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zhu4
粵語
zuk1
日語
チク
ツク
韓語
축
越南
trúc
廣韻
知/屋三/入
澄/屋三/入
集韻
知/屋三/入
澄/屋三/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67E
HB1-B5AE
T1-6134
J0-435E
K0-7568
V1-6170
MB1-B5AE
KP0-EECD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04Ha

04Mo

05MS

06MS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秦
簡帛
睡虎地
漢
說文小篆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張六切
以竹曲五弦之樂也。从竹从𢀜。𢀜,持之也。竹亦聲。
Meaning 字義
zhu4
(1)
古击弦乐器 已失传,大体形似筝,颈细而肩圆 演奏时,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击弦发音ancient 13-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2)
拾
(3)
水名 即今汉水支流南河及其支流马栏河
(4)
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
(5)
「築」的简化字
→築
zhu4
(1)
捣土用的杵
(2)
捣土使坚实
(3)
建造to build, to construct
(4)
居室;建筑物
(5)
捣;捅
(6)
蹴(只用于“筑毬”)
(7)
塞;装填
(8)
古代制造书刀的工匠
(9)
量词 一千二百片叶
(10)
拾取
(11)
通「祝」 切断
→祝
zhu4
(8)
断;断绝
(12)
姓
(喃)
trúc 詞:kiến trúc 義:architecture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張六切
以竹曲五弦之樂也。从竹从𢀜。𢀜,持之也。竹亦聲。
《說文解字繫傳》
陟祝反
以竹曲,五絃之樂也。從巩,巩,持之也;從竹亦聲。 [臣鍇按:《史記》:「高漸離擊筑。」]
《說文解字注》
張六切
㠯竹曲五弦之樂也。 [以竹曲不可通。《廣韵》作以竹爲。亦繆。惟《吳都賦》李注作似箏,五弦之樂也。近是。箏下云五弦筑身。然則筑似箏也。但高注《淮南》曰:筑曲二十一弦。可見此器絫呼之名筑曲。《釋名》。筑,以竹𡔷之也。《御覽》引《樂書》云:以竹尺擊之。如擊琴然。今審定其文。當云筑曲以竹𡔷弦之樂也。高云二十一弦。《樂書》云十三弦。筑弦數未審。古者箏五弦。《說文》殆筑下𡔷弦與箏下五弦互譌耳。箏下云筑身。則筑下不必云似箏。恐李善亦昧於筑曲而改之。] 从巩竹。 [持而擊之也。] 巩,持之也。 [《樂書》曰:項細肩圓。𡔷法以左手扼項。右手以竹尺擊之。史云:善擊筑者高漸離。] 竹亦聲。 [張六切。三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𠀤音竹。【說文】筑,以竹曲爲五絃之樂也。【釋名】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風俗通】狀如瑟而大頭,安絃,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曰:筑形似瑟而小,細項。【廣韻】筑似箏而十三絃。【史記·荆軻傳】高漸離擊筑,荆軻和而歌於市中。又【爾雅·釋言】筑,拾也。【註】謂拾掇。【疏】《金縢》云: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馬融云:起其木,指其禾。
又【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𠀤音逐。【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筑陽縣。【註】筑音逐。【水經注】沔水南過筑陽縣東,筑水出自房陵東,過其縣。
【集韻】或作𣽆。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u4 [tʂu51] ㄓㄨˋ
粵語
zuk1 [tsuːk5]
日語
チク [tɕikɯ] [呉漢]
ツク [tsɨkɯ]
韓語
축 [tɕʰuk]
越南
trúc [tɕuk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入屋韻竹小韻張六切ȶiuk筑似箏十三弦髙漸離善擊筑說文曰以竹爲五弦之樂也又爾雅曰筑拾也又音逐水名筑似箏十三弦髙漸離善擊筑說文曰以竹爲五弦之樂也又爾雅曰筑拾也又音逐水名
澄屋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入屋韻逐小韻直六切ȡiuk水名出房陵漢有筑陽縣蕭何妻封邑也水名出房陵漢有筑陽縣蕭何妻封邑也
刊謬補缺切韻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開口入屋韻竹小韻陟六切ȶĭuk箏(𥬑)。箏(𥬑)。
集韻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竹小韻張六切ȶiuk說文以竹曲五弦之樂也从竹从𢀜𢀜持之也說文以竹曲五弦之樂也从竹从𢀜𢀜持之也
澄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逐小韻仲六切ȡiuk水名漢有築陽縣在南陽或从水水名漢有築陽縣在南陽或从水
禮部韻略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竹小韻張六切ȶiuk樂器釋云似箏按説文以竹曲五之樂也不知誰所造唯史記高漸離擊筑又漢高紀擊筑樂器釋云似箏按説文以竹曲五之樂也不知誰所造唯史記高漸離擊筑又漢高紀擊筑
增韻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竹小韻張六切ȶiuk似筝十三絃説文以竹曲五弦之樂也爾雅拾也似筝十三絃説文以竹曲五弦之樂也爾雅拾也
五音集韵
知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知母三等tɕiuk筑似筝十三絃髙漸離善擊筑說文曰以竹曲五弦之樂又爾雅曰筑拾也又音逐水名筑似筝十三絃髙漸離善擊筑說文曰以竹曲五弦之樂又爾雅曰筑拾也又音逐水名
澄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澄母三等dʑiuk水名出房陵漢有筑陽縣蕭何妻封邑也水名出房陵漢有筑陽縣蕭何妻封邑也
洪武正韻
照屋撮
屋韻開口入屋韻祝小韻之六切tʃyuk似筝十三絃説文以竹曲五絃之樂也爾雅拾也似筝十三絃説文以竹曲五絃之樂也爾雅拾也
古今韻會舉要
知匊入屋韻匊韻知母tɕiuʔ說文●以竹曲五絃之樂也从𢀜竹𢀜持之也今文省作筑徐曰按史記髙漸離擊筑樂書頭細頸圓以竹鼓之如擊琴然一云筑形如筝刻其頸而握之廣韻似箏十三絃以築之故謂之筑〇毛氏曰下从𢀜今作巩凡从丮者同說文●以竹曲五絃之樂也从𢀜竹𢀜持之也今文省作筑徐曰按史記髙漸離擊筑樂書頭細頸圓以竹鼓之如擊琴然一云筑形如筝刻其頸而握之廣韻似箏十三絃以築之故謂之筑〇毛氏曰下从𢀜今作巩凡从丮者同
蒙古字韻
j ꡆÿu ꡦꡟ入魚韻tʂy()
音韻闡微
知屋沃陌職錫撮入聲屋韻竹小韻知母三等tʃyk
中原音韻
照魚模撮入上魚模韻tʂiu(築)(築)
韻略易通
枝東洪合入入聲東洪韻tʂuk搗也打墻也(築)搗也打墻也(築)
中州音韻
穿魚模撮入上魚模韻祝小韻ʈʂʰiu似箏二十絃似箏二十絃
中華新韻
ㄓ ㄨ 入陽平模韻丙類tʂu
東國正韻
ㄷ ㅠㄱ 入弓重䛪匊韻tiuk
戚林八音
低聲 銀恭入 陰入銀恭韻tyʔ(築)(築)
分韻撮要
照 東入 陰入東韻tʃok擊筑擊筑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沃
東漢
沃
魏
沃
晉
沃
宋北魏後期
屋沃燭覺
北魏後期北齊
屋
齊梁陳北周隋
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ti̯ɷk
王力
tǐuk 覺部
董同龢
dʰjok 幽部
tjok 幽部
ȶjok 幽部(築)
周法高
diəwk 覺部
tiəwk 覺部
李方桂
drjəkw 幽部
trjəkw 幽部
tjəkw 幽部(築)
鄭張尚芳
tuɡ 覺1部
duɡ 覺1部
白-沙
*truk(築)
許思萊上古
truk
許思萊東漢
ṭuk
布之道諧聲域
TUK
聲首竹
布之道擬音
truk
音節類型B
druk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u
陰平(13)
官安徽蚌埠212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官安徽阜陽212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官山東煙台1
官山東濟寧1
官山東聊城1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湘湖南永州13 (建~)
陽平(15)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官湖北襄陽襄樊52
官湖南郴州21 (建~)
官湖南湘西吉首11
官廣西柳州雒容21
官廣西桂林臨桂31
官重慶31
官四川成都21
官四川南充31
官四川達州達縣31
官貴州貴陽21
官貴州畢節2
官雲南紅河蒙自53
湘廣西桂林灌陽33
平廣西桂林朝陽22
入聲(2)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24
去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上聲(1)
官山東煙台萊州55
tsuk
陰入(7)
客江西贛州寧都2
客廣東廣州從化22
客廣東韶關新豐1
客廣東深圳21
客廣東梅州梅縣1
客廣東東莞22
客廣西玉林博白31
tsok
陰入(6)
閩海南海口5 (文构筑)
粵廣東珠海前山55
粵廣東肇慶55
粵廣東東莞44
粵廣東中山石岐55
粵香港新界35
上陰入(11)
粵廣東韶關55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粵廣東佛山55
粵廣東佛山順德55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粵廣東清遠55
粵廣東雲浮55
粵廣東雲浮羅定55
粵香港55
粵澳門55
平廣東韶關55
陽入(1)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tsoʔ
陰入(8)
官江蘇南通
吳上海5
吳江蘇蘇州4
吳浙江杭州5
吳浙江嘉興54
吳浙江湖州雙林54
吳浙江紹興55
粵廣東深圳寶安55
tsəu
陰平(1)
官河南信陽33
陽平(1)
官湖北武漢213
入聲(2)
官湖北天門324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42
tsɔʔ
陰入(3)
吳浙江衢州龍游5
吳浙江寧波55
吳浙江寧波餘姚55
入聲(3)
官江蘇淮安漣水34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 (建~)
去聲(1)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tsɔk
上陰入(2)
粵廣東江門白沙55
平廣西崇左扶綏33
下陰入(1)
平雲南文山富寧33
tsuʔ
陰入(2)
贛江西南昌5
贛江西撫州黎川3
入聲(1)
官重慶江津33
tsou
陽平(1)
官陝西西安24 ((2))
入聲(1)
吳福建南平浦城32
去聲(1)
官湖南常德35
tsuoʔ
陰入(1)
吳上海浦東新區55
入聲(1)
官安徽蕪湖5
tsɤu
陰平(1)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tso
入聲(1)
客廣東韶關南雄54
陽入(1)
客江西贛州南康55
tsuɛ
陽平(1)
官貴州遵義21
tsək
陰入(1)
客廣東惠州35
tʂ
tʂu
陰平(32)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官江蘇徐州213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官安徽淮北213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官山東濟南213 ((又))
官山東淄博博山1 (~e:瓶塞)
官山東東營廣饒213
官山東泰安213
官山東日照東港213
官山東臨沂莒南213
官山東德州1 (~兒:塞子)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官河南開封35
官河南洛陽33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官河南濮陽34
官河南許昌24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官陝西寶雞44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官甘肅臨夏243
官青海西寧44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陽平(5)
官山東青島即墨2
官山東東營利津 (~起來)
官山東濱州鄒平55
官湖北荊門鍾祥31
官雲南昆明31
入聲(4)
官安徽安慶43
官山東濟南章丘44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建~)
官四川涼山西昌31
去聲(15)
官北京51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建~)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德州5
官四川自貢14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寧夏銀川5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上聲(4)
官山東濰坊安丘55
官山東濰坊昌邑33
官山東日照五蓮55
官山東臨沂沂水44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tʂuk
陰入(2)
客江西九江修水2
客廣東梅州五華1
tʂəu
入聲(2)
官湖北黃岡紅安
湘湖南長沙24
上聲(1)
官湖南懷化會同24 (建~)
tʂuʔ
入聲(1)
官江蘇南京5
tʂuʊ
入聲(1)
官江蘇連雲港
tʂuəʔ
入聲(1)
官安徽合肥4
tʂəɯ
入聲(1)
湘湖南湘潭24
t
tok
陰入(3)
閩廣東汕頭2
閩廣東潮州21
閩海南澄邁5 (建筑)
toʔ
入聲(1)
官江蘇南京5 ((用縫勁機縫。中心按:原文未給本字))
təu
陽平(1)
官湖北武漢213 ((中心按:原字作「厾」))
tiɯʔ
陰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5
tiɔk
陰入(2)
閩福建廈門32
閩福建泉州南安5
ty
陰入(2)
閩福建南平建甌24
閩福建南平建陽214
tøk
陰入(1)
閩福建寧德福安5
tyk
陰入(2)
閩福建寧德古田2
閩福建寧德柘榮5
tyɤ
入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55
təʔ
陰入(1)
吳浙江衢州開化5
tøyʔ
陰入(1)
閩福建福州23
tyøʔ
陰入(1)
閩福建莆田仙游2
tø
陰上(1)
閩福建三明沙縣21
tiu
上聲(1)
贛福建三明泰寧354
tiʊ
陽平(1)
湘湖南婁底雙峰13
tʃʰ
tʃʰuk
陰入(15)
客廣西南寧馬山22
客廣西玉林北流22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粵廣西柳州融水52
粵廣西北海55
粵廣西欽州靈山55
粵廣西貴港桂平55
粵廣西貴港南江33
粵廣西玉林北流55
粵廣西玉林博白55
粵廣西百色55
粵廣西賀州信都52
粵廣西河池宜州55
粵廣西崇左55
粵廣西崇左寧明55
tʃʰok
上陰入(1)
粵廣東清遠連山55
tʃʰɔk
中入(1)
粵廣西百色那畢33
tʃʰoi
陰去(1)
閩海南東方35
tʃ
tʃu
上聲(2)
官山東濱州博興44
閩福建三明將樂51
tʃuk
陰入(3)
客香港沙田2
粵廣西梧州蒙山55
粵廣西欽州55
陽入(1)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tʃok
陰入(1)
粵香港大埔泰亨35
tʃɔk
陰入(1)
粵廣西來賓武宣55
tʃɔi
入聲(1)
平廣東佛山西岸11
tʃiɯʔ
陰入(1)
吳浙江麗水雲和5 (文/白)
tʃʊk
上陰入(1)
粵廣東廣州5
tʃɑu
陽去(1)
平廣東清遠保安11
tsʰ
tsʰu
陽平(1)
官湖南永州寧遠31 (建~)
陰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陽入(1)
平湖南永州寧遠22
tsʰuk
陰入(1)
粵廣西南寧55
tsʰəu
陰入(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tsʰɔk
上陰入(1)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tsʰiok
陰入(1)
閩廣西貴港平南42
tsʰɯə
陰入(1)
平湖南永州道縣35
tsʰɔ
入聲(1)
平廣西桂林平樂55
tsʰiəu
陰入(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pf
pfu
陰平(2)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陽平(1)
官陝西西安24 ((1))
去聲(2)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甘肅蘭州13
s
sɔi
陰去(3)
閩海南萬寧24
閩海南昌江35
閩海南樂東213
soi
陰去(1)
閩海南瓊海213
sak
陽入(1)
閩海南海口3 (白筑路)
tɕʰ
tɕʰuk
上陰入(1)
平廣西梧州藤縣55
tɕʰok
上陰入(1)
平廣西玉林福綿55
tɕʰɔk
陰入(1)
平廣西柳州融水55
tɕʰøk
上陰入(1)
平廣西南寧亭子55
tɕ
tɕɤu
入聲(1)
吳浙江溫州213
tɕyoʔ
陰入(2)
吳浙江衢州開化5
吳浙江台州仙居5
ʃ
ʃɔi
上聲(1)
閩海南定安315
ʃi
陰去(1)
閩海南東方35 (ie21筑墙)
Notes 註
築 筑
「筑」从巩竹声,本义是一种古乐器,已失传。「築」从木筑声,为「建築」等义。简化后「築」并入「筑」字,增加并混淆了「筑」的字义。
竹 筑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筑」的打擊樂器義來源於「竹」,兩者同音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494
繁体: 築 .
G1
8908
简体: 筑
G7
12.丿.60
-GT
4591
-GKX
0883.09
康熙字典-GHZR
3160.04
汉语大字典-GZFY
618802
-G通规
2682
-G常用
常.12.121
-G一简
一..340
繁体: 築
G古籍
13909
-G中华书局宋
F6E2D
-HB1
B5AE
-T1
6520
全字庫-TC
6636
全字庫-T乙表
0319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066
-J0
3562
-JMJ
01945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4
JMJ
01945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945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表外
0659
-J人名
一..0401
-K0
8572
-K人名
一..5144
-KP0
7845
-V1
6580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ù
ZHU2 ZHU4
(v4.0.1-6.0.0)
ZHU2
(v3.1.0-3.2.0)
ZHU2 ZHU4
(v2.1.0-3.0.0)
kHanyuPinlu
zhù(274)
zhu4(274)
(v4.0.1-6.2.0)
kTGHZ2013
486.030,486.040:zhù
kHanyuPinyin
52963.050:zhú,zhù
kXHC1983
1509.070:zhú 1515.050:zhù
1509.070:zhú 1515.050:zhù
(v5.1.0)
kCantonese
zuk1
JUK1
(v2.1.0-4.0.1)
kJapanese
チク
kJapaneseKun
HIROU
kJapaneseOn
CHIKU
kKorean
CHWUK
kHangul
축:0N
축
(v5.0.0-10.0.0)
kVietnamese
trúc
kDefinition
ancient lute; build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67E
0-567E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5AE
kIRG_MSource
MB1-B5AE
kIRG_TSource
T1-6134
1-6134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35E
0-435E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568
0-7568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ECD
kIRG_VSource
V1-6170
1-6170
(v3.1.1-5.2.0)
3-3928
(v3.1.0)
1-3928
(v3.0.0)
kRSUnicode
118.6
kTotalStrokes
12
kIICore
AGTJHK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312.080
kGSR
1019c
kHanYu
52963.050
kIRGDaeJaweon
1312.080
kIRGDaiKanwaZiten
26002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2963.050
kIRGKangXi
0883.090
kKangXi
0883.090
kMatthews
1375
kMeyerWempe
401f
kMorohashi
26002:E0103
26002
(v2.1.0-15.0.0)
kNelson
3389
kSBGY
454.41 457.0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MNJ
kCihaiT
1013.403
kFourCornerCode
8811.7
kFrequency
5
(v3.2.0-15.1.0)
kPhonetic
30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5AE
kCCCII
226B5A
kCNS1986
1-6134
kCNS1992
1-6134
kEACC
27503A
kGB0
5494
kGB1
8908
kJinmeiyoKanji
2010
kJis0
3562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ECD
(v3.1.1-15.0.0)
kKSC0
8572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4591
kTaiwanTelegraph
4591
kTGH
2013:2682
kXerox
275:06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972+118.6.6 V+13923+118.6.6
kRSKangXi
118.6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7B51
kTraditionalVariant
U+7B51 U+7BC9
U+7BC9
(v2.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