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匕(.,T);⿱丶㫐(d);⿱丿㫐(x)
U+7680(Basic)
白部2畫 共7畫 核心字
官話
ji2
bi1
粵語
bik1
日語
ヒュウ
ホウ
ヒキ
キュウ
キョウ
コウ
ヒョク
韓語
廣韻
見/緝B/入
幫/職開/入
曉/陽開/平
幫/緝B/入
集韻
見/緝B/入
幫/職開/入
曉/陽開/平
幫/緝B/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3-5C54
T3-2674
J0-6225
K1-5B5E
KP1-5CA5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α:象形字)
(象形 Pictogram)
(β:「皃」異體)
(γ:「艮」異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說文小篆
傳抄
汗簡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Food container.
《說文解字》: 皮及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
《字源》:象形 像谷物盛于簋中之形,是“𣪕”和“簋”的象形初文布之道《廣韻形聲考》:皀,《說文》:「皀,又讀若香。」此音蓋自「鄉」字剝離而來,《說文》析「鄉」爲「皀」聲,因予「皀」陽部音。布之道《廣韻形聲考》:皀,《說文》:「皀,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顏氏家訓·勉學》:「吾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日晃,見地上小光,問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豎就視,答云:『是豆逼耳。』相顧愕然,不知所謂。命取將來,乃小豆也。窮訪蜀士,呼粒爲逼,時莫之解。吾云:『《三蒼》、《說文》,此字白下爲匕,皆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眾皆歡悟。」古文字「皀」乃{簋}之表意字,中古諸音未詳其來源。《漢多》:「皀」甲、金文象盛載食物的器皿,或象裝滿煮熟的穀物(飯)的器皿。
Meaning 字義
ji2
(1)
稻谷的香气
bi1
(2)
一粒;粒
(異)
「皃」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1)
同「貌」
mao4
(1)
面容;相貌looks 容貌
(2)
外表,外观appearance 貌合神离
(3)
容色,姿态
(4)
相似;像似
(5)
礼貌
(6)
巧,治
(7)
无实
(8)
古书注解用字,相当于今之“……样子” 如:徘徊,逥旋費翔之貌……used to express a state
(9)
传说中的兽名
(10)
表面上
(11)
mo4
(12)
描绘
(13)
通「邈」(miao3) 遥远
miao3
(1)
faraway
(14)
通「藐」(miao3) 轻视
miao3
(2)
小看;轻视to despise 藐视
(汉字海)
同「艮」
gen4
(1)
八卦之一,卦形为☶ 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上艮下 象征山Gen of Bagua
(2)
停止;静止
(3)
艰难
(4)
坚硬;坚固
(5)
方位名 指东北方
(6)
时辰名 约相当于凌晨1点至3点
(7)
hen2
(8)
同「拫」 牵引;拉
hen2
(1)
牵引;拉
gen3
(9)
方言 (性子)直;(说话)生硬 如:这个人真艮!他说的话太艮
(10)
方言 指食物坚韧而不松脆 如:花生米艮了!艮萝卜不好吃food is not crispy
(11)
牙齿被硬物硌痛
(統)
「簋」的初文布之道《廣韻形聲考》:「古文字『皀』乃{簋}之表意字,中古諸音未詳其來源。」
gui3
(1)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或竹木制,或陶土烧制,或以青铜铸造 形状不一,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 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为二耳 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或四耳,间有带方座或附有三足者 战国以后主要用作宗庙礼器a square basket of bamboo for holding grain used at sacrifices
(2)
陶瓷器皿的雅称 即碗、罐之类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皀部 001
《說文解字》
皮及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
《說文解字繫傳》
皮及反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也。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從皀。讀若香。 [臣鍇曰:「扱,載也。白,象穀。顏之推《家訓》云:『有蜀堅調豆粒為豆皀,則此也。食。鵖亦從此。」]
《說文解字注》
方力反穀之馨香也。 [《禾部》曰:穀,續也。續當作粟。粟者,嘉穀實也。《曲禮》曰:黍曰薌合。粱曰薌其。薌卽香字。《左傳》引《周書》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者,香之遠聞者也。香者,芳也。] 象嘉穀在裹中之形。 [謂白也。《大雅》謂秬虋芑爲嘉穀。《毛傳》謂苗爲嘉穀。許書謂禾爲嘉穀。虋芑苖禾一物也。連裹曰穀,曰粟。去裹曰米。米之馨香曰皀。裹者,《禾部》所謂稃也,𥢶也,糠也,穀皮是也。] 匕所㠯扱之。 [說下體从匕之意。《匕部》曰:匕,所以比取飯。一名柶。扱者,收也。] 或說皀,一粒也。 [《顏氏家訓》曰:在益州。與數人同坐。初晴。見地下小光。問左右是何物。一蜀豎就視云:是豆逼耳。皆不知所謂。取來乃小豆也。蜀土呼豆爲逼。時莫之解。吾云:《三蒼》、《說文》皆有皀字。訓粒。《通俗文》音方力反。眾皆歡悟。] 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 [又字上無所承。疑有奪文。按顏黃門云:《通俗文》音方力反。不云出《說文》。然則黃門所據未嘗有方力反矣。而許書中卿鄉字从皀聲。讀若香之證也。又《鳥部》鴔鵖字从皀聲。《爾雅音義》云鵖,彼及反。郭房汲反。《字林》方立反。是則皀有在七部一音。當云讀若某。在又讀若香之上。今奪。]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 【唐韻】皮及切,音近弼。【說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
 又【集韻】北及切,音鵖。
 又【廣韻】居立切【集韻】訖立切,𠀤音急。
 又【廣韻】彼側切【集韻】筆力切,𠀤音逼。義𠀤同。
 又【廣韻】許良切。【集韻】虛良切,𠀤音香。穀香也。
 【正字通】本作㿝。卽古香字。【字彙補】別作𤼿,非。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ji2 [ʨi35] ㄐㄧˊ
bi1 [pi55] ㄅㄧ
粵語
bik1 [piːk5]
日語
ヒュウ [çɨː]
ホウ [hoː]
ヒキ [çiki] [呉]
キュウ [kʲɨː] [漢]
キョウ [kʲoː] [漢]
コウ [koː] [呉]
ヒョク [çokɯ] [漢]
韓語
[kɯp]
[pʰip]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緝B3B小韻居立kiep穀香穀香
職開3小韻彼側piek皀粒皀粒
陽開3小韻許良xiɑŋ稻香稻香
緝B3B小韻彼及piep穀香也穀香也
刊謬補缺切韻
陽開3小韻許良xĭaŋ穀香。又方立反。穀香。又方立反。
緝B3B小韻居立kĭĕp穀香。又阿。穀香。又阿。
集韻
緝B3B小韻訖立kiep谷香谷香
職開3小韻筆力piek粒也粒也
陽開3𪏽小韻虚良xiɑŋ谷之馨也像嘉谷在裹中之形谷之馨也像嘉谷在裹中之形
緝B3B小韻北及piep說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一曰一粒也說文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一曰一粒也
五音集韵
陽開3xiɑŋ稻香稻香
職開3piek皀粒皀粒
緝B3Bkiep穀香穀香
緝B3Bpiep穀香穀香
戚林八音
曾之 歌高 陽去歌高tsɔ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董同龢
xjaŋ 陽部
周法高
xjaŋ 陽部
李方桂
hjaŋ 陽部
鄭張尚芳
krɯb 緝1部
pqrɯɡ 職0部
qʰaŋ 陽0部
pqrɯb 緝1部
白-沙
*qʰaŋ
許思萊上古
haŋ
許思萊東漢
hɨɑŋ
布之道諧聲域
KLA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h(l)aŋ
音節類型B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皀」甲、金文象盛載食物的器皿,或象裝滿煮熟的穀物(飯)的器皿(參李孝定)。
38 字
 詳解: 「皀」甲、金文象盛載食物的器皿,或象裝滿煮熟的穀物(飯)的器皿(參李孝定)。後加「殳」,作「𣪘」,象手持勺子(柶)於簋中取食之形,「𣪘」字行而「皀」漸廢。

  小篆在「皀」外,加竹、皿等意符,作「簋」,表示器皿的質料,反映秦朝有用竹製的簋(參高鴻縉)。

  「皀」又隸作「㿝」,「皀」、「𣪘」、「簋」本一字。《說文》:「皀,穀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說皀,一粒也。凡皀之屬皆从皀。又讀若香。」自甲金文觀之,許說非是。

  關於簋的形制,《說文》:「簋,黍稷方器也。」《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實之,陳之。」鄭注:「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粱器。」今天所見出土青銅器,簋圓而簠方,與鄭玄所言相同,參見「簠」。

  「皀」表示盛飯的食器,用作「鄉」、「卿」、「即」、「既」、「食」等字的部件,參各字。甲骨文用為地名。金文多表示盛載黍稷米飯的禮器,如天亡簋:「每揚王休于尊㿝」。參見「𣪘」、「簋」。406 字相關漢字: 殳,𣪘,簋,㿝,簠,鄉,卿,即,既,食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2 6052 -G3 6052 -GKX 0786.01 康熙字典-GHZR 2830.07 汉语大字典-GZFY 276001 -GZJW 415221 -GZJW 476812 -G古籍 03965 -T3 0684 全字庫-T丙表 08084 異體字字典-J0 6605 -JMJ 01798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799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1 5962 -K人名 一..0825 -KP1 5CA5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BI1 JI2 (v4.0.1-6.0.0)
BI1 (v3.1.0-3.2.0)
BI1 JI2 (v2.1.0-3.0.0)
kHanyuPinyin
42644.060:jí,xiāng,bī
kCantonese
bik1
kJapanese
ヒュウ ホウ ヒキ キュウ キョウ コウ ヒョク
kJapaneseKun
KANBASHII TSUBU
kJapaneseOn
HYUU KYUU HYOKU
kKorean
KUP
kHangul
급:1N
(v5.0.0-10.0.0)
kDefinition
kernel, seed; enjoy, feast [?]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3-5C54
3-5C54 (v3.0.0-5.2.0)
kIRG_TSource
T3-2674
3-2674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225
0-6225 (v3.0.0-5.2.0)
kIRG_KSource
K1-5B5E
1-5B5E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5CA5
kRSUnicode
106.2
kTotalStrokes
7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201.040
kGSR
0714a
kHanYu
42644.060
kIRGDaeJaweon
1201.040
kIRGDaiKanwaZiten
2268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644.060
kIRGKangXi
0786.010
kKangXi
0786.010
kKarlgren
138
kMorohashi
22683 22683:E0101
22683 (v2.1.0-15.0.0)
kSBGY
172.18 527.59 533.05 534.0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XHAP
kCihaiT
735.301
kFourCornerCode
2671.1
kPhonetic
226
kUnihanCore2020
J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26048
kCNS1986
E-2674
kCNS1992
3-2674
kEACC
226048
kGB3
6052
kJis0
6605
kKoreanName
2015
kKPS1
5CA5 (v3.1.1-15.0.0)
kKSC1
5962 (v2.1.0-15.0.0)
kXerox
254:27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786+21.2.5 C+5786+106.5.2
kRSKangXi
106.2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