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zai4
粵語
zoi6
zoi2
日語
ザイ
ゼ
サイ
韓語
재
越南
tại
廣韻
從/咍/上
從/咍/去
集韻
從/咍一/上
從/咍一/去
訓読
ある(有る)
います(坐す)
まします(在す)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45A
HB1-A662
T1-4763
J0-3A5F
K0-6E24
V1-504E
KP0-EBD6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商
甲骨文
賓組
商
甲骨文
出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秦
簡帛
放馬灘
秦
簡帛
睡虎地
秦
簡帛
嶽麓書院
秦
簡帛
龍崗
秦
簡帛
關沮
秦
簡帛
里耶
秦
篆書
李斯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隸書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漢
石經
熹平石經
魏
石經
三體石經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昨代切
存也。从土才聲。
Meaning 字義
zai4
(1)
存,存在to exist
(2)
居于;处于to be in
(3)
留在(某团体);属于(某团体)to stay, to belong to
(4)
所在;处
(5)
由于;取决于 表示事物的原因和目的because of, depends on
(6)
存问;问候
(7)
省视;观察
(8)
通「載」 终
(9)
通「纔」(cai2) 表示数量少
→纔
cai2
(2)
副词 后作「才」 1.表示时间,相当于“刚才”、“刚刚” 2.表示数量或程度,相当于“仅仅”、“只” 3.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然后怎么样,多与“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为了”连用 4.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 如:他的舞台速写画得才好呢!小孩长得才胖哩! 5.表示假设,相当于“一”、“但”
(10)
通「哉」(zai1) 助词
→哉
zai1
(2)
助词 1.形容词后缀 2.表示动态,相当于“了”
(11)
副词 正在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adverb used to indicate an action in progress)
(12)
介词 表示动作、性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相当于“于”(preposition used to indicate time, place, condition, scope)
(13)
助词 1.用在动词以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2.表示一定的语气 3.着
(14)
姓
(壯)
壯字用同「侢」
→侢
(壯)
caih 凭借;无论;任由;随便
(壯)
壯字用同「𭁥」
→𭁥
(壯)
caiq 再;又
(喃)
tại 詞:tại gia, tại vị, tại sao 義:at home, to keep somebody in office, why
(喃)
◎ Ở nơi nào đó.#A1: 在 tại
(喃)
〄 Do, bởi vì.#A1: 在 tại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昨代切
存也。从土才聲。
《說文解字繫傳》
前來反
存也。從土才聲。此與坐同意。
《說文解字注》
昨代切
存也。 [存,恤問也。《釋詁》。徂,在,存也。在,存,察也。按虞《夏書》在訓察。謂在與伺音同。卽存問之義也。在之義古訓爲存問。今義但訓爲存兦之存。] 从土。才聲。 [昨代切。一部。]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ai4 [tsai51] ㄗㄞˋ
粵語
zoi6 [tsɔːi2] 在於, 在場, 在逃, 在下, 在野, 在乎, 在意, 自在, 存在, 內在
zoi2 [tsɔːi35]
日語
ザイ [zai] [呉]
ゼ [ze]
サイ [sai] [漢]
韓語
재 [tɕɛ]
越南
tại [taj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從咍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在小韻昨宰切dzɒi居也存也昨宰切一居也存也昨宰切一
從咍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載小韻昨代切dzɒi所在所在
刊謬補缺切韻
從咍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在小韻昨宰切dzɒi昨宰反。存。一。昨宰反。存。一。
集韻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在小韻盡亥切dzɒi居也存也察也居也存也察也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在小韻昨代切dzɒi昨(晬)代切說文存也昨(晬)代切說文存也
禮部韻略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在小韻盡亥切dzɒi梁之間謂聾為䏁字林秦晉聽而不聦聞而不逹曰䏁盡亥切所也存梁之間謂聾為䏁字林秦晉聽而不聦聞而不逹曰䏁盡亥切所也存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在小韻昨代切dzɒi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盡亥切見海字韻新制許與海字韻内在字通押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盡亥切見海字韻新制許與海字韻内在字通押
增韻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在小韻盡亥切dzɒi盡亥切居也所也存也察也又代韻盡亥切居也所也存也察也又代韻
從咍一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在小韻昨代切dzɒi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海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押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海韻元祐新制許二韻通押
五音集韵
從咍
蟹攝咍韻1等開口上海韻從母一等dzɒi昨宰切居也存也一昨宰切居也存也一
從咍
蟹攝咍韻1等開口去代韻從母一等dzɒi所在所在
洪武正韻
從皆開
皆韻開口上解韻在小韻盡亥切dzai盡亥切居也所也存也察也又泰韻盡亥切居也所也存也察也又泰韻
從皆開
皆韻開口去泰韻在小韻昨代切dzai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解韻昨代切所也存也察也又解韻
古今韻會舉要
從該上賄韻改韻從母dzai盡亥切商濁音居也存也察也注見隊韻昨代切盡亥切商濁音居也存也察也注見隊韻昨代切
從該去隊韻蓋韻從母dzai昨代切商濁音說文存也注見賄韻在字禮韻舊許通押昨代切商濁音說文存也注見賄韻在字禮韻舊許通押
蒙古字韻
ts ꡐay ꡭ上佳韻dzaj()
ts ꡐay ꡭ去佳韻dzaj()
音韻闡微
從支微齊泰灰開三上聲賄韻在小韻從母一等tsʰai
從支微齊泰灰開三去聲隊韻載小韻從母一等tsʰai
中原音韻
精皆來開去聲皆來韻tsai
韻略易通
早皆來開去聲皆來韻tsai存也存也
中州音韻
精皆來開去聲皆來韻載小韻tsai存也存也
從皆來開去聲皆來韻在小韻dzai所也所也
中華新韻
ㄗ ㄞ 去開韻tsai
東國正韻
ㅉ ㆎㅇ 上貲紫恣韻dzɤi
ㅉ ㆎㅇ 去貲紫恣韻dzɤi
戚林八音
曾之 開哉 陽去開哉韻tsai
分韻撮要
精 栽 陽去栽韻tsɔi居也存也居也存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之
東漢
之
魏
咍
晉
咍
宋北魏後期
皆灰咍廢
北魏後期北齊
皆灰咍廢
齊梁陳北周隋
灰咍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zʰəg
王力
dzə 之部
董同龢
dzʰə̂ɡ 之部
周法高
dzəɣ 之部
李方桂
dzəgx 之部
dzəgh 之部
鄭張尚芳
zlɯːʔ 之0部
zlɯːs 之0部
白-沙
*[dz]ˤə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ʒ́hǝ̄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ʒhǝ̄́
斯塔羅斯金西漢
ʒhǝ̄́
斯塔羅斯金東漢
ʒhǝ̄́
許思萊上古
dzə̂ʔ
許思萊東漢
dzəᴮ
布之道諧聲域
TSƏ
聲首才
布之道擬音
dzˤəʔ
音節類型A
dzˤəh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s
tsai
去聲(40)
官北京51 (正,口)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官河南開封31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官河南濮陽312
官河南許昌31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官河南信陽312
官湖北武漢35
官湖北宜昌35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官湖北天門44
官湖南常德3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官湖南郴州213
官湖南永州寧遠24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官重慶江津24
官四川成都213 (又tai5)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南充14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官貴州貴陽13
官貴州遵義24
官貴州畢節5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官雲南昭通212
官雲南大理213
官陝西西安44
官新疆吐魯番3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晉山西太原45
陽去(16)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湖南懷化會同33
閩福建廈門22 ((文1))
閩福建莆田仙游21
閩福建漳州漳浦33
閩福建寧德福安23
閩福建寧德古田324
閩福建寧德柘榮213
閩廣東茂名電白43
閩海南海口33 (或tai33在世,现在)
閩海南三亞51 (存在)
閩海南樂東53
湘湖南長沙11 ((白。又təu11))
平廣西百色田東2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陽上(7)
閩福建三明沙縣53
閩福建泉州南安11
閩廣東汕頭35
閩廣東湛江雷州33 (白,文)
閩廣東汕尾海豐35
閩廣東潮州35 (文,白)
閩廣東潮州35 (文,白)
陽平(1)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陰去(1)
湘湖南長沙55 ((文))
入聲(1)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陽入(1)
閩福建南平建甌42
tsɛ
去聲(41)
官江蘇徐州42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3 (文,tsʰ1)
官安徽蚌埠53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官安徽淮北52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官安徽安慶41
官安徽阜陽53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山東濟南21 ((文))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文)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官山東濰坊壽光5 (文讀)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德州5 (文)
官山東聊城5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甘肅臨夏42
官青海西寧213
官寧夏銀川5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上聲(1)
官山東濟南55 ((又))
陽平(2)
官安徽蕪湖55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tsɔi
去聲(3)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江門白沙31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陽去(7)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西南寧22
粵香港22
粵澳門22
平廣東韶關22
陽上(1)
粵廣東肇慶封開242
陽平(1)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tsoi
陽去(2)
粵廣東肇慶52
粵廣東清遠22
陽上(1)
粵廣東雲浮羅定13
tsæ
去聲(5)
官河南洛陽412
官雲南昆明212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官陝西寶雞31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tsᴇ
去聲(3)
官安徽合肥53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tse
去聲(1)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tsu
陽平(1)
粵廣東雲浮21
tsa
陽去(2)
吳福建南平浦城2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tso
陽上(1)
閩廣東揭陽35
tsæi
去聲(2)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陰去(1)
平廣西柳州融水435
tsui
去聲(2)
粵廣東珠海斗門31
粵廣東東莞32
陽去(1)
粵廣東深圳寶安32
tsaɛ
去聲(1)
官山東煙台5
tsæɛ
去聲(2)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tsae
去聲(1)
官江蘇南京44
tsɛe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tsaᴇ
去聲(1)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tsɑi
陽去(1)
閩福建福州242
tsɔy
去聲(1)
粵香港新界32
tsua
上聲(1)
平廣西桂林朝陽23
tsaĩ
陽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tsøi
陽上(1)
平雲南文山富寧21
tsʰ
tsʰai
去聲(3)
客廣東韶關南雄42
客廣東梅州梅縣53 ((文))
贛江西南昌21
陽去(3)
閩福建廈門22 ((文2))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贛江西九江彭澤
陰平(1)
贛江西鷹潭貴溪
上聲(5)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客廣東深圳31
客廣東梅州五華31
客廣東東莞21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tsʰɛ
陰平(1)
官江蘇泰州21 (白,ts5)
tsʰɔi
去聲(2)
贛江西新余分宜
贛江西吉安214
陽去(2)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好在)
客廣東惠州31
陰平(3)
客江西九江修水24
客江西宜春奉新24
客廣東韶關新豐44
tsʰoi
去聲(1)
贛江西宜春上高53 (異讀[h/tsʰ][ai/oi][53/53]白讀|文讀)
陰平(2)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客廣東梅州梅縣44
上聲(1)
客廣東梅州梅縣31 ((好~,幸虧))
tsʰæ
陽去(1)
閩福建三明將樂231
陰平(1)
客江西贛州南康44
tsʰa
陽去(1)
官江蘇南通
tsʰɛi
陽去(1)
贛江西南昌進賢
tsʰœ
去聲(1)
贛江西萍鄉11
tsʰoɛ
陽去(1)
客江西贛州寧都44
陰平(1)
客江西贛州寧都42
tsʰø
陰平(1)
客廣東韶關南雄23 ((白))
t
tai
去聲(2)
官北京51
官四川成都213 (又tsai5)
陽去(1)
閩海南定安33 (现在)
陽上(1)
閩廣東揭陽35 (白,文)
陰去(1)
閩海南澄邁35
tɛ
上聲(2)
官山東濟南55 ((白))
官山東濰坊壽光3 (白讀)
陽平(2)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家裏)
官山東淄博博山3 (白~那e)
入聲(1)
官山東東營利津 (白)
tu
陽去(1)
閩海南東方42
陽上(1)
閩廣東湛江雷州33
to
陽上(3)
閩廣東汕頭35 ((训))
閩廣東潮州35
閩廣東潮州35
ti
陽去(1)
閩福建廈門22 ((白))
陽上(1)
平湖南永州道縣22
taɛ
去聲(1)
官山東煙台5 (又)
təu
陽去(1)
湘湖南長沙11 ((白。又tsai11))
tœi
陽上(1)
平廣西玉林福綿13
z
zai
去聲(1)
湘湖南永州324
zɛ
陽上(1)
吳安徽黃山甘棠31
陽平(1)
吳浙江台州仙居312
zᴇ
陽去(2)
吳江蘇無錫213
吳江蘇蘇州31
陽上(2)
吳江蘇無錫33
吳浙江湖州雙林231
ze
陽去(1)
吳上海13
上聲(1)
吳浙江溫州35
za
陽上(1)
吳浙江麗水雲和21
zɐi
陽上(1)
吳浙江金華玉山22
zi
平聲(1)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zæe
陽平(1)
吳江蘇常州213
zᴇɛ
陽去(1)
吳浙江嘉興223
tʃ
tʃai
陽去(4)
閩海南東方42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粵廣西百色那畢22
粵廣西崇左22
陽上(1)
粵廣西南寧賓陽22
陽平(1)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tʃɔi
陽去(6)
粵廣東廣州22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崇左寧明22
tʃɐi
陽去(2)
粵廣西柳州融水24
粵廣西河池宜州213
dz
dzai
陽去(2)
贛江西九江星子11
湘湖南湘潭21
dzɛ
陽去(2)
吳浙江衢州開化212
吳浙江衢州開化212
dzæ
陽去(1)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dzᴇ
陽去(1)
吳浙江杭州13
dze
陽去(2)
吳浙江紹興22
湘湖南婁底雙峰33 (正,口)
陽平(2)
吳浙江寧波113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tθ
tθɛ
去聲(5)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ʔd
ʔdai
陽去'(1)
閩海南瓊海53
ʔdu
陽去(5)
閩海南瓊海42
閩海南萬寧42
閩海南定安33
閩海南昌江32
閩海南陵水41
tʰ
tʰai
上聲(1)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文讀,白讀。)
tʰoi
陽去(1)
贛福建三明泰寧213
陽上(1)
粵廣西玉林北流23
tʰɛi
陰平(2)
贛江西撫州黎川22 ((白))
贛江西撫州黎川22 ((白))
ɬ
ɬai
陽去(1)
閩廣西貴港平南22
ɬɔi
陽上(1)
粵廣西梧州蒙山35
ɬœ
陽上(1)
平廣西梧州藤縣35
ɬøy
陽上(1)
粵廣東清遠連山13
tʃʰ
tʃʰai
陽去(1)
粵廣西欽州靈山33
陰去(2)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tʃʰɔi
陽上(1)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d
dai
去聲(1)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de
陽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3
dei
陽上(1)
吳浙江衢州龍游213
tʂ
tʂai
去聲(1)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tʂɛ
去聲(1)
官江蘇連雲港
ð
ðɛ
去聲(2)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sz
szæ
陽去(1)
吳江蘇泰州靖江31
szaɪ
陽去(1)
吳江蘇鎮江丹陽113
ɦz
ɦzɛ
去聲(1)
吳安徽宣城宣州53
陰去(1)
吳安徽池州貴池53
h
hai
去聲(1)
贛江西宜春上高53 (異讀[h/tsʰ][ai/oi][53/53]白讀|文讀)
hoi
陰平(1)
客廣東梅州梅縣44 ((~這片))
ʃ
ʃɔi
陽上(1)
粵廣西玉林博白24
ʃoi
陽去(1)
粵廣西賀州信都213
x
xuei
陰平(1)
官安徽蕪湖31
zʱ
zʱei
陰去(1)
吳上海浦東新區35 (文讀音)
hz
hzɛ
上聲(1)
吳安徽宣城寧國214
l
lai
陰去(1)
閩福建南平建陽332
tɕ
tɕai
陽去(1)
平廣西南寧亭子223
s
sœ
陽上(1)
平廣西桂林平樂33
Notes 註
栽 哉 載 在 仔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栽」的栽培義、「哉」的開始義、「載」的承載義同源。「在」的存在義可能來源於「栽」「哉」。「仔」(zi1)的擔任義來源於載
在 存 *才
《漢語同源詞大典》:在:存在;存:存在。本組字皆有「存在」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金文從「才」從「士」,「才」、「士」皆是「在」的聲符,所以「在」是雙聲字。本義是存在。44 字
詳解: 甲金文從「才」從「士」,「才」、「士」皆是「在」的聲符,所以「在」是雙聲字。本義是存在。春秋戰國以後,「士」、「土」二字相混,故「在」小篆訛變為從「土」。甲金文多假借「才」為「在」。金文用作存在動詞,表示處於、位於,可忌豆:「隹(唯)王正九月,辰在丁亥。」「辰」是日時,表示時間在丁亥這一天。又通假為「士」,中山王方壺:「賈忨(願)從在(士)大夫,以請(靖)郾(燕)彊(疆)。」表示司馬賈願依從士大夫,以安定燕國疆土。《周禮.考工記》:「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
《說文》:「在,存也。从土,才聲。」
參見「才」。267 字相關漢字: 才,士,土,辰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258
-G1
5258
-G7
6.一.65
-GT
0961
-GHZR
0449.06
汉语大字典-GZFY
177501
-GZJW
325411
-GZ
caih.0.2
-GZ
caiq.0.1
-G通规
0388
-G常用
常.6.34
-G京族
taːi6.0.0
-G古籍
13167
-HB1
A662
-H常用
0737
-T1
3967
全字庫-T甲表
00743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967
-J0
2663
-JMJ
00890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717
学年: 5
K0
7804
-K敎育
0633
-KP0
7554
-V1
484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ài
ZAI4
(v2.1.0-6.0.0)
kHanyuPinlu
zài(19364)
zai4(19364)
(v4.0.1-6.2.0)
kTGHZ2013
457.040:zài
kHanyuPinyin
10418.070:zài
kXHC1983
1438.010:zài
1438.010:zài
(v5.1.0)
kCantonese
zoi6
JOI6
(v2.1.0-4.0.1)
kJapanese
ザイ ゼ サイ ある います
kJapaneseKun
ARU IMASU
kJapaneseOn
ZAI
kKorean
CAY
kHangul
재:0E
재
(v5.0.0-10.0.0)
kVietnamese
tại
kTang
*dzhə̌i
kDefinition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45A
0-545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662
kIRG_TSource
T1-4763
1-4763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A5F
0-3A5F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E24
0-6E2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BD6
kIRG_VSource
V1-504E
1-504E
(v3.1.1-5.2.0)
3-2754
(v3.1.0)
1-2754
(v3.0.0)
kRSUnicode
32.3
kTotalStrokes
6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609
kDaeJaweon
0455.140
kFennIndex
538.04 539.01
kGSR
0943i
kHanYu
10418.070
kIRGDaeJaweon
0455.140
kIRGDaiKanwaZiten
04881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418.070
kIRGKangXi
0224.181
0223.100
(v3.0.0-3.1.0)
kKangXi
0224.181
0223.100
(v2.1.0-14.0.0)
kLau
1548
kMatthews
6657
kMeyerWempe
3437
kMorohashi
04881
kNelson
1055
kSBGY
274.38 391.09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KLG
kCihaiT
312.207
kFenn
166A
kFourCornerCode
4021.4
kFrequency
1
(v3.2.0-15.1.0)
kGradeLevel
1
kHKGlyph
0736
kPhonetic
244 247
244
(v3.2.0-4.0.1)
247
(v3.1.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662
kCCCII
21377A
kCNS1986
1-4763
kCNS1992
1-4763
kEACC
21377A
kGB0
5258
kGB1
5258
kJis0
2663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BD6
(v3.1.1-15.0.0)
kKSC0
780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961
kTaiwanTelegraph
0961
kTGH
2013:388
kXerox
241:05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127+32.3.3
kRSKangXi
32.3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