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㣂弓(.,J)
U+4C1C(Ext A)
鬲部6畫 共16畫
官話
li4
粵語
lik6
日語
レキ
韓語
集韻
來/錫開/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5-3F2D
T3-5376
JMJ-00590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汗簡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Cooking utensil (鬲) with smell.
《說文解字》: 郞激切㽁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凡䰜之屬皆从𩰲。
《字源》:象形 “鬲”是炊器,用它烧火做饭,上面热气腾腾,连通热气画出的就是“䰜”
Meaning 字義
li4
(1)
同「鬲」 古代炊器
li4
(1)
古代炊具 有陶制与金属制两种 圆口,三足,足中空而曲cooking tripod with hollow legs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䰜部 001
《說文解字》
郞激切㽁也。古文亦鬲字。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凡䰜之屬皆从𩰲。
《說文解字繫傳》
連的反㽁也。古文亦鬲字,象熟飪五味氣上出。凡䰜之屬,皆從䰜。 [臣鍇曰:「言此古書鬲字,今則別也。弜,气之狀也。」]
《說文解字注》
㽁也。 [二字淺人𡚶增。此云古文亦鬲字。卽亣籒文大改古文之例。何取以《漢令》鬲爲訓釋乎。] 古文亦鬲字。 [鬲䰜皆古文也。] 象孰飪五味气上出也。 [謂弜也。鬲䰜本一字。鬲專象器形。故其屬多謂器。䰜兼象孰餁之气。故其屬皆謂孰餁。] 凡䰜之屬皆从䰜。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鬲字部】 【集韻】鬲,古作䰜。註詳部首。 集韻(1039)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li4 [li51] ㄌㄧˋ
粵語
lik6 [liːk2]
日語
レキ [ɾeki]
韓語
[ɾjʌk]
[jʌk]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集韻
錫開4小韻狼狄lɛk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或作䰛㽁鎘鬴𩱔䥶鑠𨬑古作䰜象孰飪五味气上出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或作䰛㽁鎘鬴𩱔䥶鑠𨬑古作䰜象孰飪五味气上出
五音集韵
錫開4lɛk=鎘:鎘鎗=鎘:鎘鎗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白-沙
*k.rˤek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IRGN 1366.1.079310 -G4 3113 -G5 3113 -GKX 1458.21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KX 1459.16 康熙字典-GHZR 1071.01 汉语大字典-T3 5186 全字庫-JMJ 00590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LI4 (v3.1.0-6.0.0)
kHanyuPinyin
21003.020:lì
kCantonese
lik6
LIK6 (v3.1.1-4.0.1)
LIK9 (v3.1.0)
kJapanese
レキ
kDefinition
(ancient form of 鬲) a large earthen pot, a large iron cauldro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5-3F2D
5-3F2D (v3.0.0-5.2.0)
kIRG_TSource
T3-5376
3-5376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05908
kRSUnicode
193.6
kTotalStrokes
16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21003.020
kIRGHanyuDaZidian
21003.020
kIRGKangXi
1459.160
kKangXi
1459.160
kMorohashi
4568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NM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