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𥫗
U+7C15(Basic)
竹部10畫 共17畫 核心字
官話
le4
粵語
lak6
韓語
Sources 各源例字
G3-6476
H-FAB8
T4-5757
Old versions 舊版本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當代
標準字形
Meaning 字義
le4
(1)
竹名 一种有刺的竹子,俗称刺竹a kind of bamboo
(方)
官话 宽 (竻) 柳州 lə˧˩ 植物的刺(柳州)
(方)
客家話 宽 参见“𠢠
(方)
閩語 严 雷州 lua˧ 竹丛
(方)
平話土話 宽 南寧 lək˨˧,富川 lou˦˧ 植物的刺兒,荊棘(南寧,富川)
(方)
粵語 宽 東莞 ŋaʔ˨ 一種竹子
(壯)
ndaek 前面加“𠲅”,义为(吃东西)呛喉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le4 [lɤ51] ㄌㄜˋ
粵語
lak6 [lɐk2]
韓語
[nɯk]
[ɾɯk]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分韻撮要
登入 陽入lɐk竹名竹之有刺者竹名竹之有刺者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Dialects 方言
l
lɐk
陽入(1)
廣西南寧22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簕」表示芒刺,仍保留於粵語。
15 字
 詳解: 「簕」從「竹」,「勒」聲,本義是竹子的芒刺。「簕」的異體寫作「竻」,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竹》:「竻竹,其上生刺。南人謂刺為竻。」

  「簕竹」是一種有刺而堅硬的竹,多見於廣東嶺南地區,但由於簕竹生命力強,各地皆可種植,清代金鉷《(雍正)廣西通志》:「簕竹各土州俱出」,俗稱「刺竹」、「簕竹」、「勒竹」、「竻竹」、「澀勒」等。宋代胡寅《新州竹城記》:「且方言刺竹曰竻竹,蓋嶺南謂刺竹云。」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竻竹,刺竹也,芒棘森然。」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草語》:「有竻竹,一名澀勒。勒,刺也。廣人以刺為勒,故又曰勒竹,長芒密距,枝皆五出如雞足,可蔽村砦。」

  由於「簕竹」長滿芒刺,可作防衛之用,古人認為比磚頭更堅固。金鉷《(雍正)廣西通志》卷31:「簕竹為籓籬,鞏固於磚。」

  自古以來,人們便把簕竹栽在藩籬屋邊、崖堡堤壩,保護家園。《廣東通志.物產》:「竻竹多刺,土人用為藩籬,近交趾境尤多。」清代陶元淳《南崖集.請因地利以定民居以資城守》:「若通詳上憲,許民建堡其中,彷宋時新興縣竹城之制,因山臨壑盡,種簕竹可以不煩官帑而城堡立就。……然後増設排柵,廣種簕竹,半里之間,便可聮絡,所治合為一城,百姓聚居堡中,不異聚居城内,其於防守之計,良爲便益。」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奏議》:「操演精熟,以備攻擊,隄脚遍栽簕竹、波羅茨,護隄當潮,以期經久。所有隄工、橋工及隄牆,栽種簕竹。」

  「簕屋」即屋邊栽有簕竹的屋子,清代陶樑《國朝畿輔詩傳.暮春行近郊》:「細草平沙一望春,踈林含露淨無塵。潮田已播牛眠穩,簕屋初成燕語新。山外亂雲非蜃市,渚邊孤艇識龍人。詩情得似蘇公好,符老黎生可卜鄰。」

  由於「簕竹」堅硬多刺,古人用來製作武器。「狼筅」是攻擊力極強的南方兵器,為軍隊前鋒士兵所用。據說古時的「狼筅」,浙江、福建用茅製作,而廣東廣西用簕竹,威力遠勝於前者。明代茅元儀《武備志》卷88〈陣練制練〉:「附枝軟則刀不能斷,層深則長鎗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利器。筅竹浙閩不如兩廣,浙閩用茅竹,兩廣用簕竹。」

  可是簕竹被北風吹,則會乾裂。清代袁宮桂《洴澼百金方.狼筅》:「浙閩用毛竹,不如两廣用簕竹。此南方利器,北方風勁,一吹即裂。」

  簕竹花淡黃,嶺南地區尤多,清代劉彬華《嶺南群雅.寧海登高》:「簕竹花開十里黃,叢祠淺草意蒼茫。海門欲署慈元筆,祇望厓山不望鄕。」

  「簕杜鵑」因枝條上有簕刺而得名,又稱「三角花」、「三角梅」、「葉子梅」、「葉子花」、「紙花」等。時至今日,不少屋宇的圍牆還栽植簕杜鵑,除了美觀,還因其多刺,能保護主人家。

  「簕」又用作地名,如簕芶山。清翁方綱《復初齋外集.電白山行》:「簕勾峰起浮山從,謝嶺脈注高涼東。」清許鳴磐《方輿考證》卷84:「簕芶山,在塌白縣西北。」1143 字相關漢字: 竹,勒,竻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6886 -G3 6886 -G8 9412 -GT 4661 -GHZR 3207.05 汉语大字典-GZFY 734903 -GZ ndaek.4.0 -G通规 7951 -G古壮文 206AF -H FAB8 -T4 5555 全字庫-T丙表 09779 異體字字典-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LE4 (v2.1.0-6.0.0)
kTGHZ2013
212.060:lè
kHanyuPinyin
53006.140:lè
kXHC1983
0684.030:lè
0684.030:lè (v5.1.0)
kCantonese
lak6
LAK6 (v4.0.1)
kDefinition
(Cant.) thor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6476
3-6476 (v3.0.0-5.2.0)
kIRG_HSource
H-FAB8
FAB8 (v4.0.1-5.2.0)
kIRG_TSource
T4-5757
4-5757 (v3.0.0-5.2.0)
kRSUnicode
118.10
kTotalStrokes
17
16 (v3.1.0-6.0.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heungBauerIndex
449.09
kCowles
2219
kDaeJaweon
0000.000 (v2.1.0-3.0.0)
kHanYu
53006.140
kIRGHanyuDaZidian
53006.140
kIRGKangXi
0898.371
kKangXi
0898.371
kMeyerWempe
1475
kMorohashi
99999 (v2.1.0-5.1.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TJS
kCheungBauer
118/11;HTJS;lak6
kFourCornerCode
8852.7
kUnihanCore2020
GH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4777A
kGB3
6886
kGB8
9412
kHKSCS
FAB8 (v3.1.1-15.0.0)
kMainlandTelegraph
4661
kTGH
2013:7951
kXerox
324:171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7AFB<kMeyerWem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