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乇一
U+6BDB(Basic)
毛部0畫 共4畫 核心字
官話
mao2
mao4
粵語
mou4
maau4
mou1
日語
ボウ
モウ
韓語
越南
mao
廣韻
明/豪/平
明/豪/去
集韻
明/豪/平
明/豪/去
訓読
(毛)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32B
HB1-A4F2
T1-4553
J0-4C53
K0-593E
V1-5B50
KP0-DBAC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 (U+2F51)
Single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天星觀
楚(戰國)
簡帛
望山
楚(戰國)
簡帛
曾侯乙墓
楚(戰國)
簡帛
上博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嶽麓書院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汗簡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Fur.
《說文解字》: 莫袍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从毛。
《字源》:象形 从现在所见最早时代毛字形体看,既不像眉发之形,也不像兽毛之形……本形本义到底是什么,从现有的古文字资料还无法判断,只能存疑《漢多》:「毛」象人的毛髮及禽獸的羽毛。
Meaning 字義
mao2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的羽毛hair, feather
(2)
特指人的须发 如:鬓毛;眉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beard
(3)
兽类
(4)
带毛的兽皮
(5)
地面上生长或种植或植物的通称 多指五谷蔬菜等crops, vegetation 不毛之地
(6)
物体上长的绒状霉菌 如: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老没见太阳,衣服都长毛了mildew
(7)
粗糙的;未经加工的 如:毛样;毛坯 又指声音发沙或不圆润semifinished
(8)
粗略;大约
(9)
不纯净的 如:毛重;毛利gross
(10)
细微;细小 如:毛渠;毛细管;毛毛雨little
(11)
粗率;不细心rough
(12)
急躁;发火;发怒 如:发毛to be angry
(13)
兵器名
(14)
惊慌;慌乱careless, crude 毛手毛脚
(15)
(货币等)贬值to devalue (currency)
(16)
中国货币的辅助单位“角”(一元的十分之一)的俗称same as jiao (1/10 yuan)
(17)
中医学说中的一种脉象
(18)
无;没有there is no
wu2
(1)
没有,跟“有”相对nothing, without
(19)
通「氂」 牦牛尾
mao2
(1)
牦牛尾
(20)
通「髦」 长毛
mao2
(1)
头发中的长毫
(21)
春秋国名,姬姓 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
(22)
mao4
(23)
选择毛色相同的牲畜
(方)
閩語 他 厦门 bɔ˨˦,漳州 bo˨˩ 无,没有 ○通常写训读字“无”
(喃)
mao 詞:lông mao 義: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喃)
mau 詞:mau chóng 義:rapid, promp, quick
(喃)
mào 詞:mào gà 義:crest, cockscomb
𩠔
(喃)
mào 詞:mào gà 義:crest, cockscomb
(喃)
◎ Cờ mao: ngọn cờ của tướng chỉ huy có dải tua màu.#A1: 毛 mao
(喃)
◎ Nhanh, vội, gấp. Nhanh nhảu, vội vàng.#C2: 毛 mao
(喃)
〄 Dày, khít, không thưa.#C2: 毛 mao
(喃)
◎ Chào mào: loài chim trên đầu có nhúm lông như hình đội mũ.#C2: 毛 mao
(喃)
◎ Chất lỏng màu đỏ, lưu chuyển trong khắp cơ thể người và động vật.#C2: 毛 mao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毛部 001
《說文解字》
莫袍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从毛。
《說文解字繫傳》
門高反眉髪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從毛。 [臣鍇曰:「二象毛,乙其中,後高也。」]
《說文解字注》
莫袍切睂髮之屬及獸毛也。 [眉者,目上毛也。髮者,首上毛也。而者,須也。須者,而也。𦣞下之毛也。𩓾者,頰須也。頾,口上須也。及獸毛者,貴人賤畜也。] 象形。 [莫袍切。古音二部。] 凡毛之屬皆从毛。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毛字部】 【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𠀤音旄。【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釋名】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別形貌,自覆冒也。【詩·小雅】不屬于毛。【註】毛者,體骨之餘氣末屬也。【周禮·秋官】《司儀》王燕,則諸侯毛。【鄭註】謂以須髮坐也。【齊語】班序顚毛,以爲民紀。【註】顚,頂也。毛,髮也。次列頂髮之白黑,使長幼有等。
 又髮班白曰二毛。【禮·檀弓】古之征伐者,不獲二毛。
 又獸爲毛蟲。【周禮·地官】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註】毛物,貂、狐、貒、貉之屬,縟毛者也。【禮·月令】孟秋之月,其蟲毛。
 又【樂記】羽者嫗伏,毛者孕鬻。【正義曰】羽,鳥也。毛,獸也。
 又犧牲純色曰毛。【史記·三王世家】魯有白牡、騂剛之牲,羣公不毛。【註】何休曰:不毛,不純毛也。
 又草也。【左傳·隱三年】㵎溪沼沚之毛。
 又【昭七年】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又桑麻五穀之屬皆曰毛。【周禮·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有里布。【註】鄭司農云:謂不種桑麻也。【公羊傳·宣十二年】錫之不毛之地。【註】不毛者,磽确不生五穀。
 又【崔豹·古今注】地以名山爲輔,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草木爲之毛。
 又去毛曰毛。【詩·魯頌】毛炰胾羹。【註】毛炰,爛去其毛而炰之。
 又柔毛,羊也。【禮·曲禮】羊曰柔毛。
 又莎草曰地毛。見【廣雅】。又扻毛,鹽草也。見【雷斆·炮炙序】。
 又【高麗方言】謂苧曰毛,苧布曰毛施背,見【雞林類事】。又閩南人謂毛曰膜。見【井觀瑣言】。又梵言欽跋羅,此云毛。顩缽羅,《西域記》云織細羊毛。褐賴縭,《西域記》云織野獸毛。
 又國名。又姓。【左傳·僖二十四年】魯衞毛耼,文之昭也。【廣韻】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漢毛亨治《詩》,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時稱亨爲大毛公,萇爲小毛公。
 又竹名。【顧愷之·竹譜】南嶺有毛竹。【劉美之·續竹譜】毛竹,生武夷山。【李商隱詩】武夷洞裏毛生竹。
 又與髦通。【儀禮·士喪禮】馬不齊髦。【註】今文髦爲毛。
 亦作㲝。【周禮·天官·司裘註】中秋鳥獸㲝毨。
 亦作旄。【史記·夏本紀】羽旄齒革。
 又【集韻】莫報切,音帽。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作㧌。通作芼。
 又蒙晡切,音模。【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後漢·馮衍傳】饑者毛食。【註】太子賢曰:案《衍集》作無,今俗語猶然者,豈古語亦通乎。當讀如模。
 【集韻】又作𦒷
考證:〔【史記·夏本紀】羽𣬵齒革。〕
 謹照原文𣬵改旄。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mao2 [mɑu35] ㄇㄠˊ
mao4 [mɑu51] ㄇㄠˋ
粵語
mou4 [mou1] 毛髮, 羽毛, 毛遂自薦, 毛病, 毛巾, 毛衣, 毛筆, 毛毯, 眉毛, 毛茸茸, 毛毛雨, 毛骨聳然, 不毛之地
maau4 [maːu1]
mou1 [mou5]
日語
ボウ [boː] [漢]
モウ [moː] [呉]
[bɯ]
韓語
[mo]
越南
mao [maw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1小韻莫袍mɑu說文曰眉髮[-/之屬]及獸毛也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也莫袍切一十說文曰眉髮[-/之屬]及獸毛也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後以爲氏本居鉅鹿避讎滎陽也莫袍切一十
1小韻莫報mɑu毛鷹鷂鸇毛鷹鷂鸇
刊謬補缺切韻
1豪󠄁小韻莫袍mɑu莫袍反。膚毫。莫袍反。膚毫。
集韻
1𩫞小韻謨袍mɑu說文眉髦之屬及獸毛也又姓或作㲝𦒷說文眉髦之屬及獸毛也又姓或作㲝𦒷
1小韻莫報mɑu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通作芼擇也鄭康成說或从手通作芼
禮部韻略
1小韻莫褒mɑu莫襃切釋按說文眉髮及獸毛也左傳沼沚之毛草也周禮宅不毛亦草木又姓莫襃切釋按說文眉髮及獸毛也左傳沼沚之毛草也周禮宅不毛亦草木又姓
增韻
1小韻莫褒mɑu莫裦切國名又姓本為毫毛字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佩鐫集曰河朔謂無曰毛注云漢書毛音無今不敢圈莫裦切國名又姓本為毫毛字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佩鐫集曰河朔謂無曰毛注云漢書毛音無今不敢圈
五音集韵
1mɑu莫袍切說文曰眉髪及獸毛也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後以為氏本居鉅鹿避徙榮陽二十五莫袍切說文曰眉髪及獸毛也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後以為氏本居鉅鹿避徙榮陽二十五
1mɑu毛鷹鷂鸇毛鷹鷂鸇
洪武正韻
爻開小韻莫褒mau莫襃切國名又姓本爲毫毛字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佩觽集曰河朔謂無曰毛注云漢書毛音無又獸毛山毛鳳毛莫襃切國名又姓本爲毫毛字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佩觽集曰河朔謂無曰毛注云漢書毛音無又獸毛山毛鳳毛
古今韻會舉要
mau謨袍切音與茅同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徐曰二象毛乙其中後高也詩不屬于毛朱氏曰體骨之餘氣未屬也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禮記燕毛所以序齒也又草也左傳澗溪沼沚之毛又前西南夷傳不毛之地師古曰不生草木公羊傳注不毛者磽埆不生五穀周禮宅不毛者有里布又國名又姓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為氏或作㲝周禮司裘中秋鳥獸㲝毨集韻亦作旄史夏紀羽旄齒革又作耄謨袍切音與茅同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徐曰二象毛乙其中後高也詩不屬于毛朱氏曰體骨之餘氣未屬也又老也周禮王燕則諸侯毛鄭司農曰老者二毛故曰毛禮記燕毛所以序齒也又草也左傳澗溪沼沚之毛又前西南夷傳不毛之地師古曰不生草木公羊傳注不毛者磽埆不生五穀周禮宅不毛者有里布又國名又姓周武王弟毛公後以為氏或作㲝周禮司裘中秋鳥獸㲝毨集韻亦作旄史夏紀羽旄齒革又作耄
蒙古字韻
m ꡏaw ꡓmaw()
音韻闡微
蕭肴豪開陽平小韻mau
中原音韻
蕭豪開一陽平蕭豪mɑu
韻略易通
蕭豪開陽平蕭豪mau毫毛毫毛
中州音韻
蕭豪開平聲蕭豪小韻mɑu豪~豪~
中華新韻
陽平mɑu
東國正韻
ㅗㅱ 高杲誥mou
戚林八音
蒙美 歌高 陽平歌高
分韻撮要
陽平mu毛髮又鳥獸之毛毛髮又鳥獸之毛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mog
王力
mau 宵部
董同龢
mɔ̂ɡ 宵部
周法高
maw 宵部
李方桂
magw 宵部
magwh 宵部
鄭張尚芳
maːw 宵1部
maːws 宵1部
白-沙
*C.mˤaw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mhāw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mhāw
斯塔羅斯金西漢
mhāw
斯塔羅斯金東漢
mhāw
許思萊上古
mâu
許思萊東漢
mɑu
布之道諧聲域
MAU
聲首
布之道擬音
mˤau
音節類型A
mˤauh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m
mau
陽平(171)
北京35
北京平谷55
天津南開24
天津武清35
天津寶坻33
天津靜海55
河北邯鄲大名42
河北邯鄲魏縣53
山西運城垣曲22
山西臨汾鄉寧12 (文)
遼寧沈陽35
遼寧鞍山海城35 (~線)
遼寧丹東24
遼寧錦州35
遼寧營口蓋州24 (又:~線)
遼寧阜新細河35
遼寧遼陽白塔35
遼寧盤錦35
遼寧鐵嶺昌圖35
遼寧鐵嶺開原35
遼寧朝陽北票35 (~線)
遼寧葫蘆島綏中35
吉林長春南關24
吉林吉林龍潭24
吉林四平梨樹24
吉林遼源龍山24
吉林通化東昌24
吉林白山渾江24
吉林松原寧江24 (~發)
吉林白城大安35 (~發)
吉林白城洮南24
吉林延邊敦化24 (~線)
吉林延邊琿春24 (~發)
黑龍江哈爾濱24 (羽~)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4 (豬~)
黑龍江雞西雞冠24 (豬~)
黑龍江雞西密山24 (羊~)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35 (豬~)
黑龍江大慶肇州24 (~發)
黑龍江伊春嘉蔭35 (長~)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4 (豬~)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4 (豬~)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4 (豬~)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35 (羊~)
黑龍江黑河嫩江24 (~發)
黑龍江綏化蘭西24 (豬~)
黑龍江綏化肇東24 (~發)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35 (羊~)
安徽池州貴池24
江西吉安永豐53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開封52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周口淮陽53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隨州曾都42
湖北恩施鶴峰12
湖北天門13
湖南常德213
湖南張家界大庸21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懷化會同31
湖南懷化靖州213
湖南湘西吉首11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廣西百色樂業31
廣西百色西林31
廣西河池宜州21
廣西來賓武宣31
重慶31
重慶江津21
四川成都21
四川自貢31
四川瀘州古藺31
四川綿陽北川31
四川遂寧射洪31
四川內江威遠31
四川樂山井研31
四川南充31
四川眉山東坡31
四川廣安21
四川達州達縣31
四川雅安漢源31
四川資陽安嶽31
四川涼山西昌52
貴州貴陽21
貴州遵義21
貴州畢節威寧31
貴州銅仁思南21
貴州黔西南興義21
貴州黔東南凱里22
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雲南文山廣南31
雲南德宏芒市31
西藏拉薩21
陝西西安24
陝西咸陽三原35
陝西安康平利52
新疆石河子52
河北邯鄲涉縣412
河北邢臺沙河51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31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44
江西景德鎮浮梁24
福建三明將樂22
福建南平建陽334
福建南平邵武33 (文,~筆)
江西上饒廣豐24 (姓)
廣東湛江雷州11 (白,文)
廣東茂名電白11
廣東汕尾海豐55
廣東揭陽55
海南海口21 (文姓)
海南三亞21 (文,姓)
海南瓊海22
海南萬寧22 (文姓)
海南東方21 (姓)
海南定安31 (文)
海南澄邁42 (文姓)
海南昌江21 (文)
海南樂東211 (文姓)
海南陵水11 (文)
福建三明寧化35
福建南平邵武
湖南株洲攸縣213
廣東廣州從化35
廣東深圳11
廣東惠州11
廣東河源31
廣東清遠連南24 (異讀[m/m][au/au][24/44]文讀|白讀)
廣西南寧馬山213
廣西玉林北流24
安徽安慶太湖45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九江星子24
江西新余分宜
江西鷹潭貴溪
江西吉安11
江西宜春上高24
湖北荊州監利13
湖南長沙瀏陽45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岳陽平江
湖南長沙13
湖南株洲13
湖南邵陽綏寧41
湖南岳陽13
湖南永州33
湖南懷化辰溪24
湖南婁底新化13
廣西桂林灌陽33
廣東江門白沙22
廣東清遠21
廣西欽州21
廣西百色那畢31
廣西崇左31
廣東清遠保安25
廣西南寧亭子21
廣西桂林朝陽22
廣西百色田東41
廣西崇左扶綏21
陰平(12)
山東威海環翠53
四川成都44 (~煞,魯莽、粗暴)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贛州寧都42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江西宜春奉新24
廣東韶關南雄23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東清遠連南44 (異讀[m/m][au/au][24/44]文讀|白讀)
廣東東莞33
江西萍鄉13
上聲(24)
遼寧鞍山海城214 (一~錢)
遼寧營口蓋州213 (又:一~錢)
遼寧朝陽北票213 (一~錢)
吉林松原寧江213 (一~錢)
吉林白城大安213 (一~錢)
吉林延邊敦化213 (一~錢)
吉林延邊琿春213 (五~錢)
黑龍江哈爾濱213 (一~錢)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13 (一~錢)
黑龍江雞西雞冠213 (一~錢)
黑龍江雞西密山213 (一~錢)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213 (一~錢)
黑龍江大慶肇州213 (一~錢)
黑龍江伊春嘉蔭213 (一~錢)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13 (一~錢)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13 (一~錢)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13 (一~錢)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213 (一~錢)
黑龍江黑河嫩江213 (一~錢)
黑龍江綏化蘭西213 (一~錢)
黑龍江綏化肇東213 (一~錢)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213 (一~錢)
山西太原53 ((~~,面值一角兩角或伍角的錢幣))
福建南平建甌21 ((s。無也))
平聲(3)
河北張家口張北42
山西太原11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1
陽去(1)
江西上饒弋陽21
入聲(1)
福建南平邵武53 (白,體~)
陰去(1)
福建南平建甌33 ((頭~:頭髮))
陰入(1)
福建三明將樂21 (文讀,雞毛。)
陽平(119)
河北石家莊無極213
河北保定阜平24
內蒙古赤峰寧城55
遼寧大連34
遼寧朝陽建平35
江蘇徐州45
江蘇連雲港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江蘇淮安漣水35
江蘇鹽城亭湖213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45
江蘇宿遷宿城55 (文,~線)
安徽合肥55
安徽蕪湖55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南鳳台55
安徽馬鞍山花山24
安徽淮北44
安徽銅陵樅陽13
安徽安慶35
安徽滁州天長224
安徽阜陽5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安徽六安金安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安徽宣城宣州24
江西贛州章貢42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雞~)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山東臨沂沂水53
山東德州2
山東德州樂陵55
山東聊城2
山東濱州博興53
山東濱州鄒平55
河南洛陽31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三門峽湖濱31 (姓)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湖北十堰丹江口51
雲南昆明31
雲南麗江永勝31
陝西寶雞53
陝西延安寶塔24
甘肅蘭州51
甘肅天水清水13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甘肅平涼崆峒24
甘肅酒泉肅州53
甘肅慶陽寧縣24 (文讀:羊~;~重)
青海西寧24
寧夏銀川3
寧夏吳忠同心53
寧夏固原涇源35
寧夏中衛沙坡頭5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山西晉城沁水24
內蒙古包頭東河44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44
河南焦作武陟312
河南濟源312
陝西延安寶塔243
上海浦東新區324
江蘇南京高淳11
浙江杭州213
浙江杭州臨安33
浙江寧波113
浙江嘉興231
浙江湖州雙林113
浙江衢州龍游21
浙江舟山定海23
安徽蕪湖南陵213
安徽池州貴池35
安徽宣城宣州13
浙江杭州建德33
安徽黃山歙縣55
安徽宣城旌德53
福建寧德福安22
福建寧德柘榮21
廣東中山隆都33
海南三亞21 (白,羊毛)
海南瓊海22
海南萬寧22 (白羊毛)
海南東方21 (鸡毛)
海南定安31 (白)
海南澄邁42 (髮)
海南昌江21 (白)
海南樂東211 (白头毛)
海南陵水11 (白)
湖南郴州桂東24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肇慶封開24
廣東佛山西岸24
廣西桂林平樂3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陰平(12)
遼寧大連金州312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安徽宣城寧國55
台灣苗栗三義24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贛州南康44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西玉林博白44
台灣新竹芎林53
上聲(5)
江蘇宿遷宿城24 (白,一~錢)
山東濟南55 ((一~錢))
山東濟寧3 (一~錢)
山東德州3 (一~錢)
河南三門峽湖濱44 (一~錢)
平聲(6)
甘肅白銀會寧13
甘肅定西安定13
甘肅甘南合作13
寧夏固原西吉213
河北石家莊贊皇54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陽去(1)
上海13
mɑu
陽平(23)
河北唐山樂亭212
河北唐山遷西22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35
河北邢臺巨鹿41
河北保定淶水45
河北承德平泉35
河北承德興隆55
河北滄州滄縣53
河北廊坊霸州53 (~筆)
河北廊坊廣陽35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35
江西九江潯陽44
河南商丘睢縣42
湖北孝感孝南22
四川宜賓屏山31
貴州六盤水六枝21
雲南楚雄大姚42
山西大同西坪312
山西忻州五寨44 (文)
安徽池州東至224
湖南衡陽11
湖南益陽安化13
湖南益陽南縣13
陰平(3)
黑龍江雞西虎林31 (雞~,姓~)
青海海東循化13
江西南昌42 ((~訝子:嬰兒))
上聲(2)
河北廊坊霸州214 (一~錢)
黑龍江雞西虎林213
平聲(2)
山西臨汾侯馬213 (文。~衣)
新疆吐魯番214
陽平乙(1)
江西南昌45
mou
陽平(22)
廣東汕尾海豐41
江西撫州黎川35
湖南郴州安仁13
湖南衡陽衡山11
廣東廣州21
廣東韶關21
廣東深圳寶安21
廣東珠海前山21
廣東佛山42
廣東湛江吳川31
廣東茂名化州13
廣東肇慶21
廣東陽江江城42
廣東中山石岐5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廣西桂林臨桂21
廣西防城港東興31
廣西河池宜州31
香港21
澳門21
廣東韶關21
mo
陽平(15)
青海海北門源13
陝西榆林吳堡33 (文)
安徽黃山祁門54
江西上饒婺源22
福建福州53
福建寧德古田33
廣東湛江雷州11
廣東汕尾海豐55 (白,文)
廣東揭陽55 (白,文)
廣西貴港平南12
海南海口21 (白羊毛)
福建三明泰寧33 (文讀、姓,白讀、羊毛,白讀、沒有。)
湖北咸寧咸安31
湖南衡陽常寧21
廣東清遠連山21
陰平(1)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陽去(1)
福建三明泰寧213
陰去(1)
福建三明泰寧51
mɑo
陽平(14)
河北邯鄲館陶52
山西臨汾洪洞24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4
四川巴中南江31
貴州黔南平塘53
雲南曲靖沾益31
雲南昭通鎮雄31
雲南臨滄臨翔31
陝西安康漢陰42
陝西商洛商州35
山西長治24
山西臨汾隰縣24 (~衣。文)
福建南平浦城213
湖南邵陽城步212
mɔu
陽平(12)
山西運城臨猗53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35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24
河南信陽55
陝西銅川耀州24 (文讀)
寧夏固原原州24
山西朔州懷仁312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33
廣東東莞21
廣西欽州靈山53
廣西賀州信都24
廣西梧州藤縣212
陰平(2)
福建漳州詔安13 (異讀[h/m][m/ɔu][13/13]白讀|文讀)
廣東揭陽揭西53
mu
陽平(12)
山西臨汾鄉寧12 (白)
陝西銅川耀州24 (白讀)
陝西渭南合陽24 (白)
甘肅慶陽寧縣24 (白讀:綠~~(苔蘚);白~(食物發黴後長的白毛);饃饃上起了~了)
山西忻州五寨44 (白)
山西臨汾隰縣24 (~娃子。白)
山西呂梁中陽33 (~。白)
陝西榆林吳堡33 (白)
廣西南寧21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百色52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平聲(2)
山西臨汾侯馬213 (白。羊~)
山西呂梁孝義33 (白)
mɔo
陽平(12)
河北衡水故城53
江蘇南京24
雲南普洱思茅31
甘肅金昌永昌13
甘肅隴南康縣211
山西太原陽曲43
山西大同靈丘31
山西晉城陵川53
山西晉中昔陽33
山西呂梁中陽33 (~病。文)
陝西榆林神木44
陝西榆林榆陽213
上聲(1)
陝西渭南合陽52 (文)
mao
陽平(8)
河南商丘梁園52
廣西賀州富川31
貴州安順西秀31
貴州畢節2
貴州黔東南丹寨53
河南安陽52
浙江台州仙居312
雲南文山富寧31
陰平(1)
山東煙台1 (羽~)
上聲(1)
山東煙台3 (一元一~)
平聲(1)
山西呂梁孝義33 (文)
mɐu
陽平(8)
四川廣元劍閣31
廣西北海21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貴港南江22
廣西玉林北流32
廣西崇左寧明21
香港大埔泰亨21
廣西玉林福綿31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文讀,白讀。)
mɑɔ
陽平(7)
江蘇常州金壇35
安徽宿州埇橋55
四川攀枝花仁和31
雲南保山隆陽33
河南鶴壁鶴山53
浙江麗水雲和423
江西上饒廣豐341
maɔ
陽平(7)
河南鄭州城關53
貴州銅仁玉屏21
雲南昭通31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大理31
河南新鄉衛濱52
湖南邵陽洞口13
陽平(5)
福建廈門35 ((白1))
福建莆田仙游24
福建三明大田24 (白。頭~)
福建泉州南安24
台灣新北板橋24 (白)
陰平(1)
福建廈門55 ((白2))
陽平(4)
江蘇泰州靖江223
浙江寧波餘姚113
福建莆田仙游24 (後者原作芒。)
湖南株洲茶陵424
陽去(2)
江蘇無錫江陰223 (江陰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湖北黃石陽新
mõ
陽平(5)
浙江溫州洞頭113
廣東汕頭55 ((白))
廣東潮州55
香港大埔44
台灣新北板橋24 (文)
məu
陽平(5)
湖南湘西瀘溪24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來賓武宣22
香港新界21
廣西柳州融水21
mɔ̃
陽平(3)
福建廈門35 ((文))
福建三明大田24 (文。姓)
福建泉州南安24
陰平(1)
台灣彰化鹿港33 (文)
陽平(3)
江蘇南通
安徽宣城績溪44
湖南婁底雙峰13
mʌɯ
陽平(1)
河北張家口蔚縣41 (~筆)
上聲(1)
河北張家口蔚縣44 (一~錢)
maɯ
陽平(2)
四川德陽中江31
湖南湘潭12 ((皮~,~~:嬰兒))
mɐɯ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異讀[m][ɐɯ][24/33]文/白)
陰平(1)
浙江金華玉山33 (異讀[m][ɐɯ][24/33]文/白)
陽平(2)
安徽黃山黟縣44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maũ
陽平(2)
福建廈門35 ((白3))
廣東汕頭55 ((文。~病))
muei
陽平(1)
湖北襄陽襄樊52
mᴀo
陽平(1)
雲南玉溪紅塔31
陽平(1)
雲南紅河建水53
mᴀu
陽平(1)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1
mɒu
陽平(1)
陝西漢中漢臺42
mɒɔ
平聲(1)
山西晉中祁縣31
陽去(1)
江蘇無錫213 (無錫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mɑɤ
陽平(1)
江蘇常州213
陽平(1)
江蘇蘇州24
mɐɤ
陽平(1)
江蘇鎮江丹陽31
陽平(1)
浙江溫州31
mɑɒ
陽平(1)
浙江紹興231
məɯ
陽平(1)
浙江衢州開化341
陽平(1)
安徽黃山甘棠213
mɯŋ
陽平(1)
浙江溫州蒼南24 (毛兒的合音)
moŋ
陽平(1)
廣東茂名電白11 (白,文)
mœu
陽平(1)
廣西南寧賓陽213
mɛu
陽平(1)
廣西玉林博白232
mia
陽平(1)
湖南永州道縣31
mi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b
bau
陰平(1)
香港沙田34
入聲(1)
福建三明沙縣212
bo
陽平(2)
福建廈門35 ((文2))
福建三明沙縣31 (文讀,毛孔。)
陽平(1)
福建漳州漳浦213
bən
陽平(1)
江西上饒廣豐24 (頭毛:頭髮)
bəŋ
陽平(1)
台灣彰化鹿港24 (白)
h
hm
陰平(1)
福建漳州詔安13 (異讀[h/m][m/ɔu][13/13]白讀|文讀)
ᵐb
ᵐbou
陽平(1)
廣東珠海斗門22
Notes 註
毛 旄 𩿂 㲝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毛:作「毛皮、羽毛」義,讀平聲,引申為「選擇毛色單純的牲畜」義讀去聲,引申為「多毛的似鷹而小的猛禽」讀去聲;旄:獸毛既厚又長,讀去聲;䋃:毛刺的繒帛,讀去聲;𩿂:鳥輕毛,讀去聲;㲝:鳥的毛很多,讀去聲
毛 苗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苗,初生草,類似皮上的毛,這個意義上同源
旄 髦 氂 耄 芼 牦 䭷 毛
《漢語同源詞大典》:旄:竿頭用牦牛尾作裝飾的旗;髦:毛髮;氂:牦牛尾,多毛;耄:七八十歲的老人,老人髮長而多;芼:草,如地之毛;牦:牦牛,通體多毛;䭷:馬鬃毛,長而多;毛:毛髮。本組字皆有「多毛」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眊 髦 耄 酕 瞀 *毛
《漢語同源詞大典》:眊:視覺不清,昏亂;髦:散亂;耄:七十歲以上老人,年老昏亂;酕:大醉,神智昏亂;瞀:眼睛昏花。本組字皆有「昏亂」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䋃 㘪 毛
《漢語同源詞大典》:䋃:繒帛表面有刺而毛糙;㘪:土地粗疏、粗糙;毛:毛糙。本組字皆有「粗糙」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毛」象人的毛髮及禽獸的羽毛。
15 字
 詳解: 象毛髮或獸毛之形,後為漢字部首。《說文》:「毛,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凡毛之屬皆从毛。」

  金文「毛」象人獸毛髮之形,豎筆下或加點以作裝飾,如毛弔盤。戰國文字中附加點延長為短橫,例如上博簡或包山楚簡等字形。

  金文「毛」字用作國名,文王子毛叔鄭封於毛,其後以「毛」為氏,地在今河南省宜陽縣。班簋:「王令毛白(伯)更(賡)虢城公服。」意指王命令毛伯繼任虢城公之職。「毛」又可用作人名,召伯毛鬲:「召白(伯)毛乍(作)王母尊鬲。」另金文「毛」可讀為「旄」,指旗杆頂上的犛牛尾製成的飾物。如嫊奚鼎中「毛兩」即作此解。

  由於毛髮多細碎,因此「毛」字按其特徵引申出細微之意,如毛細管、毛毛雨。290 字相關漢字: 旄

Relatives 相關字
Subradicals 附屬部首 (6部)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511 -G1 3511 -G7 4.丿.3 -GT 3029 -GKX 0591.22 康熙字典-GHZR 2137.16 汉语大字典-GZFY 083101 -GZJW 386911 -G通规 0123 -G常用 常.4.44 -G部件 0231 -G京族 mau1.0.2 -G京族 mɤu2.0.0 -G古籍 06903 -HB1 A4F2 -H常用 2088 -T1 3751 全字庫-T甲表 0210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2800 -J0 4451 -JMJ 01495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941 学年: 2 K0 5730 -K敎育 0249 -KP0 5912 -V1 594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máo
MAO2 MAO4 (v4.0.1-6.0.0)
MAO2 (v3.1.0-3.2.0)
MAO2 MAO4 (v2.1.0-3.0.0)
kHanyuPinlu
máo(503) mao(33)
mao2(503) mao5(33) (v4.1.0-6.2.0)
mao2(503), mao5(33) (v4.0.1)
kTGHZ2013
244.050:máo
kHanyuPinyin
31994.010:máo,mào
kXHC1983
0766.020:máo
0766.020:máo (v5.1.0)
kCantonese
mou4
MOU4 (v2.1.0-4.0.1)
kJapanese
モウ ブ ボウ け
kJapaneseKun
KE
kJapaneseOn
MOU BOU
kKorean
MO
kHangul
모:0E
(v5.0.0-10.0.0)
kVietnamese
mao
kTang
*mɑu
kDefinition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32B
0-432B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4F2
kIRG_TSource
T1-4553
1-4553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C53
0-4C53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93E
0-593E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BAC
kIRG_VSource
V1-5B50
1-5B50 (v3.1.1-5.2.0)
3-325D (v3.1.0)
1-325D (v3.0.0)
kRSUnicode
82.0
kTotalStrokes
4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712
kDaeJaweon
0983.260
kFennIndex
331.04
kGSR
1137a
kHanYu
31994.010
kIRGDaeJaweon
0983.260
kIRGDaiKanwaZiten
1677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994.010
kIRGKangXi
0591.220
kKangXi
0591.220
kLau
2164
kMatthews
4357
kMeyerWempe
1842
kMorohashi
16772
kNelson
2473
kSBGY
156.07 417.5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QU
kCihaiT
747.601
kFenn
375A
kFourCornerCode
2071.4
kFrequency
3 (v3.2.0-15.1.0)
kGradeLevel
1
kHDZRadBreak
⽑[U+2F51]:31994.010
kHKGlyph
2087
kPhonetic
913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4F2
kCCCII
214648
kCNS1986
1-4553
kCNS1992
1-4553
kEACC
214648
kGB0
3511
kGB1
3511
kJis0
4451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DBAC (v3.1.1-15.0.0)
kKSC0
5730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029
kTaiwanTelegraph
3029
kTGH
2013:123
kXerox
243:356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807+82.4.0
kRSKangXi
82.0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