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氐(.,T)
U+7721(Basic)
目部5畫 共10畫
官話
shi4
粵語
si6
日語
テイ
タイ
韓語
越南
thị
廣韻
常/脂開/上
端/齊開/平
集韻
常/脂開/上
端/齊四開/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E-4367
T3-3267
JMJ-018179
K2-4B28
KP1-5DE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隸釋 隸續
傳抄
汗簡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古文韻上聲韻第三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傳抄
古文四聲韻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神至切瞻也。从見、示。古文視。亦古文視。
Meaning 字義
shi4
(1)
同「視」 1.办理(公事) 2.比,如
shi4
(6)
比照,比较to compare
(7)
治理,处理to deal
(2)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視
見部 002𥄙
《說文解字》
神至切瞻也。从見、示。古文視。亦古文視。
《說文解字繫傳》
善旨反瞻也。從見、示聲。古文視。亦古文視。 [臣鍇曰:「此一字,古文以為視字,今則自為一字。葢古今之變,亦猶示古為祗字,今自音視。」]
《說文解字注》
神至切瞻也。 [《目部》曰:瞻,臨視也。視不必皆臨。則瞻與視小別矣。渾言不別也。引伸之義,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士昏禮》。視諸衿鞶。注曰:視乃正字。今文作示。俗誤行之。《曲禮》。童子常視母誑。注曰:視今之示字。《小雅》。視民不恌。箋云:視古示字也。按此三注一也。古作視。漢人作示。是爲古今字。示下曰:天𠂹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許書當本作視人。以㬪韵爲訓。經淺人改之耳。] 从見。示聲。 [大徐無聲字。神至切。十五部。] 古文視。亦古文視。 [此氐聲。與《目部》眂,氏聲迥別。氏聲古音在十五部。氏聲在十六部。自唐宋至今多亂之。眡見《周禮》。]
《康熙字典》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都奚切【集韻】都黎切,𠀤音低。【類篇】視貌。
 又【玉篇】古文視字。註詳見部五畫。
 【正字通】俗眂字。眂同視。分爲二,誤。 玉篇(543)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shi4 [ʂɿ51] ㄕˋ
粵語
si6 [siː2]
日語
[ɕi]
テイ [teː] [漢]
タイ [tai] [呉]
韓語
[si]
越南
thị [tʰi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脂開3小韻承矢dʑiɪ並古文並古文
齊開4小韻都奚tɛi視也視也
集韻
脂開3小韻善旨dʑiɪ膽也比也或作眎眡古作𥄙膽也比也或作眎眡古作𥄙
齊四開4小韻都黎tɛi視皃視皃
增韻
脂開3小韻善指dʑiɪ又至韻今圈又至韻今圈
脂開3小韻時利dʑiɪ又㫖韻今圈又㫖韻今圈
五音集韵
齊開4tɛi視也視也
禪三脂支之開3dʑiɪ並古文並古文
禪三脂支之開3dʑiɪ=眎:並古文=眎:並古文
蒙古字韻
d ꡊi ꡞti()
zh ꡚi ꡞʐi()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脂微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周法高
djier 脂部
鄭張尚芳
djilʔ 脂1部
tiːl 脂1部
布之道諧聲域
T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tˤi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s
si
陽去(12)
香港大埔32
廣東惠州31
廣東韶關22
廣東深圳寶安32
廣東佛山順德21
廣東肇慶52
廣東清遠22
香港22
澳門22
廣西百色田東22
廣西崇左扶綏13
雲南文山富寧22
去聲(8)
廣東深圳42
廣東東莞42
廣東珠海斗門31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江門白沙31
廣東東莞32
廣東中山石岐33
香港新界32
陽平(3)
廣東中山隆都33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上聲(1)
廣東廣州從化21
sɿ
陽去(3)
湖南永州道縣52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去聲(5)
廣西柳州雒容24
廣西桂林臨桂35
江西贛州南康53
廣西玉林博白42
廣西桂林灌陽35
陰去(1)
廣西桂林朝陽35
陰入(1)
湖南永州寧遠13
陰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ʃ
ʃi
陽去(16)
廣西柳州融水24
廣西梧州蒙山214
廣西北海22
廣西欽州22
廣西貴港桂平22
廣西貴港南江21
廣西玉林北流21
廣西玉林博白21
廣西百色那畢22
廣西賀州信都213
廣西河池宜州213
廣西來賓武宣21
廣西崇左22
廣西崇左寧明22
廣東佛山西岸22
廣東清遠保安11
去聲(2)
香港沙田53
香港大埔泰亨33
陰去(4)
廣西南寧馬山55
廣西玉林北流53
廣東清遠連山35
廣西桂林臨桂33
ʃəi
陽上(1)
廣西南寧賓陽22
ʃui
陽去(1)
廣西欽州靈山33
z
zɿ
陽去(6)
江蘇無錫213
江蘇無錫江陰223
江蘇常州24
浙江衢州開化212
浙江衢州開化212
安徽黃山甘棠325
ɕ
ɕi
陽去(5)
江西贛州寧都44
廣西南寧亭子223
廣西柳州融水134
廣西桂林平樂35
廣西玉林福綿21 (陽去調在記音時記為21,實際音值近同22。)
sz
szɿ
陽去(1)
江蘇鎮江丹陽113
陰去(1)
江蘇泰州靖江51 (靖江方言古全濁去聲多讀成陽去,但當碰到sz聲母時通常會讀成陰去。)
ɦz
ɦzɿ
陽去(1)
安徽池州貴池214
去聲(1)
安徽宣城宣州53
ɬ
ɬi
陽去(1)
廣西貴港平南22
ɬɿ
陽去(1)
廣西百色22
zʱɿ
陰去(1)
上海浦東新區35
hz
hzɿ
去聲(1)
安徽宣城寧國31
ʂ
ʂʅ
去聲(1)
江西九江修水53
ȵ
ȵi
陽去(1)
廣西梧州藤縣22
Notes 註
視 视 *眎眡
「眎」也有同「示」等古义,现已不用。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3571 -GKX 0805.06 康熙字典-GKX 1134.23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HZR 2656.01 汉语大字典-G通规 1294Y2 -T3 1871 全字庫-T本土 3738 -JMJ 01817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4308 -KP1 5DE0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shì
DI1 (v4.0.1-6.0.0)
DI1 HUAN4 JUAN4 (v3.1.0-3.2.0)
DI1 (v2.1.0-3.0.0)
kHanyuPinyin
42481.120:shì
kCantonese
si6
ci1 (v4.1.0-13.0.0)
CHI1 (v4.0.1)
kJapanese
シ テイ タイ
kDefinition
(Cant.) blurred sigh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4367
GE-3467 (v6.0.0-12.1.0)
E-3467 (v3.0.0-5.2.0)
kIRG_TSource
T3-3267
3-3267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18179
kIRG_KSource
K2-4B28
2-4B2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DE0
kRSUnicode
109.5
kTotalStrokes
1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221.050
kGSR
0590q
kHanYu
42481.120
kIRGDaeJaweon
1221.050
kIRGDaiKanwaZiten
23241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481.120
kIRGKangXi
0805.060
kKangXi
0805.060
kMeyerWempe
254e
kMorohashi
23241
kSBGY
087.41 247.1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BUHVI
kCihaiT
950.102
kPhonetic
1307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2616F
kCNS1986
E-3267
kCNS1992
3-3267
kEACC
22616F
kKPS1
5DE0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09.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