也定也剋也亦木實爾雅曰果不熟爲荒俗作菓古火切十一果敢又勝也定也剋也亦木實爾雅曰果不熟爲荒俗作菓古火切十一
刊謬補缺切韻
戈一合1小韻古火kuɑ古火反。木實。加草者,非。七。古火反。木實。加草者,非。七。
集韻
戈一合1小韻苦果kʰuɑ飽皃莊子腹猶果然飽皃莊子腹猶果然
戈一合1𧝹小韻魯果luɑ龜名前弇果龜名前弇果
桓合1小韻古玩kuɑn說文灌祭也或省亦从水古作𥚌通作盥灌說文灌祭也或省亦从水古作𥚌通作盥灌
1小韻此我tsʰɑ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或作菓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或作菓
禮部韻略
戈一合1小韻苦果kʰuɑ果然飽貌釋按莊子腹猶果然又古火切見本韻果然飽貌釋按莊子腹猶果然又古火切見本韻
戈一合1小韻古火kuɑ古火切釋云木實也亦果敢又苦果切見本韻古火切釋云木實也亦果敢又苦果切見本韻
增韻
戈一合1小韻苦果kʰuɑ果然飽貎果然飽貎
戈一合1𧝹小韻魯果luɑ周禮龜人東龜曰果屬增入周禮龜人東龜曰果屬增入
桓合1小韻古玩kuɑn周禮宗伯大賔客則揚而載果注載為也果讀為祼又果韻増入周禮宗伯大賔客則揚而載果注載為也果讀為祼又果韻増入
戈一合1小韻古火kuɑ古火切木實又勝也剋也決也殺敵為果又果然飽貎又見下又換韻古火切木實又勝也剋也決也殺敵為果又果然飽貎又見下又換韻
戈一合1小韻烏果ʔuɑ孟子二女果增入孟子二女果增入
五音集韵
歌戈麻一合1kuɑ古火切果敢又勝也定也剋也亦木實爾雅曰果不熟為荒俗作菓二十古火切果敢又勝也定也剋也亦木實爾雅曰果不熟為荒俗作菓二十
歌戈麻一合1kʰuɑ飽貌莊子腹猶果然飽貌莊子腹猶果然
歌戈麻一合1luɑ⻱名前弇果⻱名前弇果
1kuɑn=祼:祭名說文曰灌祭也=祼:祭名說文曰灌祭也
洪武正韻
歌合小韻古火kuo古火切木實又勝也剋也決也殺敵爲果又果然飽貌又見下又翰韻古火切木實又勝也剋也決也殺敵爲果又果然飽貌又見下又翰韻
歌合小韻苦果kʰuo果然飽貌果然飽貌
歌合小韻烏果ʔuo孟子二女果孟子二女果
歌合小韻魯果luo周禮龜人東龜曰果屬周禮龜人東龜曰果屬
寒合小韻呼玩xuon周官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事果潔也果讀爲祼又哿韻周官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事果潔也果讀爲祼又哿韻
古今韻會舉要
kuo古火切角清音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徐曰樹生曰果故言在上也指事又果然驗也又腹飽也又果然獸名似猴又州名古巴子國隋隆州唐置果州又本韻換韻周禮載果注古亂切〇俗从艸作菓古火切角清音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徐曰樹生曰果故言在上也指事又果然驗也又腹飽也又果然獸名似猴又州名古巴子國隋隆州唐置果州又本韻換韻周禮載果注古亂切〇俗从艸作菓
kʰuo飽貌莊子癡腹果然又本韻飽貌莊子癡腹果然又本韻
蒙古字韻
g ꡂwo ꡧꡡkwɔ()
音韻闡微
麻歌合二上聲小韻kuo
麻歌合二上聲小韻kʰuo
中原音韻
歌戈合上聲歌戈kuɔ
韻略易通
戈何合上聲戈何kuo木實木實
中州音韻
歌戈合上聲歌戈小韻kuɔ木實木實
中華新韻
ㄨㄛ kuo
東國正韻
ㅘㄴ 干笴旰葛kuan
ㅘㅇ 歌哿箇kua
ㅘㅇ 歌哿箇kʰua
ㅘㅇ 歌哿箇ʔua
ㅘㅇ 歌哿箇lua
戚林八音
過朱 陰上過朱kuo
分韻撮要
陰上kʷɔ木實也又果斷敢信也木實也又果斷敢信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歌戈麻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lwɑr
王力
kuai 歌部
董同龢
kuâ 歌部
周法高
kwa 歌部
李方桂
kwarx 歌部
鄭張尚芳
kloːlʔ 歌3部
白-沙
*[k]ˤo[r]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ʷāj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wāj́
斯塔羅斯金西漢
kwāj́
斯塔羅斯金東漢
kwǟ́
許思萊上古
kôiʔ
kwâiʔ
khôiʔ
許思萊東漢
kuɑiᴮ
kʰuɑiᴮ
布之道諧聲域
KLO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ˤoiʔ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k
ko
上聲(117)
江蘇南京212
江蘇連雲港
江蘇淮安漣水212
江蘇揚州
安徽蕪湖213
安徽安慶213
安徽六安金安35
安徽池州貴池213
安徽宣城宣州213
江西九江潯陽24
江西贛州章貢453
湖北荊門鍾祥53
湖北孝感孝南52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隨州曾都353
湖北恩施鶴峰53
湖南常德31
湖南張家界大庸41
湖南郴州53
湖南永州寧遠45
湖南懷化會同24
湖南懷化靖州31
湖南湘西吉首53
廣西桂林臨桂42
廣西百色樂業52
廣西百色西林45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來賓武宣53
重慶53
重慶江津42
四川成都53
四川自貢53
四川攀枝花仁和53
四川瀘州古藺51
四川德陽中江451
四川綿陽北川53
四川廣元劍閣352
四川遂寧射洪351
四川內江威遠42
四川樂山井研42
四川廣安53
四川達州達縣53
四川雅安漢源53
四川巴中南江353
四川資陽安嶽42
四川涼山西昌45
貴州貴陽42
貴州六盤水六枝42
貴州遵義53
貴州安順西秀54
貴州畢節3
貴州銅仁思南42
貴州銅仁玉屏42
貴州黔西南興義53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貴州黔東南凱里41
貴州黔東南黎平31
貴州黔南平塘24
雲南昆明53
雲南曲靖沾益53
雲南保山隆陽53
雲南昭通53
雲南昭通鎮雄53
雲南麗江永勝42
雲南普洱思茅52
雲南臨滄臨翔53
雲南楚雄大姚53
雲南紅河建水33
雲南紅河蒙自31
雲南文山廣南53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53
雲南大理53
雲南德宏芒市53
西藏拉薩53
陝西安康漢陰45
陝西安康平利445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浙江台州仙居423
安徽宣城宣州214
浙江溫州洞頭53
福建廈門53 ((文))
福建三明將樂51
福建漳州漳浦53 (文讀,果子。)
海南海口213 (文水果)
台灣新北板橋51 (文)
台灣彰化鹿港54 (文)
福建三明寧化31
福建龍岩長汀42
江西贛州南康42
江西贛州寧都214
江西吉安井岡山21
湖南株洲攸縣31 (老派)
廣東韶關南雄31
廣東梅州五華31
廣東汕尾海豐35
廣東陽江陽春31 (文讀)
安徽安慶太湖31 (~子)
安徽池州東至35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宜春上高213
湖南長沙瀏陽24
湖南衡陽常寧44
湖南長沙41
湖南株洲42
湖南湘潭42
湖南衡陽33
湖南衡陽衡山13
湖南邵陽城步42
湖南邵陽綏寧44
湖南岳陽42
湖南益陽安化21
湖南益陽南縣42
湖南永州53
湖南婁底新化21
湖南湘西瀘溪42
廣東茂名化州35
廣西防城港東興24
陰上(8)
江蘇南京高淳33
浙江衢州開化53
浙江麗水雲和53
安徽黃山甘棠35
廣東汕尾海豐53
湖南株洲醴陵
廣東湛江吳川35
廣東雲浮羅定35
陽平(1)
江蘇常州金壇35
陰平(1)
浙江杭州臨安55
陰入(1)
江西上饒廣豐53 (結~)
kuo
上聲(92)
北京214
北京平谷213
天津南開213
天津武清214
天津寶坻213
天津靜海213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214
河北邯鄲館陶44
河北邯鄲大名55
河北邯鄲魏縣55
河北邢臺巨鹿55
河北保定淶水24
河北承德平泉214
河北承德興隆213
河北滄州滄縣55
河北廊坊霸州214
河北廊坊廣陽214
山西運城垣曲44
內蒙古赤峰寧城35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213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213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13
遼寧沈陽213
遼寧丹東213
遼寧錦州213
遼寧遼陽白塔213
遼寧盤錦213
遼寧鐵嶺昌圖213
遼寧朝陽北票213
遼寧葫蘆島綏中213
吉林四平梨樹213
吉林松原寧江213
黑龍江哈爾濱213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13
黑龍江綏化肇東213
安徽蚌埠24
安徽淮北24
安徽宿州埇橋434
安徽亳州蒙城24
江西吉安永豐24
山東東營廣饒55
山東煙台3
山東濰坊昌邑33
山東濰坊臨朐55
山東菏澤單縣33
河南鄭州城關44
河南開封44
河南平頂山新華55
河南濮陽55
河南許昌55
河南漯河召陵55
河南商丘梁園55
河南商丘睢縣55
河南信陽323
河南周口淮陽55
湖北武漢42
湖北十堰丹江口33
湖北宜昌42
湖北襄陽襄樊55
湖北天門11
貴州畢節威寧42
陝西西安53
陝西銅川耀州52
陝西渭南合陽52
陝西漢中漢臺35
甘肅平涼崆峒53
河北邢臺沙河33
山西臨汾隰縣21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5
河南焦作武陟53
江西景德鎮浮梁31
福建福州32 ((文))
福建南平建陽21
福建南平邵武55
福建寧德古田42
福建寧德柘榮51
福建南平邵武
湖南株洲攸縣31 (新派)
廣東梅州梅縣31
福建三明泰寧354
江西南昌213
江西萍鄉35
江西新余分宜
江西鷹潭貴溪
江西吉安53
江西撫州黎川44
江西上饒弋陽51
湖北荊州監利21
湖南株洲茶陵53
湖南邵陽洞口21
湖南岳陽平江
廣西桂林灌陽55
陰上(1)
廣西桂林臨桂42
陽平(1)
陝西寶雞53
陰平(3)
陝西延安寶塔213
山西忻州五寨13
陝西榆林神木213
kuə
上聲(51)
河北唐山樂亭34
河北唐山遷西213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213
遼寧大連213
遼寧大連金州213
遼寧朝陽建平213
黑龍江雞西虎林213
江蘇徐州35
江蘇連雲港贛榆24
江蘇宿遷宿城24
安徽宿州碭山24
山東濟南55
山東棗莊嶧城24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55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濰坊壽光3
山東濟寧3
山東泰安寧陽55
山東泰安55
山東日照東港55
山東日照五蓮55
山東臨沂莒南55
山東臨沂平邑3
山東臨沂沂水44
山東德州3
山東聊城3
山東濱州博興44
河南洛陽53
河南新鄉長垣55
河南三門峽湖濱44
河南駐馬店平輿33
陝西商洛商州53
甘肅白銀會寧53
甘肅武威民勤212
甘肅慶陽寧縣52
甘肅定西安定53
甘肅甘南合作44
寧夏固原涇源52
寧夏固原西吉53
新疆石河子55
河北石家莊贊皇45
河北邯鄲涉縣53
河北張家口張北55
山西長治535
山西晉中昔陽55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53
河南安陽43
海南三亞42
海南樂東32 (水果)
湖北咸寧咸安42
陰上(5)
甘肅天水清水52
甘肅酒泉敦煌43
甘肅臨夏43
廣東肇慶封開52
廣西賀州九都話55
陽平(10)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德州樂陵55
山東濱州鄒平55
甘肅金昌永昌13
甘肅酒泉肅州53
寧夏銀川3
寧夏吳忠同心53
寧夏中衛沙坡頭53
陝西榆林榆陽213
kuɤ
上聲(56)
河北石家莊無極35
河北保定阜平55
河北張家口蔚縣44
河北衡水故城55
山西運城臨猗44
山西臨汾洪洞42
山西臨汾侯馬44
山西臨汾鄉寧44
遼寧鞍山海城214
遼寧營口蓋州213
遼寧阜新細河213
遼寧鐵嶺開原213
吉林長春南關213
吉林吉林龍潭213
吉林遼源龍山213
吉林通化東昌213
吉林白山渾江213
吉林白城大安213
吉林白城洮南213
吉林延邊敦化213
吉林延邊琿春213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13
黑龍江雞西雞冠213
黑龍江雞西密山213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213
黑龍江大慶肇州213
黑龍江伊春嘉蔭213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13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13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213
黑龍江黑河嫩江213
黑龍江綏化蘭西213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213
安徽淮南鳳台34
安徽阜陽24
安徽阜陽潁上35
河南南陽南召33
陝西咸陽三原52
甘肅蘭州44
甘肅張掖山丹212
甘肅隴南康縣55
寧夏固原原州53
新疆吐魯番51
山西太原53
山西大同西坪55
山西晉城陵川312
山西晉城沁水31
山西朔州懷仁53
山西呂梁中陽423
內蒙古包頭東河312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213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53
河南鶴壁鶴山55
河南新鄉衛濱55
河南濟源52
陝西延安寶塔53
陰上(2)
江西上饒廣豐52
廣西玉林福綿33
陽平(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陰平(3)
山西太原陽曲312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224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214
上聲(18)
廣西柳州雒容52
四川宜賓屏山42
台灣苗栗三義31
江西九江修水21
江西宜春奉新21
廣東廣州從化21
廣東深圳31
廣東湛江廉江31 (異讀[k/k][ɔ/uɔ][31/31]白讀|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31 (文讀)
廣東惠州35
廣東東莞21
廣西玉林博白21
香港沙田31
台灣新竹芎林24
廣東深圳寶安11
廣東珠海前山13
廣東陽江江城21
廣東中山石岐213
陰上(17)
福建三明大田53
福建三明沙縣21
福建泉州南安55
廣西南寧馬山31
廣西玉林北流42
廣東韶關35
廣東佛山順德24
廣西南寧35
廣西梧州蒙山42
廣西欽州35
廣西貴港桂平35
廣西玉林北流35
廣西百色35
廣西崇左寧明35
廣東韶關35
廣西南寧亭子33
廣西梧州藤縣33
陰平(1)
廣西北海55
陰去(1)
廣西桂林平樂335
入聲(1)
浙江溫州蒼南42
陽去(1)
廣東韶關新豐31
ku
上聲(12)
江蘇泰州213
四川眉山東坡53
青海西寧53
山西晉中祁縣314
陝西榆林吳堡412
浙江溫州35
浙江杭州建德213
福建寧德福安42
安徽安慶太湖31 (不結~:了不得)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郴州安仁53
廣西桂林朝陽23
陰上(14)
上海浦東新區33
浙江杭州53
浙江紹興334
浙江衢州龍游45
廣東雲浮35
廣西欽州靈山55
廣西貴港南江34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來賓武宣45
廣西崇左24
廣西百色田東33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廣西崇左扶綏33
雲南文山富寧33
陰平(1)
青海海北門源55
陰去(1)
上海35
去聲(1)
安徽宣城旌德213
kuɔ
上聲(10)
廣西賀州富川53
廣東中山隆都24 (文讀,白讀。)
海南昌江31
廣東湛江廉江31 (異讀[k/k][ɔ/uɔ][31/31]白讀|文讀)
廣東河源24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九江星子31
香港大埔泰亨35
香港新界35
澳門13
陰上(9)
廣東廣州35
廣東珠海斗門55
廣東佛山35
廣東肇慶35
廣東清遠35 (名詞)
廣東清遠連山55
廣東東莞35
廣西賀州信都52
香港35
陰平(1)
廣西河池宜州53
陰去(2)
福建漳州詔安5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kue
上聲(4)
海南海口213 (白水果)
海南定安315
海南澄邁21 (白)
海南陵水31
陰上(5)
廣東汕頭53 ((1))
廣東湛江雷州52
廣東汕尾海豐53 (白,文)
廣東潮州53 (文,文,白,白)
香港大埔53
陰平(1)
山西大同靈丘442
kua
上聲(4)
福建南平建甌21
海南東方11 (水果)
海南定安315 (果断)
海南澄邁21 (文)
陰上(4)
廣東茂名電白31
廣東江門白沙45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柳州融水55
上聲(5)
江蘇鹽城亭湖55
安徽馬鞍山花山213
安徽蕪湖南陵44
湖南懷化辰溪42
湖南婁底雙峰31
陰上(1)
江蘇南通
上聲(2)
山東東營利津
台灣彰化鹿港54 (白)
陰上(2)
江西上饒婺源42
福建泉州南安55
陰入(1)
江西上饒廣豐53 (米~)
kəu
上聲(3)
江蘇蘇州52
安徽宣城寧國214
廣東清遠連南22
陰上(2)
浙江嘉興44
浙江湖州雙林53
上聲(2)
安徽銅陵樅陽224
安徽宣城績溪212
kou
上聲(2)
安徽滁州天長42
浙江寧波餘姚435
kuɐ
上聲(2)
山東濰坊安丘55
安徽黃山祁門42
kuɑ
陰上(2)
浙江金華玉山45
福建南平浦城44
ke
上聲(2)
福建廈門53 ((白))
台灣新北板橋51 (白)
kuɛ
上聲(2)
福建漳州漳浦53
海南萬寧31
kuã
陰上(2)
廣東汕頭53 ((~然))
廣東潮州53
kuẽ
陰上(2)
廣東汕頭53 ((2。水~))
廣東揭陽53
kiə
上聲(1)
山東青島即墨3
kvo
陰上(1)
青海海東循化33
kuᴇ
上聲(1)
山西呂梁孝義312
kəʊ
上聲(1)
浙江寧波325
kʌu
上聲(1)
浙江舟山定海45
kye
陰上(1)
江西上饒廣豐52
kəo
上聲(1)
安徽黃山歙縣35
kɔo
上聲(1)
安徽黃山黟縣53
kuoi
上聲(1)
福建莆田仙游32
上聲(1)
福建莆田仙游32 (文讀,果子。)
kuɵi
上聲(1)
廣東中山隆都24
kuɐi
陰上(1)
廣西貴港平南45
kie
上聲(1)
海南瓊海21
kəɯ
上聲(1)
湖南郴州桂東21
kɔu
上聲(1)
廣東揭陽揭西21
陰上(1)
廣西南寧賓陽33
kuɐɯ
上聲(1)
廣東佛山西岸55
kuɔu
上聲(1)
廣東清遠保安45
l
上聲(1)
安徽合肥24
ʔ
ʔo
上聲(1)
雲南玉溪紅塔53
f
陰上(1)
廣東清遠35 (動詞)
kʰɔ
陰上(1)
廣西玉林博白33
s
sau
陰上(1)
湖南永州道縣55
Notes 註
果 *菓
「菓」为「果」加「艸」旁分化字,专职「果」的果实本义。
果 餜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果」的果實義與「餜」的糕點義同源
踝 稞 窠 裹 顆 菓 輠 蜾 䴹 堁 㾧 䂺 𤬁 鐶 *果
《漢語同源詞大典》:踝:腳踝骨,形圓;稞:穀之善者;窠:鳥窩;裹:纏繞,作圓周運動;顆:小頭,頭小則呈圓形;菓:果實;輠:油筒;蜾:蜂名,體小而圓;䴹:餅類食物;堁:土堆,形圓;㾧:不規則圓形腫塊;䂺:顆粒;𤬁:瓜果,圓形物;鐶:金屬環。皆有「圓形」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稞 窠 裸 㾧 糠 *果
《漢語同源詞大典》:稞:無皮穀,外層空;窠:鳥巢,中空;裸:裸體,無衣物;㾧:禿病;糠:米糠,穀之空皮。本組字皆有「空」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棵 惈 敢 *果
《漢語同源詞大典》:棵:斷木;惈:果斷,不猶豫;敢:有膽氣,果斷。本組字皆有「斷」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祼 灌 *果
《漢語同源詞大典》:祼:以酒澆灌於地之祭祀;灌:澆灌。本組字皆有「澆灌」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楇 𠷏 蝸 䯞 腡 渦 鍋 瘑 䈑 碢 𩮑 𩝄 窩 果 *咼
《漢語同源詞大典》:楇:盛裝軸油的瓶子;𠷏:寓圓義;蝸:蝸牛,有圓殼的動物;䯞:額骨,形圓;腡:手指紋;渦:回旋的水流;鍋:飯鍋;瘑:瘡,圓形物;䈑:收絲具,形圓可轉動;碢:圓而可轉動之石;𩮑:髮髻,圓形物;𩝄:窩窩頭;窩:動物之窠臼;果:果實。本組字皆有「圓」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濄 鐹 簻 檛 果 *過
《漢語同源詞大典》:濄:水流回旋;鐹:車釭,即車轂內外口的鐵圈;簻:樂管,其形圓而長;檛:杖,圓而長之物;果:果實,圓形物。本組字皆有「圓」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象樹上結滿果實,本義是果實。
22 字
 詳解: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從「木」,於樹枝上劃有小圓圈,象果實生長在樹上之形,本義是果實。

  後期金文上部之果實與田形近,為小篆和楷書所本。《說文》:「果,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過去有學者釋此字甲骨文為「葉」的初文,按「葉」已有象形初文,參見「枼」。而「麥」、「桑」、「來」等字的葉子都不是小圓圈,此外,「采」字甲骨文從此字,以採摘果實較樹葉為合理。

  果實之義引伸表示果然,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木實謂之果,故謂事之實然者曰果然,因之果敢、果斷之義生焉。」甲骨文表示果然,又用作地名。金文用作人名。250 字相關漢字: 木,葉,枼,麥,桑,來,采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591 -G1 2591 -G7 8.丨.17 -GT 2654 -GKX 0516.11 康熙字典-GHZR 1252.01 汉语大字典-GZFY 340201 -GZJW 402811 -G通规 1079 -G常用 常.8.102 -G部件 0131 -G二简 一.1.47 繁体: 裹 G京族 kwa3.0.0 -G古籍 03195 -HB1 AA47 -H常用 1869 -T1 4610 全字庫-T甲表 0187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496 -J0 1844 -JMJ 01370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141 学年: 4 K0 4593 -K敎育 0078 -KP0 5168 -V1 574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guǒ
GUO3 KE4 LUO3 WO3 (v4.0.1-6.0.0)
GUO3 (v3.1.0-3.2.0)
GUO3 KE4 LUO3 WO3 (v2.1.0-3.0.0)
kHanyuPinlu
guǒ(1655)
guo3(1655) (v4.0.1-6.2.0)
kTGHZ2013
126.140:guǒ
kHanyuPinyin
21168.110:guǒ,luǒ,guàn
kXHC1983
0426.090:guǒ
0426.090:guǒ (v5.1.0)
kCantonese
gwo2
gu2 gwo2 (v4.1.0-13.0.0)
GWO2 (v2.1.0-4.0.1)
kJapanese
カ ワ ラ カン はたす はてる はて はたして
kJapaneseKun
HATASU KUDAMONO HATE
kJapaneseOn
KA RA
kKorean
KWA
kHangul
과:0E
(v5.0.0-10.0.0)
kVietnamese
quả
kTang
*guɑ̌
kDefinition
fruit; resul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97B
0-397B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A47
kIRG_TSource
T1-4E2A
1-4E2A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24C
0-324C (v3.0.0-5.2.0)
kIRG_KSource
K0-4D7D
0-4D7D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3E4
kIRG_VSource
V1-594D
1-594D (v3.1.1-5.2.0)
3-305B (v3.1.0)
1-305B (v3.0.0)
kRSUnicode
75.4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096
kDaeJaweon
0904.050
kFennIndex
281.02
kGSR
0351a
kHanYu
21168.110
kIRGDaeJaweon
0904.050
kIRGDaiKanwaZiten
1455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168.110
kIRGKangXi
0516.110
kKangXi
0516.110
kKarlgren
479
kLau
1045 1046
kMatthews
3732
kMeyerWempe
1410
kMorohashi
14556
kNelson
0107
kSBGY
305.1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WD
kCihaiT
682.601
kFenn
507A
kFourCornerCode
6090.4
kFrequency
1 (v3.2.0-15.1.0)
kGradeLevel
1
kHKGlyph
1868
kPhonetic
744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A47
kCCCII
214428
kCNS1986
1-4E2A
kCNS1992
1-4E2A
kEACC
214428
kGB0
2591
kGB1
2591
kJis0
1844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3E4 (v3.1.1-15.0.0)
kKSC0
4593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654
kTaiwanTelegraph
2654
kTGH
2013:1079
kXerox
242:05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356+75.4.4
kRSKangXi
75.4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83D3<kF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