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bing3
日語
ヘイ
ヒョウ
ホウ
ビョウ
廣韻
並/耕開/上
集韻
並/庚二開/上
幫/庚三開/上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1467.06
T5-5A48
JMJ-055116
KP1-8C9F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說文小篆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兵永切
蚌也。从𤋳丙聲。
Meaning 字義
bing3
(1)
蚌
(2)
鱼尾
(3)
鳊鱼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兵永切
蚌也。从𤋳丙聲。
《說文解字繫傳》
蒲猛反
蚌也。從魚丙聲。 [臣鍇曰:「《爾雅》作螷。」]
《說文解字注》
兵永切
蚌也。 [蚌者,辱屬。亦名𩶁。] 从魚。丙聲。 [兵永切。音在十部。]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 【廣韻】蒲幸切【集韻】補永切,𠀤音丙。【說文】蚌也。【廣韻】蛤𩶁,與蠯螷同。又【集韻】白猛切,音鮩。蟲名。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bing3 [piŋ214] ㄅㄧㄥˇ
日語
ヘイ [heː] [漢]
ヒョウ [çoː] [呉]
ホウ [hoː] [漢]
ビョウ [bʲoː] [呉]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並耕開
梗攝耕韻2等開口上耿韻𠊧小韻蒲幸切bɐŋ蛤𩶁蛤𩶁
刊謬補缺切韻
並耕開
梗攝耕韻2等開口上耿韻𠊧小韻蒲幸切bæŋ蛤(𩶁)。亦作。蛤(𩶁)。亦作。
集韻
並庚二開
梗攝庚韻2等開口上梗韻𩶁小韻白猛切bɪaŋ蟲名蟲名
幫庚三開
梗攝庚韻3等開口上梗韻丙小韻補永切piaŋ說文蚌也說文蚌也
五音集韵
並庚清二開
梗攝庚韻2等開口上梗韻並母二等bɪaŋ蚌也蚌也
幫庚清三開
梗攝庚韻3等開口上静韻幫母三等piaŋ說文蚌也說文蚌也
音韻闡微
並東冬庚蒸青開上聲梗韻�小韻並母二等pʰəŋ
幫東冬庚蒸青齊上聲梗韻丙小韻幫母三等piŋ
韻略易通
氷庚晴開舒去聲庚晴韻pəŋ蛤属一作⿱庚䖵蛤属一作⿱庚䖵
東國正韻
ㅃ ㆎㆁ 上搄肯亘亟韻bɤiŋ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董同龢
bʰuăŋ 陽部
李方桂
braŋx 陽部
布之道諧聲域
RAŊ
聲首丙
PRAŊ
聲首丙
布之道擬音
brˤaŋʔ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pʰ
pʰɔŋ
陽上(12)
粵廣東韶關13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粵廣東佛山13
粵廣東佛山順德13
粵廣東江門白沙21
粵廣東肇慶13
粵廣東東莞13
粵廣東雲浮羅定13
粵廣西貴港桂平24
粵廣西百色23
粵廣西崇左寧明23
粵香港13
上聲(7)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文讀,白讀。)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客廣東深圳31
粵廣東深圳寶安11
粵廣東珠海前山13
粵廣東中山石岐213
粵澳門13
陰上(2)
客廣西南寧馬山31
粵廣東雲浮35
陰去(3)
客廣東惠州213
粵廣西北海33
粵廣西欽州33
陰平(2)
客廣東東莞33
粵香港新界232
pʰaŋ
陽上(2)
粵廣西欽州靈山22
粵廣西玉林北流23
陰上(1)
粵廣西崇左24
陽平(1)
客廣西玉林北流24
pʰøŋ
陽平(1)
粵廣西貴港南江22
pʰuŋ
陽上(1)
粵廣西玉林博白24
p
pɔŋ
陽上(1)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上聲(1)
閩廣東中山隆都24
paŋ
陽上(1)
粵廣西百色那畢24
陰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24
陰去(1)
粵廣西河池宜州44
陽去(2)
粵廣西來賓武宣21
平廣西桂林朝陽21
去聲(2)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pɐŋ
陽上(1)
平廣西玉林福綿13
陰上(1)
粵廣西柳州融水55 (印刷誤為35,此地陰上應為55。)
陰去(1)
平廣西柳州融水435
pøŋ
陽上(1)
粵廣東清遠連山13
puŋ
陰上(1)
粵廣西桂林臨桂42
poŋ
陽去(1)
閩廣西貴港平南22
pœŋ
陽去(1)
粵廣西南寧賓陽52
puaŋ
陽上(1)
粵廣西梧州蒙山35
pɛ̃
陰上(1)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pie
陰上(1)
平湖南永州道縣55
pa
陽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pəŋ
陽上(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2
b
baŋ
去聲(1)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Notes 註
螷 蚌 𩶁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螷」是蚌的一種,兩字支東旁對轉。「𩶁」訓蚌,兩字東陽旁轉。同源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5
8643
简体: 𫚎
GKX
1467.06
康熙字典-GHZR
4991.04
汉语大字典-T5
5840
全字庫-T丙表
17205
異體字字典-JMJ
05511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P1
8C9F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bǐng
kHanyuPinyin
74680.070:bǐng
kJapanese
ヘイ ヒョウ ホウ ビョウ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1467.06
KX146706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5-5A48
5-5A48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55116
kIRG_KPSource
KP1-8C9F
kRSUnicode
195.5
kTotalStrokes
16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74680.070
kIRGHanyuDaZidian
74680.070
kIRGKangXi
1467.060
kKangXi
1467.060
kMorohashi
46033
kSBGY
317.3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ihaiT
1526.507
kPhonetic
1605*
(v14.0.0-15.1.0)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KPS1
8C9F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95.5
(v3.2.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2B68E
kTraditionalVariant
U+2B68E
(v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