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du2
dai4
粵語
duk6
duk1
dou6
doi6
日語
ドク
ダイ
トク
タイ
韓語
독
越南
đốc
độc
廣韻
定/沃/入
集韻
定/沃/入
定/咍一/去
訓読
そこなう(損なう)
どくする(毒する)
わるい(悪い)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63E
HB1-AC72
T1-5175
J0-4647
K0-5438
V1-5B4E
KP0-D6B5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秦
簡帛
睡虎地
秦
簡帛
嶽麓書院
秦
簡帛
龍崗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徒沃切
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毐。
古文毒从刀、葍。
Meaning 字義
du2
(1)
毒物poison
(2)
喻指对思想意识有害的食物 如:封建遗毒;肃清流毒poisonous
(3)
特指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 如:吸毒;贩毒;运毒drugs
(4)
有毒素的,气性酷烈的 如:毒蛇;毒草;毒气
(5)
恶;罪恶
(6)
害;毒害;祸害to posion
(7)
危害;伤害
(8)
苦,苦痛
(9)
酷烈;狠毒;厉害sinister, malicious 毒辣
(10)
狠心;毒手
(11)
放毒
(12)
毒杀
(13)
有毒腺的昆虫、爬虫刺咬
(14)
憎恶;憎恨
(15)
厚;厚重
(16)
用同「纛」 大旗
→纛
dao4
(2)
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troop's banner
(17)
通「督」(du1) 治理;安定
→督
du1
(3)
理;料理;整理
(18)
通「熟」(shu2) 成熟
→熟
shu2
(2)
成熟ripe
(19)
姓
dai4
(20)
[毒冒]即“「瑇」瑁”、“「玳」瑁” 一种似龟的爬行动物
→瑇
(1)
同「玳」
→玳
dai4
(1)
[玳瑁]一种爬行动物,形似龟 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很光滑,旧多作装饰品hawksbill sea turtle
(布)
duz 毒
(喃)
nọc 詞:nọc rắn 義:poison of adder
(喃)
độc 詞:đầu độc; thuốc độc; độc kế 義:to poison; toxic drug; wicked scheme
(喃)
◎ Chất độc do các con vật tiết ra.#A2: 毒 độc
(喃)
◎ Chất gây hại sức khỏe.#A1: 毒 độc
(喃)
〄 Hiểm ác. Hại người.#A1: 毒 độc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徒沃切
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毐。
古文毒从刀、葍。
《說文解字繫傳》
特沃反
厚也。害人之艸徃往而生。從屮毐聲。 [臣鍇曰:「害人艸若江東荼莽、冶葛之屬。毒嫪。毐字從士下母,其毒厚也。」]
古文毒,從刀、葍。 [臣鍇曰:「竹亦有毒,南方有竹傷人則死。葍聲也。」]
古文毒,從刀、葍。 [臣鍇曰:「竹亦有毒,南方有竹傷人則死。葍聲也。」] 《說文解字注》
徒沃切
厚也。 [毒厚疊韵。三部四部同入也。毒兼善惡之辭。猶祥兼吉凶,臭兼香臭也。易曰:聖人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列子書》曰:亭之毒之。皆謂厚民也。毒與竺篤同音通用。《微子》篇。天毒降災。《史記》作天篤。] 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 [字義訓厚矣。字形何以从屮。葢製字本意。因害人之艸。往往而生。往往猶歷歷也。其生蕃多則其害尢厚。故字从屮。引伸爲凡厚之義。] 毒聲。 [毒在一部。毒在三部。合韵至近也。徒沃切。]
古文毒。从刀䈞。 [从刀者,刀所以害人也。从䈞爲聲。䈞,厚也。讀若篤。𥲮字,鍇本及《汗𥳑》、《古文四聲韵》上从竹不誤。而下譌从副从[⿰冨刂]。鉉本則竹又誤爲艸矣。古文築作𥴀。亦䈞聲。]
古文毒。从刀䈞。 [从刀者,刀所以害人也。从䈞爲聲。䈞,厚也。讀若篤。𥲮字,鍇本及《汗𥳑》、《古文四聲韵》上从竹不誤。而下譌从副从[⿰冨刂]。鉉本則竹又誤爲艸矣。古文築作𥴀。亦䈞聲。]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毋字部】 〔古文〕𦸕𧉉【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徒沃切,音碡。【博雅】惡也。一曰害也。【書·盤庚】惟汝自生毒。【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又深害曰漸毒。【莊子·胠篋篇】漸毒頡滑。
又痛也,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後漢·蘇章傳】分骸斷首,以毒生者。【註】毒,苦也。
又恨也。【馮衍·顯志賦】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註】毒,恨也。【後漢·袁紹傳】令人憤毒。
又藥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註】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
又【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又魚毒,木名。見【爾雅·釋木】。《急就篇》註云:芫華,一名魚毒。漁者投之水中,魚卽死而浮出,故以爲名。芫,或作杬。
又雞毒,烏頭別名。【淮南子·主術訓】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良醫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又狗毒、繩毒,俱草名,見【爾雅·釋草】疏。
又置毒於物曰毒。【左傳·襄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
又治也。【易·師卦】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註】王云:毒,役也。馬云:治也。【莊子·人閒世】無門無毒。【註】毒,亦訓治。
又同育,亭育化育之意。【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質。毒,徒篤反。今作育。【唐代宗詔書】中孚及物,亭育爲心。【張說·撰姚崇𥓓】亭育之功成。皆以亭毒爲亭育。古毒育者義通。
又【韻會】【正韻】𠀤都毒切,音篤。身毒,西域國名。在大夏東南。一名捐毒,又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竺音。【山海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天毒,其人水居。【郭璞註】天毒,卽天竺國。
又【集韻】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同瑇。瑇瑁也。亦作毒冒。【前漢·地理志】多犀象毒冒。【註】師古曰:毒,音代。冒,莫內反。通作玳瑇。
又叶昌石切,音尺。【曹植·思歸賦】何曾雲之沈結兮,悼太陽之潛匿。雨淋涔而絫注兮,心憤悁以悽毒。
【說文】𡴛,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屮从毐。【廣韻】本作𡴛。今經史𠀤省屮,从作毒。
考證:〔【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藥事。〕
謹照原文藥事改醫事。〔狗毒,繩毒,俱草名。見【爾雅·釋草註】。〕
謹照原書註改疏。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du2 [tu35] ㄉㄨˊ
dai4 [tai51] ㄉㄞˋ
粵語
duk6 [tuːk2] 毒藥, 中毒, 陰毒, 狼毒
duk1 [tuːk5] 身毒(印度的舊稱)
dou6 [tou2]
doi6 [tɔːi2]
日語
ドク [dokɯ] [呉]
ダイ [dai] [呉]
トク [tokɯ] [漢]
タイ [tai] [漢]
韓語
독 [tok]
越南
đốc [ɗə̆wk35]
độc [ɗə̆w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定沃
通攝冬韻1等開口入沃韻毒小韻徒沃切dok痛也害也苦也憎也說文作𡹆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徒沃切八痛也害也苦也憎也說文作𡹆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徒沃切八
刊謬補缺切韻
定沃
通攝冬韻1等開口入沃韻毒小韻徒沃切duok徒沃反。藥害。五。徒沃反。藥害。五。
集韻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𣵽韻毒小韻徒沃切dok說文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毒古从刀葍說文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毒古从刀葍
定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代小韻待戴切dɒi瑇瑁也或从甲亦作毒玳瑇瑁也或从甲亦作毒玳
禮部韻略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沃韻毒小韻徒沃切dok徒沃切釋按説文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徒沃切釋按説文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
增韻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沃韻毒小韻徒沃切dok徒沃切害人草又酷也痛也苦也害也又毒冐龜屬亦作瑇蝳今圈徒沃切害人草又酷也痛也苦也害也又毒冐龜屬亦作瑇蝳今圈
定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代小韻徒耐切dɒi又沃韻今圏又沃韻今圏
端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沃韻篤小韻都毒切tok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曰天竺盖身毒聲轉為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為竹音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代韻増入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奇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曰天竺盖身毒聲轉為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為竹音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代韻増入
五音集韵
定沃
通攝冬韻1等合口入沃韻定母一等dok徒沃切痛也害也苦也憎也說文作𡹆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二十四徒沃切痛也害也苦也憎也說文作𡹆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二十四
洪武正韻
定皆開
皆韻開口去泰韻代小韻度耐切dai又屋韻又屋韻
定屋開
屋韻開口入屋韻牘小韻杜谷切duk害人草害也亦作瑇蝳害人草害也亦作瑇蝳
端屋開
屋韻開口入屋韻篤小韻都毒切tuk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竒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泰韻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竒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竹音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泰韻
古今韻會舉要
端榖入沃韻榖韻端母tuʔ身毒外域國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竒曰一名天篤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曰天竺盖身毒聲轉為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為竹音也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本韻代韻〇毛氏韻増身毒外域國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李竒曰一名天篤浮屠胡是也顔師古曰今曰天竺盖身毒聲轉為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為竹音也又亭毒化育之意列子亭之毒之又本韻代韻〇毛氏韻増
定榖入沃韻榖韻定母duʔ徒沃切音與牘同說文●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有从屮毐聲若荼莾冶葛之屬本作𡹆今省作毒廣韻痛也害也苦也憎也又役也治也易以此毒天下注陸云役也馬云治也說文古作𦸕又本韻史記身毒國本音篤徒沃切音與牘同說文●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有从屮毐聲若荼莾冶葛之屬本作𡹆今省作毒廣韻痛也害也苦也憎也又役也治也易以此毒天下注陸云役也馬云治也說文古作𦸕又本韻史記身毒國本音篤
蒙古字韻
t ꡈu ꡟ入魚韻du()
音韻闡微
定屋沃陌職錫合入聲沃韻毒小韻定母一等tʰuk
中原音韻
端魚模合入平魚模韻tu
韻略易通
東東洪合入入聲東洪韻tuk害也傷人藥草害也傷人藥草
中州音韻
端魚模合入平魚模韻獨小韻tu亭~化育也亭~化育也
云皆來開上聲皆來韻靄小韻ai嫪~秦人名嫪~秦人名
中華新韻
ㄉ ㄨ 入陽平模韻丙類tu
東國正韻
ㄷ ㅗㄱ 入公拱貢穀韻tok
ㄸ ㅗㄱ 入公拱貢穀韻dok
ㄸ ㆎㅇ 去貲紫恣韻dɤi
戚林八音
低聲 春公入 陽入春公韻tuʔ
低聲 東江入 陽入東江韻tøʔ
分韻撮要
端 東入 陽入東韻tok毒藥又害也痛也苦也憎也毒藥又害也痛也苦也憎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沃
東漢
沃
魏
沃
晉
沃
宋北魏後期
屋沃燭覺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ʰɷk
王力
duk 覺部
董同龢
dʰôk 幽部
周法高
dəwk 覺部
李方桂
dəkw 幽部
鄭張尚芳
l'uːɡ 覺1部
白-沙
*[d]ˤuk
*m-[d]ˤuk-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dhūk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dhūk
斯塔羅斯金西漢
dhǝ̄uk
斯塔羅斯金東漢
dhǝ̄uk
許思萊上古
dûk
dûkh
許思萊東漢
douk
douᶜ
布之道諧聲域
TUK
聲首毒
布之道擬音
dˤuk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
tu
陽平(201)
官北京35
官北京平谷55
官天津南開24
官天津武清35
官天津寶坻33
官天津靜海55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213
官河北唐山樂亭212
官河北唐山遷西22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35
官河北邯鄲館陶52
官河北邯鄲大名42
官河北邯鄲魏縣53
官河北邢臺巨鹿41
官河北保定阜平24
官河北保定淶水45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41
官河北承德平泉35
官河北承德興隆55
官河北滄州滄縣53
官河北廊坊霸州53
官河北廊坊廣陽35
官河北衡水故城53
官山西運城臨猗53
官山西臨汾洪洞24 (文)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55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35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24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35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4
官遼寧沈陽35
官遼寧大連34
官遼寧大連金州52
官遼寧鞍山海城35
官遼寧丹東24
官遼寧錦州35
官遼寧營口蓋州24
官遼寧阜新細河35
官遼寧遼陽白塔35
官遼寧盤錦35
官遼寧鐵嶺昌圖35
官遼寧鐵嶺開原35
官遼寧朝陽北票35
官遼寧朝陽建平35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35
官吉林長春南關24
官吉林吉林龍潭24
官吉林四平梨樹24
官吉林遼源龍山24
官吉林通化東昌24
官吉林白山渾江24
官吉林松原寧江24
官吉林白城大安35
官吉林白城洮南24
官吉林延邊敦化24
官吉林延邊琿春24
官黑龍江哈爾濱24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4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53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24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24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35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24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35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4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4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4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35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24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24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24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35
官江蘇徐州45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官江蘇宿遷宿城55
官安徽蚌埠55
官安徽淮南鳳台55
官安徽淮北44
官安徽阜陽55
官安徽阜陽潁上33
官安徽宿州碭山55
官安徽宿州埇橋55
官安徽亳州蒙城44
官山東濟南42
官山東濟南章丘55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棗莊嶧城55
官山東東營廣饒53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煙台蓬萊55
官山東濰坊安丘42
官山東濰坊昌邑53
官山東濰坊臨朐42
官山東濰坊壽光2
官山東濟寧2
官山東泰安寧陽42
官山東泰安4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官山東日照東港42
官山東日照五蓮53
官山東臨沂莒南42
官山東臨沂平邑2
官山東臨沂沂水53
官山東德州2
官山東德州樂陵55
官山東聊城2
官山東濱州博興53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山東菏澤單縣52
官河南鄭州城關53
官河南開封52
官河南洛陽3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官河南新鄉長垣51
官河南濮陽42
官河南許昌42
官河南漯河召陵53
官河南南陽南召52
官河南商丘梁園52
官河南商丘睢縣42
官河南周口淮陽53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42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51 (名)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南郴州21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官廣西百色樂業31
官廣西百色西林31
官廣西河池宜州21
官廣西來賓武宣31
官重慶3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31
官四川德陽中江31
官四川綿陽北川31
官四川廣元劍閣3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廣安2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四川巴中南江31
官四川資陽安嶽3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21
官貴州安順西秀31
官貴州畢節2
官貴州畢節威寧31
官貴州銅仁思南21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21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22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曲靖沾益31
官雲南玉溪紅塔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昭通鎮雄31
官雲南麗江永勝31
官雲南楚雄大姚42
官雲南紅河建水53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官雲南文山廣南31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1
官雲南大理31
官雲南德宏芒市31
官西藏拉薩21
官陝西西安24
官陝西寶雞53
官陝西延安寶塔24
官陝西漢中漢臺42
官甘肅蘭州51
官甘肅金昌永昌13
官甘肅武威民勤53
官甘肅張掖山丹53
官甘肅平涼崆峒24
官甘肅酒泉肅州53
官甘肅隴南康縣211
官青海西寧24
官青海海北門源13
官寧夏固原涇源35
官寧夏固原原州24
官新疆烏魯木齊52
官新疆哈密51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官新疆石河子52
晉河北邢臺沙河51
晉山西大同靈丘31
晉山西大同西坪312 (~藥)
晉山西朔州懷仁312
晉河南安陽52
晉河南鶴壁鶴山53
晉河南新鄉衛濱52
晉河南焦作武陟312
晉河南濟源312
湘湖南衡陽11
湘湖南湘西瀘溪24 (文)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甌42 ((文。~藥))
入聲(9)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官廣西賀州富川23
官四川遂寧射洪33
官四川眉山東坡24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官貴州黔南平塘31
贛安徽池州東至55 (文)
去聲(9)
官山東煙台5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內江威遠214
官四川樂山井研214
官寧夏銀川5
官寧夏吳忠同心13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13
贛湖南邵陽洞口35
湘湖南邵陽城步45
陰平(7)
官湖南懷化靖州24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甘肅酒泉敦煌24
官甘肅臨夏243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徽安徽黃山黟縣21
湘湖南邵陽綏寧13 (白:有~)
平聲(4)
官山西臨汾侯馬213 (文。~素)
官甘肅甘南合作13
官新疆吐魯番214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54
陰去(1)
湘湖南邵陽綏寧35 (文:消~)
陽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53 (文讀,疔瘡。)
tuk
陽入(12)
閩福建寧德古田5
閩福建寧德柘榮2 (文讀,白讀,毒魚。)
粵廣西南寧22
粵廣西柳州融水35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粵廣西梧州蒙山22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2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賀州信都24
粵廣西河池宜州12
平廣西梧州藤縣22
下陽入(1)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tok
陽入(21)
閩廣東湛江雷州2
閩廣東汕尾海豐5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閩香港大埔5
客廣東汕尾海豐2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東清遠22
粵廣東清遠連山214
粵廣東東莞22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雲浮22
粵廣東雲浮羅定22
粵香港22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粵香港新界22
粵澳門22
平廣東韶關22
陽去(1)
粵廣東陽江江城54
下陽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22
下陰入(1)
粵廣東肇慶封開43
təu
陽平(10)
官江西吉安永豐53
官河南信陽55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孝感孝南22
官湖北隨州曾都42
官湖北恩施鶴峰12
官湖北天門13
官貴州銅仁玉屏21
官陝西安康漢陰42
湘湖南懷化辰溪24
入聲(7)
官江西九江潯陽53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湘湖南長沙24
湘湖南益陽安化45 (文)
湘湖南益陽南縣24
湘湖南婁底新化24 (文讀)
去聲(1)
湘湖南婁底新化45 (白讀)
陰去(1)
官湖南懷化會同45
tuəʔ
陽入(6)
晉山西太原54
晉山西太原陽曲212
晉山西晉城陵川23
晉山西晉城沁水54
晉山西晉中祁縣324
晉山西呂梁孝義423
入聲(15)
官安徽合肥4
晉河北邯鄲涉縣32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32
晉山西大同西坪4 (~辣)
晉山西長治53
晉山西忻州五寨4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4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4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43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4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4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2
晉陝西榆林神木4
晉陝西榆林吳堡3 (文)
晉陝西榆林榆陽3
陰入(1)
晉山西呂梁中陽4 (中~)
toʔ
陽入(1)
閩福建三明大田5 (文。放~)
入聲(1)
官安徽蕪湖5
tɔʔ
陽入(1)
閩江西上饒廣豐23
入聲(4)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江蘇鹽城亭湖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 (文,tʰ8)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tak
陽入(7)
閩福建廈門5 ((白1))
閩福建泉州南安3
閩廣東汕頭5
閩廣東茂名電白1
閩廣東汕尾海豐5 (白,文)
閩廣東潮州4
閩廣東揭陽5
tuʔ
陽入(1)
閩福建福州5 ((文))
入聲(3)
官江蘇南京5
官安徽六安金安4
官重慶江津33
tɔk
陽平(1)
閩台灣彰化鹿港24 (文)
陽入(8)
閩浙江溫州洞頭24
閩福建廈門5 ((文))
閩福建泉州南安3
閩福建漳州漳浦14 (文讀,毒殺。)
閩台灣新北板橋2 (文)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粵廣西崇左22
平廣西柳州融水23
下陽入(2)
平廣西百色田東22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上陽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22
tau
陽入(2)
閩福建寧德柘榮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
陽去(2)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tou
陽平(4)
官湖南常德213
官陝西銅川耀州24
官陝西安康平利52
官陝西商洛商州35
入聲(1)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陽去(1)
粵廣東廣州22
to
入聲(3)
官安徽滁州天長4
官四川瀘州古藺22
官四川宜賓屏山33
陽去(1)
平湖南永州道縣52
去聲(1)
官江西贛州章貢213
tɔ
入聲(1)
官安徽池州貴池334
陽去(1)
平廣西桂林平樂35
tɤʔ
入聲(2)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5
官安徽宣城宣州4
teu
入聲(1)
官安徽安慶43
tɤu
陽平(1)
官陝西咸陽三原35
taʔ
陽入(1)
閩海南東方3
tɑu
陰平(1)
平廣東清遠保安33
tʊk
陽入(1)
粵廣東廣州2 (文,白)
上陽入(1)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tuʊ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tɤ
入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tuɛ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toŋ
陽平(1)
官雲南保山隆陽33
tʊ
陽平(1)
官雲南普洱思茅31
tɯ
陽平(1)
官雲南臨滄臨翔31
tuʌʔ
入聲(1)
晉山西晉中昔陽43
tuɐʔ
入聲(1)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21
təo
入聲(1)
吳安徽蕪湖南陵24
tɐʔ
陽入(1)
徽浙江杭州建德12
tɐ
陽平(1)
閩浙江溫州蒼南24
tøyʔ
陽入(1)
閩福建福州5
tɒʔ
陰去(1)
閩福建莆田仙游52
touk
陽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2
tøyk
陽入(1)
閩福建寧德古田5
tœk
陽入(1)
閩福建寧德柘榮2
tɛʔ
陽入(1)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tuok
陽入(1)
閩廣西貴港平南12
təɯ
入聲(1)
湘湖南湘潭24
tɔi
陽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22
tøk
下陽入(1)
平廣西南寧亭子22
tɔu
陽去(1)
平廣西桂林朝陽21
tʰ
tʰu
陽平(8)
官山西臨汾洪洞24 (白)
官山西臨汾鄉寧12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31
官陝西渭南合陽24
官甘肅天水清水13
官甘肅慶陽寧縣24
晉陝西延安寶塔243
贛湖南衡陽常寧21
陽入(2)
閩福建三明將樂5
客福建漳州詔安3
入聲(3)
徽安徽宣城旌德55
徽江西上饒婺源53
贛湖南株洲茶陵21
陽去(8)
徽安徽黃山祁門33
徽安徽黃山歙縣33
閩福建南平建甌44 ((白。蜘蛛~))
閩福建南平邵武35
客福建三明寧化2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福建龍岩長汀21
贛江西九江彭澤
去聲(2)
贛江西萍鄉11
贛江西吉安214
陰平(3)
客江西贛州南康44
贛安徽池州東至33 (白)
贛江西新余分宜
平聲(4)
官山西臨汾侯馬213 (白。~氣)
官甘肅白銀會寧13
官甘肅定西安定13
官寧夏固原西吉213
陰去(1)
湘湖南湘西瀘溪213 (白)
陽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53
tʰuk
陽入(21)
閩台灣苗栗三義5
客江西九江修水5
客江西贛州寧都5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5
客江西宜春奉新5
客廣東廣州從化55
客廣東韶關新豐5
客廣東深圳55
客廣東梅州梅縣5
客廣東梅州五華5
客廣東陽江陽春5 (文讀)
客廣東東莞55
客廣東揭陽揭西5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客廣西玉林北流55
客廣西玉林博白5
客香港沙田5
客台灣新竹芎林2 (又)
粵廣西欽州靈山22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粵廣西玉林北流22
下陽入(1)
粵廣西玉林博白22
tʰok
陽入(4)
客廣東湛江廉江5 (文讀)
客廣東河源2
客廣東清遠連南5
粵廣東肇慶33
tʰəu
陽入(1)
湘湖南岳陽22
入聲(4)
贛湖南長沙瀏陽42
贛湖南株洲醴陵
湘湖南株洲24
湘湖南益陽安化45 (白)
陽去(3)
官湖北黃岡紅安 (白)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33
贛湖北黃石陽新
陰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tʰuəʔ
陽入(1)
晉山西呂梁中陽312 (~藥)
入聲(1)
晉山西臨汾隰縣3
陰平(1)
晉陝西榆林吳堡213 (白)
tʰoʔ
陽入(2)
官江蘇南通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tʰɔʔ
陽平(1)
官江蘇泰州45 (白,t7)
tʰuʔ
陽入(4)
客湖南株洲攸縣5
贛江西南昌2
贛江西鷹潭貴溪
贛江西上饒弋陽3
入聲(1)
贛江西宜春上高5
陰入(1)
贛江西南昌進賢
tʰau
陽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4 (文讀,毒老鼠。)
陽去(3)
閩福建廈門22 ((白2。~蟲))
閩福建漳州漳浦33
閩台灣新北板橋22 (白)
陰平(1)
閩台灣彰化鹿港33 (白)
tʰou
陽平(1)
官山西運城垣曲22
tʰo
陰上(1)
吳安徽黃山甘棠35
tʰɔ
陽入(1)
平湖南永州寧遠22
去聲(1)
閩福建三明大田31 (白。~鼠母:毒死老鼠)
tʰɤʔ
入聲(1)
徽安徽宣城績溪32
tʰeu
去聲(1)
贛安徽安慶太湖33
tʰəuʔ
入聲(1)
吳安徽宣城寧國5
tʰɑu
陰平(1)
贛湖南郴州安仁33
tʰəɯʔ
入聲(1)
客湖南郴州桂東42
tʰə
入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tʰouʔ
陽入(1)
客廣東茂名信宜5 (文讀)
tʰək
陽入(1)
客廣東惠州31
tʰɛu
陽去(1)
客台灣新竹芎林33 (又(用在動詞,~死))
tʰɒu
陽去(1)
贛湖北咸寧咸安33
tʰæu
上聲(1)
湘湖南衡陽衡山13
d
du
陽平(2)
湘湖南永州33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陽去(2)
吳安徽池州貴池214
贛江西九江星子11
doʔ
陽入(11)
吳上海1
吳江蘇無錫江陰12
吳江蘇蘇州23
吳江蘇鎮江丹陽24
吳浙江杭州2
吳浙江嘉興12
吳浙江湖州雙林23
吳浙江紹興23
吳浙江金華玉山23
吳浙江舟山定海2
吳浙江台州仙居2
dɔʔ
陽入(6)
吳江蘇無錫23
吳江蘇常州23
吳江蘇泰州靖江34
吳浙江寧波23
吳浙江寧波餘姚23
吳浙江衢州龍游23
dau
陽去(1)
吳浙江溫州22 ((~死))
dɤu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dəʔ
陽入(2)
吳江蘇南京高淳113
吳浙江衢州開化24
dəuʔ
陽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24
duɔʔ
陽入(1)
吳浙江杭州臨安12
ʔd
ʔdok
陽入(1)
閩海南澄邁3 (文)
ʔdak
陽入(6)
閩海南海口3
閩海南瓊海2
閩海南萬寧2
閩海南定安2
閩海南澄邁3 (白)
閩海南陵水3
ʔda
陽入(1)
閩海南三亞32
陽去(1)
閩海南昌江32
ʔdaʔ
陽入(1)
閩海南樂東3
h
hu
陰平(1)
贛福建三明泰寧21
həu
陽去(1)
閩福建南平建陽43
huʔ
陽入(1)
贛江西撫州黎川5
l
lo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陽4 (文讀,毒殺人。)
lɔ
去聲(1)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31 (動)
ɗ
ɗok
陽去(1)
粵廣東茂名化州31
ɗoʔ
陽平(1)
粵廣東湛江吳川31
dʱ
dʱuoʔ
陽入(1)
吳上海浦東新區12
r
ruʔ
入聲(1)
吳安徽宣城宣州5
x
xou
入聲(1)
贛湖北荊州監利55
Notes 註
育 毓 鬻 毒 陶 谷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育毓鬻」「毒」「陶」「谷」的培育義同源
癆 簩 毒 *勞
《漢語同源詞大典》:癆:藥物中毒;簩:有毒之竹;毒:毒物。本組字皆有「毒」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礜 毒 *與
《漢語同源詞大典》:礜:毒石;毒:毒物。本組字皆有「毒」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屮」,從「毐」,本義為毒物。16 字
詳解: 從「屮」,從「毐」,本義為毒物。《說文》:「毒,厚也。害人之艸,往往而生。从屮从毐。𦸕,古文毒從刀葍。」徐灝箋:「毒之本義為毒艸。」《易‧噬嗑》:「噬腊肉,遇毒。」孔穎達疏:「毒者,苦惡之物也。」
「毒」可表示投毒。《左傳‧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
「毒」也表示毒殺。《山海經‧西山經》:「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
「毒」還指傷害、危害。《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莫余毒也已。」
「毒」亦表示禍害。《書‧盤庚上》:「乃不畏,戎毒於遠邇。」孔穎達疏:「毒為禍患也。」
「毒」還表示罪惡。《左傳‧昭公四年》:「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未可知也。」
「毒」也能指怨恨、憎恨。《後漢書‧袁紹傳》:「每念靈帝,令人憤毒。」李賢注:「毒,恨也。」
「毒」還指擔憂、患苦。《列子‧湯問》:「仙聖毒之,訴之於帝。」殷敬順釋文:「毒,病也。」
「毒」還能指酷刑。《後漢書‧陳禪傳》:「及至,笞掠無筭,五毒畢加。」
「毒」也表示極盛的熱氣。漢王充《論衡‧言毒》:「夫毒,太陽之熱氣也。」
「毒」亦可形容狠毒。《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父親便將小的毒咬一口,咬落耳朵。」501 字相關漢字: 屮,毐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230
-G1
2230
-GT
3021
-GKX
0589.06
康熙字典-GHZR
2549.05
汉语大字典-GZFY
380504
-G通规
1362
-G常用
常.9.5
-G布依
duz.1
-G京族
ʔdok8.0.0
-G古籍
02070
-G中华书局宋
F159C
-HB1
AC72
-H常用
2084
-T1
4985
全字庫-T甲表
0210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796
-J0
3839
-JMJ
01494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5793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常用
1554
学年: 5
K0
5224
-K敎育
1092
-KP0
5421
-V1
594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dú
DU2 DAI4
(v4.0.1-6.0.0)
DAI4 DU2
(v3.1.0-3.2.0)
DU2 DAI4
(v2.1.0-3.0.0)
kHanyuPinlu
dú(188)
du2(188)
(v4.0.1-6.2.0)
kTGHZ2013
080.110:dú
kHanyuPinyin
42382.050:dú,dài
kXHC1983
0265.100:dú
0265.100:dú
(v5.1.0)
kCantonese
duk6
DUK6
(v2.1.0-4.0.1)
kJapanese
ドク ダイ トク タイ そこなう どくする わるい
kJapaneseKun
SOKONAU WARUI
kJapaneseOn
DOKU TOKU
kKorean
TOK
kHangul
독:0E
독
(v5.0.0-10.0.0)
kVietnamese
độc
kTang
dhok
kDefinition
poison, venom; poisonou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63E
0-363E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C72
kIRG_TSource
T1-5175
1-5175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647
0-4647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438
0-543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6B5
kIRG_VSource
V1-5B4E
1-5B4E
(v3.1.1-5.2.0)
3-325B
(v3.1.0)
1-325B
(v3.0.0)
kRSUnicode
80.4
kTotalStrokes
9
8
(v3.1.0-6.0.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260
kDaeJaweon
0981.080
kFennIndex
567.03
kGSR
1016a
kHanYu
42382.050
kIRGDaeJaweon
0981.080
kIRGDaiKanwaZiten
16730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382.050
kIRGKangXi
0589.060
kKangXi
0589.060
kLau
623
kMatthews
6509
kMeyerWempe
3585
kMorohashi
16730 16730:E0101
16730
(v2.1.0-15.0.0)
kNelson
2468
kSBGY
459.4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QMWYI
kCihaiT
745.501
kFenn
571C
kFourCornerCode
5050.7
kFrequency
3
(v3.2.0-15.1.0)
kGradeLevel
3
kHKGlyph
2083
kPhonetic
1396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C72
kCCCII
214644
kCNS1986
1-5175
kCNS1992
1-5175
kEACC
214644
kGB0
2230
kGB1
2230
kJis0
3839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6B5
(v3.1.1-15.0.0)
kKSC0
522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021
kTaiwanTelegraph
3021
kTGH
2013:1362
kXerox
246:12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231+80.4.4
kRSKangXi
80.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