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na4(納)
粵語
naap6
laap6
日語
トウ(納)
ナ(納)
ナッ(納)
ナン(納)
ノウ(納)
ドウ(納)
韓語
납
越南
nạp(納)
廣韻
泥/合/入(納)
集韻
泥/合/入(納)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44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Origin 字源諸說
Meaning 字義
(1)
「納」的简化字
→納
na4
(1)
[納納]濡湿貌
(2)
收藏
(3)
接受to receive 采纳
(4)
引入;使进入to receive, to let in 吐故纳新
(5)
穿;着
(6)
容受;接受
(7)
取;拿
(8)
娶妻
(9)
交纳;贡献to give 纳税
(10)
归还
(11)
相交为朋友
(12)
粗缝;补缀to patch up 纳鞋底
(13)
收住,停止
(14)
用同「捺」 按,往下压
→捺
na4
(1)
用手重按to press, to push
(15)
下,播
(16)
置,放
(17)
通「軜」 驷马车上旁边两匹马的内侧缰绳
→軜
na4
(1)
驷马车上两旁之马的内侧系于轼上的缰绳
(18)
鱼名 似鳖无甲 也作「𩹾」(魶)
→𩹾
na4
(1)
魟鱼的别名
(19)
用同「衲」 质地粗劣破旧
(20)
用同「呐」
→呐
na4
(2)
大声呼喊to shout loudly 呐喊
(21)
姓
(布)
naabt 缴纳(施法用语)
(壯)
壯字用同「𤜽」
→𤜽
(壯)
nag 水獺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na4 [na51] ㄋㄚˋ (納)
粵語
naap6 [naːp2]
laap6 [laːp2]
日語
トウ [toː] (納)
ナ [na] [唐] (納)
ナッ [naʔ] (納)
ナン [naɴ] (納)
ノウ [noː] [呉] (納)
ドウ [doː] [漢] (納)
韓語
납 [nap]
越南
nạp [nap3ˀ2ʔ] (納)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泥合
咸攝覃韻1等開口入合韻納小韻奴荅切nɒp内也又姓出何氏姓苑奴荅切八(納)内也又姓出何氏姓苑奴荅切八(納)
刊謬補缺切韻
泥合
咸攝覃韻1等開口入合韻納小韻奴荅切nɒp奴荅反。受。五。(納)奴荅反。受。五。(納)
集韻
泥合
咸攝覃韻1等合口入合韻納小韻諾荅切nɒp說文絲濕納納也一曰入也古作內(納)說文絲濕納納也一曰入也古作內(納)
禮部韻略
泥合
咸攝覃韻1等合口入合韻納小韻諾答切nɒp諾答切釋按説文絲溼納納也一曰入也(納)諾答切釋按説文絲溼納納也一曰入也(納)
增韻
泥合
咸攝覃韻1等合口入合韻納小韻奴荅切nɒp奴荅切受也入也古作内又補綴也俗作衲又與軜同荀子三公奉軛持納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甫詩納納乾坤大(納)奴荅切受也入也古作内又補綴也俗作衲又與軜同荀子三公奉軛持納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甫詩納納乾坤大(納)
五音集韵
泥合盍
咸攝覃韻1等合口入合韻泥母一等nɒp內也入內又姓出何氏姓苑(納)內也入內又姓出何氏姓苑(納)
洪武正韻
泥合開
合韻開口入合韻納小韻奴荅切nap奴荅切受也入也古作内又補綴也俗作衲又與軜同荀子三公奉軛持納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甫詩納納乾坤大(納)奴荅切受也入也古作内又補綴也俗作衲又與軜同荀子三公奉軛持納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甫詩納納乾坤大(納)
古今韻會舉要
泥怛曷入合韻怛韻泥母naʔ諾合切音與㮈同說文絲溼納納也從糸內聲一曰入也增韻受也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納納乾坤大又姓出姓苑古作內論語出內之吝孟子推而內之溝中(納)諾合切音與㮈同說文絲溼納納也從糸內聲一曰入也增韻受也又納納廣大包容貌杜納納乾坤大又姓出姓苑古作內論語出內之吝孟子推而內之溝中(納)
音韻闡微
泥合葉洽開入聲合韻納小韻泥母一等nap(納)(納)
中原音韻
泥家麻開入去家麻韻na(納)(納)
韻略易通
暖緘咸開入入聲緘咸韻nap入財(納)入財(納)
中州音韻
泥家麻開入去家麻韻納小韻na入也受也(納)入也受也(納)
中華新韻
ㄋ ㄚ 入去麻韻丙類na(納)(納)
東國正韻
ㄴ ㅏㅂ 入甘感紺閤韻nap(納)(納)
戚林八音
日女 山干入 陽入山干韻naʔ(納)(納)
分韻撮要
泥 緘入 陽入緘韻nap容納受也又輸納入也(納)容納受也又輸納入也(納)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魏
緝
晉
緝
宋北魏後期
合
北魏後期北齊
合
齊梁陳北周隋
合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nəp(納)
王力
nəp 緝部(納)
董同龢
nə̂p 緝部(納)
周法高
nəp 緝部(納)
李方桂
nəp 緝部(納)
鄭張尚芳
nuːb 緝3部(納)
白-沙
*nˤ[u]p(納)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nǝ̄p(納)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nǝ̄p(納)
斯塔羅斯金西漢
nǝ̄p(納)
斯塔羅斯金東漢
nǝ̄p(納)
許思萊上古
nə̂p(納)
nûp(納)
許思萊東漢
nəp(納)
布之道諧聲域
NƏP(納)
聲首入
NUT(納)
聲首入
布之道擬音
nˤəp(納)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n
na
陽入(5)
閩福建南平建甌42
閩福建南平建陽4
粵廣西柳州融水35
平湖南永州寧遠22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21
陰平(37)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江蘇徐州213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官安徽淮北213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官山東濟南213 ((~鞋底))
官山東青島即墨1 (又)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官山東聊城1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洛陽3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陝西西安21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官青海西寧44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贛福建三明泰寧21
去聲(18)
官北京51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四川自貢14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寧夏銀川5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入聲(6)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官湖北天門324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贛江西九江星子35
陽平(19)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又)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官湖北武漢213
官湖北宜昌12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官重慶3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雲南昆明31
官雲南昭通31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官雲南大理31
湘湖南永州33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陰入(1)
客江西贛州南康24
陽去(5)
客福建南平邵武
客福建龍岩長汀21
平湖南永州道縣52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上聲(1)
官山東煙台3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陰入'(1)
閩海南昌江55
nap
陽入(47)
閩廣東汕頭5
閩廣東湛江雷州2
閩廣東茂名電白1
閩廣東汕尾海豐5
閩廣東潮州4
閩廣東揭陽5
閩廣西貴港平南12
閩海南海口3 (白出纳)
閩海南瓊海2
閩海南定安2
閩海南澄邁3
客福建漳州詔安3
客廣東湛江廉江5 (文讀)
客廣東茂名信宜5 (文讀)
客廣東惠州31
客廣東梅州梅縣5
客廣東河源2
客廣東陽江陽春5 (文讀)
客廣東揭陽揭西5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客廣西玉林博白5
粵廣東廣州2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清遠22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雲浮22
粵廣東雲浮羅定22
粵廣西南寧22
粵廣西梧州蒙山22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欽州靈山22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玉林北流22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河池宜州12
粵廣西來賓武宣22
粵廣西崇左22
粵廣西崇左寧明22
粵香港22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平廣東韶關22
平廣西柳州融水23
平廣西梧州藤縣22
陰入(3)
閩海南海口5 (文纳粹)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贛江西撫州黎川3
上陽入(5)
粵廣西南寧賓陽52
粵廣西玉林博白11
平廣西南寧亭子24
平廣西崇左扶綏22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陽上(1)
平廣西百色田東13
下陰入(2)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粵廣東肇慶封開43
下陽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24
naʔ
陽入(6)
吳上海1 ((1))
吳江蘇蘇州23
吳浙江台州仙居2
閩福建福州5
粵廣東深圳寶安22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入聲(3)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重慶江津33
吳安徽宣城寧國5
陰入(3)
晉山西太原2
贛江西鷹潭貴溪
贛江西上饒弋陽5
nɑ
陰平(3)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官安徽蚌埠212
官陝西寶雞44
去聲(8)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哈密213
入聲(1)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nɑʔ
陽入(5)
官江蘇南通
吳江蘇無錫江陰12
吳江蘇常州23
吳江蘇泰州靖江34
吳浙江杭州2
nəʔ
陽入(5)
吳上海1 ((2))
吳江蘇常州23
吳江蘇泰州靖江34
吳浙江紹興23
吳浙江衢州龍游23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nɐʔ
陽入(4)
吳浙江寧波23
吳浙江寧波餘姚23
吳浙江金華玉山23
吳江西上饒廣豐23
nak
陽入(5)
閩福建寧德福安2
閩福建寧德古田5
閩福建寧德柘榮2
閩海南萬寧2
客廣東梅州梅縣5
nat
陽入(3)
閩海南陵水3 (白)
客廣東清遠連南5
粵廣東清遠連山214
入聲(1)
贛江西宜春上高5
陰入(1)
閩海南陵水5 (文)
nᴀʔ
陽入(2)
吳江蘇無錫23
吳浙江紹興23
næʔ
入聲(1)
官江蘇泰州3 (文,n8)
陽平(1)
官江蘇泰州45 (~鞋底,白,n7)
nᴀ
陰平(3)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官甘肅臨夏243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nait
陽入(3)
客江西九江修水5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5
客江西宜春奉新5
nɔp
陽入(2)
粵廣西貴港南江23
粵廣西賀州信都24
下陽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22
nɛʔ
陽入(2)
官江蘇南通 (又)
吳上海浦東新區12
nɐ
陽入(1)
贛湖北黃石陽新
naiʔ
陽入(2)
閩海南東方3
閩海南樂東3
nɛ
入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nᴀr
去聲(1)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nɜʔ
陽入(1)
吳江蘇無錫江陰12
nɤʔ
陽入(1)
吳江蘇蘇州23 (未註明異讀原因)
nøʔ
陽入(1)
吳浙江紹興23
nʌʔ
陽入(1)
吳浙江衢州開化24
nai
陽去(1)
閩海南三亞51
naip
陽入(1)
客江西贛州寧都5
nɒ
入聲(1)
湘湖南湘潭24
nɐk
陽入(1)
粵廣東東莞22
nᴀp
陽入(1)
粵香港新界22
no
陽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22
nɵ
陰平(1)
平廣東清遠保安33
næ̃
陽去(1)
平廣西桂林平樂35
l
la
陽入(1)
閩福建三明將樂5
陰平(2)
官河南信陽33
贛江西新余分宜
去聲(3)
官湖南常德35
官甘肅蘭州13
贛江西萍鄉11
入聲(6)
官安徽安慶43
官湖北黃岡紅安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贛湖南株洲茶陵21
贛湖南株洲醴陵
湘湖南長沙24
陽平(7)
官湖南郴州21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遵義21
官貴州畢節2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陽去(1)
客福建三明寧化2
陰去(3)
閩福建漳州漳浦11
贛江西九江彭澤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上聲(1)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陽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53
陰上(1)
吳安徽黃山甘棠35
lap
陽入(10)
閩福建廈門5
閩福建泉州南安3
閩福建漳州漳浦14 (文讀,納涼。)
閩香港大埔5
客廣東廣州從化55
客廣東韶關新豐5
客廣東深圳55
客香港沙田5
粵廣東江門白沙21
粵澳門22
陰入(1)
客廣東東莞22
陽去(1)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laʔ
陽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4 (出納。)
入聲(2)
官安徽蕪湖5
吳安徽宣城宣州5
lɑ
去聲(1)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lɑʔ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入聲(1)
官江蘇南京5
lɐʔ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læʔ
入聲(1)
官江蘇揚州
lɐ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lɛ
陰平(1)
贛江西吉安334
læt
陰入(1)
贛江西南昌進賢
lot
入聲(1)
贛湖南岳陽平江
ʔn
ʔnəʔ
陰入(1)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ʔnᴀʔ
陰入(2)
吳浙江嘉興54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ʔnø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k
kaŋ
陰平(1)
官山東濟寧1
ɳ
ɳa
陰平(1)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d
daʔ
陽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24
ɲ
ɲiʔ
陽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24 (文/白)
ⁿd
ⁿdap
陽入(1)
粵廣東珠海斗門21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nà
NA4
(v2.1.0-6.0.0)
kHanyuPinlu
nà(21)
na4(21)
(v4.0.1-6.2.0)
kTGHZ2013
260.090:nà
kXHC1983
0812.070:nà
0812.070:nà
(v5.1.0)
kCantonese
naap6
NAAP6
(v3.2.0-4.0.1)
kDefinition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449
0-4449
(v3.0.0-5.2.0)
kRSUnicode
120'.4
kTotalStrokes
7
kIICore
A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000.000
(v2.1.0-3.0.0)
kHanYu
53374.010
kIRGHanyuDaZidian
53374.010
kIRGKangXi
0944.251
kKangXi
0944.251
kMorohashi
99999
(v2.1.0-5.1.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VMOB
kFourCornerCode
2412
kFrequency
4
(v3.2.0-15.1.0)
kUnihanCore2020
G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75122
kEACC
275122
kGB0
3641
kMainlandTelegraph
4780
kTGH
2013:93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20.4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TraditionalVariant
U+7D0D
kZVariant
U+7D0D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