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ping2(馮)
feng2(馮)
粵語
fung4
pang4
日語
ヒョウ(馮)
フウ(馮)
ビョウ(馮)
ブ(馮)
ブン(馮)
ホウ(馮)
ヘイ(馮)
フン(馮)
韓語
빙
풍
越南
bằng(馮)
phùng(馮)
廣韻
並/蒸/平(馮)
並/東三/平(馮)
集韻
並/蒸開/平(馮)
奉/東三/平(馮)
滂/耕開/平(馮)
並/耕開/平(馮)
滂/蒸開/平(馮)
奉/文/上(馮)
並/庚三開/去(馮)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76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Origin 字源諸說
Meaning 字義
(1)
「馮」的简化字
→馮
ping2
(1)
马行疾。又马行疾蹄声
(2)
盛;大;满
(3)
怒;烦闷 也作「憑」
→憑
ping2
(4)
怒;愤懑
(4)
登;乘
(5)
欺凌
(6)
挟
(7)
装
(8)
徒涉;蹚水
(9)
通「凭」 1.靠 2.依恃;凭借
→凭
ping2
(1)
依靠,靠在几、栏等物体上
(10)
通「朋」(peng2) 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朋
peng2
(1)
古代货币单位 五贝为一朋 一说两贝为一朋 又说五贝为一系,而系为一朋
(11)
[馮翊]1.古郡名 在今陕西省大荔县 本汉代三辅之一左冯翊地,三国魏改置冯翊郡
feng2
(12)
姓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ping2 [pʰiŋ35] ㄆㄧㄥˊ (馮)
feng2 [fɤŋ35] ㄈㄥˊ (馮)
粵語
fung4 [fuːŋ1]
pang4 [pʰɐŋ1]
日語
ヒョウ [çoː] [漢] (馮)
フウ [ɸɯː] [漢] (馮)
ビョウ [bʲoː] [呉] (馮)
ブ [bɯ] [呉] (馮)
ブン [bɯɴ] [呉] (馮)
ホウ [hoː] [漢] (馮)
ヘイ [heː] (馮)
フン [ɸɯɴ] [漢] (馮)
韓語
빙 [piŋ]
풍 [pʰuŋ]
越南
bằng [ɓăŋ21] (馮)
phùng [fuŋ21] (馮)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並蒸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凭小韻扶冰切bieŋ周禮馮相氏鄭玄云馮乗也相視也丗登髙臺以視天文又防戎切(馮)周禮馮相氏鄭玄云馮乗也相視也丗登髙臺以視天文又防戎切(馮)
並東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平東韻馮小韻房戎切biuŋ馮翊郡名又姓畢公髙之伸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乃長樂房戎切七(馮)馮翊郡名又姓畢公髙之伸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乃長樂房戎切七(馮)
刊謬補缺切韻
並東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平東韻馮小韻扶隆切bĭuŋ扶隆反。人姓。從冫,音冰。五。(馮)扶隆反。人姓。從冫,音冰。五。(馮)
集韻
並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凭小韻皮冰切bieŋ說文馬行疾也一曰乘也(馮)說文馬行疾也一曰乘也(馮)
奉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馮小韻符風切bviuŋ說文馬行疾也又姓(馮)說文馬行疾也又姓(馮)
滂耕開
梗攝耕韻2等開口平耕韻怦小韻披耕切pʰɪɐŋ馮閎大也一曰虛廓(馮)馮閎大也一曰虛廓(馮)
並耕開
梗攝耕韻2等開口平耕韻弸小韻蒲萌切bɪɐŋ馮閎大也(馮)馮閎大也(馮)
滂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淜小韻披冰切pʰieŋ盛也春秋傳震電馮怒徐邈說(馮)盛也春秋傳震電馮怒徐邈說(馮)
奉文
臻攝文韻3等合口上吻韻憤小韻父吻切bviuən說文懣也或从奮亦作馮20+10(馮)說文懣也或从奮亦作馮20+10(馮)
並庚三開
梗攝庚韻3等開口去映韻病小韻皮命切biaŋ據也漢書凴玉幾(馮)據也漢書凴玉幾(馮)
禮部韻略
並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凭小韻皮冰切bieŋ馬行疾一曰来也左傳以馮君子陵也又符中切見東字韻(馮)馬行疾一曰来也左傳以馮君子陵也又符中切見東字韻(馮)
奉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馮小韻符中切bviuŋ符中切釋云馮翊郡名亦姓畢公髙之後又皮冰切見蒸字韻(馮)符中切釋云馮翊郡名亦姓畢公髙之後又皮冰切見蒸字韻(馮)
增韻
並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凭小韻皮冰切bieŋ左傳馮軾而觀漢書馮軾下齊又馮行疾故字从馬又徒渉也與淜通漢分闗中為三輔左馮翊取依馮輔翊之義又東韻(馮)左傳馮軾而觀漢書馮軾下齊又馮行疾故字从馬又徒渉也與淜通漢分闗中為三輔左馮翊取依馮輔翊之義又東韻(馮)
奉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馮小韻符中切bviuŋ符中切姓又蒸韻(馮)符中切姓又蒸韻(馮)
五音集韵
奉東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平東韻奉母三等bviuŋ房戎切馮翊郡名又姓畢公高之後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長樂又說文馬行疾也十八(馮)房戎切馮翊郡名又姓畢公高之後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長樂又說文馬行疾也十八(馮)
滂庚清二開
梗攝庚韻2等開口平庚韻滂母二等pʰɪaŋ馮閎大也一曰虚廓(馮)馮閎大也一曰虚廓(馮)
並庚清二開
梗攝庚韻2等開口平庚韻並母二等bɪaŋ馮閎大也(馮)馮閎大也(馮)
滂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滂母三等pʰieŋ成也春秋傳震電馮怒徐邈讀(馮)成也春秋傳震電馮怒徐邈讀(馮)
並蒸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平蒸韻並母三等bieŋ周禮馮相氏鄭玄云馮乗也相視也世登髙䑓以視天文又防戎切(馮)周禮馮相氏鄭玄云馮乗也相視也世登髙䑓以視天文又防戎切(馮)
奉文
臻攝文韻3等合口上吻韻奉母三等bviuən=憤:房吻切懣也三十一(馮)=憤:房吻切懣也三十一(馮)
並庚清三開
梗攝庚韻3等開口去勁韻並母三等biaŋ㨿也尚書馮玉几(馮)㨿也尚書馮玉几(馮)
洪武正韻
奉東撮
東韻開口平東韻馮小韻符中切vyuŋ符中切姓又庚韻(馮)符中切姓又庚韻(馮)
並庚齊
庚韻開口平庚韻平小韻蒲明切biəŋ左傳馮軾而觀漢書馮軾下齊又馬行疾故字从馬又徒渉也與淜通漢分闗中爲三輔左馮翊取依馮輔翊之義又東韻(馮)左傳馮軾而觀漢書馮軾下齊又馬行疾故字从馬又徒渉也與淜通漢分闗中爲三輔左馮翊取依馮輔翊之義又東韻(馮)
古今韻會舉要
奉公平東韻公韻奉母bvuŋ符風切次宮濁音說文馬行疾注見蒸韻皮冰切又馮翊郡名漢三輔秦為內史西魏改同州又姓鄭馮簡子後(馮)符風切次宮濁音說文馬行疾注見蒸韻皮冰切又馮翊郡名漢三輔秦為內史西魏改同州又姓鄭馮簡子後(馮)
並京行平蒸韻京韻並母biŋ說文馬行疾从馬从仌聲周禮馮相氏鄭云馮乗也相視也世登髙臺以視天文又東韻(馮)說文馬行疾从馬从仌聲周禮馮相氏鄭云馮乗也相視也世登髙臺以視天文又東韻(馮)
蒙古字韻
Hw ꡤung ꡟꡃ平東韻vuŋ(馮)()(馮)
p ꡌing ꡞꡃ平庚韻biŋ(馮)()(馮)
音韻闡微
奉東冬庚蒸青合陽平東韻馮小韻奉母三等fuŋ(馮)(馮)
並東冬庚蒸青齊陽平蒸韻凭小韻並母三等piŋ(馮)(馮)
中原音韻
滂庚青齊陽平庚青韻pʰiəŋ(馮)(馮)
非東鍾合陽平東鍾韻fuŋ(馮)(馮)
韻略易通
風東洪合舒陽平東洪韻fuŋ姓氏(馮)姓氏(馮)
中州音韻
奉東鍾合平聲東鍾韻馮小韻vuŋ姓(馮)姓(馮)
並庚青齊平聲庚青韻平小韻biəŋ徒涉也(馮)徒涉也(馮)
中華新韻
ㄈ ㄥ 陽平庚韻乙類fɤŋ(馮)(馮)
東國正韻
ㅃ ㅣㆁ 平搄肯亘亟韻biŋ(馮)(馮)
ㅃ ㅗㆁ 平公拱貢穀韻boŋ(馮)(馮)
ㅃ ㅜㄴ 上君攟攈屈韻bun(馮)(馮)
戚林八音
非風 春公 陽平春公韻huŋ(馮)(馮)
邊 賓京 陽平賓京韻piŋ(馮)(馮)
分韻撮要
非 東 陽平東韻foŋ姓又音朋(馮)姓又音朋(馮)
滂 登 陽平登韻pʰɐŋ渡河無舟曰馮又音逢(馮)渡河無舟曰馮又音逢(馮)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蒸
東漢
蒸
魏
蒸
晉
蒸
北魏後期北齊
東
齊梁陳北周隋
東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i̯əŋ(馮)
王力
bǐwəŋ 蒸部(馮)
bǐəŋ 蒸部(馮)
董同龢
bʰjuə̆ŋ 蒸部(馮)
bʰjuəŋ 蒸部(馮)
周法高
bjwəŋ 蒸部(馮)
biəŋ 蒸部(馮)
李方桂
bjəŋ 蒸部(馮)
bjiəŋ 蒸部(馮)
鄭張尚芳
brɯŋ 蒸0部(馮)
bɯŋ 蒸0部(馮)
白-沙
*[b]rəŋ(馮)
*[Cə.b]əŋ(馮)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bǝŋ(馮)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bǝŋ(馮)
斯塔羅斯金西漢
bǝŋ(馮)
斯塔羅斯金東漢
bǝŋ(馮)
許思萊上古
brəŋ(馮)
許思萊東漢
bɨŋ(馮)
布之道諧聲域
PRƏŊ(馮)
聲首仌
布之道擬音
brəŋ(馮)
音節類型B
bləŋ(馮)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f
foŋ
陽平(48)
官江蘇常州金壇35
官江蘇淮安漣水3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45
官安徽蕪湖55
官安徽安慶35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黃岡紅安 (文)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官重慶31
官重慶江津2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四川雅安漢源31
官四川涼山西昌52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遵義21
官貴州畢節2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53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官雲南大理31
吳江西上饒廣豐341
閩海南海口21 (文姓)
閩海南定安31 (文)
粵廣東韶關21
粵廣東深圳寶安21
粵廣東珠海斗門22
粵廣東珠海前山21
粵廣東佛山42
粵廣東佛山順德42
粵廣東肇慶21
粵廣東肇慶封開24
粵廣東清遠21
粵廣東清遠連山21
粵廣東東莞21
粵廣東雲浮21
粵廣東雲浮羅定21
粵香港21
粵香港大埔泰亨21
粵香港新界21
粵澳門21
平廣西玉林福綿31
平雲南文山富寧31
fəŋ
陽平(66)
官北京35
官河北邯鄲大名42
官河北邯鄲魏縣53
官江蘇徐州45
官江蘇連雲港
官安徽合肥55
官安徽淮北44
官安徽阜陽55
官安徽阜陽潁上33
官安徽宿州碭山55
官安徽宿州埇橋55
官山東濟南42
官山東濟南章丘55
官山東淄博博山3
官山東棗莊嶧城55
官山東東營廣饒53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煙台蓬萊55
官山東濰坊安丘42
官山東濰坊昌邑53
官山東濰坊臨朐42
官山東濰坊壽光2
官山東濟寧2
官山東泰安寧陽42
官山東泰安4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官山東日照東港42
官山東日照五蓮53
官山東臨沂莒南42
官山東臨沂平邑2
官山東臨沂沂水53
官山東德州2
官山東聊城2
官山東濱州博興53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山東菏澤單縣52
官河南鄭州城關53
官河南開封52
官河南洛陽3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官河南新鄉長垣51
官河南濮陽42
官河南許昌42
官河南漯河召陵53
官河南南陽南召52
官河南商丘梁園52
官河南商丘睢縣42
官河南信陽55
官河南周口淮陽53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42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陝西西安24
官陝西寶雞53
官陝西咸陽三原35
官陝西漢中漢臺42
官甘肅武威民勤53
官寧夏銀川3 (姓)
官新疆烏魯木齊52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客江西九江修水13
客江西宜春奉新13
客廣東韶關南雄21
贛湖北黃石陽新
贛湖南株洲醴陵
陰平(1)
官甘肅臨夏243
去聲(1)
官山東煙台5
fuŋ
陽平(30)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北天門13
官湖南郴州21 (姓)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江西贛州寧都13
客廣東廣州從化35
客廣東韶關新豐24
客廣東東莞11
客廣西南寧馬山213
客廣西玉林北流24
客廣西玉林博白23
客香港沙田21
贛江西撫州黎川35
粵廣西南寧21
粵廣西南寧賓陽213
粵廣西柳州融水21
粵廣西桂林臨桂21
粵廣西北海21
粵廣西欽州21
粵廣西欽州靈山53
粵廣西貴港桂平21
粵廣西貴港南江22
粵廣西玉林北流32
粵廣西玉林博白232
粵廣西百色52
粵廣西崇左31
粵廣西崇左寧明21
平廣西梧州藤縣212
陽平乙(1)
贛江西南昌45
fɔŋ
陽平(7)
粵廣東江門白沙22
粵廣西百色那畢31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平廣東清遠保安25
平廣西柳州融水21
平廣西百色田東41
平廣西崇左扶綏21
fən
陽平(3)
官江蘇南京24
官安徽銅陵樅陽13
官甘肅蘭州51
陰平(1)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fə̃
陽平(4)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官安徽蚌埠55
官甘肅張掖山丹53
官青海西寧24
陰平(1)
官甘肅酒泉敦煌24
fɤŋ
陽平(3)
官安徽亳州蒙城44
官新疆哈密51
贛湖南岳陽平江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fʊŋ
陽平(1)
粵廣東廣州21
fʌŋ
陽平(1)
官江蘇南通
fə̃ɣ
陽平(1)
官陝西延安寶塔24
fə̃ŋ
陽平(1)
官甘肅酒泉肅州53
feŋ
陽平(1)
閩海南澄邁42 (文)
fieu
陽平(1)
平廣東佛山西岸24
føŋ
陽平(1)
平廣西南寧亭子21
fɔu
陽平(1)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fɔ̃
陽平(1)
平廣西桂林平樂31
fɛŋ
陽平(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v
voŋ
陽平(10)
吳上海浦東新區324
吳江蘇常州213
吳江蘇蘇州24
吳江蘇泰州靖江223
吳浙江杭州213
吳浙江寧波113
吳浙江嘉興231
吳浙江湖州雙林113
吳浙江衢州開化341
吳浙江台州仙居312
陽去(4)
吳上海13
吳江蘇無錫213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吳江蘇鎮江丹陽113
vəŋ
陽平(2)
吳浙江衢州龍游21
吳浙江麗水雲和423
vʊŋ
陽平(2)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吳浙江紹興231
x
xoŋ
陽平(5)
官湖北黃岡紅安 (白)
官湖南常德213
官湖南懷化會同31 (姓)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湘湖南長沙13
xuŋ
陽平(6)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1 (姓)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姓)
閩福建寧德柘榮21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xuəŋ
陽平(1)
官安徽淮南鳳台55
xue
陽平(1)
平湖南永州道縣31
p
puŋ
陽平(1)
粵廣西梧州蒙山21
paŋ
陽平(9)
閩福建廈門35 ((白))
閩福建泉州南安24
閩福建漳州漳浦213
閩廣東汕頭55
閩廣東潮州55
閩廣東揭陽55
閩廣西貴港平南12
閩海南東方21
粵廣西賀州信都24
陰去(1)
閩廣東湛江雷州21
pɔŋ
上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21
h
hoŋ
陽平(4)
吳安徽黃山甘棠213
閩廣東茂名電白11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粵廣東中山石岐51
陽去(1)
閩廣東中山隆都31
həŋ
陽平(2)
客江西贛州南康11
客廣東惠州11
huŋ
陽平(2)
閩福建福州53
閩福建寧德古田33
hɒŋ
陽平(1)
閩福建莆田仙游24
houŋ
陽平(1)
閩福建寧德福安22
ʔb
ʔbaŋ
陽平(9)
閩海南海口21 (白姓)
閩海南三亞21
閩海南瓊海22
閩海南萬寧22
閩海南定安31 (白)
閩海南澄邁42 (白)
閩海南昌江21
閩海南樂東211
閩海南陵水11
pʰ
pʰoŋ
陽去(1)
平湖南永州寧遠21
pʰuŋ
陽平(4)
客廣東深圳11
客廣東梅州梅縣11
客廣東梅州五華13
贛福建三明泰寧33
pʰaŋ
陰平(1)
閩廣東汕尾海豐33
pʰɤŋ
陽平(1)
閩福建三明將樂22
pʰɔuŋ
陽平(1)
閩福建三明沙縣31
ɦ
ɦoŋ
陽平(2)
吳上海浦東新區324
吳浙江溫州31
ɦʊŋ
陽平(1)
吳浙江紹興231
b
boŋ
陽平(1)
吳安徽池州貴池35
buŋ
陽平(1)
湘湖南永州33 (姓)
hɦ
hɦoŋ
陽平(1)
吳江蘇泰州靖江223
hv
hvəŋ
陽平(1)
吳安徽宣城寧國11
ɦv
ɦvoŋ
陽平(1)
吳安徽宣城宣州13
ɸ
ɸən
陽平(1)
湘湖南湘潭12
ɣ
ɣan
陽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ʔ
ʔuŋ
陽平(1)
粵廣西河池宜州31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éng
FENG2 PING2
(v4.0.1-6.0.0)
FENG2
(v3.1.0-3.2.0)
FENG2 PING2
(v2.1.0-3.0.0)
kTGHZ2013
098.100:féng
kXHC1983
0331.050:féng 0883.070:píng
0331.050:féng 0883.070:píng
(v5.1.0)
kCantonese
fung4
FUNG4
(v3.2.0-4.0.1)
kDefinition
surname; gallop; by dint of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76B
0-376B
(v3.0.0-5.2.0)
kRSUnicode
15.3
kTotalStrokes
5
kIICore
A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000.000
(v2.1.0-3.0.0)
kHanYu
74540.040
kIRGHanyuDaZidian
74540.040
kIRGKangXi
0131.231
kKangXi
0131.231
kMorohashi
99999
(v2.1.0-5.1.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IMNVM
kFourCornerCode
3712
kFrequency
5
(v3.2.0-15.1.0)
kPhonetic
1051*
(v14.0.0-15.1.0)
kUnihanCore2020
G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7612D
kEACC
27612D
kGB0
2375
kMainlandTelegraph
7458
kTGH
2013:30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87.2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TraditionalVariant
U+99AE
kZVariant
U+99AE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