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扌夫
U+6276(Basic)
手部4畫 共7畫 核心字
官話
fu2
fu1
pu2
粵語
fu4
pou4
日語
韓語
越南
phù
廣韻
並/虞/平
幫/虞/平
集韻
奉/虞/平
非/虞/平
並/模/平
訓読
たすける(助け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776
HB1-A7DF
T1-4A41
J0-495E
K0-5D26
V1-5650
KP0-DEED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睡虎地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汗簡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防無切左也。从手夫聲。古文扶。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fu2
(1)
佐助;帮助 如:扶危济困;救死扶伤to assist, to help
(2)
扶持;搀扶 如:扶老携幼to take somebody by arm and help
(3)
倚仗
(4)
治理
(5)
勉力撑持(病、醉时的肢体)
(6)
拄持,扶持它物以支撑身体to lean on 扶墙
(7)
护送
(8)
靠近
(9)
旁,旁侧
(10)
攀援
(11)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12)
组绶名,四系为一扶
(13)
介词 表示方向,相当于“循”、“沿”
(14)
fu1
(15)
量词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 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pu2
(16)
[扶服]同“「匍」匐”
pu2
(1)
[匍匐]也作“匍伏” 1.爬行 2.伏地,趴 3.竭力to crawl
(壯)
壯字用同「𠇑
𠇑
(壯)
boh 父亲
(壯)
壯字用同「俌」
(壯)
boux ( )个(人)
(壯)
壯字用同「𰛎」
𰛎
(壯)
fou 搓洗
(喃)
hùa 詞:hùa theo, vào hùa 義:to side with
𠇼
(喃)
hùa 詞:hùa theo, vào hùa 義:to side with
(喃)
phò 詞:phò vua 義:to support the King
(喃)
phù 詞:phù trì 義:to assist and preserve
(喃)
vùa 詞:vào vùa với nhau 義:to side with
(喃)
◎ Bù trì: chăm nom, nuôi nấng.#A2: 扶 phù
(喃)
◎ Giúp rập, ủng hộ.#A2: 扶 phù
(喃)
◎ Trợ giúp, dìu đỡ.#A1: 扶 phù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手部 028𪯈
《說文解字》
防無切左也。从手夫聲。古文扶。
《說文解字繫傳》
凡無反佐也。從手夫聲。古文扶從攴。
《說文解字注》
防無切左也。 [左俗本改作佐。非。左下曰:手相助也。] 从手。夫聲。 [防無切。五部。] 古文扶。从攴。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古文〕𢻳𢱿【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扶寸而合。【註】側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膚。〕
 謹照原文兩扶字𠀤改膚。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fu2 [fu35] ㄈㄨˊ
fu1 [fu55] ㄈㄨ
pu2 [pʰu35] ㄆㄨˊ
粵語
fu4 [fuː1] 扶助, 扶植, 扶持, 扶老攜幼, 扶乩
pou4 [pʰou1]
日語
[ɸɯ] [漢]
[ho]
[bɯ] [呉]
韓語
[pu]
越南
phù [fu21]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防無bio扶持也佐也漢三輔有扶風郡扶助也風化也魏爲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元魏置管同昌怡夷二縣又姓漢有廷尉扶嘉防無切二十六扶持也佐也漢三輔有扶風郡扶助也風化也魏爲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元魏置管同昌怡夷二縣又姓漢有廷尉扶嘉防無切二十六
3小韻甫無pio公羊傳云扶寸而合注云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公羊傳云扶寸而合注云側手曰扶案指曰寸
刊謬補缺切韻
3虞󠄃小韻附夫bĭu附夫反。持。卂六。附夫反。持。卂六。
集韻
3小韻馮無bvio說文左也一曰相也亦姓古从攴說文左也一曰相也亦姓古从攴
3小韻風無pfio側手曰扶春秋傳扶寸而合通作膚側手曰扶春秋傳扶寸而合通作膚
1小韻蓬逋bo說文手行也或作扶說文手行也或作扶
禮部韻略
3小韻馮無bvio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注籌矢也四指曰扶一指按寸公羊傳扶寸而合注側手曰扶按指曰寸又馮無切見本韻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注籌矢也四指曰扶一指按寸公羊傳扶寸而合注側手曰扶按指曰寸又馮無切見本韻
增韻
3小韻逢夫bvio逢夫切扶持佐助也又扶疏盛貌廣韻作枎逢夫切扶持佐助也又扶疏盛貌廣韻作枎
3小韻芳無pfʰio公羊傳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曰扶寸而合禮記投壺矢堂上七扶亦作膚又見下公羊傳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曰扶寸而合禮記投壺矢堂上七扶亦作膚又見下
五音集韵
3pfio公羊傳云扶寸而合注人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公羊傳云扶寸而合注人側手曰扶案指曰寸
3bvio防無切扶持也佐也漢三輔有扶風郡扶助也風化也魏為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元魏置管同昌帖夷二縣又姓漢有廷尉扶嘉四十四防無切扶持也佐也漢三輔有扶風郡扶助也風化也魏為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元魏置管同昌帖夷二縣又姓漢有廷尉扶嘉四十四
1bo同上→匍:匍匐也或作扶同上→匍:匍匐也或作扶
洪武正韻
模合小韻逢夫vu逢夫切扶持佐助也又扶疏盛貌廣韻作枎逢夫切扶持佐助也又扶疏盛貌廣韻作枎
模合小韻芳無fu公羊傳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曰扶寸而合禮記投壷矢堂上七扶亦作膚又見下公羊傳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曰扶寸而合禮記投壷矢堂上七扶亦作膚又見下
古今韻會舉要
pfu側手曰扶記投壺堂上七扶室中五扶注鋪四指曰扶案指曰寸通作膚公羊傳膚寸而合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本韻側手曰扶記投壺堂上七扶室中五扶注鋪四指曰扶案指曰寸通作膚公羊傳膚寸而合注側手曰扶案指曰寸又本韻
bvu馮無切次宮濁音說文佐也从手夫聲一曰相也廣韻扶持也又扶風郡名扶助也風化也魏為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又姓漢有廷尉扶嘉集韻古作𢻳馮無切次宮濁音說文佐也从手夫聲一曰相也廣韻扶持也又扶風郡名扶助也風化也魏為岐州又扶州在隴右又姓漢有廷尉扶嘉集韻古作𢻳
蒙古字韻
H ꡯwu ꡧꡟɣu()
h ꡜwu ꡧꡟxu()
音韻闡微
魚虞撮陰平小韻fy
魚虞撮陽平小韻fy
中原音韻
魚模合陽平魚模fu
韻略易通
呼模陽平呼模fu佐助佐助
中州音韻
魚模合平聲魚模小韻vu~持佐助也~持佐助也
中華新韻
陽平fu
東國正韻
ㅗㅇ 孤古顧bo
ㅜㅇ 拘矩屨pu
ㅜㅇ 拘矩屨bu
戚林八音
非風 孤姑 陽平孤姑hu
分韻撮要
陽平fu扶持引也扶持引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魚虞模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bʰi̯wo
王力
bǐwa 魚部
董同龢
bʰjuaɡ 魚部
pjuaɡ 魚部
周法高
bjew 侯部
pjwaɣ 魚部
李方桂
bjag 魚部
pjag 魚部
鄭張尚芳
ba 魚0部
pa 魚0部
白-沙
*m-[p](r)a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bha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bha
斯塔羅斯金西漢
bha
斯塔羅斯金東漢
bhwa
許思萊上古
ba
pa
phâ
許思萊東漢
buɑ
puɑ
pʰɑ
布之道諧聲域
PA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r)a
音節類型B
b(r)a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f
fu
陽平(185)
北京35
河北邯鄲大名42
河北邯鄲魏縣53
江蘇南京24
江蘇徐州45
江蘇常州金壇35
江蘇南通
江蘇連雲港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江蘇淮安漣水35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45
安徽合肥55
安徽蕪湖55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北44
安徽銅陵樅陽13
安徽安慶35
安徽阜陽5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安徽宿州埇橋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威海環翠33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德州2
山東聊城2
山東濱州博興53
山東濱州鄒平55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開封52
河南洛陽31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梁園52
河南商丘睢縣42
河南信陽55
河南周口淮陽53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13
湖南常德213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懷化會同31
湖南湘西吉首11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重慶31
重慶江津21
四川成都21
四川自貢31
四川南充31
四川達州達縣31
四川雅安漢源31
四川涼山西昌52
貴州貴陽21
貴州遵義21
貴州畢節2
貴州黔東南丹寨53
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雲南昆明31
雲南昭通31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大理31
陝西西安24
陝西寶雞53
陝西咸陽三原35
陝西延安寶塔24
陝西漢中漢臺42
甘肅蘭州51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甘肅酒泉肅州53
青海西寧24
寧夏銀川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福建三明將樂22
海南海口21 (文扶助)
海南定安31 (文)
海南澄邁42 (文)
福建三明寧化35 (異讀[f/pʰ][u/u][35/35]文讀|白讀)
福建漳州詔安54
福建南平邵武
廣東廣州從化35
廣東韶關南雄21
廣東韶關新豐24
廣東深圳11
廣東湛江廉江12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24 (文讀)
廣東陽江陽春12 (文讀)
廣東清遠連南24
廣東東莞11
廣東揭陽揭西24 (異讀[f/pʰ][u/u][24/24]文讀|白讀)
廣西南寧馬山213
廣西玉林北流24
廣西玉林博白23
香港沙田21
江西萍鄉44
江西九江星子24
江西吉安11
江西宜春上高24
江西撫州黎川35
江西上饒弋陽13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株洲茶陵424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岳陽平江
湖南長沙13
湖南永州33
廣西桂林灌陽33
廣東廣州21
廣東韶關21
廣東深圳寶安21
廣東珠海斗門22
廣東珠海前山21
廣東佛山42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江門白沙22
廣東肇慶21
廣東肇慶封開24
廣東清遠21
廣東清遠連山21
廣東東莞2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廣西南寧21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北海21
廣西欽州21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貴港南江22
廣西玉林北流32
廣西玉林博白232
廣西百色52
廣西崇左寧明21
香港21
香港大埔泰亨21
澳門21
湖南永州道縣31
廣東韶關21
廣東佛山西岸24
廣東清遠保安25
廣西南寧亭子21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桂林朝陽22
廣西桂林平樂31
廣西梧州藤縣212
廣西玉林福綿3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廣西崇左扶綏21
陰平(6)
江蘇泰州21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青海海東循化13
廣西桂林臨桂45
雲南文山富寧44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平聲(2)
新疆吐魯番214
山西太原11
上聲(1)
湖南張家界大庸41
去聲(1)
山東煙台5
陽平乙(1)
江西南昌45
陰入(1)
湖南永州寧遠13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1
fuo
陽平(1)
福建南平浦城213
fou
陽平(1)
海南澄邁42 (白)
fɔu
陽平(3)
海南海口21 (白扶起)
海南定安31
廣西百色田東41
fəu
陽平(3)
廣西南寧賓陽213
廣西欽州靈山53
廣西來賓武宣22
fɐu
陽平(2)
廣西百色那畢31
廣西崇左31
陽平(1)
香港新界21
pʰu
陽平(20)
海南瓊海22 (文)
海南萬寧22
海南昌江21
福建三明寧化35 (異讀[f/pʰ][u/u][35/35]文讀|白讀)
福建南平邵武 (白)
福建龍岩長汀24
江西九江修水13
江西贛州南康11
江西贛州寧都13
江西吉安井岡山11
江西宜春奉新13
廣東韶關南雄21 ((白))
廣東韶關新豐24
廣東梅州梅縣11
廣東梅州五華13
廣東揭陽揭西24 (異讀[f/pʰ][u/u][24/24]文讀|白讀)
香港沙田21
湖北黃石陽新 (白)
湖南株洲醴陵 (白)
湖南岳陽平江 (白)
陰平(1)
海南陵水33
pʰuo
陽平(3)
福建福州53
福建寧德古田33
福建寧德柘榮21
pʰou
陽平(3)
海南瓊海22 (白)
海南昌江21
香港大埔44 (白讀)
pʰɔu
陽平(2)
福建莆田仙游24
福建漳州漳浦213
pʰy
陰去(1)
福建南平建甌33 ((白。~手))
pʰo
陽平(1)
福建三明泰寧33
pʰɔ
陽平(2)
福建廈門35 ((白))
福建泉州南安24
pʰuɔ
陽平(1)
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v
vu
陽平(16)
上海浦東新區324
江蘇蘇州24
江蘇鎮江丹陽31
江蘇泰州靖江223
浙江寧波113
浙江寧波餘姚113
浙江溫州31
浙江嘉興231
浙江湖州雙林113
浙江紹興231
浙江衢州龍游21
浙江台州仙居312
浙江麗水雲和423
海南三亞21
海南東方21
海南樂東211
陽去(2)
上海13
江蘇無錫213 (無錫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vy
陽平(1)
江蘇常州213
陽去(1)
江蘇無錫江陰223 (江陰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vøy
陽平(1)
浙江溫州31 ((1))
vuə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異讀[b/v][u/uə][24]文/白)
h
hu
陽平(16)
福建福州53 ((文))
福建廈門35 ((文))
福建莆田仙游24 (文讀,蔗扶:舊蔗坊。)
福建泉州南安24
福建漳州漳浦213 (文讀,奉承人。)
廣東汕頭55
廣東湛江雷州11
廣東茂名電白11
廣東汕尾海豐55
廣東潮州55
廣東揭陽55
廣西貴港平南12
香港大埔44 (文讀)
廣東惠州11
廣東河源31
廣東中山石岐51
陽去(1)
福建寧德古田324
hou
陽去(1)
福建福州242 ((~起來))
x
xu
陽平(4)
安徽淮南鳳台55
福建三明沙縣31
福建寧德柘榮21 (文讀,扶起。)
福建三明泰寧33 (文讀,白讀。)
陽去(1)
福建南平建甌44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文。~貧))
xo
陽平(1)
福建南平建陽334
上聲(1)
福建南平建陽21
b
bu
陽平(3)
浙江金華玉山24 (異讀[b/v][u/uə][24]文/白)
浙江衢州開化341 (文,白)
江西上饒廣豐341
-
u
陽平(1)
廣西河池宜州31
uo
陽平(1)
浙江衢州開化341
β
βu
陽平(1)
江蘇鎮江丹陽31
ɦ
ɦu
陽平(1)
浙江杭州213
ɸ
ɸu
陽平(1)
湖南湘潭12
ɣ
ɣəu
陽平(1)
湖南婁底雙峰13
p
pu
陽平(1)
廣西賀州信都24
Notes 註
扶 輔 賻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扶:攙扶,扶持,讀平聲;輔:輔助,讀上聲;賻:贈送財物以幫助喪家辦理喪事,讀去聲
補 扶 傅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補助」與「扶持」義也許有關聯,「傅」的教導義與之同源
扶 輔 *夫
《漢語同源詞大典》:扶:扶持、幫助;輔:為增強輪輻的承重力綁在車輪外夾的兩條直木,寓意輔助。本組字皆有「幫助」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金文從「夫」從「又」,「夫」是聲符。構形初義不明,疑象以手扶持一人之形,會扶持之意。金文用作氏族徽號。

  《說文》:「扶,左也。从手夫聲。𢻳,古文扶。」76 字相關漢字: 夫,又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386 -G1 2386 -G7 7.一.16 -GT 2105 -GKX 0419.05 康熙字典-GHZR 1937.14 汉语大字典-GZFY 252101 -GZJW 078612 -GZ boh.1.2 -GZ boux.2.7 -GZ fou.0.4 -G通规 0612 -G常用 常.7.10 -G京族 fu2.2.0 -G古籍 02578 -HB1 A7DF -H常用 1494 -T1 4233 全字庫-T甲表 01508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899 -J0 4162 -JMJ 01218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741 -K0 6106 -K敎育 0311 -KP0 6277 -V1 544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FU2 PU2 (v4.0.1-6.0.0)
FU2 (v3.1.0-3.2.0)
FU2 PU2 (v2.1.0-3.0.0)
kHanyuPinlu
fú(67)
fu2(67) (v4.0.1-6.2.0)
kTGHZ2013
100.020:fú
kHanyuPinyin
31833.020:fú,pú
kXHC1983
0334.170:fú
0334.170:fú (v5.1.0)
kCantonese
fu4
FU4 (v2.1.0-4.0.1)
kJapanese
フ ホ ブ たすける
kJapaneseKun
TASUKERU
kJapaneseOn
FU HO
kKorean
PWU
kHangul
부:0E
(v5.0.0-10.0.0)
kVietnamese
phù
kTang
*bhio
kDefinition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776
0-3776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7DF
kIRG_TSource
T1-4A41
1-4A41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95E
0-495E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D26
0-5D26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EED
kIRG_VSource
V1-5650
1-5650 (v3.1.1-5.2.0)
3-2D5A (v3.1.0)
1-2D5A (v3.0.0)
kRSUnicode
64.4
kTotalStrokes
7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830
kDaeJaweon
0765.280
kFennIndex
140.06
kGSR
0101f
kHanYu
31833.020
kIRGDaeJaweon
0765.280
kIRGDaiKanwaZiten
11840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833.020
kIRGKangXi
0419.050
kKangXi
0419.050
kKarlgren
41
kLau
736
kMatthews
1909
kMeyerWempe
560
kMorohashi
11840
kNelson
1850
kSBGY
077.46 079.4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QQO
kCihaiT
560.505
kFenn
465C
kFourCornerCode
5503.0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3
kHKGlyph
1493
kPhonetic
380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7DF
kCCCII
214028
kCNS1986
1-4A41
kCNS1992
1-4A41
kEACC
214028
kGB0
2386
kGB1
2386
kJis0
4162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EED (v3.1.1-15.0.0)
kKSC0
610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105
kTaiwanTelegraph
2105
kTGH
2013:612
kXerox
250:166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536+64.3.4
kRSKangXi
64.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