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yan3
yan2
粵語
jin5
jin2
hin2
日語
エン
韓語
연
越南
diễn
廣韻
以/仙開/上
以/仙開/去
集韻
以/仙開/上
以/仙開/平
以/仙開/去
訓読
あふれる(溢れる)
あまり(余り)
おおきい(大きい)
しく(敷く)
はびこる(蔓延る)
ひろい(広い)
ひろがる(広が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15C
HB1-AD6C
T1-534F
J0-5E27
K0-6662
V2-8F6C
KP0-F8F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歷組
商
金文
商
商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秦
簡帛
里耶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以淺切
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
Meaning 字義
yan3
(1)
水循河道流汇于海
(2)
溢出
(3)
丰富;富足
(4)
指动植物孳生繁茂
(5)
多余redundant 衍文
(6)
估计在刊抄过程中的字句误增
(7)
散开;分布to scatter
(8)
广大
(9)
远distant
(10)
达,到,至to reach
(11)
竹箱之类的盛器
(12)
低而平坦之地
(13)
山坡
(14)
沼泽
(15)
推演;演述
(16)
扩展;扩充to extend 衍生
(17)
演变
(18)
地名 战国魏邑,即衍氏 故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北
(19)
姓
yan2
(20)
佛教术语 摩訶衍的省称,即所谓“乘”
(21)
通「延」 1.延进;延请;导入 2.延续;延伸
→延
yan2
(3)
伸长;延长to prolong
(6)
聘请;邀请
(方)
吳语 宽 上海 ɦi˨˧ 溢流(上海)
(喃)
diễn 詞:diễn thuyết; diễn tả; diễn viên; suy diễn 義:to deliver a speech; to express; actor; to infer
→演
(喃)
diễn 詞:diễn thuyết; diễn tả; diễn viên; suy diễn 義:to deliver a speech; to express; actor; to infer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以淺切
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
《說文解字繫傳》
余羨反
水朝宗於海皃也。從水、行。
《說文解字注》
以淺切
水朝宗于海皃也。 [鉉無皃字。非。海𣶃之來。旁推曲暢。兩厓渚涘之閒不辨牛馬。故曰衍。引伸爲凡有餘之義。假羨字爲之。] 从水行。 [衍字水在旁。衍字水在中。在中者,盛也。會意。以淺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行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以淺切,音演。水溢也。【說文】水朝宗于海也。又【小爾雅】澤之廣者謂之衍。
又美也。【詩·小雅】釃酒有衍。
又布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離靡廣衍。
又游衍。自恣之意。【詩·大雅】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又衍沃,平美之地。【左傳·襄二十五年】井衍沃。
又曼衍,無極也。【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
又沙衍,水中有沙者。【穆天子傳】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
又篋衍,笥也。【莊子·天運篇】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
又【博雅】衍衍,行也。【謝朓詩】衍衍淸風爛。
又水名。【史記·荆軻傳】丹匿衍水中。【索隱曰】在遼東。
又朐衍,地名。【前漢·地理志】屬北地郡。
又姓。【通志·氏族略】衍,子姓,宋微仲衍之後。
又【廣韻】于線切,延去聲。義同。
又【集韻】夷然切,音延。進也。【周禮·春官】望祀望衍。【鄭註】讀爲延。【疏】衍,衍祭也。【劉歆·甘泉賦】高巒峻阻,臨眺曠衍。叶泉字韻。
【直音】或作衍。衍字从彡,不从氵作。
考證:〔【周禮·春官】望祀望衍。【鄭註】讀平聲。〕
謹照原文讀平聲改讀爲延。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an3 [iɛn214] ㄧㄢˇ
yan2 [iɛn35] ㄧㄢˊ
粵語
jin5 [iːn13] 衍文, 衍生, 衍射, 衍極, 衍說, 衍義, 衍慶, 衍繹, 衍變, 衍聖公, 衍聲複詞, 推衍, 敷衍, 繁衍
jin2 [iːn35]
hin2 [hiːn35]
日語
エン [eɴ] [呉漢]
韓語
연 [jʌn]
越南
diễn [ziə̯n3ˀ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獮韻演小韻以淺切iæn達也亦姓字統云水朝宗於海故從水行達也亦姓字統云水朝宗於海故從水行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線韻衍小韻于線切iæn水也溢也豐也[于/予]線切又以淺切八水也溢也豐也[于/予]線切又以淺切八
刊謬補缺切韻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獮韻演小韻以淺切jĭɛn達。又餙見反。達。又餙見反。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線韻衍小韻餘見切jĭɛn餘見反。達。叉以淺反。五。餘見反。達。叉以淺反。五。
集韻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𤣔韻演小韻以淺切jiæn說文水朝宗于海也一曰廣也達也樂也散也通作演說文水朝宗于海也一曰廣也達也樂也散也通作演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平僊韻延小韻夷然切jiæn進也周禮望祀望衍鄭氏讀進也周禮望祀望衍鄭氏讀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綫韻衍小韻延面切jiæn水溢也一曰大也水溢也一曰大也
禮部韻略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獮韻演小韻以淺切jiæn周禮墳衍注下平曰衍又廣也一曰水溢也又延面切見線字韻新制許與線字韻内衍字通押周禮墳衍注下平曰衍又廣也一曰水溢也又延面切見線字韻新制許與線字韻内衍字通押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線韻衍小韻延靣切jiæn延面切水溢一曰廣也又以淺切見獮字韻新制許與獮字韻内衍字通押延面切水溢一曰廣也又以淺切見獮字韻新制許與獮字韻内衍字通押
增韻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獮韻綖小韻以淺切jiæn廣也一曰水溢又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蕃衍曼衍易大衍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閒為衍周禮注下平曰街又線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用賡韻作衍廣也一曰水溢又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蕃衍曼衍易大衍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閒為衍周禮注下平曰街又線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用賡韻作衍
以仙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線韻衍小韻延面切jiæn延面切水溢又廣也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衍三輔謂山陵間曰衍易大衍之數五十鄭康成曰衍演也王弼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又蕃衍茂盛也詩蕃衍盈升亦有蔓延之義又曼衍獸名因以為巴俞之戲亦作曼延揚雄賦抑止絲竹宴衍之樂前漢西域贊漫衍魚龍之戲又獮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押延面切水溢又廣也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衍三輔謂山陵間曰衍易大衍之數五十鄭康成曰衍演也王弼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又蕃衍茂盛也詩蕃衍盈升亦有蔓延之義又曼衍獸名因以為巴俞之戲亦作曼延揚雄賦抑止絲竹宴衍之樂前漢西域贊漫衍魚龍之戲又獮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押
五音集韵
喻四仙先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平仙韻喻母四等開jiæn進也周禮望祀望衍鄭氏讀進也周禮望祀望衍鄭氏讀
喻四仙先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上獮韻喻母四等開jiæn達也亦姓字統云水朝宗於海故从水行達也亦姓字統云水朝宗於海故从水行
喻四仙先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去線韻喻母四等開jiæn延線切水也溢也豐也又以淺切二十延線切水也溢也豐也又以淺切二十
洪武正韻
喻先齊
先韻開口上銑韻衍小韻以淺切ien以淺切廣也一曰水溢又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蕃衍曼衍易大衍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間爲衍周禮注下平曰衍又霰韻以淺切廣也一曰水溢又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蕃衍曼衍易大衍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間爲衍周禮注下平曰衍又霰韻
疑先齊
先韻開口去霰韻硯小韻倪甸切ŋien同上切水溢又廣也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同上切水溢又廣也豐也延袤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鞬堅賢上銑韻寋韻喻母ien說文水朝宗於海也从水行一曰廣也達也樂也散也増韻水溢也又豐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間曰衍又周禮注下平曰衍通作演易大衍注王云演天地之數與衍同亦敷演之義又霰韻舊韻許二韻通押〇前溝洫志河災之羨溢中國也尤甚讀與衍同〇案說文从水行俗作衍非說文水朝宗於海也从水行一曰廣也達也樂也散也増韻水溢也又豐也寛也盛也饒也盈也延也又史記封禪書注山阪曰衍又三輔謂山陵間曰衍又周禮注下平曰衍通作演易大衍注王云演天地之數與衍同亦敷演之義又霰韻舊韻許二韻通押〇前溝洫志河災之羨溢中國也尤甚讀與衍同〇案說文从水行俗作衍非
喻幺魚鞬堅賢去霰韻見韻喻母ien延面切羽次濁音說文●水朝宗子海貎从水行一曰水溢也又大貎廣韻豐也増韻又寛也盛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衍三輔謂山陵閒曰衍又蕃衍茂盛詩蕃衍盈升又曼衍獸名因以謂巴渝之戯前西域賛漫衍魚龍之戯又獮韻舊許通押延面切羽次濁音說文●水朝宗子海貎从水行一曰水溢也又大貎廣韻豐也増韻又寛也盛也盈也又山阪曰衍周禮地官注下平曰衍三輔謂山陵閒曰衍又蕃衍茂盛詩蕃衍盈升又曼衍獸名因以謂巴渝之戯前西域賛漫衍魚龍之戯又獮韻舊許通押
蒙古字韻
y ꡭen ꡠꡋ上先韻jɛn()
y ꡭen ꡠꡋ去先韻jɛn()
音韻闡微
喻寒删先元真文齊一上聲銑韻演小韻喻母四等ian
喻寒删先元真文齊一去聲霰韻衍小韻喻母四等ian
中原音韻
影先天齊上聲先天韻iɛn
韻略易通
一先全齊舒上聲先全韻iɛn廣也廣也
中州音韻
影先天齊上聲先天韻演小韻jiɛn廣也廣也
中華新韻
ㄧㄢ 上寒韻甲類iɛn
東國正韻
ㅇ ㅕㄴ 上鞬寋建訐韻ien
ㅇ ㅕㄴ 去鞬寋建訐韻ien
戚林八音
鶯亦 天堅 陰上天堅韻ieŋ
分韻撮要
以 先 陰上先韻jin延也寬也延也寬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元
東漢
元
魏
元
晉
元
宋北魏後期
山先仙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i̯an
王力
ʎǐan 元部
董同龢
ɡjan 元部
周法高
ɣrian 元部
李方桂
grjanx 元部
grjanh 元部
鄭張尚芳
lanʔ 元1部
lans 元1部
白-沙
*N-q(r)a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la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lań
斯塔羅斯金西漢
lań
斯塔羅斯金東漢
źań
許思萊上古
janʔ
jans
許思萊東漢
janᴮ
janᶜ
布之道諧聲域
KLAN
聲首衍
布之道擬音
lanʔ
音節類型B
lanh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ian
上聲(8)
官四川成都53
官四川自貢53
官四川雅安漢源53
官四川涼山西昌45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1
官雲南昭通53
閩福建廈門53
閩福建漳州漳浦53
陰上(1)
閩福建泉州南安55
陰平(1)
客廣東梅州梅縣44
iã
上聲(5)
官山東濟南55
官山東濰坊壽光3
官山東德州3
官山東聊城3
官陝西西安53
陽平(1)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去聲(1)
官山東東營利津
ien
上聲(1)
官江蘇南京212
陽平(1)
贛福建三明泰寧33
陽去(1)
贛福建三明泰寧213 (文讀,白讀。)
ɪ̃
上聲(2)
官江蘇揚州
官雲南紅河蒙自31
陰上(1)
官江蘇南通
iɛ̃
上聲(3)
官雲南昆明53
官雲南大理53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i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iɛn
上聲(2)
官湖北武漢42
贛江西南昌213
ieŋ
上聲(2)
閩福建福州32
閩福建寧德柘榮51
iẽ
上聲(1)
官江蘇連雲港
iɪ̃
上聲(1)
官江蘇泰州213
in
上聲(1)
官安徽蕪湖213
iɑ̃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ia
陽平(1)
官山東臨沂平邑2
iæ̃
陽平(1)
官寧夏銀川3 (推~)
ɛŋ
陽去(1)
閩福建莆田仙游21
ieiŋ
上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21 ((近期新派讀音))
iŋ
陽去(1)
閩福建寧德福安23
iaŋ
陽上(1)
閩廣東汕頭35
ɦ
ɦi
陽平(1)
吳上海浦東新區324
陰去(1)
吳上海35
Notes 註
衍 引 延 演
四字聲母同為喻四,韻部「引、演」與「衍、延」為真元旁轉。字義又相通。《說文》「引,開弓也」引申為引導、延長。《說文》「演,長流也》《釋名 釋言語》「演,延也,言蔓延而廣也」《說文》「延,長行也」。「衍」通「延」。四字同源。
衍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作「滿溢、繁衍」讀上聲,引申為「寬廣、富足、富饒」形容詞義讀去聲
衍 愆 蹇 謇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衍」「愆」的「超出」義同源。「蹇」的跛腳、「謇」的口吃義與「衍」同源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衍」構形本義未有定論。甲骨文從「行」從「川」,「行」或省作「彳」,皆象道路之形;「川」或作「水」,皆象水在流動。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疑會溢出、泛濫之義,引申表示延伸、展開、散布。91 字
詳解: 「衍」構形本義未有定論。甲骨文從「行」從「川」,「行」或省作「彳」,皆象道路之形;「川」或作「水」,皆象水在流動。水流於四通八達的道路,疑會溢出、泛濫之義,引申表示延伸、展開、散布。《小爾雅》:「澤之廣者謂之衍。」《楚辭》:「憂苦巡陸夷之曲衍兮」王逸注:「澤也。」〈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薛綜注:「布也。」
甲骨文用作人名,如貞人名、婦名,又用作地名。此外,卜辭「又衍」、「亡衍」,徐中舒認為可能讀為「災」,姚孝遂疑借作「延」,即「有延」、「無延」,表示淹留之意。按「衍」字音義與「延」皆近,姚說較合理。詳見下文。金文從行從川,亦用作人名、地名。意義不明。
由於音近,「衍」可通假作「羨」、「衎」、「演」、「延」等。
《說文》:「衍,水朝宗于海也。从水从行。」段玉裁注:「『衍』字水在中,在中者,盛也。會意。」按「衍」當表示泛溢,《說文》「衍」、「𣶃」說解相同,王筠疑「衍」字說解脫失,而移「𣶃」字說解于此。
「衍」、「羨」音義皆近,可通,傳世文獻「衍」多有泛溢、多餘之義。《詩.板》「及爾游衍」毛亨傳:「溢也。」《尚書大傳.虞夏傳》:「至今衍于四海。」鄭玄注:「衍,猶溢也。」《韻會》:「以淺切,音演。水溢也。」段玉裁注:「衍,引伸為凡有餘之義,假『羨』字為之。」《說文通訓定聲》:「《漢書.司馬相如傳》:『浸淫衍溢』注:『言有餘也。』今『衍』文字亦以『羨』為之。」
「衍」、「衎」相通,傳世本《周易.漸.六二》:「飲食衎衎」,東漢熹平石經《周易》和《馬王堆漢帛書.周易》作「衍衍」。《穀梁傳.襄公廿六年經》:「衛侯衎復歸于衛。」《經典釋文》:「衎本作衍」。
「衍」、「演」相通,《易.繫辭》:「大衍之數」,鄭玄注:「演也。」孔穎達疏:「推演天地之數」。表示推算演繹。
「衍」、「延」相通,《詩.椒聊》「蕃衍盈升」,《一切經音義.十九》引作「蕃延」。《周禮.大祝》:「衍祭」,注:「衍字當為延」。
此外,「衍」、「洐」有別,「衍」字水在「行」中,表示水溢;「洐」字水在「行」側,表示水流,參見「洐」。862 字相關漢字: 行,川,彳,水,災,延,羨,衎,演,𣶃,洐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4960
-G1
4960
-G7
9.丿.95
-GT
5888
-GKX
1108.35
康熙字典-GHZR
0881.10
汉语大字典-GZFY
428605
-GZJW
120211
-GZJW
306211
-G通规
1582
-G常用
次.9.62
-G古籍
11927
-HB1
AD6C
-H常用
3672
-T1
5147
全字庫-T甲表
0370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059
-J0
6207
-JMJ
02386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7066
-K人名
一..3262
-KP0
8888
-V2
1117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ǎn
YAN3 YAN2
(v4.0.1-6.0.0)
YAN2 YAN3
(v3.1.0-3.2.0)
YAN3 YAN2
(v2.1.0-3.0.0)
kHanyuPinlu
yǎn(11)
yan3(11)
(v4.0.1-6.2.0)
kTGHZ2013
423.060:yǎn
kHanyuPinyin
20820.040:yǎn,yán
kXHC1983
1331.040:yǎn
1331.040:yǎn
(v5.1.0)
kCantonese
jin2
hin2 jin2 jin5
(v4.1.0-13.0.0)
YIN5
(v2.1.0-4.0.1)
kJapanese
エン あまり はびこる
kJapaneseKun
HABIKORU SHIKU AMARI
kJapaneseOn
EN
kKorean
YEN
kHangul
연:0N
연
(v5.0.0-10.0.0)
kTang
iɛ̀n
kDefinition
overflow, spill over, spread ou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15C
0-515C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D6C
kIRG_TSource
T1-534F
1-534F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E27
0-5E27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662
0-6662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8F8
kIRG_VSource
V2-8F6C
2-8F6C
(v3.1.1-5.2.0)
kRSUnicode
144.3
kTotalStrokes
9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345
kDaeJaweon
1573.040
kFennIndex
626.04
kGSR
0197a
kHanYu
20820.040
kIRGDaeJaweon
1573.040
kIRGDaiKanwaZiten
3403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0820.040
kIRGKangXi
1108.350
kKangXi
1108.350
kKarlgren
242
kLau
3463
kMatthews
7402
kMeyerWempe
889b
kMorohashi
34033
kNelson
1607
kSBGY
290.35 412.0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OEMN
kCihaiT
1206.201
kFenn
5G
kFourCornerCode
2110.3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3670
kPhonetic
435 1572
435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D6C
kCCCII
215745
kCNS1986
1-534F
kCNS1992
1-534F
kEACC
215745
kGB0
4960
kGB1
4960
kJis0
6207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8F8
(v3.1.1-15.0.0)
kKSC0
706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888
kTaiwanTelegraph
5888
kTGH
2013:1582
kXerox
262:24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412+85.3.6 C+5412+144.6.3
kRSKangXi
144.3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