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言(.,J)
U+8A04(Basic)
言部2畫 共9畫 核心字
官話
qiu2
kao1
粵語
kau4
日語
キュウ
コウ
ドウ
韓語
廣韻
羣/尤/平
溪/豪/平
溪/尤/平
集韻
群/尤/平
溪/豪/平
溪/尤/平
泥/豪/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3-7253
HB2-D0B0
T2-2D51
J1-5D43
K2-602B
KP1-7586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巨鳩切迫也。从言九聲。讀若求。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qiu2
(1)
逼迫to force
kao1
(2)
戏言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言部 247
《說文解字》
巨鳩切迫也。从言九聲。讀若求。
《說文解字繫傳》
虔柔反迫也。從言九聲。又讀若丘。
《說文解字注》
巨鳩切、去鳩切迫也。 [《廣雅》同。] 从言。九聲。讀又若丘。 [謂九聲則讀如鳩矣。而又讀如丘也。今俗謂逼迫人有所爲曰訄。音正同丘。《廣韵》巨鳩去鳩二切。三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韻】渠鳩切【集韻】渠尤切,𠀤音求。【說文】迫也。
 又【集韻】安也,謀也。
 又【玉篇】去牛切【廣韻】去鳩切,𠀤音丘。【說文】義同。
 又【廣韻】苦刀切【集韻】丘刀切,𠀤音尻。戲言。一曰迫也。
 又【集韻】奴刀切,音猱。戲也。
 或書作訅。【說文長箋】作𧥠。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qiu2 [ʨʰiou35] ㄑㄧㄡˊ
kao1 [kʰɑu55] ㄎㄠ
粵語
kau4 [kʰɐu1]
日語
キュウ [kʲɨː] [漢]
コウ [koː] [呉漢]
ドウ [doː]
韓語
[ku]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𧚍小韻巨鳩ɡiəu迫也又去牛切迫也又去牛切
1小韻苦刀kʰɑu戲言戲言
3小韻去鳩kʰiəu[追/迫]也[追/迫]也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巨鳩ɡĭəu迫。又厼牛反。迫。又厼牛反。
3小韻去求kʰĭəu迫。又巩訄反。迫。又巩訄反。
集韻
3小韻渠尤ɡiəu說文迫也一曰安也謀也或書作訅說文迫也一曰安也謀也或書作訅
1𩫞小韻丘刀kʰɑu戯言一曰迫也戯言一曰迫也
3小韻祛尤kʰiəu博雅迫也博雅迫也
1𩫞小韻奴刀nɑu戯也戯也
五音集韵
1kʰɑu戯言戯言
3kʰiəu廹也廹也
3giəu迫也又去丩切迫也又去丩切
音韻闡微
尤齊陽平小韻kiou
韻略易通
幽樓齊上聲幽樓kʰiəu追也追也
中州音韻
蕭豪合平聲蕭豪小韻kʰiɑu戲言戲言
尤侯齊平聲尤侯小韻ɡiəu迫也迫也
中華新韻
ㄧㄡ 陽平ʨʰiou
戚林八音
秋周 陽平秋周kiu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董同龢
kʰôɡ 幽部
kʰjŏɡ 幽部
ɡʰjŏɡ 幽部
周法高
kʰəw 幽部
kʰjəw 幽部
ɡjəw 幽部
李方桂
kʰəgw 幽部
kʰjəgw 幽部
gjəgw 幽部
鄭張尚芳
ɡu 幽1部
kʰuː 幽1部
kʰu 幽1部
布之道諧聲域
KU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ʰˤu
音節類型A
kʰu
音節類型B
ɡu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dʑʱ
dʑʱiə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dʑau
陽平(1)
浙江溫州31
Notes 註
訄 求
二字同音。「求」本是「裘」的古字,借用為干求義。以言責求於人曰「訄」,《說文》收此字, 但古籍中極少用。
䊵 虓 叴 訄 急 *九
《漢語同源詞大典》:䊵:急,引急;虓:猛烈、急;叴:傲人、逼人;訄:逼迫;急:緊急,五字皆有緊急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糾 㽱 觓 訄 *丩
《漢語同源詞大典》:糾:急戾;㽱:絞腸痧,「腹中急」的一種病;觓:弦急弓緊;訄:有逼迫義。本組字皆有「急忙」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說文》:「訄,迫也。从言九聲。讀若求。」
21 字
 詳解: 段玉裁注:「今俗謂逼迫人有所為曰訄。」

  此字極為冷闢,近世唯章炳麟以此字用於書名曰《訄書》,是其反滿政論的縮影。

  57 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8251 -G3 8251 -G7 9.丿.150 -GKX 1146.11 康熙字典-GHZR 4195.10 汉语大字典-GZFY 433002 -G通规 6873 -G古籍 08618 -HB2 D0B0 -T2 1349 全字庫-T乙表 04632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175 -J1 6135 -JMJ 02433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6411 -KP1 758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iú
QIU2 (v2.1.0-6.0.0)
kTGHZ2013
306.090:qiú
kHanyuPinyin
63939.060:qiú,kāo
kXHC1983
0941.090:qiú
0941.090:qiú (v5.1.0)
kCantonese
kau4
KAU4 (v2.1.0-4.0.1)
kJapanese
キュウ コウ ドウ
kJapaneseOn
KYUU KU KOU DOU NOU
kDefinition
to coerce, compel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7253
3-725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D0B0
kIRG_TSource
T2-2D51
2-2D51 (v3.0.0-5.2.0)
kIRG_JSource
J1-5D43
1-5D43 (v3.0.0-5.2.0)
kIRG_KSource
K2-602B
2-602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7586
kRSUnicode
149.2
kTotalStrokes
9
kIICore
CG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613.060
kHanYu
63939.060
kIRGDaeJaweon
1613.060
kIRGDaiKanwaZiten
3521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3939.060
kIRGKangXi
1146.110
kKangXi
1146.110
kMorohashi
35215
kSBGY
158.53 208.05 211.0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KNYMR
kCihaiT
1237.401
kFourCornerCode
4001.6
kPhonetic
587
kUnihanCore2020
G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D0B0
kCCCII
23316E
kCNS1986
2-2D51
kCNS1992
2-2D51
kEACC
23316E
kGB3
8251
kJis1
6135
kKPS1
7586 (v3.1.1-15.0.0)
kTGH
2013:687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2513+149.7.2
kRSKangXi
149.2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