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𢖉
𢖉
𢔸攵(.,T,J)
U+22589(Ext B)
彳部14畫 共17畫
官話
che4()
日語
テツ
集韻
徹/薛開/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0372.07
T7-3777
JMJ-035937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丑列切通也。从彳从攴从育。古文徹。
Meaning 字義
(1)
同「徹」
che4
(1)
撤除;撤销
(2)
拆除;毁坏
(3)
通;穿penetrating 彻骨 彻夜
(4)
通达;通晓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5)
清澈;透明cleaer, transparent
(6)
遍;满thorough, completely 彻底
(7)
尽;终了
(8)
剥取
(9)
周朝的田税制度
(10)
(11)
遵循
(12)
(13)
动;触动
(14)
栅栏
(15)
车迹 后作「轍」
zhe2
(1)
车轮碾出的痕迹rut, tyre track
(16)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徹
攴部 003𢖉
《說文解字》
丑列切通也。从彳从攴从育。古文徹。
《說文解字繫傳》
遲別反通也。從彳,從攴育聲。一曰相。 [臣鍇曰:「育亦也。」] 古文徹。
《說文解字注》
丑列切通也。 [《孟子》曰:徹者,徹也。鄭注《論語》曰:徹,通也。爲天下通法也。按詩徹彼桑土。傳曰裂也。徹我牆屋。曰毁也。天命不徹。曰道也。徹我疆土。曰治也。各隨文解之。而通字可以隱栝。古有徹無轍。] 从彳。从攴。从育。 [葢合三字會意。攵之,而養育之,而行之,則無不通矣。《毛傳》所謂治也。丑列切。十五部。] 一曰相臣。 [疑有譌。鉉本無此四字。] 古文徹。 [中從鬲。]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 【說文】古文徹字。註詳十二畫。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he4 [tʂʰɤ51] ㄔㄜˋ ()
日語
テツ [tetsɨ]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集韻
薛開3小韻敕列ȶʰiæt說文通也古作𢖉或从足說文通也古作𢖉或从足
五音集韵
薛屑開3tɕʰiæt古文古文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KX 0371.11 康熙字典 注: 古文 GKX 0372.07 康熙字典-GHZR 0912.03 汉语大字典-T7 2387 全字庫-JMJ 03593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03313 -
讀音 Readings
kJapanese
テツ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0372.07
KX037207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7-3777
7-3777 (v3.1.0-5.2.0)
kIRG_JSource
JMJ-035937
kRSUnicode
60.14
kTotalStrokes
17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20849.030
kIRGHanyuDaZidian
20849.030
kIRGKangXi
0372.070
kKangXi
0372.070
kMorohashi
1027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60.14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