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番(.,H)
U+74A0(Basic)
玉部12畫 共16畫 核心字
官話
fan2
粵語
faan4
日語
ハン
ボン
韓語
廣韻
並/元合/平
集韻
奉/元開/平
敷/元開/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3-3F7A
HB2-EA64
T2-5850
J14-7121
K2-484D
KP1-59A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附袁切璵璠。魯之寶玉。从玉番聲。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fan2
(1)
[璠璵]又称“璵璠”,或简称“璠” 宝玉precious jad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玉部 008
《說文解字》
附袁切璵璠。魯之寶玉。从玉番聲。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
《說文解字繫傳》
父蘭反璵璠。魯之寳玉。從玉番聲。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 [臣鍇曰按:《左傳》:「陽虎將以璵璠斂之。」璵璠,魯玉也;奐,文也;瑟,言瑟瑟然;文,細也;理謂文理也;孚音符,謂玉之光采也,今亦言符采也。]
《說文解字注》
附袁切璠與, [逗。與各本作璵。鉉本有篆文璵字。云《說文》闕載。依注所有增爲十九文之一。鍇本則張次立補之。考《左傳釋文》曰:璵本又作與。音餘。此可證古本《左傳》、《說文》皆不从玉。後人輒加篆文之璵。可勿補也。又各本作璵璠。今依《太平御覽》所引作璠璵。《法言》亦作璠璵。] 魯之寶玉。 [《左氏傳》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陽虎將以與璠斂。今本《左傳》上與下璠。許君所據不同。] 从王。畨聲。 [附袁切。十四部。] 孔子曰:美哉璠與。遠而望之。奐若也。 [文采之皃。《御覽》作煥。] 近而視之。瑟若也。 [瑟同璱。] 一則理勝。 [謂奐若。] 二則孚勝。 [謂瑟若。此葢出《逸論語》。《御覽》引正作《逸論語》。]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𠀤音煩。【說文】璵璠,魯之寶玉。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左傳·定五年】陽虎將以璵璠斂。【註】璵璠,美玉。【阮德如答嵆康詩】良玉須切磋,璵璠就其形。
 又【集韻】【韻會】𠀤孚袁切,音翻。義同。
 又【韻補】叶汾沿切,音近楩。【潘尼·贈陸機詩】今子徂東,何以贈旃。寸晷惟寶,豈無璵璠。
 又叶孚音切,音近芬。【陸雲·贈顧秀才詩】藻不彫樸,華不變淳。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考證:〔【說文】璵璠,魯之寶玉。孔子曰,美哉,璠璵。〕
 謹照原文璠璵改璵璠。〔【左傳·定五年】陽虎將璵璠斂。〕
 謹照原文將字下增以字。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fan2 [fan35] ㄈㄢˊ
粵語
faan4 [faːn1]
日語
ハン [haɴ] [漢]
ボン [boɴ] [呉]
韓語
[pʌn]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元合3小韻附袁biuɐn璠璵魯之寶玉璠璵魯之寶玉
刊謬補缺切韻
元合3小韻附袁bĭwɐn璵璠,魯之寷玉。璵璠,魯之寷玉。
集韻
元開3小韻符袁bviɐn說文魯之寶玉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視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說文魯之寶玉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視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
元開3小韻孚袁pfʰiɐn璵璠玉名璵璠玉名
禮部韻略
元開3小韻孚袁pfʰiɐn璠璵玉名釋云魯之寶玉璠璵玉名釋云魯之寶玉
增韻
元開3小韻孚袁pfʰiɐn璵璠玉名璵璠玉名
五音集韵
元合3pfʰiuɐn璵璠玉名璵璠玉名
元合3bviuɐn璠璵魯之寳玉璠璵魯之寳玉
洪武正韻
删開小韻孚艱fan璵璠玉名璵璠玉名
古今韻會舉要
pfʰan璵璠魯之寳玉从王番聲引孔子曰美哉璵璠逺而望之奐若也璵璠魯之寳玉从王番聲引孔子曰美哉璵璠逺而望之奐若也
蒙古字韻
H ꡯan ꡋɣan()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合一陽平小韻fuan
韻略易通
山寒開舒陽平山寒fan璠璵玉名璠璵玉名
中華新韻
陽平fan
東國正韻
ㅓㄴ 鞬寋建訐pʰən
戚林八音
非風 歡官 陰平歡官huaŋ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元魂痕
北魏後期北齊
元魂痕
齊梁陳北周隋
元魂痕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i̯wăn
董同龢
bʰjuăn 元部
周法高
bjwan 元部
李方桂
bjan 元部
鄭張尚芳
ban 元1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bhar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bhan
斯塔羅斯金西漢
bhan
斯塔羅斯金東漢
bhwan
許思萊上古
ban
許思萊東漢
buɑn
布之道諧聲域
PAI
聲首
PAN
聲首
布之道擬音
ban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f
陰平(1)
上海浦東新區53
p
paŋ
陰平(1)
福建福州44
pʰan
陰平(1)
廣東梅州梅縣44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3190 -G3 3190 -G7 16.一.6 -G8 9163 -GT 3879 -GKX 0742.11 康熙字典-GHZR 1218.04 汉语大字典-G通规 6032 -G古籍 02345 -HB2 EA64 -T2 5648 全字庫-T乙表 0266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506 -J1 4458 -J4 8101 -JMJ 01744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4045 -KP1 59A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án
FAN2 (v2.1.0-6.0.0)
kTGHZ2013
091.130:fán
kHanyuPinyin
21138.030:fán
kXHC1983
0300.030:fán
0300.030:fán (v5.1.0)
kCantonese
faan4
FAAN4 (v2.1.0-4.0.1)
kJapanese
ハン ボン
kJapaneseKun
TAMA
kJapaneseOn
HAN BON
kDefinition
a piece of precious jad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3F7A
3-3F7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EA64
kIRG_TSource
T2-5850
2-5850 (v3.0.0-5.2.0)
kIRG_JSource
J14-7121
J4-7121 (v8.0.0)
J1-4C5A (v6.0.0-7.0.0)
1-4C5A (v3.0.0-5.2.0)
kIRG_KSource
K2-484D
2-484D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9A8
kRSUnicode
96.12
kTotalStrokes
16
kIICore
BGTH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151.240
kGSR
0195j
kHanYu
21138.030
kIRGDaeJaweon
1151.240
kIRGDaiKanwaZiten
2124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138.030
kIRGKangXi
0742.110
kKangXi
0742.110
kMorohashi
21247
kSBGY
114.2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MGHDW
kCihaiT
900.304
kFourCornerCode
1216.9
kPhonetic
338
kUnihanCore2020
G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EA64
kCCCII
225B59
kCNS1986
2-5850
kCNS1992
2-5850
kEACC
225B59
kGB3
3190
kGB8
9163
kJIS0213
2,81,01
kJis1
4458
kKPS1
59A8 (v3.1.1-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879
kTaiwanTelegraph
3879
kTGH
2013:6032
kXerox
273:16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4835+96.4.12
kRSKangXi
96.12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