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𨒰
𨒰
⿺辶㜽(.,T,J)
U+284B0(Ext B)
辵部6畫 共9畫
字形共9(.,T)、10(J)畫
官話
you2()
liu2()
日語
ユウ
廣韻
以/尤/平
集韻
以/尤/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1257.04
T4-3032
JMJ-050853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Ha
00Mo
01Ha
01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See 䢊.
《說文解字》: 以周切旌旗之流也。从㫃汓聲。古文游。
Meaning 字義
(1)
同「游」 也作“遊”
liu2
(1)
同「斿」 古代连缀于旗帜正幅下沿的垂饰
liu2
(1)
古代旌旗末端直幅、飘带之类的下垂饰物 后作「旒」
liu2
(1)
古代旌旗直幅、飘带之类的下垂饰物streamer
you2
(2)
在水中浮行或潜泳to swim 游泳
(3)
河流river
(4)
流动,不固定unsettled 游牧 游击
(5)
同「遊」 1.遨游;游览 2.嬉戏;玩乐 3.外出求学,求官 4.闲散,无固定职业 5.交往 6.游说,举荐 7.行宫 泛指游玩的地方
you2
(1)
遨游;游览to travel
(2)
求学
(3)
游荡;游逸to wander
(4)
嬉戏,游乐to play with
(5)
游观之所
(6)
行走
(7)
行;云游
(8)
游说
(9)
无拘束
(10)
优游;闲逛
(11)
交游;交结
(12)
飘浮
(13)
流动
(14)
潜水浮行
(15)
虚浮不实
(16)
放纵;放任
(17)
游侠
(18)
无官职的人
(19)
通「由」
you2
(1)
原因;缘由reason 理由
(20)
(6)
虚浮,不切实
(7)
我国古代行政单位
(8)
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 也作「㘥」
e2
(1)
鸟媒,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鸟的鸟 今称“囮子”,也称“㘥子”decoy
(9)
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 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10)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游
㫃部 017𨒰
《說文解字》
以周切旌旗之流也。从㫃汓聲。古文游。
《說文解字繫傳》
延秋反旌旗斿也。從㫃汓聲。汓,古文泅。 [臣鍇曰:「旌旗邊所綴也。《爾雅》曰:『練斿九。』《春秋公羊》曰:『若贅斿。』又敖斿也。」] 古文游。 [臣鍇曰:「,古文子字,蓋從古文汓省,此正敖遊字。」]
《說文解字注》
以周切旌旗之流也。 [流宋刊本皆同。《集韵》、《類篇》乃作旒。俗字耳。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偁流也。大常十有二游。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游。《周禮》。王建大常。十有二游。上公建旂。九游。侯伯七游。子男五游。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其游各視其命之數。《禮緯》含文嘉云: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諸侯七仞九旒齊軫。卿大夫五仞七旒齊較。士三仞五旒齊首。皆不言其命數。未可信。旗之正幅爲縿。游則屬焉。節服氏。六人維王之大常。注。王旌十二旒。㒳㒳以縷綴連。旁三人持之。然則旗之制。游屬於㒳旁。十二游者,一旁六游。九游,則㒳旁一四一五。巳下可知也。曳地,齊軫皆謂游。其正幅之長。《爾雅》曰:旐長㝷。餘未聞。游亦曰旓。楊雄賦有此字。《大人賦》作髾游。《周禮》省作斿。引伸爲凡垂流之偁。如《弁師》說冕弁之斿是。又引伸爲出游,嬉游。俗作遊。] 从㫃。汓聲。 [以周切。三部。此字省作斿。俗作旒。《集韵》云:斿亦作㫍。按此說必有據。上文㫍篆與此同義。而居非其次。當移此下。正之曰:游或作㫍。] 𨒰,古文游。 [从辵者,流行之義也。从㜽者,汓省聲也。俗作遊者,合二篆爲一字。]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字彙補】古文遊字。註詳九畫。
 又人名。【宋史·世系表】宗室趙與𨒰。 字彙補(1666)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ou2 [iou35] ㄧㄡˊ ()
liu2 [liou35] ㄌㄧㄡˊ ()
日語
ユウ [jɯː] [漢]
[jɯ] [呉]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以周iəu古文(遊‧上同(游‧浮也放也又姓出馮翊廣平前燕慕容廆以廣平游䆳爲股肱))古文(遊‧上同(游‧浮也放也又姓出馮翊廣平前燕慕容廆以廣平游䆳爲股肱))
集韻
3小韻夷周jiəu行也或从子从斿通作游行也或从子从斿通作游
五音集韵
喻四3jiəu古文古文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尤侯幽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齊梁陳北周隋
尤侯幽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布之道諧聲域
LU
聲首
布之道擬音
lu
音節類型B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4 8016 -G5 8016 -GKX 1257.04 康熙字典-GKX 1261.12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HZR 4090.04 汉语大字典-T4 1618 全字庫-JMJ 05085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1 JMJ 05085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Japanese
ユウ ユ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1257.04
KX125704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4-3032
4-3032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50853
kRSUnicode
162.6
kTotalStrokes
9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63835.070
kIRGHanyuDaZidian
63835.070
kIRGKangXi
1257.040
kKangXi
1257.040
kMorohashi
38852 38852:E0100
kSBGY
204.48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62.6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