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氵奥(.,H,J)
U+6FB3(Basic)
水部13畫 共15畫 核心字
官話
yu4
ao4
粵語
juk1
ou3
ngou3
日語
イク
オウ
オク
韓語
越南
áo
úc
廣韻
影/屋三/入
影/豪/去
集韻
影/屋三/入
影/豪/去
訓読
おき(沖)
くま(隈)
ふかい(深い)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044
HB1-BF44
T1-712E
J0-5F34
K0-677E
V2-8D5D
KP0-F9DE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於六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奧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yu4
(1)
水边地
(2)
ao4
(3)
(4)
江海边凹进可以停船处bay
(5)
冲洗,刷洗
(6)
水名 澳水今俗名凉河,在今河南省泌阳县,为泌阳河的支流
(7)
地名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简称 如:港澳同胞Macau
(8)
国名 澳大利亚的简称Australia
(9)
洲名 大洋洲旧称澳大利亚洲,简称澳洲Oceania
(壯)
壯字用同「歐」
(壯)
aeu 娶;要;拿;取;用;采取……的方法[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方式]
(壯)
壯字用同「墺」
(壯)
ngauq ()大团;()大块;()个(人)[专用于男性,含贬义]
(喃)
úc 詞:úc (vịnh), úc đại lợi (Australia) 義:bay, (Australia)
(喃)
ục 詞:nước ùng ục 義:onomatopoeia for gurgling sound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水部 284
《說文解字》
於六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奧聲。
《說文解字繫傳》
於目反隈崖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從水奧聲。 [臣鍇按:《淮南子》:「漁者以其隈隩曲崖相讓。」內謂岸內曲;隈,外曲也。《詩》曰:「汭鞠之卽。」]
《說文解字注》
於六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鞫。 [鞫舊作隈。今正。《爾雅》說厓岸曰:隩隈厓。內爲隩。外爲鞫。郭以隈字上屬。厓字下屬。以許訂之。郭非是。《𨸏部》隈下曰:水曲隩也。隩下曰:水隈厓也。亦隈厓聯文。隩與澳字異而音義同。今《毛詩》聸彼淇奧字作奧。古文假借也。《毛詩》曰:奧,隈也。此言水曲之裏淵奧然也。《大雅》。芮鞫之卽。箋云:水之內曰澳。水之外曰鞫。鞫謂水曲之表圜穹然也。鞫之雙聲爲居窮切。故傴僂之狀曰鞠竆,曰匑窮。水曲之表如弓。故曰鞫。《韓詩》、《漢志》作𨸰。《字林》作㘲。俗本《爾雅》改鞫爲隈。因或取以改《說文》耳。] 从水。奧聲。 [於六切。三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郁。【說文】隈厓也。通作隩。【荀悅申鑒】若亂之墜於澳也。【註】澳,崖內近水之處。
 又【廣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奧。深也。一曰水名。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u4 [y51] ㄩˋ
ao4 [ɑu51] ㄠˋ
粵語
juk1 [juːk5]
ou3 [ou3] 澳門
ngou3 [ŋou3]
日語
イク [ikɯ] [呉漢]
オウ [oː] [呉漢]
オク [okɯ]
韓語
[o]
[uk]
越南
áo [aw35]
úc [uk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屋三3小韻於六ʔiuk隈也水内曰澳隈也水内曰澳
1小韻烏到ʔɑu澳深又水名澳深又水名
刊謬補缺切韻
屋三3小韻於六ĭuk隈〻。隈〻。
集韻
屋三3小韻乙六ʔiuk說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說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
1小韻於到ʔɑu深也一曰水名深也一曰水名
禮部韻略
屋三3小韻乙六ʔiuk隈厓也釋云水内曰澳其外曰隈又於到切見號字韻隈厓也釋云水内曰澳其外曰隈又於到切見號字韻
1小韻於到ʔɑu深也又乙六切見屋字韻深也又乙六切見屋字韻
增韻
屋三3小韻乙六ʔiuk隈厓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奥又號韻俗作奥隈厓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奥又號韻俗作奥
1小韻於到ʔɑu深也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隩有去入二音又屋韻奥墺隩澳四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深也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隩有去入二音又屋韻奥墺隩澳四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
五音集韵
1ʔɑu澳深又水名澳深又水名
屋三3ʔiuk隈也水內曰澳其外曰隈隈也水內曰澳其外曰隈
洪武正韻
屋撮小韻乙六ʔyuk隈厓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奥又效韻俗作澳隈厓詩箋水之内曰澳亦作奥又效韻俗作澳
爻開小韻於到ʔau深也詩箋水之内曰奥亦作隩奥有去入二音又屋韻凡用奥墺隩澳四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深也詩箋水之内曰奥亦作隩奥有去入二音又屋韻凡用奥墺隩澳四字義同者不得重押義異者非
古今韻會舉要
ʔau深也一曰水名又屋韻深也一曰水名又屋韻
ʔiuʔ說文隈崖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聲通作奥詩瞻彼淇奥又號韻說文隈崖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聲通作奥詩瞻彼淇奥又號韻
蒙古字韻
' ꡖÿu ꡦꡟʔy()
' ꡖaw ꡓʔaw()
音韻闡微
蕭肴豪開去聲小韻au
屋沃陌職錫撮入聲小韻yk
中原音韻
蕭豪開一去聲蕭豪ɑu
韻略易通
蕭豪開去聲蕭豪au以水添釜以水添釜
中州音韻
魚模撮入上魚模小韻iu隈厓隈厓
蕭豪開去聲蕭豪小韻ɑu深也深也
中華新韻
入去y隩同隩同
ɑu
東國正韻
ㅜㄱ 弓重䛪匊ʔuk
ㅗㅱ 高杲誥ʔou
戚林八音
鶯亦 歌高 陰去歌高ɔ
鶯亦 銀恭入 陰入銀恭
分韻撮要
東入 陰入jok水之内曰澳外曰隈又音奧水之内曰澳外曰隈又音奧
陰去u澳門澳門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屋沃燭覺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ʔɷg
ʔi̯ɷk
董同龢
ʔjok 幽部
周法高
ʔəw 幽部
ʔjəwk 覺部
李方桂
jəkw 幽部
鄭張尚芳
quɡ 覺1部
quːɡs 奧1部
白-沙
*ʔˤuk-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ʔūks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ʔūh
斯塔羅斯金西漢
ʔǝ̄wh
斯塔羅斯金東漢
ʔǝ̄wh
許思萊上古
ʔûkh
ʔuk
許思萊東漢
ʔouᶜ
ʔuk
布之道諧聲域
ɁU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ʔˤukh
音節類型A
ʔuk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ɔ
去聲(16)
江蘇徐州42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江蘇淮安漣水55
江蘇揚州
江蘇泰州33
安徽淮南鳳台51
安徽淮北52
安徽阜陽潁上51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煙台蓬萊42
河南洛陽412
河南南陽南召42
河南駐馬店平輿53
雲南昆明212
甘肅蘭州13
甘肅張掖山丹31
陰去(5)
上海35
上海浦東新區35
福建福州212
福建寧德福安35
福建寧德柘榮35
陽平(3)
安徽蕪湖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煙台萊州42
au
去聲(14)
河北邯鄲大名213
河北邯鄲魏縣312
山東臨沂平邑5
河南開封31
河南平頂山新華41
河南新鄉長垣213
河南濮陽312
河南許昌31
河南周口淮陽312
湖北荊門鍾祥214
福建泉州南安31
廣東韶關南雄42
廣東梅州梅縣53
廣東梅州五華53
陰去(1)
福建三明將樂324
陽平(1)
山東威海環翠33
o
去聲(2)
福建三明沙縣24
福建泉州南安31
陰去(4)
福建漳州漳浦11
福建寧德古田21
廣東汕頭213
福建三明泰寧51
ao
去聲(2)
山東煙台5
河南商丘梁園41
去聲(2)
河南鄭州城關41
雲南紅河蒙自212
ɑu
去聲(1)
河南商丘睢縣312
ɔo
去聲(1)
江蘇南京44
ɜ
陰去(1)
浙江溫州42
ɒ
陰去(1)
福建莆田仙游52
u
陰去(1)
廣西南寧33
ŋ
ŋɔ
去聲(19)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淄博博山5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濰坊昌邑31
山東濰坊臨朐21
山東濰坊壽光5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日照五蓮3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山東德州5
山東濱州博興21
山東濱州鄒平31
陝西延安寶塔52
甘肅酒泉敦煌44
新疆烏魯木齊213
新疆哈密21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ŋau
去聲(9)
湖北武漢35
重慶江津24
四川成都213
四川自貢14
四川雅安漢源13
四川涼山西昌213
貴州貴陽13
陝西西安44
陝西咸陽三原55
陽去(1)
福建南平建甌44
ŋao
上聲(1)
貴州黔東南丹寨55
ŋɔu
去聲(1)
河南信陽312
ŋɒu
去聲(1)
陝西漢中漢臺312
ɣ
ɣɔ
去聲(11)
安徽蚌埠53
安徽阜陽53
安徽宿州碭山53
安徽亳州蒙城53
山東棗莊嶧城42
山東泰安寧陽312
山東泰安21
山東聊城5
河南漯河召陵31
甘肅武威民勤31
甘肅酒泉肅州213
陰平(1)
山東濟寧1
ɣau
去聲(1)
山東菏澤單縣423
ɣɑɔ
去聲(1)
安徽宿州埇橋42
n
去聲(3)
甘肅臨夏42
青海西寧2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nɑu
去聲(1)
青海海東循化53
h
ho
陰去(1)
福建廈門21
Notes 註
隩 澳 墺 奥
四字音同義近。《說文》「奧,宛也,室之西南隅」段玉裁注「宛奧雙聲。宛者,委曲也,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處也」「隩」「澳」「墺」皆從奧聲,古書常與「奧」通用。《釋文》「澳,本亦作奧,本又作隩」。
燠 澳 墺 隩 䐿 坳 *奥
《漢語同源詞大典》:燠:熱在中;澳:水邊地之內中者;墺:可定居之地;隩:水涯深曲處;䐿:藏肉;坳:地之凹下處。本組字皆有「內中」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水」,「奧」聲,本義為水邊彎曲處。
19 字
 詳解: 從「水」,「奧」聲,本義為水邊彎曲處。《說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奧聲。」《文選‧顏延之〈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清氛霽岳陽,曾暉薄瀾澳。」

  「澳」可表示港灣,即水灣可泊船處。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下:「江為赤壁一磯所攖,流轉甚駛,水紋有暈,散亂開合,全如三峽。郡議欲開澳以歸宿客舟,未決。」

  「澳」也表示水深處。南朝梁何遜〈七召〉:「至深潭之澳溟,有洞室之穹崇。」

  「澳」還表示刷洗。南朝宋劉敬叔《异苑》卷一:「晉義熙初,晉陵薛願有虹飲,其釜澳須臾,嗡響便竭。願輦酒灌之,隨投隨涸,便吐金滿釜,於是災弊日祛,而豐富歲臻。」278 字相關漢字: 水,奧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1636 -G1 1636 -G7 15.丶.45 -GT 3421 -GKX 0653.28 康熙字典-GHZR 1870.07 汉语大字典-GZFY 715701 -GZ aeu.0.5 -GZ ngauq.0.2 -G通规 3295 -G常用 次.15.45 -G古籍 12938 -G中华书局宋 F7379 -HB1 BF44 -H常用 2332 -T1 8114 全字庫-T甲表 02349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140 -J0 6320 -JMJ 01602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602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0 7194 -K人名 一..3420 -KP0 8962 -V2 1096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ào
AO4 YU4 (v4.0.1-6.0.0)
AO4 (v3.1.0-3.2.0)
AO4 YU4 (v2.1.0-3.0.0)
kTGHZ2013
005.230:ào
kHanyuPinyin
31744.080:yù,ào
kXHC1983
0012.100:ào
0012.100:ào (v5.1.0)
kCantonese
ou3
juk1 ou3 (v4.1.0-13.0.0)
OU3 (v2.1.0-4.0.1)
kJapanese
オウ イク オク おき くま
kJapaneseKun
KUMA OKI
kJapaneseOn
IKU OKU OU
IKU OKU OU (v2.1.0-3.0.0)
kKorean
O OK
kHangul
오:0N
(v5.0.0-10.0.0)
kDefinition
inlet, bay; dock, bank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044
0-3044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F44
kIRG_TSource
T1-712E
1-712E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F34
0-5F34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77E
0-677E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9DE
kIRG_VSource
V2-8D5D
2-8D5D (v3.1.1-5.2.0)
kRSUnicode
85.13
kTotalStrokes
15
16 (v3.1.0-6.0.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087
kDaeJaweon
1063.210
kFennIndex
5.11 648.07
kGSR
1045b
kHanYu
31744.080
kIRGDaeJaweon
1063.210
kIRGDaiKanwaZiten
1841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1744.080
kIRGKangXi
0653.280
kKangXi
0653.280
kKarlgren
7
kLau
2419
kMatthews
48
0048 (v2.1.0-3.1.0)
kMeyerWempe
2135
kMorohashi
18412 18412:E0101
18412 (v2.1.0-15.0.0)
kNelson
2706
kSBGY
418.39 458.1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EHBK
kCihaiT
833.603
kFenn
519F
kFourCornerCode
3713.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2331
kPhonetic
992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F44
kCCCII
214925
kCNS1986
1-712E
kCNS1992
1-712E
kEACC
4B4925
214925 (v2.1.0-6.2.0)
kGB0
1636
kGB1
1636
kJis0
6320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9DE (v3.1.1-15.0.0)
kKSC0
719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421
kTaiwanTelegraph
3421
kTGH
2013:3295
kXerox
253:17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519+85.3.13
kRSKangXi
85.13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8956<kMatthews U+2570C<kMatth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