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𡗗臼(.,J)
U+8202(Basic)
臼部5畫 共11畫 核心字
官話
chong1
chuang1
zhong1
粵語
zung1
日語
ショウ
シュ
ソウ
韓語
越南
thung
廣韻
書/鍾/平
集韻
書/鍾三/平
章/鍾三/平
訓読
うすづく(舂く)
つく(突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0-7429
HB1-B2EA
T1-5C6F
J0-674E
K1-692B
V1-643E
KP1-6C50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甲骨文
賓組
甲骨文
𠂤賓間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龍崗
簡帛
里耶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Both hands (𦥑) holds Pestle (午) above Mortar (臼) -> Polish rice.
《說文解字》: 書容切擣粟也。从𠬞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
《字源》:会意 像双手握着舂杵在捣缸中捣米《漢多》:甲骨文從「廾」(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午」,「午」是「杵」的象形)從「凵」(金文改「凵」為「臼」,其實「凵」是「臼」的初形,古人掘地為「臼」,參見「臼」),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Meaning 字義
chong1
(1)
用杵臼捣去谷物皮壳to pestle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称为舂膳的奴隶
(3)
(4)
掘,凿
(5)
传说中的日落处山名。引申为将落的太阳
(6)
通「衝」 冲击
chong1
(6)
碰撞;突击 如:冲锋;横冲直撞;冲决罗网to crash
(7)
刺击
chuang1
(8)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zhong1
(9)
荆山别名
(喃)
thung 詞:thung lũng 義:valley
(喃)
◎ Một vùng đất, một khu đất.#C1: 舂 thung
(喃)
◎ Thung thăng: bước đi vẻ khoan thai, thong dong.#C1: 舂 thung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臼部 002
《說文解字》
書容切擣粟也。从𠬞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
《說文解字繫傳》
輸容反擣米也。從廾,持杵以臨臼,杵省。古者,雍父初作舂。 [臣鍇曰:「雍父,黃帝臣也。會意。」]
《說文解字注》
書容切擣粟也。 [言粟以晐他穀。亦言粟以晐米。小徐本粟作米。《周禮》有《舂人》。《廣雅》曰:臿䑘昁䑗糳捶𦦺𣀔㯔䂿舂也。] 从𠬞持杵㠯臨臼。 [會意。書容切。九部。] 杵省。 [此與《日部》匕合也,《會部》曾益也,《㫃部》允進也同。皆六書之叚借也。] 古者雝父初作舂。 [《太平御覽》、《世本》。雍父作舂杵臼。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周本紀》。楚圍雍氏。《正義》云:括地志。故雍城在洛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黃帝時雍作杵臼所封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臼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書容切,音摏。【說文】擣粟也。黃帝臣雍父作舂。【詩·大雅】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莊子·逍遙遊】適百里塡宿舂糧。【百里奚·妻扊扅歌】舂黃藜,搤伏雞。
 又官名。【周禮·地官】舂人掌共米物。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註】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髤畫,以兩手築地。【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舂陵縣。【後漢·光武紀】舂陵節侯買。【註】舂陵,鄕名,本屬零陵,在今永州唐興縣北。
 又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高舂。至于連石,是謂下舂。
 又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疏】齊魯之閒,謂之舂鉏。
 又【博雅】獨舂,䳚瞗也。
 又舂容。【禮·樂記】善待問者如撞鐘,待其舂容,然後盡其聲。【韓愈·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又與衝通。【史記·魯世家】獲長狄,富父終生舂其喉以戈殺之。【後漢·西羌傳】水舂河漕。
 又【正字通】音窻。八蠻之類。一曰旁舂。見墨子。
 又【集韻】諸容切【韻會】職容切,𠀤音鍾。荆山別名。【張正見·白頭吟】彈珠金市側,抵玉舂山東。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hong1 [tʂʰʊŋ55] ㄔㄨㄥ
chuang1 [tʂʰuɑŋ55] ㄔㄨㄤ
zhong1 [tʂʊŋ55] ㄓㄨㄥ
粵語
zung1 [tsuːŋ5] 舂米
日語
ショウ [ɕoː] [漢]
シュ [ɕɨ] [呉]
ソウ [soː]
韓語
[joŋ]
越南
thung [tʰu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書容ɕioŋ丗本曰雍父作舂吕氏春秋曰赤兾作舂書容切六丗本曰雍父作舂吕氏春秋曰赤兾作舂書容切六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書容ɕĭwoŋ書容反。杵擣。書容反。杵擣。
集韻
鍾三3小韻書容ɕiuoŋ說文擣粟也古者雝父初作舂一曰山名日所入說文擣粟也古者雝父初作舂一曰山名日所入
鍾三3小韻諸容tɕiuoŋ荊山別名荊山別名
禮部韻略
鍾三3小韻書容ɕiuoŋ書容切釋云擣也持杵臨臼上古者雍父初作舂書容切釋云擣也持杵臨臼上古者雍父初作舂
增韻
鍾三3小韻書容ɕiuoŋ書容切擣也黄帝臣雍父作舂書容切擣也黄帝臣雍父作舂
五音集韵
照三3tɕioŋ荆山别名荆山别名
審三3ɕioŋ書容切世本曰雍父作舂吕氏春秋曰赤兾作舂十書容切世本曰雍父作舂吕氏春秋曰赤兾作舂十
洪武正韻
東撮小韻書容ʃyuŋ書容切擣也黄帝臣雍父作舂書容切擣也黄帝臣雍父作舂
古今韻會舉要
ɕuŋ書容切次商次清音說文●擣氷也从手持杵以臨臼也鄭氏曰三體㑹意从●手也从●杵省也从●舂臼也𨽻作舂古者雍父初作舂徐曰黄帝臣又山名日所入曰髙舂書容切次商次清音說文●擣氷也从手持杵以臨臼也鄭氏曰三體㑹意从●手也从●杵省也从●舂臼也𨽻作舂古者雍父初作舂徐曰黄帝臣又山名日所入曰髙舂
蒙古字韻
sh ꡮung ꡟꡃʂuŋ()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撮陰平小韻ʃyŋ
中原音韻
穿東鍾撮陰平東鍾ʈʂʰiuŋ
韻略易通
東洪合舒陰平東洪ʂuŋ䑔米䑔米
中州音韻
穿東鍾合平聲東鍾小韻ʈʂʰuŋ搗也搗也
中華新韻
ㄨㄥ 陰平tʂʰʊŋ
東國正韻
ㅛㆁ 公拱貢穀sioŋ
戚林八音
曾之 銀恭 陰平銀恭tsyŋ
分韻撮要
陰平tʃoŋ擣米也擣米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齊梁陳北周隋
冬鍾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ɕi̯uŋ
王力
ɕǐwɔŋ 東部
董同龢
ɕjuŋ 東部
周法高
stʰjewŋ 東部
李方桂
stʰjuŋ 東部
鄭張尚芳
hljoŋ 東0部
白-沙
*s-to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to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to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to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ćoŋ
許思萊上古
lhoŋ
許思萊東漢
śoŋ
布之道諧聲域
TO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stoŋ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oŋ
陰平(19)
四川成都44
四川南充55
廣東中山隆都55 (舂米。)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河源33
廣東深圳寶安55 (舂米。)
廣東珠海斗門33 (舂米。)
廣東珠海前山55 (舂米。)
廣東佛山順德53 (舂米。)
廣東肇慶55
廣東肇慶封開55 ((舂米))
廣東東莞213 (舂米。)
廣東中山石岐55 (舂米。)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香港55 (舂米。)
香港新界232 (舂米。)
澳門55 (舂米。)
陰去(1)
廣東清遠33 (舂米)
tsuŋ
陰平(11)
福建寧德柘榮42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舂米)
廣東廣州從化44 (舂米。)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深圳33 (舂米。)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廣東東莞33 (舂米。)
廣西玉林博白44 (舂米。)
福建三明泰寧21
江西南昌42 ((~碓))
tsiaŋ
陰平(9)
廣東湛江雷州213
海南海口23 (舂米,)
海南三亞33 (舂米,)
海南瓊海33 (舂米,)
海南萬寧44 (舂米,)
海南澄邁22 (舂米,)
海南昌江23 (tʰim35舂米)
海南樂東34 (舂米,)
海南陵水33 (舂米,)
陰平甲(1)
廣東茂名電白33
tsəŋ
陰平(2)
廣東韶關南雄23
廣東惠州33 (舂米。)
tsɔŋ
陰平(3)
廣東韶關55 (舂米。)
廣東江門白沙23 (舂米。)
廣東韶關55 (舂米)
tseŋ
陰平(5)
廣東汕頭33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潮州33
廣東揭陽33
香港大埔33
tsɤŋ
陰平(1)
福建三明寧化33
tsouŋ
陰平(1)
福建寧德福安332
tsyŋ
陰平(2)
福建福州44
福建寧德古田55
tsiŋ
陰平(2)
福建廈門55 ((白))
福建泉州南安33
tsiɔŋ
陰平(1)
福建漳州漳浦55
tsœyŋ
陰平(1)
福建三明沙縣33
tsi
陰平(1)
湖南永州道縣54
tsyøŋ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舂碓。)
tsiɛŋ
陰平(1)
廣西貴港平南33
tsʰ
tsʰoŋ
陰平(23)
江蘇淮安漣水31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21
安徽蕪湖31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南常德44
湖南湘西吉首55
重慶55
四川達州達縣55
貴州貴陽55
貴州遵義55
貴州畢節1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昭通44
雲南紅河蒙自44
雲南大理44
上海53
江蘇蘇州44
浙江杭州33 ((~米))
廣東湛江雷州213 (白,文)
廣東佛山53 (舂米。)
雲南文山富寧44 (舂米。)
tsʰuŋ
陰平(10)
湖北天門55
湖南郴州33
湖南永州寧遠33
廣西柳州雒容33
廣西桂林臨桂33
江西吉安334 (舂米)
湖南永州13
廣西桂林灌陽22
廣西南寧55
廣西桂林朝陽43
去聲(1)
山東濟寧5
tsʰiaŋ
陰平(1)
海南昌江23 (舂米,)
tsʰəŋ
陰去(1)
上海浦東新區35
tsʰɔŋ
陰平(3)
廣西柳州融水53 (舂米。)
廣西百色田東54 (舂米。)
廣西崇左扶綏53 (舂米。)
tsʰuən
陰平(1)
重慶55
tsʰœyŋ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tsʰaŋ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tsʰi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tsʰʌŋ
陰平(1)
江蘇南通
tsʰɔ̃
陰平(1)
廣西桂林平樂53 (舂米。)
tsʰɛŋ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tʃʰ
tʃʰoŋ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山53 (舂米。)
tʃʰuŋ
陰平(13)
廣西南寧馬山3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桂林臨桂45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百色55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tʃʰɔŋ
陰平(2)
廣西賀州信都44
廣西來賓武宣55
tʃʰɤŋ
陰平(1)
福建三明將樂55
tʃʰəuŋ
陰平(1)
廣西玉林博白55
tʃʰieu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tʂʰ
tʂʰoŋ
陰平(8)
江蘇南京31
江蘇連雲港
安徽安慶11
山東青島即墨1
湖南懷化會同11
四川涼山西昌33
雲南昆明44
湖南長沙33
tʂʰuŋ
陰平(6)
北京55
山東濟南213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濰坊壽光1
湖北荊門鍾祥2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tʂʰəŋ
陰平(2)
安徽合肥212
江西萍鄉13 (舂米)
tʂʰən
陰平(1)
湖南湘潭33 ((~米))
tʃoŋ
陰平(3)
福建龍岩長汀33
廣東清遠連南44
香港大埔泰亨23
tʃuŋ
陰平(7)
福建漳州詔安13
廣東揭陽揭西53
香港沙田34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玉林北流55
tʃiaŋ
陰平(2)
海南東方33 (舂米,)
海南定安213 (舂米,)
tʃɔŋ
陰平(1)
廣東清遠保安33
tʃɤŋ
陰平(1)
福建三明將樂55
tʃʊŋ
陰平(1)
廣東廣州53
s
soŋ
陰平(1)
江蘇蘇州44 (未註明異讀原因)
suŋ
陰平(2)
江西贛州寧都42
江西撫州黎川22 ((~米))
səŋ
陰平(1)
江西贛州南康44 (舂米)
souŋ
陰平(1)
福建南平浦城35
siɔŋ
陰平(1)
福建廈門55 ((文))
tʰəŋ
陰平(1)
江西宜春上高42 (舂米)
tʰuən
陰平(1)
安徽銅陵樅陽21
tʰeiŋ
陰平(1)
福建南平建陽53
tʰan
陰平(1)
湖南婁底雙峰55
tʰɯ
陽入(1)
湖南永州寧遠22 (舂米。)
tʂoŋ
陰平(2)
湖北黃岡紅安
四川自貢45
tʂuŋ
陰平(1)
廣東梅州五華44 (~米)
ɕ
ɕoŋ
陰平(1)
浙江溫州33
ɕyɔ
陰平(1)
浙江溫州33 ((白))
ɕyoŋ
陰平(1)
浙江台州仙居334
-
ioŋ
陰平(3)
浙江金華玉山33
浙江衢州開化45
江西上饒廣豐445
tɕʰ
tɕʰuŋ
陰平(1)
廣西梧州藤縣53 (舂米。)
tɕʰioŋ
陰平(1)
浙江衢州開化45
tɕʰøŋ
陰平(1)
廣西南寧亭子41 (舂米。)
tɕoŋ
陰平(1)
廣西玉林福綿54 (舂米。)
tɕiuŋ
陰平(2)
福建南平邵武
江西上饒弋陽33
t
təŋ
陰平(2)
江西宜春奉新24 (~米)
湖北黃石陽新
tau
陰上(1)
廣西百色田東33 (舂米。)
ʂ
ʂaŋ
陰平(1)
江西九江修水24
dʐəŋ
陰平(1)
江西九江星子33 (舂米)
Notes 註
舂 撞 橦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舂」的舂米義與「撞」的衝撞義音近,有可能同源
𧢆 憃 癡 *舂
《漢語同源詞大典》:𧢆:視不明;憃:愚昧,不明事理;癡:癡呆,不明事理。本組字皆有「不明」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噣 斀 觸 舂 *蜀
《漢語同源詞大典》:噣:鳥喙,引申為以喙啄食;斀:宮刑,寓擊義;觸:以角觸擊;舂:搗擊。本組字皆有「擊打」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骨文從「廾」(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午」,「午」是「杵」的象形)從「凵」(金文改「凵」為「臼」,其實「凵」是「臼」的初形,古人掘地為「臼」,參見「臼」),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99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廾」(象雙手)從棍棒(金文改從「午」,「午」是「杵」的象形)從「凵」(金文改「凵」為「臼」,其實「凵」是「臼」的初形,古人掘地為「臼」,參見「臼」),會雙手持杵在臼中舂搗之意。本義是舂搗。

  「臼」象舂搗穀物用的器皿,用石或木製成,中間凹下。古人把穀物置於臼中,兩手(廾)持棍棒或杵自上而下擊打,以去皮殼,或把穀米碎成粉末。《說文》:「舂,擣粟也。從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徐鍇《說文解字繫傳》作「舂,擣米也。」

  甲骨文「凵」形或以「口」形代替,表示中間凹的器皿之意同。戰國文字或省去象雙手形的「廾」,參見《古陶文匯編》5.205。

  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用為人名。

  簡帛文字用作本義,《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45背1:「舂臼」,指舂米用的臼。《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73行:「取杞本長尺,大如指,削,舂木臼中,煮以酒」,指拿一尺長的杞本,如手指般大,切開,在木臼裏舂搗,然後用酒煮。

  又用作刑罰、刑徒名,《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32:「隸臣妾繫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論而自出,當治(笞)五十,備繫日。」意謂隸臣妾在服城旦、舂這兩種勞役時逃亡,或已經出走,尚未論處而自首,應笞打五十,仍拘繫直至滿期。《漢書.惠帝本紀》:「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應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舂」是施於婦人的刑罰,古時對婦人不設在外的徭役,改罰以舂搗穀米之刑。612 字相關漢字: 廾,午,杵,凵,臼,口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8409 -G1 8409 -G7 11.一.3 -GT 5277 -GKX 1003.20 康熙字典-GHZR 3241.05 汉语大字典-GZFY 525004 -GZJW 184811 -G通规 4712 -G古籍 01235 -HB1 B2EA -H常用 3372 -T1 6079 全字庫-T甲表 0339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610 -J0 7146 -JMJ 02132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133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1 7311 -K人名 一..3630 -KP1 6C50 -V1 6830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chōng
CHONG1 CHUANG1 ZHONG1 (v4.0.1-6.0.0)
CHONG1 (v3.1.0-3.2.0)
CHONG1 CHUANG1 ZHONG1 (v2.1.0-3.0.0)
kTGHZ2013
047.090:chōng
kHanyuPinyin
53039.040:chōng,chuāng,zhōng
kXHC1983
0147.050:chōng
0147.050:chōng (v5.1.0)
kCantonese
zung1
JUNG1 (v2.1.0-4.0.1)
kJapanese
ショウ シュ ソウ つく うすづく
kJapaneseKun
USUZUKU TSUKU
kJapaneseOn
SHOU SOU
kKorean
YONG
kHangul
용:1N
(v5.0.0-10.0.0)
kVietnamese
thung
kTang
shiong
kDefinition
grind in mortar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7429
0-7429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2EA
kIRG_TSource
T1-5C6F
1-5C6F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74E
0-674E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92B
1-692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6C50
kIRG_VSource
V1-643E
1-643E (v3.1.1-5.2.0)
3-3B59 (v3.1.0)
1-3B59 (v3.0.0)
kRSUnicode
134.5
kTotalStrokes
11
kIICore
AGT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86
kDaeJaweon
1460.140
kFennIndex
103.08 111.03
kGSR
1192a
kHanYu
53039.040
kIRGDaeJaweon
1460.140
kIRGDaiKanwaZiten
3019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039.040
kIRGKangXi
1003.200
kKangXi
1003.200
kMatthews
1525
kMeyerWempe
418
kMorohashi
30195 30195:E0101
30195 (v2.1.0-15.0.0)
kNelson
3852
kSBGY
034.2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QKHX
kCihaiT
1112.606
kFenn
473G
kFourCornerCode
5077.7
kHKGlyph
3370
kPhonetic
251A 323
251A (v3.2.0-4.0.1)
323 (v3.1.1)
kUnihanCore2020
G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2EA
kCCCII
215430
kCNS1986
1-5C6F
kCNS1992
1-5C6F
kEACC
215430
kGB0
8409
kGB1
8409
kJis0
7146
kKoreanName
2015
kKPS1
6C50 (v3.1.1-15.0.0)
kKSC1
731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277
kTaiwanTelegraph
5277
kTGH
2013:4712
kXerox
270:16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6297+134.6.5
kRSKangXi
134.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