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𠂈
𠂈
𠄌丿(.);⿸𠃋丿(J);⿰𡿨丿(d);⿰𠃋丿(p);⿰𠃊丿(z);⿸𠄌丿(.r);⿻丿𠃋(xp);⿻丿𠄌(xt);⿸𠃊丿(zr)
U+20088(Ext B)
丿部1畫 共2畫
官話
jie2
tian3()
日語
ケツ
コチ
テン
集韻
定/先開/上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0081.17
T6-2124
JMJ-03037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α:指示字)
(β:「丩」異體)
(γ:「𠄍」異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傳抄
汗簡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徒典切盡也。从𣦵㐱聲。古文殄如此。
Meaning 字義
jie2
(1)
[𠄑𠂈]动貌
𠄍 jie2
(1)
[𠄑𠄍]见“𠄑”
(1)
同「殄」
tian3
(1)
尽;灭绝;消灭to exterminate 暴殄天物
(2)
(3)
昏迷
(4)
通「腆」 善
tian3
(4)
善;好
(異)
「丩」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jiu1
(1)
相纠缠
(統)
同「顛」,頭頂布之道《廣韻形聲考》:「古文字『𠂈』象人顛隕之形,爲{顛}*tˤiŋ之表意字。」
dian1
(1)
头顶crown of the head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殄
歺部 023𠂈
《說文解字》
徒典切盡也。从𣦵㐱聲。古文殄如此。
《說文解字繫傳》
徒顯反盡也。從歺,聲。 [臣鍇按:《春秋左傳》曰:「俾殄其師。」] 古文殄如此。
《說文解字注》
徒典切盡也。 [《釋詁》、《大雅・瞻卬》傳同。《邶風》。籧篨不殄。傳曰:殄絕也。此盡義之引伸也。箋云:殄當作腆。腆,善也。按古文假殄爲腆。《儀禮》注云腆古文作殄。是也。] 从𣦵。㐱聲。 [徒典切。十二部。] 古文殄如此。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丿字部】 【說文】古文〈歺㐱〉字。註詳歺部五畫。【備考】。
備考:【字彙補】居謁切,音孑。𡳾𠂈,動貌。◎按音義與《集韻》丩字同,當卽丩字之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jie2 [ʨiɛ35] ㄐㄧㄝˊ
tian3 [tʰiɛn214] ㄊㄧㄢˇ ()
日語
ケツ [ketsɨ]
コチ [kotɕi]
テン [teɴ]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集韻
先開4小韻徒典dɛn說文盡也或作填古作𠂈說文盡也或作填古作𠂈
五音集韵
仙先開3diæn古文古文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KX 0081.17 康熙字典-GKX 0579.47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HZR 0055.05 汉语大字典 注: 疑同 GHZR 0055.06 汉语大字典-T6 0104 全字庫-JMJ 030374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jié
kHanyuPinyin
10049.040:jié 10049.050:tiǎn
kJapanese
ケツ コチ テン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0081.17
KX008117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6-2124
6-2124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30374
kRSUnicode
4.1
kTotalStrokes
2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10049.040 10049.050
kIRGHanyuDaZidian
10049.050
kIRGKangXi
0081.170
kKangXi
0081.170
kMorohashi
00114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4.1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