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合
U+9788(Basic)
革部6畫 共15畫 核心字
官話
ge2
sa3
ta4
粵語
gaap3
日語
コウ
ソウ
トウ
韓語
廣韻
見/合/入
見/洽/入
集韻
見/合/入
心/合/入
透/合/入
見/洽/入
定/合/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3-7937
HB2-E8B3
T2-555C
JMJ-027976
K2-6C6C
KP1-856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說文小篆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古洽切防汗也。从革合聲。
《說文解字》: 徒合切鼓聲也。从鼓合聲。古文䶀从革。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ge2
(1)
古代革制的胸甲
(2)
障泥
(3)
坚貌
(4)
囊属
sa3
(5)
同「靸」
sa3
(1)
古代小儿穿的鞋子 前帮深而覆脚,无后帮 形制与之类似的鞋也叫“靸”slippers made of straw
(2)
穿鞋时不提起后跟,拖着行走;穿(拖鞋)to wear cloth shoes with the backs turned in
(3)
低下的物品
(4)
乐曲中的一个乐段
(5)
飘忽;轻举
ta4
(6)
通「䶀」 鼓声
ta4
(1)
象声词 鼓鼙声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革部 046
《說文解字》
古洽切防汗也。从革合聲。
《說文解字繫傳》
苟搯反防汗也。從革合聲。 [臣鍇曰:「猶今胡人扞也。」]
《說文解字注》
古洽切防汗也。 [此當作所以防捍也。轉寫奪誤。《巾部》曰:幩,馬纏鑣扇汗也。與此無涉。篇,韵皆曰防捍。是相傳古本捍亦作扞。故譌汗。《荀卿》曰:犀兕鮫革。鞈如金石。《管子》。輕罪人蘭盾鞈革二戟。注曰:鞈革,重革。當心箸之。可以禦矢。鼂錯曰: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孟康曰:革笥,以皮作如鎧者被之。木薦,以木版作如楯。一曰革笥若楯。木薦之以當人心也。此皆防捍之說。鍇曰:今胡人扞𦝫也。知鍇本故作扞。] 从革。合聲。 [當云从革合,合亦聲。古洽切。七部。按《𡔷部》鞈,古文䶀。而此作小篆。訓防扞。與上文鞌䩸䩞,下文勒皆爲馬具者不相貫。鍇本篆體作鞈。獨從古文革。則恐好事者增之。仍从《𡔷部》偏旁耳。]
→䶀
鼓部 008
《說文解字》
徒合切鼓聲也。从鼓合聲。古文䶀从革。
《說文解字繫傳》
道合反鼓聲也。從鼓合聲。 [臣鍇按:相如賦曰:「鏗鏘鼞䶀,洞心駭耳。」] 古文䶀從革。
《說文解字注》
徒合切鼙聲也。 [鼙各本誤作𡔷。今正。《司馬法》曰:鼙聲不過闒。音義曰:闒吐臘反。劉湯荅反(臘今誤从犬)。闒卽䶀字也。《投壷・音義》曰:] ,鄭呼爲鼙也。其聲下。其音榻榻然。榻音吐臘反。榻亦卽䶀也。《史記・上林賦》。鏗鎗鏜䶀。《漢書》、《文選》作闛鞈。郭璞曰:闛鞈,𡔷音也。此渾言之耳。鼙亦𡔷也。《淮南・兵略訓》。若聲之與響。若鏜之與鞈。高注。鏜鞈,𡔷鼙聲。此謂鏜,𡔷聲。鞈,鼙聲也。从𡔷。合聲。 [徒合切。七部。按當依《釋文》吐臘反。] 古文䶀。从革。 [按《革部》有此字。別爲訓。後人誤移此增彼也。]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 【唐韻】古洽切【集韻】訖洽切,𠀤音夾。【說文】防汗也。【玉篇】橐也。以防捍也。【荀子·議兵篇】鞈如金石。【註】鞈,堅貌。
 又【管子·中匡篇】輕罪入蘭、盾、鞈革三戟。【註】蘭,卽蘭錡,兵架也。鞈革,重革當心著之,所以禦兵。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𠀤音閤。義同。【集韻】或作䩡。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與靸同。
 又䶀古作鞈。註詳鼓部六畫。或作鞜。
 又託合切,音錔。本作鞳。或作𩌐䶀闒。詳後鞳字註。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e2 [kɤ35] ㄍㄜˊ
sa3 [sa214] ㄙㄚˇ
ta4 [tʰa51] ㄊㄚˋ
粵語
gaap3 [kaːp3]
日語
コウ [koː]
ソウ [soː]
トウ [toː]
韓語
[kap]
[hjʌp]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1小韻古沓kɒp防捍防捍
2小韻古洽kɐp又公合切又公合切
刊謬補缺切韻
1小韻古沓kɒp防汗。叉公冾反。防汗。叉公冾反。
集韻
1小韻葛合kɒp橐也一曰捍防也或从夾橐也一曰捍防也或从夾
1趿小韻悉合sɒp說文小兒履也或作鞈𩎕說文小兒履也或作鞈𩎕
1小韻託合tʰɒp鏜鞳鐘鼓聲或省亦从眔从鼓亦作闒鏜鞳鐘鼓聲或省亦从眔从鼓亦作闒
2小韻訖洽kɪɐp說文防汗也說文防汗也
1小韻達合dɒp說文鼓聲也古作鞈或作鞜說文鼓聲也古作鞈或作鞜
增韻
1小韻託合tʰɑp相如賦鏗鏘鞈又洽韻増入相如賦鏗鏘鞈又洽韻増入
2小韻古洽kɪɐp堅貌荀子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又盍韻増入堅貌荀子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又盍韻増入
五音集韵
合盍1kɒp防桿防桿
合盍1tʰɒp=䶀:鼔聲=䶀:鼔聲
合盍1dɒp古文古文
合盍1sɒp並上同並上同
洽狎2kɪɐp上同又公合切上同又公合切
洪武正韻
合齊小韻託甲tʰiap相如賦鏗鏘闛鞈又見下相如賦鏗鏘闛鞈又見下
合齊小韻洽古kiap堅貌荀子犀兕以爲甲鞈如金石又見上堅貌荀子犀兕以爲甲鞈如金石又見上
古今韻會舉要
kiaʔ說文防汗也從革合聲徐曰猶今胡人扞腰又堅貌荀子犀兕以為田鞈如金石又合韻〇毛氏韻増說文防汗也從革合聲徐曰猶今胡人扞腰又堅貌荀子犀兕以為田鞈如金石又合韻〇毛氏韻増
音韻闡微
合葉洽開入聲小韻kap
合葉洽齊入聲小韻kiap
東國正韻
ㅏㅂ 甘感紺閤kap
ㅏㅂ 甘感紺閤sap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æp
董同龢
kə̂p 緝部
kəp 緝部
周法高
kəp 緝部
krəp 緝部
李方桂
kəp 緝部
krəp 緝部
鄭張尚芳
kuːb 緝3部
kruːb 緝3部
許思萊上古
krə̂p
許思萊東漢
kɛp
布之道諧聲域
KƏP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ˤəp
音節類型A
krˤəp
音節類型A
Notes 註
甲 鞈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兩者的「鎧甲」義同源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8923 -G3 8923 -GKX 1387.14 康熙字典-GKX 1526.17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HZR 4620.09 汉语大字典-GZFY 699905 -G古籍 02860 -HB2 E8B3 -T2 5360 全字庫-T乙表 05623 異體字字典-JMJ 02797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7676 -KP1 856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JIA2 GE2 TA4 (v4.0.1-6.0.0)
JIA2 (v3.1.0-3.2.0)
JIA2 GE2 TA4 (v2.1.0-3.0.0)
kHanyuPinyin
74334.150:gé,sǎ,tà
kCantonese
gaap3
GAAP3 (v2.1.0-4.0.1)
kJapanese
コウ ソウ トウ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7937
3-7937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E8B3
kIRG_TSource
T2-555C
2-555C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27976
kIRG_KSource
K2-6C6C
2-6C6C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8568
kRSUnicode
177.6
kTotalStrokes
15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901.330
kGSR
0675l
kHanYu
74334.150
kIRGDaeJaweon
1901.330
kIRGDaiKanwaZiten
4280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74334.150
kIRGKangXi
1387.140
kKangXi
1387.140
kMorohashi
42805
kSBGY
534.38 543.3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JOMR
kCihaiT
1467.201
kFourCornerCode
4856.1
kPhonetic
509
kUnihanCore2020
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E8B3
kCCCII
234D4C
kCNS1986
2-555C
kCNS1992
2-555C
kGB3
8923
kKPS1
8568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77.6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