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α: 水屬 (431/2528)
β: 水屬 (562/2528)
⿰氵東
U+6DB7(Basic)
水部8畫 共11畫 核心字
官話
dong1
粵語
dung1
dung3
日語
トウ
韓語
廣韻
端/東一/平
端/東一/去
集韻
端/東一/平
端/東一/去
Sources 各源例字
G3-5362
HB2-D5E8
T2-364C
J1-4751
K1-5D59
KP1-51B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α:從「水」「東」聲)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甲骨文
賓組
楚(戰國)
簡帛
郭店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德紅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
Meaning 字義
dong1
(1)
水名,即“浊漳水” 发源于山西省长子县西之发鸠山,东北流至河北省临漳县西,合于清漳
(2)
暴雨
(3)
露貌
(4)
通「凍」(dong4)
dong4
(1)
厚冰。又汁液或其他含水物质受冷而凝成的固体或半固体。也称冻。如:鱼冻;肉冻;豆腐冻。
(2)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to freeze -> 果冻 jelly
(3)
寒冷;受冷或感到冷 如:小心冻着to feel cold
(4)
形容像冰一般晶莹润泽 如:冻珠;青田冻石;鸡血冻(浙江昌化石)
(5)
(異)
「湅」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lian4
(1)
练丝,把生丝或织品煮得柔软洁白
(2)
通「煉」
lian4
(1)
熔冶金石,使纯净或坚韧 如:炼钢;炼焦to temper with fire, to refine 炼乳
lan4
(3)
(4)
石山名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水部 005
《說文解字》
德紅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
《說文解字繫傳》
得紅反水出發鳩山,入河。從水東聲。
《說文解字注》
德紅切涷水。 [水上補涷字。以下皆同。] 出發鳩山。入河。 [《北山經》曰: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水經注・濁漳》篇曰:漳水,又東。涷水注之。涷水西出發鳩山。東徑余吾縣故城南。又東徑屯畱縣故城北。又東流,注于漳。故許愼曰水出發鳩山。入關。從水,東聲也。案酈注作入關。不可通。《說文》云入於河。亦與水道不合。又但云出發鳩山。不言發鳩所在郡縣。葢許所據《山海經》作涷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故許仍舊立文。如下文涻出北嚻山,入邙澤。亦全用《北山經》語。涷作漳,正如今《北山經》作涔許作涻及《木部》引樜出發鳩山今作柘之比。泑涷字皆出《山海經》,故類舉之耳。若依《水經注》,則涷入濁漳。濁漳徑入海。不入河。發鳩山《淮南子注》、《水經》、《山海經》注皆云在上黨長子縣西。今山西潞安府長子縣縣西五十里有發鳩山。] 从水。東聲。 [德紅切。九部。按《方言》瀧涿謂之霑漬。瀧涿亦曰瀧涷。又《爾雅》、《楚辭》有涷雨。王云暴雨也。]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𠀤音東。水名。【說文】涷水,出發鳩山,入于河。
 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註】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又【玉篇】瀧涷,露貌。一曰沾漬貌。
 又顆涷,草名。【本草】款冬一名顆涷。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貢切,音凍。義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dong1 [tʊŋ55] ㄉㄨㄥ
粵語
dung1 [tuːŋ5] 涷雨
dung3 [tuːŋ3]
日語
トウ [toː] [漢]
[tsɨ] [呉]
韓語
[toŋ]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東一1小韻德紅tuŋ瀧涷沾漬說文曰水出發鳩山入於河又都貢切瀧涷沾漬說文曰水出發鳩山入於河又都貢切
東一1小韻多貢tuŋ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多貢切又音東七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多貢切又音東七
刊謬補缺切韻
東一1小韻多貢tuŋ多貢反。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五。多貢反。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五。
集韻
東一1小韻都籠tuŋ說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曰今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引楚辭使涷雨兮灑塵一曰瀧涷沾漬說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曰今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引楚辭使涷雨兮灑塵一曰瀧涷沾漬
東一1小韻多貢tuŋ爾雅暴雨謂之涷爾雅暴雨謂之涷
禮部韻略
東一1小韻德紅tuŋ暴雨又水名一曰瀧涷沾漬釋按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云今江東呼夏月𭧂雨為涷雨引楚詞使凍雨兮灑塵說文水出𤼵鳩山入于河又多貢切見送字韻暴雨又水名一曰瀧涷沾漬釋按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云今江東呼夏月𭧂雨為涷雨引楚詞使凍雨兮灑塵說文水出𤼵鳩山入于河又多貢切見送字韻
東一1小韻多貢tuŋ暴雨又徳紅切見東字韻暴雨又徳紅切見東字韻
增韻
東一1小韻德紅tuŋ暴雨離騷云使涷雨兮灑塵郭璞曰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又水名出發鳩山入河一曰瀧涷沾漬又送韻暴雨離騷云使涷雨兮灑塵郭璞曰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又水名出發鳩山入河一曰瀧涷沾漬又送韻
東一1小韻多貢tuŋ暴雨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又東韻暴雨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又東韻
五音集韵
東一1tuŋ說文水出𤼵鳩山入於河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曰今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引楚辭使涷雨兮灑塵一曰瀧涷沾漬又都貢切說文水出𤼵鳩山入於河爾雅暴雨謂之涷郭璞曰今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引楚辭使涷雨兮灑塵一曰瀧涷沾漬又都貢切
東一1tuŋ多貢切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又音東十五字多貢切瀑雨又水名出發鳩山又音東十五字
洪武正韻
東開小韻德紅tuŋ暴雨離騷云使涷雨兮灑塵郭璞曰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又水名出發鳩山入河一曰瀧涷沾漬又送韻暴雨離騷云使涷雨兮灑塵郭璞曰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又水名出發鳩山入河一曰瀧涷沾漬又送韻
東開小韻多貢tuŋ暴雨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又東韻暴雨江東呼夏月暴雨爲涷又東韻
古今韻會舉要
tuŋ說文水出發鳩山入于河从水東聲爾雅暴雨謂之涷注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楚辭使涷雨兮灑塵又瀧涷沾漬貌又送韻說文水出發鳩山入于河从水東聲爾雅暴雨謂之涷注江東呼夏月暴雨為涷雨楚辭使涷雨兮灑塵又瀧涷沾漬貌又送韻
tuŋ多貢切徵清音說文仌也从仌東聲廣韻氷凍也又東韻多貢切徵清音說文仌也从仌東聲廣韻氷凍也又東韻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合陰平小韻tuŋ
東冬庚蒸青合去聲小韻tuŋ
韻略易通
東洪合舒陰平東洪tuŋ暴雨暴雨
東國正韻
ㅗㆁ 公拱貢穀toŋ
ㅗㆁ 公拱貢穀toŋ
戚林八音
低聲 春公 陰平春公tuŋ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tuŋ
王力
tɔŋ 東部
董同龢
tûŋ 東部
周法高
tewŋ 東部
李方桂
tuŋ 東部
tuŋh 東部
鄭張尚芳
toːŋ 東0部
toːŋs 東0部
許思萊上古
tôŋh
許思萊東漢
toŋᶜ
布之道諧聲域
TO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tˤoŋ
音節類型A
tˤoŋh
音節類型A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水」,「東」聲,本義為水名,指發源於山西省發鳩山的「濁漳水」。
33 字
 詳解: 「涷」之本義為水名,《說文》:「水,出發鳩山,入於河。从水,東聲。」同時也有「暴雨」義。《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楚辭.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意謂命令旋風開路,指使暴雨洗塵。

  甲骨文「涷」字只見於《合集》11156,意義不明。

  「涷」又通假為「凍」,《說文通訓定聲.豐部》:「涷,叚借為凍。」銀雀山竹簡《晏子.八》:「毋(無)涷餒之民」,「涷餒」之「涷」字為寒冷義,通「凍」。

  「涷」與「凍」音同而義不同,前者指「水名」或「暴雨」,後者由本義「冰」引申為「寒冷」,應注意兩字之區別。261 字相關漢字: 水,東,凍,冰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3 5166 简体: 𰛒 GKX 0628.18 康熙字典-GHZR 1761.03 汉语大字典-G古籍 02023 -HB2 D5E8 -T2 2244 全字庫-T乙表 02135 異體字字典-J1 3949 -JMJ 01542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1 6157 -K人名 一..1207 -KP1 51B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dōng
DONG1 DONG4 (v4.0.1-6.0.0)
DONG1 (v3.1.0-3.2.0)
DONG1 DONG4 (v2.1.0-3.0.0)
kHanyuPinyin
31643.020:dōng
kCantonese
dung1
dung1 dung3 (v4.1.0-13.0.0)
DUNG1 (v2.1.0-4.0.1)
kJapanese
トウ ツ
kJapaneseKun
NIWAKAAME
kJapaneseOn
TOU TSU
kKorean
TONG
kHangul
동:1N
(v5.0.0-10.0.0)
kDefinition
rainstorm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5362
3-5362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D5E8
kIRG_TSource
T2-364C
2-364C (v3.0.0-5.2.0)
kIRG_JSource
J1-4751
1-4751 (v3.0.0-5.2.0)
kIRG_KSource
K1-5D59
1-5D59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1B8
kRSUnicode
85.8
kTotalStrokes
11
kIICore
CT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030.090
kGSR
1175g
kHanYu
31643.020
kIRGDaeJaweon
1030.090
kIRGDaiKanwaZiten
17600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643.020
kIRGKangXi
0628.180
kKangXi
0628.180
kMorohashi
17600
kSBGY
023.05 342.2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EDW
kCihaiT
802.301
kFourCornerCode
3519.6
kPhonetic
1403
kUnihanCore2020
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D5E8
kCCCII
22496B
kCNS1986
2-364C
kCNS1992
2-364C
kEACC
22496B
kGB3
5166
kJis1
3949
kKoreanName
2015
kKPS1
51B8 (v3.1.1-15.0.0)
kKSC1
6157 (v2.1.0-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1870+85.3.8
kRSKangXi
85.8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306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