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手
U+62F2(Basic)
手部6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gong3
粵語
gung2
日語
キョウ
コク
キク
キョク
韓語
廣韻
見/鍾/上
見/燭/入
集韻
見/鍾三/上
見/燭/入
溪/鍾三/上
見/屋三/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5-4B42
HB2-D1B1
T2-2F33
J1-3F57
K2-3476
KP1-45A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居竦切兩手同械也。从手从共,共亦聲。《周禮》:「上辠,梏拲而桎。」拲或从木。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gong3
(1)
古代的一种刑罚,即把双手铐在一起
(2)
古时铐双手的木制刑具
(3)
恭敬
gong3
(1)
抱拳;或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to fold hands on breas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手部 254()
《說文解字》
居竦切兩手同械也。从手从共,共亦聲。《周禮》:「上辠,梏拲而桎。」拲或从木。
《說文解字繫傳》
短悚反兩手共同械也。從手共聲。《周禮》曰:「上罪梏拲而桎。」拲或從木。
《說文解字注》
居辣切㒳手共同械也。 [《周禮》掌囚。上罪梏拲而桎。鄭司農云:拲者,㒳手共一木也。] 从手。共聲。 [此舉形聲包會意。居竦切。九部。] 《周禮》曰:上辠梏拲而桎。拲或作木。 [猶桎梏字。]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𠀤音鞏。【說文】兩手同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又【唐韻】居玉切【集韻】【韻會】拘玉切,𠀤音鋦。
 又【集韻】丘勇切,音恐。
 又【集韻】【正韻】𠀤居六切,音菊。義𠀤同。◎按屋韻居六切,與沃韻居玉切相近,宜細分。
 【說文】或从木作㭟。【長箋】拲似混拱,當从木。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gong3 [kʊŋ214] ㄍㄨㄥˇ
粵語
gung2 [kuːŋ35]
日語
キョウ [kʲoː] [漢]
[kɯ] [呉]
コク [kokɯ] [呉]
キク [kikɯ]
キョク [kʲokɯ] [漢]
韓語
[koŋ]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居悚kioŋ兩手共械周禮曰上罪梏拲而桎兩手共械周禮曰上罪梏拲而桎
3小韻居玉kiok兩手共梏又己奉切兩手共梏又己奉切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居悚kĭwoŋ兩手梱。亦作恭。又居辱反。兩手梱。亦作恭。又居辱反。
3小韻居玉kĭwok梏(拲)而桎。又居奉反。梏(拲)而桎。又居奉反。
集韻
鍾三3小韻古勇kiuoŋ說文兩手同械也引周禮上辠桔拲而桎或作㭟說文兩手同械也引周禮上辠桔拲而桎或作㭟
3𦥑小韻枸玉kiok兩手同械兩手同械
鍾三3小韻丘勇kʰiuoŋ兩手同械兩手同械
屋三3小韻居六kiuk兩手同械或作㭟兩手同械或作㭟
禮部韻略
鍾三3小韻居悚kiuoŋ手械周禮掌囚桔拲釋云兩手共一木又拘玉切見燭字韻手械周禮掌囚桔拲釋云兩手共一木又拘玉切見燭字韻
3小韻拘玉kiok拘玉切兩手同械又居悚切見腫字韻拘玉切兩手同械又居悚切見腫字韻
增韻
鍾三3小韻居悚kiuoŋ手械一曰兩手同一械又燭韻手械一曰兩手同一械又燭韻
3小韻拘玉kiok拘玉切兩手同械又腫韻拘玉切兩手同械又腫韻
五音集韵
3kioŋ兩手共械周禮曰上罪梏拲而桎兩手共械周禮曰上罪梏拲而桎
3kʰioŋ兩手同械兩手同械
屋三3kiuk兩手同械兩手同械
3kiok兩手共梏又已奉切兩手共梏又已奉切
洪武正韻
東撮小韻居竦kyuŋ手械一曰兩手同一械又屋韻手械一曰兩手同一械又屋韻
屋撮小韻居六kyuk兩手同械又董韻兩手同械又董韻
古今韻會舉要
kiuŋ說文兩手共同械也从手共聲周禮上罪梏拲而桎金陵王氏曰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集韻或作恭又沃韻說文兩手共同械也从手共聲周禮上罪梏拲而桎金陵王氏曰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集韻或作恭又沃韻
kiuʔ拘玉切音與屋韻匊同兩手同械也周禮上罪梏拲又見本韻梏字注又腫韻拘玉切音與屋韻匊同兩手同械也周禮上罪梏拲又見本韻梏字注又腫韻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撮上聲小韻kyŋ
屋沃陌職錫撮入聲小韻kyk
東國正韻
ㅗㆁ 公拱貢穀koŋ
ㅗㄱ 公拱貢穀kok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i̯uŋ
ki̯uk
董同龢
kjuŋ 東部
周法高
kjewŋ 東部
kjewk 屋部
李方桂
kjuŋx 東部
鄭張尚芳
kloŋʔ 東0部
kloɡ 屋0部
白-沙
*k(r)oŋʔ
許思萊上古
koŋʔ
kok
許思萊東漢
kuoŋᴮ
kuok
布之道諧聲域
KO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oŋʔ
音節類型B
kok
音節類型B
Notes 註
鬨 拱 拲 巷 哄 公 共
《漢語同源詞大典》:鬨:爭鬥,雙方共同參與的行為;拱:拱手,兩手共置胸前;拲:兩手同械;巷:邑中共有之路;哄:眾人共同發出的聲音;公:公共;共:共同。本組字皆有「共同」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拲」亦作「㭟」,古刑名,把雙手銬鎖在一起。《說文》:「拲,兩手同械也。从手从共,共亦聲。《周禮》:『上辠,梏拲而桎』。㭟,拲或从木。」《周禮.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鄭玄注:「拲者,兩手共一木也。」114 字相關漢字: 㭟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4 4334 -G5 4334 -GKX 0428.03 康熙字典-GHZR 1970.04 汉语大字典-GZJW 290831 -G古籍 02923 -HB2 D1B1 -T2 1519 全字庫-T乙表 01285 異體字字典-J1 3155 -JMJ 01230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2086 -KP1 45AB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gǒng
GONG3 (v2.1.0-6.0.0)
kHanyuPinyin
31863.040:gǒng
kCantonese
gung2
kJapanese
キョウ ク コク キク キョク
kJapaneseKun
TEKASE
kJapaneseOn
KYOU KU KYOKU KOKU KIKU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5-4B42
5-4B42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D1B1
kIRG_TSource
T2-2F33
2-2F33 (v3.0.0-5.2.0)
kIRG_JSource
J1-3F57
1-3F57 (v3.0.0-5.2.0)
kIRG_KSource
K2-3476
2-3476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45AB
kRSUnicode
64.6
kTotalStrokes
1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777.010
kGSR
1182m
kHanYu
31863.040
kIRGDaeJaweon
0777.010
kIRGDaiKanwaZiten
1199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863.040
kIRGKangXi
0428.030
kKangXi
0428.030
kMorohashi
11995
kSBGY
239.09 461.3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CQ
kCihaiT
575.305
kFourCornerCode
4450.3
kPhonetic
693
kUnihanCore2020
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D1B1
kCCCII
22307D
kCNS1986
2-2F33
kCNS1992
2-2F33
kGB5
4334
kJis1
3155
kKPS1
45AB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1625+64.4.6
kRSKangXi
64.6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