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疒矢(.,H,J)
U+75BE(Basic)
疒部5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ji2
粵語
zat6
zaat6
日語
シツ
ジチ
韓語
越南
tật
廣韻
從/質開/入
集韻
從/質開/入
訓読
とく(疾く)
とし(利し)
にくむ(憎む)
はやい(早い)
やまい(病)
やましい(疚しい)
やむ(病む)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C32
HB1-AF65
T1-5668
J0-3C40
K0-7270
V1-5F63
KP0-EBC2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玉書
侯馬盟書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
楚(戰國)
簡帛
望山
楚(戰國)
簡帛
郭店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秦家嘴
楚(戰國)
簡帛
天星觀
楚(戰國)
簡帛
新蔡葛陵
楚(戰國)
簡帛
九店
楚(戰國)
簡帛
上博
簡帛
放馬灘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嶽麓書院
簡帛
龍崗
簡帛
關沮
篆書
篆書
李斯
隸書
睡虎地簡牘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秦悉切病也。从𤕫矢聲。古文疾。籀文疾。
《字源》:会意 像人腋下中箭……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应是其引申义《漢多》:甲骨文從「大」(正面站立並展開四肢的人形)從「矢」,「矢」亦是聲符。「矢」象箭形,箭矢射出的速度十分快,故甲骨文此字是疾速的「疾」的專字,本義是急速。假借為疾病的「疾」。此外,甲骨文另有「疒」字,象人臥病在床,是疾病的「疾」的本字。《說文新證》:毛公鼎,象人腋下箸矢形,古多戰爭,人著矢則疾矣。春秋以後,「大」形改為「疒」形
Meaning 字義
ji2
(1)
古称轻病 后泛指病illness 积劳成疾
(2)
毒害之物;瘟疫
(3)
害;祸
(4)
缺点;毛病
(5)
病残(人)
(6)
pain 痛心疾首
(7)
疾苦
(8)
恨;憎恶to hate 疾恶如仇
(9)
嫉妒
ji2
(1)
妒忌;贼害jealous 嫉妒
(10)
非难
(11)
患;担忧
(12)
急速quick 疾走
(13)
强狠
(14)
(15)
亟;尽力
(16)
(声音)大、洪亮
(17)
中医脉象,指脉搏来势急速,比数脉更甚
(18)
(布)
ail 咳嗽 ~ ngaabt
(喃)
tật 詞:bệnh tật 義:disease
(喃)
◎ Bệnh, ốm đau.#A1: 疾 tật
(喃)
〄 Thói quen, tập quán không tốt.#A1: 疾 tậ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疒部 002𰠕𥏴𠥻
《說文解字》
秦悉切病也。从𤕫矢聲。古文疾。籀文疾。
《說文解字繫傳》
慈悉反病也。從疒矢聲。籀文疾。 [臣鍇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 古文疾。
《說文解字注》
秦悉切病也。 [析言之則病爲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爲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止部》曰:疌,疾也。] 从𤕫。矢聲。 [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籒文疾。 [从廿者,古文疾也。从𥎿者𥏼省也。] 古文。 [各本篆體作𤶅。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攷𥩓篆下曰:廿,古文疾。童篆下曰:廿,古文以爲疾。此廿爲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韵》、《類篇》皆曰:廿,古文疾。𥏴,籒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籒文作𥏴又作𤖏者,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而因倂入之,又譌古爲籒也。]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 〔古文〕𤕼𤖏𥏂𠥻𤶅【唐韻】秦悉切【集韻】【韻會】昨悉切,𠀤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又【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又【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又【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注】疾,惡也。
 又【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于事敏速强壯也。
 又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猶暴虐也。
 又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
 又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又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又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又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又與嫉通。【書·君𨻰】爾無忿疾于頑。
 又【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又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又【韻補】叶才詣切,音劑。【易·無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考證:〔【爾雅·釋鳥】鵲,劉疾。〕
 謹照原文鵲改鶛。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ji2 [ʨi35] ㄐㄧˊ
粵語
zat6 [tsɐt2] 疾病, 疾苦, 疾呼, 疾馳, 疾風, 疾言厲色, 疾走
zaat6 [tsaːt2]
日語
シツ [ɕitsɨ] [漢]
ジチ [ʑitɕi] [呉]
韓語
[tɕiɭ]
越南
tật [tə̆t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質開3小韻秦悉dziet病也急也秦悉切十一病也急也秦悉切十一
刊謬補缺切韻
質開3小韻秦𢘻dzĭĕt秦𢘻反。急。七。秦𢘻反。急。七。
集韻
質開3小韻昨悉dziet說文病也古作廿籀作𥏴𤕺說文病也古作廿籀作𥏴𤕺
禮部韻略
質開3小韻昨悉dziet昨悉切釋云病也急也昨悉切釋云病也急也
增韻
質開3小韻昨悉dziet昨悉切病也患也惡也急也妬也昨悉切病也患也惡也急也妬也
五音集韵
質櫛術開3dziet秦悉切病也急也从疒从矢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又患也惡也十七秦悉切病也急也从疒从矢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又患也惡也十七
洪武正韻
質齊小韻昨悉dziət昨悉切病也患也惡也急也妒也昨悉切病也患也惡也急也妒也
古今韻會舉要
dziʔ昨悉切商次清音說文病也从疒矢聲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増韻患也惡也集韻古作廿籕作𥐃𤕺昨悉切商次清音說文病也从疒矢聲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増韻患也惡也集韻古作廿籕作𥐃𤕺
蒙古字韻
ts ꡐi ꡞdzi()
音韻闡微
曷黠屑月質物齊二入聲小韻tsʰit
中原音韻
齊微齊入平齊微tsi
韻略易通
真文齊入入聲真文tsit速也病也速也病也
中州音韻
齊微齊入平齊微小韻tsi病也急也病也急也
中華新韻
入陽平ʨi
東國正韻
ㅣㅭ 根懇艮訖dzil
戚林八音
曾之 賓京入 陽入賓京tsiʔ
分韻撮要
賓入 陽入tsɐt病也患也惡也急也病也患也惡也急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質術櫛
北魏後期北齊
質術櫛物迄
齊梁陳北周隋
質術櫛物迄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zʰi̯ət
王力
dzǐet 質部
董同龢
dzʰjet 脂部
周法高
dzjiet 質部
李方桂
dzjit 脂部
鄭張尚芳
zid 質1部
白-沙
*[dz]i[t]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ʒ́it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ʒit
斯塔羅斯金西漢
ʒjǝt
斯塔羅斯金東漢
ʒjǝt
許思萊上古
dzit
許思萊東漢
dzit
布之道諧聲域
TSI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dzik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i
陽平(55)
北京35 (未註明異讀原因)
河北邯鄲魏縣53
江蘇徐州45
安徽蚌埠55
安徽淮南鳳台55
安徽淮北44
安徽阜陽5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寧陽42
山東泰安42
山東臨沂平邑2
山東德州2
山東聊城2
山東濱州鄒平55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開封52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濮陽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信陽55
河南周口淮陽53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湘西吉首11
重慶31
四川成都21
四川南充31
四川達州達縣31
貴州貴陽21
貴州畢節2
雲南昆明31
雲南昭通31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大理31
陝西西安24
陝西寶雞53
甘肅蘭州51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甘肅酒泉肅州5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哈密51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入聲(7)
安徽安慶4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324
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四川涼山西昌31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貴州黔東南黎平24
陰平(10)
北京55
山東濟南213
四川雅安漢源55
陝西延安寶塔213
陝西漢中漢臺55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青海西寧44
青海海東循化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去聲(3)
山東煙台5
四川自貢14
寧夏銀川5
上聲(1)
湖南懷化會同24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tɕiʔ
入聲(3)
江蘇淮安漣水34
江蘇揚州
重慶江津33
tɕiəʔ
入聲(1)
安徽合肥4
tɕiɪʔ
入聲(1)
江蘇泰州3
tɕieʔ
入聲(1)
安徽蕪湖5
tɕiɪ
入聲(1)
江蘇連雲港
tɕiɤ
入聲(1)
安徽銅陵樅陽55
tɕiɛ
陽平(1)
貴州遵義21
tɕiɐt
下陽入(1)
廣西南寧亭子22
ts
tsi
陽平(19)
河北邯鄲大名42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安徽宿州埇橋55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威海環翠33
山東濱州博興53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洛陽31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許昌42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梁園52
河南商丘睢縣42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入聲(3)
湖南長沙24
湖南湘潭24
廣西桂林朝陽55
陰平(1)
陝西咸陽三原31
陰入(2)
福建南平建甌24
海南三亞35
陰去(1)
海南陵水35
陽上(1)
福建三明沙縣53
tsɐt
陽入(16)
廣東韶關22
廣東珠海斗門21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佛山22
廣東佛山順德21
廣東江門白沙21
廣東肇慶33
廣東清遠22
廣東中山石岐33
廣東雲浮22
廣東雲浮羅定22
廣西南寧22
香港22
澳門22
廣東韶關22
廣西柳州融水23
下陽入(1)
廣西百色田東22
上陽入(1)
雲南文山富寧22
下陰入(2)
廣東中山隆都33
廣東肇慶封開43
tsit
陽入(4)
福建廈門5 ((文))
福建泉州南安3
福建漳州漳浦14
廣東汕尾海豐5
陰入(1)
海南海口5
tsiʔ
陽入(2)
福建福州5
福建莆田仙游4
入聲(1)
江蘇南京5
陰入(2)
海南瓊海5
海南樂東5
tsik
陽入(5)
福建廈門5 ((白))
福建寧德古田5
福建寧德柘榮2
廣東汕頭5
廣東潮州4
陰入(1)
海南萬寧5
tsat
陽入(1)
廣東茂名電白1
tsa
陽去(3)
湖南永州道縣52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tsek
陽入(1)
廣東揭陽5
陰入(1)
海南昌江5
tsei
陽去(1)
廣東清遠保安11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tsɿ
陰入(1)
湖南永州寧遠13
tsɐk
陽入(1)
廣東東莞22
tsət
上陽入(1)
廣西崇左扶綏22
tseik
陽入(1)
福建寧德福安2
tsiek
陽入(1)
廣東湛江雷州2
tsiet
陰入(1)
海南澄邁5
tsɐʔ
陽入(1)
廣東深圳寶安22
tsək
陽入(1)
香港新界22
tsəi
入聲(1)
廣東佛山西岸11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tsia
陰入(1)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tʃi
陰平(1)
福建三明將樂55
tʃɐt
陽入(8)
廣東廣州2
廣西柳州融水35
廣西貴港桂平22
廣西百色22
廣西河池宜州12
廣西來賓武宣22
廣西崇左22
廣西崇左寧明22
上陽入(1)
廣西百色那畢22
tʃit
陰入(1)
海南定安5
tʃiʔ
陰入(1)
海南東方54
tʃʅ
陽平(1)
山東煙台蓬萊55
tʃɐk
陽入(1)
香港大埔泰亨33
tʃət
下陽入(1)
廣西南寧賓陽22
tʃɐn
陽去(2)
廣西北海22
廣西欽州22
tʃiət
陽入(1)
廣西桂林臨桂23
tsʰ
tsʰi
陽入(1)
福建三明將樂5
tsʰit
陽入(8)
江西九江修水5
廣東韶關新豐5
廣東深圳55
廣東惠州31
廣東梅州梅縣5
廣東梅州五華5
廣東東莞55
廣西玉林博白5
陰入(1)
廣東廣州從化22
tsʰei
陰平(1)
福建三明泰寧21
tsʰaʔ
下陽入(1)
廣西玉林博白22
z
zi
陽平(2)
山東濰坊安丘42
山東臨沂沂水53
ziɪʔ
陽入(1)
江蘇蘇州23
zɿ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zai
入聲(1)
浙江溫州213
zɤʔ
陽入(1)
浙江台州仙居2
zeiʔ
陽入(1)
浙江麗水雲和24
tɕʰ
tɕʰi
陰去(1)
湖南婁底雙峰35
tɕʰiʔ
陽入(1)
江蘇南通
陰入(1)
江西南昌5 ((瘧~))
tɕʰie
入聲(1)
廣東韶關南雄54
去聲(1)
江西贛州南康53
tɕʰiɛt
陽入(1)
江西贛州寧都5
ɬ
ɬɐt
陽入(1)
廣西梧州藤縣22
ɬat
陽入(1)
廣西貴港平南12
ɬɔt
陽入(1)
廣東清遠連山214
ɬɐp
陽入(1)
廣西梧州蒙山22
tʃʰ
tʃʰɐt
陽入(1)
廣西欽州靈山22
tʃʰit
陽入(2)
廣西南寧馬山55
香港沙田5
tʃʰat
陽入(1)
廣西貴港南江23
dʑiəʔ
陽入(2)
浙江杭州2
浙江衢州龍游23
dʑieʔ
陽入(1)
浙江衢州開化24
tʰɐt
陽入(1)
廣西玉林北流22
tʰit
陽入(1)
廣西玉林北流55
tʰiʔ
陽入(1)
江西撫州黎川5
tθi
陽平(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臨沂莒南42
ʑ
ʑi
陽平(1)
湖南永州33
ʑiɪʔ
陽入(1)
上海1
tʂʰ
tʂʰʅ
陰平(1)
安徽安慶11
ȶ
ȶi
陽平(1)
山東日照五蓮53
-
iu
陽平(1)
貴州畢節2
ʑʱ
ʑʱiəʔ
陽入(1)
上海浦東新區12
dz
dzeʔ
陽入(1)
浙江金華玉山23
l
lɔi
陽入(1)
福建南平建陽4
θ
θiak
陽入(1)
廣西賀州信都24
t
tɐt
下陽入(1)
廣西玉林福綿22
Notes 註
疾 病
二字同義,可以通用。古人多以為「病」重於「疾」,但區別不甚嚴,古書中「疾」「病」都可以表病勢嚴重。「疾」有急速、敏捷等義,「病」不具有這些意義。
疾 捷 疌
二字均從母,質葉通轉。在急捷這個意義上同源。《小爾雅廣詁》「捷,疾也」。
迅 速 快 疾
四個字都有快速的意思。古代表示行進快速一般用「速」,「迅」往往指來勢猛烈急迫,速度一般比「速」快。「疾」表示速度快也附有緊迫、急切的色彩,一般也比「速」快一些。「快」在上古只作愉快講,魏晉以後才表示快速。
齊 齌 疾
三字均有疾速之義。《說文》「齌,炊餔疾也」引申為一般的疾。《楚辭 離騷》「反信讒而齌怒」王逸注「齌,疾也」《國語 齊語》「深耕而疾耰之」韋昭注「疾,速也」讀音也相近,均為從母,齊齌為脂部,疾為質部,脂質陰入對轉。同源。
疾 嫉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疾:病,引申為憎恨、怨恨,讀短入聲;嫉:嫉妒,讀長入聲
医 䀢 䛈 疾 矢
《漢語同源詞大典》:医:盛矢之器;䀢:以目光指使人;䛈:發誓;疾:患病;矢:箭。本組字皆有「矢」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捷 倢 徢 𣶏 疾 *疌
《漢語同源詞大典》:捷:迅速;倢:敏捷;徢:行走迅速、敏捷;𣶏:水流疾;疾:疾速。本組字皆有「迅速、敏捷」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喘 遄 湍 疾 *耑
《漢語同源詞大典》:喘:呼吸急促;遄:行急,引申為急速;湍:水急;疾:疾速。本組字皆有「快速」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嫉 蒺 𧎿 損 *疾
《漢語同源詞大典》:嫉:嫉妒,賊害;蒺:蒺藜,有刺者;𧎿:蜈蚣,有毒,害人者;損:虧損,減少。本組字皆有「害」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槉 支 *疾
《漢語同源詞大典》:槉:立柱與衡量之間的弓狀物;支:木之枝條,上翹伸展者。本組字皆有「支撐」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甲骨文從「大」(正面站立並展開四肢的人形)從「矢」,「矢」亦是聲符。「矢」象箭形,箭矢射出的速度十分快,故甲骨文此字是疾速的「疾」的專字,本義是急速。假借為疾病的「疾」。
85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大」(正面站立並展開四肢的人形)從「矢」,「矢」亦是聲符。「矢」象箭形,箭矢射出的速度十分快,故甲骨文此字是疾速的「疾」的專字,本義是急速。假借為疾病的「疾」。一說甲骨文象人身中箭,故有疾患之意(羅振玉、王國維、商承祚)。

  此外,甲骨文另有「疒」字,象人臥病在床,是疾病的「疾」的本字,參見「疒」。簡言之,從「大」從「矢」是疾速的本字,「疒」是疾病的本字,兩者本義有別,但是由於聲音相同,而互相通用(于省吾)。甲骨文的兩種字形,至金文合併在一起,從「疒」從「矢」亦聲,為「疾」字《說文》古文和小篆所本。

  甲骨文表示疾病,《合集》21052:「肩同又(有)疾」,意義相當於《合集》13754的「克興㞢(有)疒」,「興」表示起,意謂疾病有起色,病情好轉(蔡哲茂)。

  金文表示急,毛公鼎:「敃天疾畏(威)」,意謂上天急怒。《詩.大雅.召旻》:「旻天疾威,天篤降喪。」鄭玄箋:「疾,猶急也。」又表示疾病,叔尸鐘:「母(毋)疾母(毋)已(殆)」,意謂不生病,不危亡(沈培)。否叔尊:「疾不已」,表示病重(張光裕)。

  簡帛文字表示生病,《清華簡一.金縢》簡14背:「周武王又(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36行:「失天則几(飢),失人則疾。」又用作人名,《清華簡二.繫年》簡137:「陳疾目率車千乘,以從楚師於武陽。」「陳疾目」是齊國將帥,意謂陳疾目率領兵車一千輛,在武陽追隨楚軍。

  《說文》:「𤕺(疾),病也。从疒,矢聲。𤶅(𤶥),古文疾。𥏴,籒文疾。」649 字相關漢字: 大,矢,疒,興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2818 -G1 2818 -G7 10.丶.24 -GT 4014 -GKX 0771.22 康熙字典-GHZR 2853.08 汉语大字典-GZFY 504601 -GZJW 215911 -G通规 2028 -G常用 常.10.184 -G布依 ail.0 -G京族 tɤt8.1.0 -G古籍 03980 -HB1 AF65 -H常用 2647 -T1 5472 全字庫-T甲表 02666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599 -J0 2832 -JMJ 01778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833 -K0 8280 -K敎育 1600 -KP0 7534 -V1 6367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JI2 (v4.0.1-6.0.0)
FEI2 JI2 (v3.1.0-3.2.0)
JI2 (v2.1.0-3.0.0)
kHanyuPinlu
jí(44)
ji2(44) (v4.0.1-6.2.0)
kTGHZ2013
155.150:jí
kHanyuPinyin
42666.100:jí
kXHC1983
0525.020:jí
0525.020:jí (v5.1.0)
kCantonese
zat6
JAT6 (v2.1.0-4.0.1)
kJapanese
シツ ジチ にくむ はやい やまい やむ
kJapaneseKun
YAMAI NIKUMU HAYAI
kJapaneseOn
SHITSU
kKorean
CIL
kHangul
질:0E
(v5.0.0-10.0.0)
kVietnamese
tật
kTang
*dzhit
kDefinition
illness, disease, sickness; to hate
illness, disease, sickness; hate (v2.1.0-3.1.1)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C32
0-3C32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F65
kIRG_TSource
T1-5668
1-5668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C40
0-3C40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270
0-7270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BC2
kIRG_VSource
V1-5F63
1-5F63 (v3.1.1-5.2.0)
3-3675 (v3.1.0)
1-3675 (v3.0.0)
kRSUnicode
104.5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495
kDaeJaweon
1181.250
kFennIndex
33.12
kGSR
0494a
kHanYu
42666.100
kIRGDaeJaweon
1181.250
kIRGDaiKanwaZiten
2211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666.100
kIRGKangXi
0771.220
kKangXi
0771.220
kLau
1348
kMatthews
492
0492 (v2.1.0-3.1.0)
kMeyerWempe
3282
kMorohashi
22112
kNelson
3041
kSBGY
470.21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KOK
kCihaiT
920.404
kFenn
476D
kFourCornerCode
0013.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2645
kPhonetic
73 159
73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F65
kCCCII
214C4B
kCNS1986
1-5668
kCNS1992
1-5668
kEACC
214C4B
kGB0
2818
kGB1
2818
kJis0
2832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BC2 (v3.1.1-15.0.0)
kKSC0
8280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4014
kTaiwanTelegraph
4014
kTGH
2013:2028
kXerox
247:30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284+104.5.5 C+2284+111.5.5
kRSKangXi
104.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