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童(.,J)
U+9418(Basic)
金部12畫 共20畫 核心字
官話
zhong1
粵語
zung1
日語
シュ
ショウ
韓語
越南
chung
廣韻
章/鍾/平
集韻
章/鍾三/平
訓読
かね(鐘)
Sources 各源例字
G1-5653
HB1-C4C1
T1-7A4C
J0-3E62
K0-7124
V1-6A62
KP0-E9DA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Relatives 關聯字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戰國
金文
戰國早期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楚(戰國)
簡帛
楚(戰國)
簡帛
信陽
楚(戰國)
簡帛
天星觀
楚(戰國)
簡帛
上博
楚(戰國)
簡帛
新蔡葛陵
簡帛
睡虎地
簡帛
嶽麓書院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職茸切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鐘或从甬。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zhong1
(1)
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中空,用铜或铁制成 悬挂在架上用槌叩击发音 钟的形制,从商钲衍变而来,开始用手持而击,故柄在下而口在上;后悬之于虡,以槌击之,故甬在上而口在下 也作「鍾」
zhong1
(3)
古乐器 以槌叩击发声
(2)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梵语叫“犍椎”、“犍稚”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bell
(3)
计时器,报时器 有挂在墙上的,如挂钟;有放在桌上的,如座钟clock
(4)
指时间、钟点hour, time, o'clock
(5)
古容量单位
(6)
姓 也作「鍾」
zhong1
(15)
(喃)
chung 詞:chung rượu 義:a glass of wine
(喃)
◎ Chén uống rượu.#A1: 鐘 chung
(喃)
◎ Như 鍾 chuông#A2: 鐘 chung
(喃)
◎ Nhạc khí thường đúc bằng đồng, treo nơi đình chùa.#A2: 鍾 chung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金部 128
《說文解字》
職茸切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鐘或从甬。
《說文解字繫傳》
之松反樂鐘也,秋分之音也,物種成。從金童聲。古者垂作鍾。鍾或從甬。
《說文解字注》
職茸切樂鐘也。 [當作金樂也。] 秋分之音。萬物穜成。故謂之鐘。 [萬故謂之鐘五字今補。猶𡔷者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𡔷。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管者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鐘與穜曡韵。] 从金。童聲。 [職茸切。九部。經傳多作鍾。叚借酒器字。] 古者𡍮作鐘。 [葢出《世本》作篇。] 鐘或从甬。 [鐘柄曰甬。故取以成字。甬亦聲。]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𠀤音鍾。【說文】樂鐘也。【廣韻】世本曰:垂作鐘。【釋名】鐘,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詩·周南】鐘鼓樂之。
 又【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互詳前鍾字註。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註】夫鐘,郕地。
 又山名。【廣輿記】鐘山屬金陵。
 【集韻】或作銿。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ong1 [tʂʊŋ55] ㄓㄨㄥ
粵語
zung1 [tsuːŋ5] 鐘錶, 鐘聲, 鐘擺, 鐘樓, 鐘鼎之家, 鐘鳴鼎食
日語
シュ [ɕɨ] [呉]
ショウ [ɕoː] [漢]
韓語
[tɕoŋ]
越南
chung [tɕu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職容tɕioŋ樂器也吕氏春秋云黃帝命伶倫鑄寸二器丗本曰垂作鐘樂器也吕氏春秋云黃帝命伶倫鑄寸二器丗本曰垂作鐘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職容tɕĭwoŋ樂器。樂器。
集韻
鍾三3小韻諸容tɕiuoŋ說文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種成古者垂作鐘或从甬通作鍾說文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種成古者垂作鐘或从甬通作鍾
禮部韻略
鍾三3小韻諸容tɕiuoŋ釋云樂器也秋分之音物種成也按世本古者垂作鐘釋云樂器也秋分之音物種成也按世本古者垂作鐘
增韻
鍾三3小韻諸容tɕiuoŋ說文樂器漢志金曰鐘又律名漢志黄鐘鐘種也周禮皆作鍾詩鍾鼓亦作鐘古字通用義異者自可分押說文樂器漢志金曰鐘又律名漢志黄鐘鐘種也周禮皆作鍾詩鍾鼓亦作鐘古字通用義異者自可分押
五音集韵
照三3tɕioŋ樂器也吕氏春秋云黄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曰垂作鐘樂器也吕氏春秋云黄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曰垂作鐘
洪武正韻
東撮小韻陟隆tʃyuŋ說文樂器漢志金曰鐘又律名漢志黄鐘說文樂器漢志金曰鐘又律名漢志黄鐘
古今韻會舉要
tɕuŋ說文樂鐘也从金童聲漢志金曰鐘釋名空也內空正又氣多故聲大呂氏春秋黄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垂作鐘考工記鳬氏為鐘爾雅大鍾謂之鏞其中剽小者棧又律名黄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又官名考工記鐘氏染羽集韻或作銿通作鍾說文樂鐘也从金童聲漢志金曰鐘釋名空也內空正又氣多故聲大呂氏春秋黄帝命伶倫鑄十二器世本垂作鐘考工記鳬氏為鐘爾雅大鍾謂之鏞其中剽小者棧又律名黄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又官名考工記鐘氏染羽集韻或作銿通作鍾
蒙古字韻
j ꡆung ꡟꡃtʂuŋ()
音韻闡微
東冬庚蒸青撮陰平小韻tʃyŋ
中原音韻
東鍾撮陰平東鍾tʂiuŋ
韻略易通
東洪合舒陰平東洪tʂuŋ樂器樂器
中州音韻
東鍾合平聲東鍾小韻tʂuŋ樂器樂器
中華新韻
ㄨㄥ 陰平tʂʊŋ
東國正韻
ㅛㆁ 公拱貢穀tsioŋ
戚林八音
曾之 銀恭 陰平銀恭tsyŋ
分韻撮要
陰平tʃoŋ鐘鼓樂器也鐘鼓樂器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東冬鍾江
北魏後期北齊
冬鍾江
齊梁陳北周隋
冬鍾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ȶi̯uŋ
王力
ȶǐwɔŋ 東部
董同龢
ȶjuŋ 東部
周法高
tjewŋ 東部
李方桂
tjuŋ 東部
鄭張尚芳
tjoŋ 東0部
白-沙
*to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to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to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to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ćoŋ
許思萊上古
toŋ
許思萊東漢
tśoŋ
布之道諧聲域
TO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toŋ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uŋ
陰平(24)
安徽阜陽212
山東煙台萊州213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周口淮陽24
廣西柳州雒容33
廣西桂林臨桂33
陝西漢中漢臺55
福建寧德柘榮42
江西贛州寧都42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深圳33
廣東梅州梅縣44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廣東東莞33
廣西玉林博白44
福建三明泰寧21
江西南昌42
江西吉安334
江西撫州黎川22
廣西桂林灌陽22
廣西南寧55
廣西桂林朝陽43
tsoŋ
陰平(42)
江蘇常州金壇31
安徽蚌埠212
安徽淮南鳳台213
安徽阜陽潁上213
山東煙台蓬萊313
山東威海環翠53
湖北武漢55
四川成都44
上海53
上海浦東新區53
江蘇蘇州44 (鐘點)
浙江杭州33
浙江寧波52
浙江嘉興51
浙江湖州雙林44
浙江衢州龍游434
安徽黃山甘棠53
安徽池州貴池31
安徽宣城宣州31
廣東中山隆都55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河源33
江西九江彭澤
廣東韶關55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佛山53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肇慶55
廣東肇慶封開55
廣東清遠55
廣東東莞213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香港55
香港新界232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雲南文山富寧44
tsəŋ
陰平(6)
河南信陽33
安徽宣城寧國55
江西贛州南康44
廣東韶關南雄23
廣東惠州33
湖北黃石陽新
tsɔŋ
陰平(4)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西柳州融水53
廣西百色田東54
廣西崇左扶綏53
tsioŋ
陰平(2)
廣東湛江雷州213 (白,文)
廣東汕尾海豐33
tsuəŋ
陰平(1)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平聲(1)
山西太原11
tsʊŋ
陰平(2)
浙江寧波餘姚324
浙江紹興52
tsiɔŋ
陰平(3)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tsɤŋ
陰平(1)
福建三明寧化33
tseŋ
陰平(3)
廣東汕頭33
廣東潮州33
廣東揭陽33
tsiuŋ
陰平(1)
廣西貴港平南33
tsi
陰平(3)
湖南永州道縣54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2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tsouŋ
陰平(2)
福建南平浦城35
福建寧德福安332
tsyŋ
陰平(2)
福建福州44
福建寧德古田55
tsiŋ
陰平(2)
福建廈門55 ((白))
福建泉州南安33
tsœyŋ
陰平(1)
福建三明沙縣33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tsiaŋ
陰平(1)
廣東湛江雷州213
陰平甲(1)
廣東茂名電白33
tsyøŋ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tseiŋ
陰平(1)
福建南平建陽53
tsɔ̃
陰平(1)
廣西桂林平樂53
tsɐi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tsuɛŋ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tʂuŋ
陰平(36)
北京55 (鐘點)
河北邯鄲大名33
河北邯鄲魏縣24
江蘇徐州213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安徽淮北213
安徽宿州埇橋212
山東濟南213
山東濟南章丘213
山東東營廣饒213
山東濰坊昌邑213
山東濰坊臨朐213
山東泰安213
山東臨沂莒南213
山東濱州鄒平214
山東菏澤單縣213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開封35
河南洛陽33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新鄉長垣24
河南濮陽34
河南許昌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梁園24
河南商丘睢縣24
湖北荊門鍾祥24
陝西寶雞44
甘肅武威民勤44
甘肅臨夏243
寧夏銀川1
新疆烏魯木齊44
新疆哈密55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廣東梅州五華44
tʂoŋ
陰平(4)
江蘇南京31
安徽亳州蒙城213
山東臨沂沂水213
湖南長沙33
tʂəŋ
陰平(6)
安徽合肥212 (鐘點)
山東濰坊安丘213
山東日照東港213
山東日照五蓮213
江西萍鄉13
江西九江星子33
tʂɔŋ
陰平(1)
安徽宿州碭山213
tʂuə̃
陰平(3)
甘肅張掖山丹24
甘肅酒泉敦煌24
青海西寧44
tʂən
陰平(1)
湖南湘潭33
tʂuə̃ɣ
陰平(1)
陝西延安寶塔213
tʂũŋ
陰平(1)
甘肅酒泉肅州55
tʂvən
陰平(1)
青海海東循化13
tʂuɤŋ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tʂaŋ
陰平(1)
江西九江修水24
tʃuŋ
陰平(18)
福建漳州詔安13
廣東揭陽揭西53
廣西南寧馬山3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桂林臨桂45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百色55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tʃoŋ
陰平(4)
山東濱州博興213
福建龍岩長汀33
廣東清遠連南44
廣東清遠連山53
tʃɔŋ
陰平(4)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賀州信都44
廣西來賓武宣55
廣東清遠保安33 (時鐘。)
tʃʊŋ
陰平(1)
廣東廣州53 (鐘點)
tʃɤŋ
陰平(1)
福建三明將樂55
tʃəuŋ
陰平(1)
廣西玉林博白55
tʃieu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時鐘。)
tɕuŋ
陰平(1)
廣西梧州藤縣53
tɕoŋ
陰平(1)
廣西玉林福綿54
tɕioŋ
陰平(3)
浙江金華玉山33
浙江衢州開化45
江西上饒廣豐445
tɕiuŋ
陰平(2)
福建南平邵武
江西上饒弋陽33
tɕyɔ
陰平(1)
浙江溫州33
tɕyoŋ
陰平(1)
浙江台州仙居334
tɕiᴇ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tɕøŋ
陰平(1)
廣西南寧亭子41
t
tuŋ
陰平(2)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新余分宜
təŋ
陰平(3)
江西宜春奉新24
江西鷹潭貴溪
江西宜春上高42
去聲(1)
湖南株洲醴陵
tɤŋ
陰去(1)
湖南岳陽平江
tan
陰平(1)
湖南婁底雙峰55 (鐘點)
pf
pfəŋ
陰平(2)
山東棗莊嶧城213
山東泰安寧陽214
去聲(1)
陝西西安44
pfən
陰平(1)
甘肅蘭州53
tsz
tszuəŋ
陰平(1)
陝西咸陽三原31
Notes 註
鍾 钟 鐘
「鍾」用作姓氏另出字头,并简化为「锺」。
鐘 鐲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鐲,形如小鐘。兩字照定鄰紐,東屋對轉
甬 鐘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甬的本義是鐘,兩字同源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從「金」,「童」聲。「鐘」是一種敲擊樂器,常常在宮廟祭祀和宴會時演奏。
37 字
 詳解: 金文從「金」,「童」聲。「鐘」是一種敲擊樂器,常常在宮廟祭祀和宴會時演奏。《說文》:「鐘,樂鐘也。」或體作「銿」。「甬」本為鐘的象形,後增「金」旁表示以青銅鑄造。(楊樹達)「甬」和「童」古音相近,故「銿」又可作「鐘」。參見「甬」。

  金文表示樂鐘,如中義鐘:「中義乍(作)龢鐘,其萬年永寶。 」臧孫鐘:「自乍(作)龢鐘,子子孫孫永保是從。」又表示樂律,如曾侯乙鐘:「割(姑)[先聿](洗)之才(在)楚號為呂鐘,其坂(反)為宣鐘。」「呂鐘」、「宣鐘」皆為楚樂律名。

  簡帛材料也表示樂鐘,如《上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14「㠯(以)鐘鼓之樂」。又如《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1:「魯[口戕](莊)公𨟻(將)為大鐘。」意謂魯莊公將要鑄造大鐘。

  「鐘」和「鍾」本來既可表示鐘鼓,又可表示酒器。「童」和「重」古音亦相近。如《列子.楊朱》:「朝之室也聚酒千鐘,積麴成封。」後來「鐘」專門用來表示樂鐘,「鍾」則表示酒器。(裘錫圭)參見「鍾」。

  「鐘」也表示寺廟縣掛的大鐘,用作報時、集合和報警之用。如《洛陽伽藍記.序》:「京城表裏,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鐘聲罕聞。」唐代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鐘」後來還表示報時器、時鐘。如明代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西僧利瑪竇有自鳴鐘,中設機關,每遇一時輒鳴。」清代趙翼《簷曝雜記鐘表》:「自鳴鐘、時辰表,皆來自西洋。鐘能按時自鳴,表則有針隨晷刻指十二時,皆絕技也。」又指時間,如魯迅《吶喊.端午節》:「誰知道初四這一天卻破了例,他不到七點鐘便回家來。」656 字相關漢字: 金,童,銿,甬,鍾,重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1 5451 简体: 钟 GKX 1323.02 康熙字典-GHZR 4586.14 汉语大字典-GZJW 228511 -G通规 1528AX -G古籍 13748 -HB1 C4C1 -H常用 4311 -T1 9044 全字庫-T甲表 04349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912 -J0 3066 -JMJ 02726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726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常用 1008 -K0 8104 -K敎育 0697 -KP0 7358 -V1 746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ōng
ZHONG1 (v2.1.0-6.0.0)
kHanyuPinlu
zhōng(410)
zhong1(410) (v4.0.1-6.2.0)
kHanyuPinyin
64258.060:zhōng
kXHC1983
1499.031:zhōng
1499.031:zhōng (v5.1.0)
kCantonese
zung1
JUNG1 (v2.1.0-4.0.1)
kJapanese
ショウ シュ かね
kJapaneseKun
KANE
kJapaneseOn
SHOU
kKorean
CONG
kHangul
종:0E
(v5.0.0-10.0.0)
kVietnamese
chuông
kTang
*jiong
kDefinition
clock; bell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1-5653
1-565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4C1
kIRG_TSource
T1-7A4C
1-7A4C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E62
0-3E62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124
0-712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9DA
kIRG_VSource
V1-6A62
1-6A62 (v3.1.1-5.2.0)
3-422A (v3.1.0)
1-422A (v3.0.0)
kRSUnicode
167.12
kTotalStrokes
20
kIICore
A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85
kDaeJaweon
1822.180
kFennIndex
109.04
kGSR
1188x
kHanYu
64258.060
kIRGDaeJaweon
1822.180
kIRGDaiKanwaZiten
4090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4258.060
kIRGKangXi
1323.020
kKangXi
1323.020
kLau
1627
kMatthews
1503
kMeyerWempe
417
kMorohashi
40902 40902:E0101
40902 (v2.1.0-15.0.0)
kNelson
4917
kSBGY
034.0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CYTG
kCihaiT
1393.603
kFenn
829A
kFourCornerCode
8011.4
kFrequency
3 (v3.2.0-15.1.0)
kGradeLevel
2
kHKGlyph
4309
kPhonetic
1406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4C1
kCCCII
215E38
kCNS1986
1-7A4C
kCNS1992
1-7A4C
kEACC
2D5E21
kGB1
5451
kJis0
3066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9DA (v3.1.1-15.0.0)
kKSC0
8104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6988
kXerox
244:253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506+167.8.12
kRSKangXi
167.12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949F
kZVariant
U+937E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