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扌占
U+62C8(Basic)
手部5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nian1
nian3
dian1
粵語
nim1
nim4
nin2
lim1
nim2
lim2
lin2
nin5
lin5
dim1
日語
エン
デン
ネン
セン
韓語
越南
niêm
廣韻
泥/添/平
集韻
泥/添/平
群/鹽B/平
章/鹽/上
章/嚴/上
訓読
つまむ(摘む)
ひねる(捻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469
HB1-A9E0
T1-4D62
J0-5940
K0-5239
V0-3730
KP0-E8AE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奴兼切𢬴也。从手占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nian1
(1)
用手指夹、捏取物to nip 拈须
(2)
持,拿
nian3
(3)
搓揉;搓捻
dian1
(4)
掂,用手估量轻重
(布)
diab 贴
(喃)
chiêm 詞:chiêm khinh phạ trọng (chọn cái dễ tránh cái khó) 義:to choose easier ways and avoid difficult access
(喃)
chêm 詞:chêm vào, chêm cho chặt 義:to add... to, closely add
(喃)
chớm 詞:chớm nở, chớm vàng, chớm bệnh 義:to blossom, to bloom, the first signs of disease
(喃)
niêm 詞:niêm phong 義:to seal
(喃)
◎ Nắm, cầm, giữ lấy.#A1: 拈 niêm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手部 055
《說文解字》
奴兼切𢬴也。从手占聲。
《說文解字繫傳》
年兼反𢬴也。從手占聲。
《說文解字注》
奴兼切𢬴也。 [篇,韵皆云:𢫾取也。] 从手。占聲。 [奴兼切。七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𠀤奴兼切,音鮎。【說文】𢬴也。【廣韻】指取物也。【杜甫詩】舍西柔桑葉可拈。
 又【集韻】職琰切,音颭。【正韻】尼占切,音黏。義𠀤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nian1 [niɛn55] ㄋㄧㄢ
nian3 [niɛn214] ㄋㄧㄢˇ
dian1 [tiɛn55] ㄉㄧㄢ
粵語
nim1 [niːm5] 拈弄, 拈香, 拈花惹草, 拈花微笑, 信手拈來
nim4 [niːm1]
nin2 [niːn35]
lim1 [liːm5]
nim2 [niːm35]
lim2 [liːm35]
lin2 [liːn35]
nin5 [niːn13]
lin5 [liːn13]
dim1 [tiːm5]
日語
エン [eɴ]
デン [deɴ] [漢]
ネン [neɴ] [呉]
セン [seɴ]
韓語
[njʌm]
[jʌm]
越南
niêm [niə̯m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4小韻奴兼nɛm指取物也指取物也
刊謬補缺切韻
4小韻奴兼niem𢫾取物。𢫾取物。
集韻
4小韻奴兼nɛm說文𢬴說文𢬴
鹽B3B小韻其淹ɡiæm說文脅持也或从攵說文脅持也或从攵
3小韻職琰tɕiæm拈也拈也
3小韻章貶tɕiɐm服也服也
禮部韻略
4小韻奴廉nɛm掫也釋云以指取物掫也釋云以指取物
增韻
4小韻奴兼nɛm掫也指取物也掫也指取物也
五音集韵
鹽添3niæm指取物也指取物也
照二鹽添3tʂiæm黏動也取也黏動也取也
照三凡嚴3tɕiuɐm𨥧切服也一𨥧切服也一
洪武正韻
鹽齊小韻尼占niem掫也指取物也掫也指取物也
古今韻會舉要
niem說文掫也从手占聲廣韻指取物也說文掫也从手占聲廣韻指取物也
蒙古字韻
n ꡋem ꡠꡏnɛm()
音韻闡微
覃鹽咸齊陽平小韻niam
中原音韻
廉纖齊陽平廉纖niɛm
韻略易通
廉纖舒陽平廉纖niɛm指取物指取物
中州音韻
廉纖齊平聲廉纖小韻niɛm指取物也指取物也
中華新韻
ㄧㄢ 陽平niɛn
東國正韻
ㅕㅁ 箝檢劒劫niem
戚林八音
日女 天堅 陰平天堅nieŋ
分韻撮要
陰平nim鳥占切以手持物也鳥占切以手持物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niam
王力
niam 談部
董同龢
niɐm 談部
周法高
neam 談部
李方桂
niam 談部
鄭張尚芳
neːm 談2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nhēm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nhēm
斯塔羅斯金西漢
nhjam
斯塔羅斯金東漢
nhjam
許思萊上古
nêm
許思萊東漢
nem
布之道諧聲域
TEM
聲首
Dialects 方言
n
nim
陰平(20)
廣東中山隆都55 (拈起來。)
廣東廣州53
廣東珠海前山55 (拈起來。)
廣東佛山53 (拈起來。)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拈起來)
廣東中山石岐55 (拈起來。)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南寧55
廣西柳州融水52 (拈起來。印刷誤為42,此地陰平應為52。)
廣西梧州蒙山53 (拈起來。)
廣西貴港桂平55 (拈起來。)
廣西玉林博白55 (拈起來。)
廣西來賓武宣55 (拈起來。)
廣西崇左52 (拈起來。)
廣西崇左寧明53 (拈起來。)
香港55 (拈起來。)
香港新界232 (拈起來。)
廣西梧州藤縣53 (拈起來。)
廣西玉林福綿54 (拈起來。)
陽平(2)
廣西南寧賓陽213 (拈起來。)
廣西欽州靈山53 (拈起來。)
niam
陰平(6)
廣東汕頭33
廣西貴港平南33 (拈起來。)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揭陽揭西53
廣西玉林博白44 (拈起來。)
江西撫州黎川22 ((~心怯膽:提心吊膽。莫把手~菜,要把箸去鉗))
niɛn
陰平(8)
北京55 (未註明異讀原因)
湖北武漢55 ((又))
湖北宜昌5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北天門55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宜春奉新24
湖南岳陽平江
陽平(2)
北京35
湖北武漢213
上聲(1)
湖南永州寧遠33 (拈起來。)
nian
陰平(6)
重慶55
重慶江津55
四川南充5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昭通44
niẽ
陰平(4)
安徽銅陵樅陽21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贛州南康44
湖南永州13
nien
陰平(4)
湖北荊門鍾祥24
廣西桂林臨桂33 (拈起來。)
福建南平邵武
福建三明泰寧21
上聲(1)
湖南郴州53
niã
陽平(1)
山東淄博博山3
上聲(2)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德州3
nin
陰平(3)
湖南永州寧遠33
廣東雲浮55
廣西貴港南江44 (拈起來。)
陽平(1)
廣東東莞21 (拈起來。)
nieŋ
陰平(5)
福建福州44
福建莆田仙游54
福建寧德古田55
福建寧德柘榮42
廣西桂林灌陽22 (拈起來。)
nɛm
陰平(5)
廣西玉林北流55 (拈起來。)
廣西南寧55
廣西玉林北流55 (拈起來。)
廣西百色那畢53 (拈起來。)
廣西賀州信都44 (拈起來。)
niɛ̃
陰平(2)
雲南昆明44
雲南大理44
陽平(1)
廣東韶關南雄21
niŋ
陰平(4)
福建莆田仙游54
福建寧德福安332
廣東深圳寶安55 (拈起來。)
湖南永州道縣54 (拈起來。)
nɪ̃
陰平(2)
江蘇南通
雲南紅河蒙自44
nia
陰平(1)
山東煙台1 (~起來)
nᴇm
陰平(3)
廣西南寧亭子41 (拈起來。)
廣西崇左扶綏53 (拈起來。)
雲南文山富寧44 (拈起來。)
nie
陰平(1)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niɛm
陰平(2)
廣西北海55 (拈起來。)
廣西欽州55 (拈起來。)
niɪ̃
陽平(1)
江蘇泰州45
niɑ̃
上聲(1)
山東青島即墨3
nen
陰平(1)
廣西柳州雒容33 (拈起來。)
nieiŋ
陽平(1)
福建南平建陽334
nam
陰平(1)
江西贛州寧都42
nem
陰平(1)
廣西河池宜州53 (拈起來。)
nəi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niᴇ̃
陰平(1)
廣西桂林平樂53 (拈起來。)
nɛ̃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拈起來。)
nɐi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拈起來。)
ȵ
ȵiam
陰平(3)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湛江廉江45 (異讀[ȵ/ȵ][iam/iam][12/45]白讀|文讀)
廣西南寧馬山33 (拈起來。)
陽平(1)
廣東湛江廉江12 (異讀[ȵ/ȵ][iam/iam][12/45]白讀|文讀)
ȵiɛn
陰平(5)
江西南昌42
江西九江星子33
江西吉安334
江西宜春上高42
江西上饒弋陽33
ȵian
陰平(4)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湘西吉首55
四川成都44
四川雅安漢源55 (~菜)
ȵiẽ
陰平(4)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株洲茶陵353
湖南長沙33
湖南湘潭33
ȵiã
陽平(1)
山東濟南42
上聲(1)
山東聊城3
ȵiɛ̃
陰平(1)
江西萍鄉13
ȵi
陰平(1)
上海53
陽平(1)
浙江溫州31
ȵiĩ
陰平(1)
湖南婁底雙峰55
ȵiɪ
陰平(1)
江蘇蘇州44
ȵiẽŋ
陰平(1)
湖南株洲醴陵
l
lim
陰平(3)
廣東佛山順德53 (拈起來。)
廣東江門白沙23 (拈起來。)
澳門55 (拈起來。)
liam
陰平(3)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陽平(1)
福建廈門35 ((文))
lian
陰平(5)
湖南常德4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貴州貴陽55
貴州遵義55
貴州畢節1
liẽ
上聲(1)
江蘇連雲港
lien
陰平(2)
江蘇南京31
安徽安慶11
lin
陽平(1)
廣西桂林臨桂21 (拈起來。)
lɪ̃
陰平(1)
安徽蕪湖31
liĩ
陰平(1)
安徽合肥212
lĩ
陰平(1)
福建漳州漳浦55
liəm
陰平(1)
廣東潮州33
liɛ
陽平(1)
廣西桂林朝陽22 (拈起來。)
ŋ
ŋiam
陰平(4)
福建漳州詔安13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梅州五華44 (~起來,揀,)
廣東河源33
ŋian
陰平(1)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ŋia
陽去(1)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拈起來。)
ŋiɑŋ
陰平(1)
福建三明寧化33
ts
tsim
陰平(2)
廣東韶關55 (拈起來。)
廣東韶關55 (拈起來)
陰上(1)
廣西百色田東33 (拈起來。)
tsiam
陰平(1)
廣東惠州33 (拈起來。)
t
tim
陰平(1)
廣西百色55 (拈起來。)
tiɛn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南44
tiã
陽平(1)
山東濟寧2
tɕim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3 (拈起來。)
tɕia
陰平(1)
山東煙台1
ʔȵ
ʔȵi
陰平(1)
浙江溫州33
ʔȵie
陰平(1)
浙江台州仙居334
k
kiam
陽平(2)
廣東深圳11 (拈起來。)
廣東東莞11 (拈起來。)
tʂɛn
陰平(1)
湖南懷化會同11
ɕ
ɕian
陰平(1)
四川達州達縣55
tʰiæ̃
陽平(1)
寧夏銀川3 (信手~來)
ɡ
ɡiam
陽平(1)
香港沙田21
ⁿd
ⁿdim
陰平(1)
廣東珠海斗門33 (拈起來。)
tʃin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山53 (拈起來。)
Notes 註
𦁤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拈:拿起來、拿過來,讀平聲;𦁤:牽引舟船的繩索,讀去聲
拈 鉆 *占
《漢語同源詞大典》:拈:用手指夾取;鉆:鑷子。本組字皆有「夾取」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敁 拈 點 覘 掂 察 *占
《漢語同源詞大典》:敁:以手掂量物之輕重;拈:用手掂量輕重;點:小黑點,有清點、考察之衍生義;覘:窺視、觀察、考察;掂:掂量;察:考察。本組字皆有「考察」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手」,「占」聲,本義為用兩三個手指頭夾、捏取物。
26 字
 詳解: 從「手」,「占」聲,本義為用兩三個手指頭夾、捏取物。《說文》:「𢬴也。从手,占聲。」唐杜甫〈題壁上韋偃畫馬歌〉:「戲拈禿筆掃驊騮,欻見麒麟出東壁。」

  「拈」可表示拿、持、提。宋劉克莊〈念奴嬌‧菊〉:「餐飲落英並墜露,重把《離騷》拈起。」

  「拈」也表示擺弄。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摺:「你怪我依舊拈音樂,則許你交錯勸觥籌?」

  「拈」還指黏。《釋名‧釋姿容》:「拈,黏也,兩指翕之,黏著不放也。」196 字相關漢字: 手,占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673 -G1 3673 -G7 8.一.34 -GT 2138 -GKX 0424.23 康熙字典-GHZR 1957.05 汉语大字典-GZFY 320802 -G通规 3840 -G布依 diab.0 -G京族 ʔdɛm1.0.3 -G京族 tsɛm5.0.1 -G古籍 07543 -HB1 A9E0 -H常用 1524 -T1 4566 全字庫-T甲表 0153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944 -J0 5732 -JMJ 01226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5025 -K人名 一..0956 -KP0 7214 -V0 231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niān
NIAN2 NIAN1 NIAN3 DIAN1 (v4.0.1-6.0.0)
NIAN2 (v3.1.0-3.2.0)
NIAN2 NIAN1 NIAN3 DIAN1 (v2.1.0-3.0.0)
kTGHZ2013
265.200:niān
kHanyuPinyin
31851.020:niān,niǎn,diān
kXHC1983
0829.110:niān
0829.110:niān (v5.1.0)
kCantonese
nim1
nim1 nin2 (v4.1.0-13.0.0)
NIM1 (v2.1.0-4.0.1)
kJapanese
ネン デン セン ひねる
kJapaneseKun
TSUMAMU
kJapaneseOn
DEN SEN NEN
kKorean
NYEM
kHangul
념:0N
(v5.0.0-10.0.0)
kVietnamese
chêm
kDefinition
pick up with fingers; draw lot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469
0-4469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9E0
kIRG_TSource
T1-4D62
1-4D62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940
0-5940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239
0-5239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8AE
kIRG_VSource
V0-3730
0-3730 (v3.1.1-5.2.0)
0-2830 (v3.0.0-3.1.0)
kRSUnicode
64.5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888
kDaeJaweon
0773.040
kFennIndex
363.02 520.11
kGSR
0618o
kHanYu
31851.020
kIRGDaeJaweon
0773.040
kIRGDaiKanwaZiten
1194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851.020
kIRGKangXi
0424.230
kKangXi
0424.230
kLau
2376
kMatthews
4712
kMeyerWempe
2080
kMorohashi
11945
kNelson
1866
kSBGY
229.1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QYR
kCihaiT
567.501
kFenn
720E
kFourCornerCode
5106.0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1523
kPhonetic
177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9E0
kCCCII
21404A
kCNS1986
1-4D62
kCNS1992
1-4D62
kEACC
21404A
kGB0
3673
kGB1
3673
kJis0
5732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8AE (v3.1.1-15.0.0)
kKSC0
502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138
kTaiwanTelegraph
2138
kTGH
2013:3840
kXerox
270:13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967+64.3.5
kRSKangXi
64.5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pecializedSemanticVariant
U+6541<kF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