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包
U+70AE(Basic)
火部5畫 共9畫 核心字
官話
pao2
pao4
bao1
粵語
paau4
paau3
baau1
baau3
日語
ホウ
ビョウ
ヒョウ
韓語
越南
bào
pháo
廣韻
並/肴/平
滂/肴/去
集韻
並/肴/平
滂/肴/去
訓読
あぶる(炙る)
やく(焼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55A
HB1-ACB6
T1-5239
J0-5F5C
K1-723C
V1-5D7B
KP1-54F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薄交切毛炙肉也。从火包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pao2
(1)
一种烹饪方法 把带毛的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to burn
(2)
焚烧
(3)
中药制法之一 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使其焦黄爆裂 如:炮姜to prepare herbal medicine by roasting
(4)
通「庖」
pao2
(1)
厨房kitchen
pao4
(5)
灼貌
(6)
一种能发射铁石弹丸或炮弹的重型兵器 如:大炮;迫击炮;开炮connon
(7)
爆竹 如:鞭炮firecracker
(8)
在爆破土石的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
bao1
(9)
一种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急炒(肉片,肉丁等) 如:炮羊肉stir in strong heat
(布)
baaus 炮;鞭炮;烟花
(方)
平話土話 他 南寧 pʽau˥ 用筷子將飯或菜撥進嘴裏(南寧)
(壯)
bauq <方>炮仗
(喃)
bào 詞:bào chế 義:to prepare medicines, to make up medicines
(喃)
bác 詞:đại bác 義:cannon, gun
(喃)
pháo 詞:đốt pháo, bắn pháo 義:to let off firecrackers, artillery shellings
(喃)
than 詞:đốt than 義:to burn coal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火部 048
《說文解字》
薄交切毛炙肉也。从火包聲。
《說文解字繫傳》
歩交反毛炙肉。從火包聲。 [臣鍇曰:「《詩》曰:『毛炮胾羮。』」]
《說文解字注》
薄交切毛炙肉也。 [炙肉者,貫之加於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瓠葉傳》曰:毛曰炮。加火曰燔。閟宫傳曰:毛炰豚也。《周禮・封人》。毛炰之豚。鄭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內則》注曰: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按裹燒之卽《內則》之塗燒。鄭意詩禮言毛炮者,毛謂燎毛。炮謂裹燒。毛公則謂連毛燒之曰炮。爲許所本。六月,韓奕皆曰炰鼈。箋云:炰,以火孰之也。鼈無毛而亦曰炰。則毛與炮二事。鄭說爲長矣。炰與缹皆炮之或體也。韓奕之炰徐仙民音甫九反。《大射》篇注炮鼈或作缹,或作𤈒。是知炰缹爲古今字。《通俗文》曰:燥煑曰缹。燥煑謂不過濡也。裹燒曰炮。燥煑亦曰炮。漢人燥煑多用缹字。缶聲包聲古音同在三部。] 从火。包聲。 [薄交切。古音在三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同炰。【說文】毛炙肉也。【廣韻】一曰裹物燒也。【詩·小雅】炮之燔之。【傳】毛曰炮。加火曰燔。【疏】此述庶人之禮,當是合毛而炮之。【禮·內則】炮取豚若將。【註】炮者,以塗燒之爲名也。【禮運】以炮以燔。【註】炮裹之也。【周禮·地官·封人】毛炮之豚。【註】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備八珍。◎按註疏,合毛,去毛總曰炮。廣韻止訓合毛炙物,義猶未全。
 又【周禮·春官·大祝】九祭,三曰炮祭。【註】炮祭,燔柴也。
 又【周禮·秋官·壷涿氏】掌除水蟲,以炮土之鼓敺之。【註】炮土之鼓,瓦鼓也。
 又與庖通。【前漢·律歷志】炮犧氏之王天下也。【師古註】炮,與庖同。
 又【集韻】披敎切,音砲。灼也。【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普敎反。
 又叶蒲侯切。【詩·小雅】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醻之。
考證:〔【齊民要術】蒸缹法有胡炮肉。【註】炮,著敎反。〕
 謹照原文著敎反改普敎反。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pao2 [pʰɑu35] ㄆㄠˊ
pao4 [pʰɑu51] ㄆㄠˋ
bao1 [pɑu55] ㄅㄠ
粵語
paau4 [pʰaːu1] 炮食, 炮烙, 炮製
paau3 [pʰaːu3] 炮竹, 炮灰, 炮樓, 炮彈, 炮壘, 發炮
baau1 [paːu5]
baau3 [paːu3] 炮羊肉
日語
ホウ [hoː] [漢]
ビョウ [bʲoː] [呉]
ヒョウ [çoː] [呉]
韓語
[pʰo]
越南
bào [ɓaw21]
pháo [faw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2小韻薄交bau合毛炙[物/肉]也一曰裹物燒合毛炙[物/肉]也一曰裹物燒
2小韻匹皃pʰau灼皃又步交切灼皃又步交切
刊謬補缺切韻
2小韻薄交bau合毛𬉹肊,一曰裹物燒。合毛𬉹肊,一曰裹物燒。
2小韻匹皃pʰau灼〻。灼〻。
集韻
2小韻蒲交bɪau說文毛炙肉也或作炰說文毛炙肉也或作炰
2小韻披教pʰɪau灼也齊民要術有胡炮肉灼也齊民要術有胡炮肉
禮部韻略
2小韻蒲交bɪau亦作炰釋云毛曰炮裹物燒也亦作炰釋云毛曰炮裹物燒也
增韻
2小韻蒲交bɪau毛炙肉爊也亦作炰又效韻今圈毛炙肉爊也亦作炰又效韻今圈
五音集韵
2bɪau合毛灸物也一曰裹物燒合毛灸物也一曰裹物燒
2pʰɪau灼貌又歩交切灼貌又歩交切
洪武正韻
爻開小韻蒲交bau毛炙肉爊也亦作炰又效韻毛炙肉爊也亦作炰又效韻
古今韻會舉要
bau說文毛炙肉也从火包聲徐引詩毛炮胾羮廣韻合毛炙物也禮記以炮以燔注炮裹燒之燔加於火上又詩炮之燔之注毛曰炮加火曰燔錢氏曰凡肉置火中曰炮爇之曰燔近火曰炙或作炰詩炰鼈膾鯉說文毛炙肉也从火包聲徐引詩毛炮胾羮廣韻合毛炙物也禮記以炮以燔注炮裹燒之燔加於火上又詩炮之燔之注毛曰炮加火曰燔錢氏曰凡肉置火中曰炮爇之曰燔近火曰炙或作炰詩炰鼈膾鯉
蒙古字韻
p ꡌaw ꡓbaw()
音韻闡微
蕭肴豪開陽平小韻pau
蕭肴豪開去聲小韻pʰau
中原音韻
蕭豪開一陽平蕭豪pʰɑu
韻略易通
蕭豪開陽平蕭豪pʰau炙物炙物
中州音韻
蕭豪開平聲蕭豪小韻bɑu毛炙肉爊也毛炙肉爊也
中華新韻
陰平pɑu~肉~肉
陽平pʰɑu~製~製
東國正韻
ㅗㅱ 高杲誥bou
戚林八音
郊交 陰去郊交pau
郊交 陰去郊交pʰau
分韻撮要
陰去pʰau火炮火炮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ɷ̆g
王力
beu 幽部
pʰeu 幽部
董同龢
bʰoɡ 幽部
pʰoɡ 幽部
周法高
brəw 幽部
pʰrəw 幽部
李方桂
brəgw 幽部
pʰrəgwh 幽部
鄭張尚芳
bruː 幽1部
pʰruːs 幽1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phrūs
bhrū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phrūh
斯塔羅斯金西漢
phrǝ̄wh
斯塔羅斯金東漢
phrǝ̄wh
許思萊上古
brû
許思萊東漢
bɔu
布之道諧聲域
PU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ʰrˤuh
音節類型A
brˤu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pʰau
去聲(139)
北京51
北京平谷51
天津南開52
天津武清51
天津寶坻51
天津靜海53
河北邯鄲大名213
河北邯鄲魏縣312
山西臨汾鄉寧22
遼寧沈陽41
遼寧鞍山海城51
遼寧丹東51
遼寧錦州51
遼寧營口蓋州51
遼寧阜新細河51
遼寧遼陽白塔51
遼寧盤錦51
遼寧鐵嶺昌圖51
遼寧鐵嶺開原51
遼寧朝陽北票51
遼寧葫蘆島綏中51
吉林長春南關53
吉林吉林龍潭53
吉林四平梨樹52
吉林遼源龍山52
吉林通化東昌52
吉林白山渾江53
吉林松原寧江52
吉林白城大安52
吉林白城洮南52
吉林延邊敦化52
吉林延邊琿春52
黑龍江哈爾濱53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53
黑龍江雞西雞冠53
黑龍江雞西密山52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53
黑龍江大慶肇州53
黑龍江伊春嘉蔭51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53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53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53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51
黑龍江黑河嫩江53
黑龍江綏化蘭西53
黑龍江綏化肇東53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2
安徽池州貴池53
江西吉安永豐213
山東臨沂平邑5
山東菏澤單縣423
河南開封31
河南平頂山新華41
河南新鄉長垣213
河南濮陽312
河南許昌31
河南周口淮陽312
湖北武漢35
湖北宜昌35
湖北荊門鍾祥214
湖北隨州曾都213
湖北恩施鶴峰35
湖北天門44
湖南常德35
湖南張家界大庸24 (槍~)
湖南郴州213 (槍~)
湖南永州寧遠24 (槍~)
湖南懷化靖州45
湖南湘西吉首24
廣西柳州雒容24 (槍炮。)
廣西桂林臨桂35 (槍炮。)
廣西百色樂業24
廣西百色西林24
廣西河池宜州24
廣西來賓武宣24
重慶江津24
四川成都213
四川自貢14
四川瀘州古藺12
四川綿陽北川213
四川遂寧射洪214
四川內江威遠214
四川樂山井研214
四川南充14
四川眉山東坡213
四川廣安213
四川達州達縣213
四川雅安漢源13
四川資陽安嶽213
四川涼山西昌213
貴州貴陽13
貴州遵義24
貴州畢節威寧13
貴州銅仁思南13
貴州黔西南興義24
貴州黔東南凱里35
貴州黔東南黎平53
雲南文山廣南22
雲南德宏芒市214
西藏拉薩213
陝西西安44
陝西銅川耀州44 (又讀)
陝西咸陽三原55
陝西安康平利214
新疆石河子31
河北邯鄲涉縣55
河北邢臺沙河21
河北張家口張北213
山西太原45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5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52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24
浙江溫州洞頭21
福建三明沙縣24
福建泉州南安31
江西上饒廣豐21
台灣苗栗三義55
台灣彰化鹿港31
江西九江修水53
湖南株洲攸縣44
廣東廣州從化52 (槍炮。)
廣東韶關南雄42 ((大~))
廣東梅州梅縣53
廣東梅州五華53
廣東東莞42 (槍炮。)
廣西玉林博白42 (槍炮。)
香港沙田53
湖南長沙瀏陽212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永州324 (槍~)
湖南婁底新化45
廣西桂林灌陽35 (槍炮。)
廣東珠海前山33 (槍炮。)
廣東湛江吳川33
廣東東莞32 (槍炮。)
廣東中山石岐33 (槍炮。)
廣東雲浮33
廣東雲浮羅定33
廣西防城港東興33
陰去(75)
湖北黃岡紅安 (白)
湖南懷化會同45 (槍~)
江西景德鎮浮梁213
福建廈門21
福建莆田仙游52
福建三明將樂324
福建漳州漳浦11
福建南平建甌33
福建南平建陽332
福建南平邵武213
福建寧德福安35
福建寧德古田21
福建寧德柘榮35
廣東汕頭213
廣東湛江雷州21
廣東茂名電白44
廣東汕尾海豐213
廣東中山隆都11
廣東潮州213
廣西貴港平南11 (槍炮。)
海南三亞13 (枪?)
海南瓊海213 (枪?)
海南萬寧24 (枪?)
海南東方35 (枪?)
海南昌江35 (枪?)
海南樂東213 (枪?)
海南陵水35 (枪?)
香港大埔21
台灣新北板橋21
福建南平邵武
江西贛州寧都31
廣東韶關新豐53
廣東惠州213 (槍炮。)
廣東汕尾海豐213
廣西南寧馬山55 (槍炮。)
廣西玉林北流53 (槍炮。)
台灣新竹芎林11
福建三明泰寧51
江西撫州黎川53
湖北荊州監利25
湖南長沙55
湖南株洲45
湖南邵陽綏寧35
湖南懷化辰溪214
廣東廣州33
廣東韶關33 (槍炮。)
廣東深圳寶安24 (槍炮。)
廣東佛山順德32 (槍炮。)
廣東茂名化州33
廣東肇慶33
廣東肇慶封開433 ((槍炮))
廣東陽江江城35
廣東清遠33 (槍炮)
廣東清遠連山35 (槍炮。)
廣西南寧33
廣西柳州融水45 (槍炮。)
廣西桂林臨桂33 (槍炮。)
廣西梧州蒙山44 (槍炮。)
廣西北海33 (槍炮。)
廣西欽州33 (槍炮。)
廣西欽州靈山24 (槍炮。)
廣西貴港桂平33 (槍炮。)
廣西玉林北流53 (槍炮。)
廣西百色33 (槍炮。)
廣西百色那畢45 (槍炮。)
廣西河池宜州44 (槍炮。)
廣西崇左45 (槍炮。)
香港33 (槍炮。)
澳門33 (槍炮。)
廣東清遠保安53
廣西南寧亭子55
廣西桂林朝陽35 (槍炮。)
廣西玉林福綿52
廣西百色田東35
廣西崇左扶綏35
陽平(4)
山東威海環翠33
湖北黃岡紅安 (文)
福建廈門35
廣東中山隆都33 (槍炮。文讀,白讀。)
陰平(4)
山西運城垣曲53
廣東珠海斗門33 (槍炮。)
廣東江門白沙23 (槍炮。)
香港大埔泰亨23
入聲(1)
安徽安慶太湖24
上聲(1)
廣東深圳31 (槍炮。)
平聲(1)
山西太原11 ((~燥,燥熱而引人煩躁))
陰去'(1)
湖南岳陽24
pʰɔ
去聲(95)
河北保定阜平53
內蒙古赤峰寧城51
遼寧大連52
江蘇徐州42
江蘇連雲港 (大~)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江蘇淮安漣水55 (大~)
江蘇鹽城亭湖35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33
江蘇宿遷宿城51
安徽合肥53
安徽蚌埠53
安徽淮南鳳台51
安徽馬鞍山花山53
安徽淮北52
安徽銅陵樅陽33
安徽安慶41
安徽滁州天長45
安徽阜陽53
安徽阜陽潁上51
安徽宿州碭山53
安徽亳州蒙城53
安徽宣城宣州53
江西贛州章貢213
山東濟南21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淄博博山5
山東棗莊嶧城42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蓬萊42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濰坊昌邑31
山東濰坊臨朐21
山東濰坊壽光5 (槍~)
山東濟寧5
山東泰安寧陽312
山東泰安21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日照五蓮3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山東德州5 (高射~)
山東德州樂陵51
山東聊城5 (槍~)
山東濱州博興21
山東濱州鄒平31
河南洛陽412
河南漯河召陵31
河南三門峽湖濱212
河南南陽南召42
河南駐馬店平輿53
湖北十堰丹江口31
雲南昆明212
雲南麗江永勝45
陝西寶雞31
陝西延安寶塔52
甘肅蘭州13
甘肅白銀會寧44
甘肅天水清水443
甘肅武威民勤31
甘肅張掖山丹31
甘肅平涼崆峒44
甘肅酒泉肅州213
甘肅酒泉敦煌44
甘肅慶陽寧縣44
甘肅定西安定44
甘肅臨夏42
甘肅甘南合作53
青海西寧213
寧夏銀川5 (鞭~)
寧夏吳忠同心13
寧夏固原涇源44
寧夏固原西吉44
寧夏中衛沙坡頭13
新疆烏魯木齊213
新疆哈密21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河北石家莊贊皇312
山西晉城沁水53
內蒙古包頭東河52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52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213
河南焦作武陟13
河南濟源24
陝西延安寶塔442
浙江湖州雙林334
安徽宣城寧國31
安徽宣城宣州53
安徽宣城旌德213
福建三明大田31
江西贛州南康53
湖南郴州桂東53
陰去(12)
上海35
上海浦東新區35
江蘇南京高淳35
浙江杭州445
浙江嘉興334
浙江舟山定海44
安徽蕪湖南陵45
安徽黃山甘棠33
安徽池州貴池53
安徽黃山歙縣213
廣西來賓武宣42 (槍炮。)
廣東佛山西岸52
陽平(10)
遼寧大連金州52
江蘇連雲港 (~制)
江蘇揚州
安徽蕪湖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制)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聊城2 (~制)
寧夏銀川3 (~制)
浙江杭州建德33
陰平(3)
山東濰坊壽光1 (~制)
浙江杭州臨安55
浙江寧波52
陽去(1)
河北石家莊無極451
陰入(1)
浙江衢州龍游5
pʰɑu
去聲(22)
河北唐山樂亭52
河北唐山遷西52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51
河北邢臺巨鹿21
河北保定淶水314
河北承德平泉51
河北承德興隆51 (大~)
河北滄州滄縣41
河北廊坊霸州41
河北廊坊廣陽51
山西臨汾侯馬53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3
江西九江潯陽21
河南商丘睢縣312
四川宜賓屏山213
貴州六盤水六枝13
雲南楚雄大姚213
青海海東循化53
新疆吐魯番33
山西大同西坪24
山西忻州五寨52
安徽池州東至412
陰去(4)
湖北孝感孝南35
福建福州212 ((文))
湖南衡陽24
湖南益陽南縣45
陽平(3)
河北承德興隆55 (~制)
黑龍江雞西虎林53
湖南益陽安化13
陽去(1)
福建福州242 ((文。又))
上聲(1)
江西南昌213
pʰɑo
去聲(11)
河北邯鄲館陶213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3
四川巴中南江214
貴州黔南平塘13
雲南曲靖沾益213
雲南昭通鎮雄212
雲南臨滄臨翔13
陝西安康漢陰214
陝西商洛商州44
山西臨汾隰縣44
湖南邵陽城步45
陰去(2)
山西長治44
福建南平浦城423
陽平(1)
山西臨汾洪洞24
pʰɔo
去聲(14)
河北衡水故城31
江蘇南京44
雲南普洱思茅213
陝西渭南合陽55
甘肅金昌永昌53
甘肅隴南康縣24
山西太原陽曲454
山西大同靈丘53
山西晉城陵川24
山西晉中昔陽13
山西呂梁中陽53
陝西榆林神木53
陝西榆林榆陽52
安徽黃山黟縣24
pʰao
去聲(8)
山東煙台5
河南商丘梁園41
廣西賀州富川35
貴州安順西秀13
貴州畢節5
貴州黔東南丹寨13 (大~)
山西呂梁孝義454
河南安陽31
陰去(5)
浙江台州仙居55
廣西柳州融水435
廣西桂林平樂335
廣西梧州藤縣434
雲南文山富寧13
陽平(1)
貴州黔東南丹寨53 (~制)
pʰaɔ
去聲(7)
河南鄭州城關41
貴州銅仁玉屏35
雲南昭通212 (大~)
雲南紅河蒙自212 (大~)
雲南大理213 (大~)
河南新鄉衛濱21
湖南邵陽洞口35
陽平(3)
雲南昭通31 (~制)
雲南紅河蒙自53 (~制)
雲南大理31 (~制)
pʰɔu
去聲(7)
山西運城臨猗31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2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1
河南信陽312
寧夏固原原州44
山西朔州懷仁24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51
pʰɑɔ
去聲(5)
江蘇常州金壇44
安徽宿州埇橋42
四川攀枝花仁和213
雲南保山隆陽13
河南鶴壁鶴山31
陰去(3)
浙江麗水雲和55
浙江麗水雲和55
江西上饒廣豐424
pʰo
去聲(2)
陝西榆林吳堡53
湖南衡陽常寧24
陰去(2)
安徽黃山祁門213
湖北咸寧咸安213
陽平(1)
青海海北門源13
pʰɤ
陰去(2)
安徽宣城績溪35
湖南婁底雙峰35
陽平(1)
江蘇南通
pʰɒ
去聲(2)
浙江寧波餘姚52
江西上饒婺源35
陰去(1)
湖北黃石陽新
pʰa
去聲(1)
浙江溫州蒼南21
陰去(2)
廣東揭陽213
廣西賀州九都話52 (槍炮。)
pʰɛu
陰去(3)
廣東佛山33 (槍炮。)
廣西南寧33
廣西玉林博白52 (槍炮。)
pʰaɯ
去聲(1)
四川德陽中江213
陰去(1)
湖南湘潭55
pʰɐu
去聲(1)
四川廣元劍閣214
陰去(1)
廣西崇左寧明33 (槍炮。)
pʰɑ
去聲(1)
雲南紅河建水21
陰去(1)
福建福州212
pʰᴀu
去聲(1)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213
陰平(1)
香港新界232 (槍炮。)
pʰou
去聲(1)
湖南郴州安仁51
陰去(1)
湖南衡陽衡山55
pʰiu
陰去(2)
湖南永州道縣33 (槍炮。)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槍炮。)
pʰʌɯ
去聲(1)
河北張家口蔚縣312
pʰuei
去聲(1)
湖北襄陽襄樊31
pʰᴀo
去聲(1)
雲南玉溪紅塔213
pʰɒu
去聲(1)
陝西漢中漢臺312
pʰɒɔ
去聲(1)
山西晉中祁縣45
pʰæ
陰去(1)
江蘇蘇州412
pʰuɔ
陰去(1)
浙江溫州42
pʰɑɒ
陰去(1)
浙江紹興33
pʰəɯ
陰去(1)
浙江衢州開化423
pʰəu
陰去(1)
湖南湘西瀘溪213
pʰœu
陰去(1)
廣西南寧賓陽55 (槍炮。)
pʰiɛu
陰去(1)
廣西貴港南江52 (槍炮。)
pʰɛi
陰去(1)
廣西賀州信都35 (槍炮。)
pʰio
陰去(1)
湖南永州寧遠55
pʰiəu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槍炮。)
p
去聲(2)
遼寧朝陽建平53
安徽六安金安53
陰平(1)
山東德州1 (衣裳~干倆)
入聲(1)
山東東營利津 (烘,炙)
pɑu
陰平(1)
河北承德興隆35 (~干)
pɔu
去聲(1)
陝西銅川耀州44 (又讀)
pu
陽平(3)
福建莆田仙游24 (~蕃薯:焙。)
福建泉州南安24
福建漳州漳浦213 (炮鐵:火燒。)
f
fau
陰去(3)
海南海口35 (枪?)
海南定安35 (枪?)
海南澄邁35 (枪?)
b
buə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煨))
bʱau
陰去(1)
湖南岳陽平江
Notes 註
炮 *砲礮
「砲」「礮」互为异体,为「炮」读pao4作「炮彈」义时的异体字。「炮」读pao2时不能写为「砲」「礮」。
苞 胞 㯡 䍖 袍 袌 炮 泡 鮑 𪏶 包
《漢語同源詞大典》:苞:花苞;胞:胎衣,包裹胎兒之物;㯡:木器重漆,以新漆覆蓋、包圍;䍖:機關網,包圍鳥獸之物;袍:長袍,包裹身體的衣物;袌:懷抱,以手包圍;炮:以泥包裹肉燒烤;泡:以水浸泡,水包圍他物;鮑:鹽漬魚,以鹽包裹之;𪏶:黍䜴皮,包裹黍䜴之物;包:包圍。本組字皆有「包圍」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雹 炮 跑 咆 颮 爆 *包
《漢語同源詞大典》:雹:冰雹,猛烈降下之物;炮:以旺火爆炒菜餚;跑:奔走,行走動作猛烈;咆:獸猛叫;颮:暴風;爆:火爆。本組字皆有「猛烈」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猛 蜢 炮 *孟
《漢語同源詞大典》:猛:兇猛、勇猛;蜢:蚱蜢,猝然跳躍之物;炮:帶毛炙肉。本組字皆有「猝然」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火」,「包」聲。「炮」是一種烹調方法,指把連毛的肉放到火上燒烤,一說把泥包裹在外再用火燒。
47 字
 詳解: 從「火」,「包」聲。「炮」是一種烹調方法,指把連毛的肉放到火上燒烤。《說文》:「炮,毛炙肉也。从火,包聲。」段玉裁注:「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如《詩.小雅.瓠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孔穎達疏:「並毛而炮之。」一說「炮」是把泥包裹在外再用火燒。《廣韻.肴韻》:「炮,合毛炙物也,一曰裹物燒。」如《禮記.禮運》:「以炮以燔,以亨以炙。」鄭玄注:「炮,裹燒之也。」

  「炮」引申泛指一般的燒烤。《玉篇.火部》:「炮,炙肉也。」如《風俗通義.皇霸.三皇》引《禮含文嘉》:「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有異於禽獸,遂天之意,故曰遂人也。」《文選.楊子幼〈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

  「炮」亦指焚燒。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令君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相傳商紂王所用的酷刑「炮烙」,本作「炮格」。「格」指銅柱,意謂讓受刑者行走於燒紅發熱的「格」上,動輒墮入火中燒死。《古列女傳.孽嬖傳.殷紂妲己》:「百姓怨望,諸侯有畔者,紂乃為炮格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

  「炮」是中藥的製法之一,意謂用火對中草藥進行加工,以加強藥物的效用、減低藥物的毒性或方便貯藏。如南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三》:「咳逆者,天雄炮過,以酒調一錢匕服。」《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其性大熱有毒,依方炮製可以入藥。」成語「如法炮製」本指依照成法製作中藥,後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跟著做。

  「炮」通作「庖」,表示廚師。如《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韓非子.難二》:「凡為人臣者,猶炮宰和五味而進之君,君弗食,孰敢強之也?」

  「炮」和「砲」本來無關。「砲」是古代用來發射石彈的機器,後來因為火藥應用到砲上,「砲」又被寫作「炮」。如清代趙翼《陔餘叢考.火炮火槍》:「至所謂炮者,則皆以機發石。」《說岳全傳》第16回:「在三山口各處緊要關隘,遍設伏兵火炮。」

  「炮」還表示爆竹。如《儒林外史》第29回:「只見老和尚慢慢走進來,手裡拏著一個錦盒子,打開來,裡面拏出一串祁門小炮仗。」《紅樓夢》第54回:「外頭炮張利害,留神天上弔下火紙來燒着。」

  現代也把猛火快炒的烹調方法稱為「炮」,如「炮羊肉」、「炮豬肚」等。949 字相關漢字: 火,包,格,庖,砲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758 -G1 3758 -G7 9.丶.72 -GT 3517 -GKX 0668.25 康熙字典-GHZR 2353.14 汉语大字典-GZFY 436705 -GZ bauq.2.0 -G通规 1658 -G常用 常.9.232 -G布依 baaus.0 -G京族 ʔbaːu2.1.1 -G京族 faːu5.0.0 -G古籍 07808 -HB1 ACB6 -H常用 2384 -T1 5025 全字庫-T甲表 02401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209 -J0 6360 -JMJ 01633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633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1 8228 -K人名 一..5472 -KP1 54F9 -V1 619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pào
PAO4 BAO1 PAO2 (v4.0.1-6.0.0)
PAO4 (v3.1.0-3.2.0)
PAO4 BAO1 PAO2 (v2.1.0-3.0.0)
kHanyuPinlu
pào(182)
pao4(182) (v4.0.1-6.2.0)
kTGHZ2013
012.050:bāo 277.030:páo 277.090:pào
kHanyuPinyin
32196.120:páo,pào,bāo
kXHC1983
0037.010:bāo 0856.030:páo 0858.020:pào
0037.010:bāo 0856.030:páo 0858.020:pào (v5.1.0)
kCantonese
paau3
baau1 paau3 (v4.1.0-13.0.0)
PAAU3 (v2.1.0-4.0.1)
kJapanese
ホウ ビョウ ヒョウ あぶる
kJapaneseKun
ABURU
kJapaneseOn
HOU
kKorean
PHO
kHangul
포:1N
(v5.0.0-10.0.0)
kVietnamese
pháo
kDefinition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55A
0-455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CB6
kIRG_TSource
T1-5239
1-5239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F5C
0-5F5C (v3.0.0-5.2.0)
kIRG_KSource
K1-723C
1-723C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4F9
kIRG_VSource
V1-5D7B
1-5D7B (v3.1.1-5.2.0)
3-352F (v3.1.0)
1-352F (v3.0.0)
kRSUnicode
86.5
kTotalStrokes
9
kIICore
AGTJ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438
kDaeJaweon
1078.010
kFennIndex
385.05 389.07 390.03
kGSR
1113g
kHanYu
32196.120
kIRGDaeJaweon
1078.010
kIRGDaiKanwaZiten
1895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2196.120
kIRGKangXi
0668.250
kKangXi
0668.250
kLau
2459
kMatthews
4966
kMeyerWempe
2255
kMorohashi
18954 18954:E0101
18954 (v2.1.0-15.0.0)
kNelson
2753
kSBGY
154.22 416.1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FPRU
kCihaiT
844.201
kFenn
225F
kFourCornerCode
9781.2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2382
kPhonetic
1011
kUnihanCore2020
G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CB6
kCCCII
214956
kCNS1986
1-5239
kCNS1992
1-5239
kEACC
214956
kGB0
3758
kGB1
3758
kJis0
6360
kKoreanName
2015
kKPS1
54F9 (v3.1.1-15.0.0)
kKSC1
8228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517
kTaiwanTelegraph
3517
kTGH
2013:1658
kXerox
315:25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559+86.4.5
kRSKangXi
86.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832<kMeyerWempe U+70B0<kMatthews U+792E<kMeyerWempe
kSpecializedSemanticVariant
U+70B0<kFenn
kZVariant
U+7832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