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𦍌
U+7F9B(Basic)
羊部5畫 共11畫 核心字
官話
xi1
yi4
粵語
ji6
hei3
日語
韓語
廣韻
曉/支B開/平
疑/支B開/上
集韻
曉/支B開/平
疑/支B開/去
疑/支B開/上
Sources 各源例字
G3-676A
HB2-D6F5
T2-383A
JMJ-020612
K2-5372
KP1-68F8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唐代石刻篆文
傳抄
汗簡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宜寄切己之威儀也。從我、羊。《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
Meaning 字義
yi4
(1)
同「義」
yi4
(2)
适宜appropriate
(3)
正当;正派righteousness
(4)
善;好
(5)
利益;功用
(6)
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
(7)
平,公正justice 见义勇为
(8)
公益性的,为某种公益事业而举办的 如:义卖;义演
(9)
死节,殉难
(10)
克制推让
(11)
行为超出常人的;有正义感的
(12)
古人认为禽畜之贤者
(13)
名义上的;假的nominal, fake, adopted 义父
(14)
掺杂做成的
(15)
意义,意思meaning
(16)
文体的一种
(17)
通「議」 议论
yi4
(1)
言谈;谈论to discuss
(18)
通「俄」(e2) 奸邪
(19)
通「峨」(e2) 高大特立
e2
(1)
山势高峻lofty
(20)
助词 用于句首
(21)
意大利旧译为义大利,简称义
(22)
xi1
(2)
[羛陽]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南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義
我部 002
《說文解字》
宜寄切己之威儀也。從我、羊。 [臣鉉等曰:此與善同意,故从羊。] 《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
《說文解字繫傳》
魚智反已之威儀也。從我,從羊。 [臣鍇曰:「通論詳矣。」] 墨翟書義。從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郷也。
《說文解字注》
宜寄切己之威義也。 [言己者,以字之从我也。己,中宮。象人腹。故謂身曰己。義各本作儀。今正。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鄭司農注《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是謂義爲古文威儀字。誼爲古文仁義字。故許各仍古訓。而訓儀爲度。凡儀象,儀匹,引申於此。非威儀字也。古經轉寫旣久。肴襍難辨。據鄭,許之言可以知其意。威義古分言之者,如北宮《文子》云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義,詩言令義令色,無非無義是也。威義連文不分者,則隨處而是。但今無不作儀矣。《毛詩》。威義棣棣。不可選也。傳曰:君子望之儼然可畏。禮容俯仰各有宜耳。棣棣,富而閒習也。不可選,物有其容不可數也。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故文王,我將《毛傳》皆曰:義,善也。引申之訓也。] 从我。从羊。 [威儀岀於己,故从我。董子曰:仁者,人也。義者,我也。謂仁必及人。義必由中𣃔制也。从羊者,與善美同意。宜寄切。古音在十七部。] 《墨翟書》義从弗。 [《墨翟書》、《藝文志》所謂《墨子》七十一篇也。今存者五十三篇。義無作羛者。葢歲久無存焉爾。从弗者,葢取矯弗合宜之意。] 巍郡有羛陽鄉。讀若錡。 [此以地名證羛字。又箸其方音也。凡古地名多依䚻俗方語。如蓮勺呼輦酌。卑水呼班水。鮦陽呼紂陽。大末呼闥末。剡呼舌剡反。酈呼蹢躅之蹢。曲逆呼去遇。如是者不可枚數。羛陽讀若錡,同也。然注家皆讀羛陽,虛宜切。與錡音稍不同也。] 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鄉也。 [按此十二字。乃後人箋記之語。非許語也。鄴,內黃皆魏郡屬縣。羛陽鄉本在內黃北二十里。司馬紹統《郡國志》曰:魏郡內黃有羛陽聚。劉注。世祖破五校處。《光武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李注。羛陽聚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諸本有作茀者,誤也。《左傳》。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於戲陽。杜注。內黃縣北有戲陽城。按漢晉皆在內黃北。魏地形志無內黃縣。當是倂於鄴。則羛陽亦在鄴矣。故知必後人箋記語也。戲羛音同。許宜反。《左氏傳》。有戲陽速。則戲陽又爲氏姓。]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羊字部】 【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𠀤音蟻。【說文】魏郡有羛陽鄕,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後漢·光武帝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註】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左傳云: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于戲陽。杜預註云:內黃縣北有戲陽城。戲與羛通。
 又【集韻】虛宜切,音犧。義同。
 又【集韻】宜寄切,音議。義,通作羛。【說文】墨翟書義從羛。◎按說文在我部,今倂入。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xi1 [ɕi55] ㄒㄧ
yi4 [i51] ㄧˋ
粵語
ji6 [iː2]
hei3 [hei3] 羛陽(古地名)
日語
[gi] [呉]
[ki] [漢]
韓語
[ɰi]
[hɰi]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支B開3B小韻許羈xiɛ地名在魏地名在魏
支B開3B小韻魚倚ŋiɛ羛陽郷名在魏郡羛陽郷名在魏郡
刊謬補缺切韻
支B開3B小韻許羇xǐe地名,在魏。地名,在魏。
支B開3B小韻魚倚ŋǐe(羛)陾郷,在魏郡。(羛)陾郷,在魏郡。
集韻
支B開3B小韻虚宜xiɛ後漢有羛陽聚通作戲後漢有羛陽聚通作戲
支B開3B小韻宜寄ŋiɛ說文魏郡有羛陽鄉本內黃北二十裡說文魏郡有羛陽鄉本內黃北二十裡
支B開3B小韻語綺ŋiɛ羛陽鄉名在鄴羛陽鄉名在鄴
五音集韵
脂支之B開3Bxiɪ地名在魏地名在魏
微開3xiəi地名地名
脂支之B開3Bŋiɪ羛陽鄉名在魏郡羛陽鄉名在魏郡
脂支之B開3Bŋiɪ說文魏郡有羛陽郷本內黄北二十里說文魏郡有羛陽郷本內黄北二十里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齊陰平小韻xi
支微齊泰灰齊上聲小韻i
支微齊泰灰齊去聲小韻i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鄭張尚芳
hŋral 歌1部
ŋralʔ 歌1部
布之道諧聲域
ŊA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ŋ̊(r)ai
音節類型B
ŋ(r)aiʔ
音節類型B
漢語多功能字庫
「羛」是古「義」字的異體,參見「義」。《字彙補》:「羛,與義同。」33 字相關漢字: 義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7174 -G3 7174 -GKX 0951.42 康熙字典-GHZR 3337.03 汉语大字典-G古籍 12376 -HB2 D6F5 -T2 2426 全字庫-T乙表 03540 異體字字典-JMJ 02061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5182 -KP1 68F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I4 XI4 (v4.0.1-6.0.0)
YI4 (v3.1.0-3.2.0)
YI4 XI4 (v2.1.0-3.0.0)
kHanyuPinyin
53131.040:yì,xī
kCantonese
ji6
hei3 ji6 (v4.1.0-13.0.0)
kJapanese
ギ キ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676A
3-676A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D6F5
kIRG_TSource
T2-383A
2-383A (v3.0.0-5.2.0)
kIRG_JSource
JMJ-020612
kIRG_KSource
K2-5372
2-5372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68F8
kRSUnicode
123.5
kTotalStrokes
11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395.230
kHanYu
53131.040
kIRGDaeJaweon
1395.230
kIRGDaiKanwaZiten
2846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131.040
kIRGKangXi
0951.420
kKangXi
0951.420
kMorohashi
28466
kSBGY
044.34 243.26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TGLLN
kCihaiT
1070.502
kFourCornerCode
8052.7
kUnihanCore2020
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D6F5
kCCCII
227528
kCNS1986
2-383A
kCNS1992
2-383A
kGB3
7174
kKPS1
68F8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23.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