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谿
谿
⿰奚谷(.,J,P)
U+8C3F(Basic)
谷部10畫 共17畫 核心字
官話
xi1
ji1
粵語
kai1
日語
ケイ
ゲイ
韓語
越南
khê
廣韻
溪/齊開/平
集韻
溪/齊四開/平
見/齊四開/平
匣/齊四開/平
訓読
たに(谷)
たにがわ(谷川)
Sources 各源例字
GE-4D44
HB1-C1C6
T1-7551
J0-6C30
K0-4D2C
V1-676C
KP0-D3CE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谿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放馬灘
簡帛
嶽麓書院
簡帛
里耶
簡帛
張家山
隸書
說文小篆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苦兮切山瀆无所通者。从谷奚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xi1
(1)
山中不与外界相通的沟渠
(2)
山间的流水
(3)
山间低凹狭长的地带
(4)
中医学名词 常与“谷”并称 谷亦称“大谷”,谿亦称“小谿” 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
(5)
空虚
(6)
用同「蹊」 小路
xi1
(1)
小路footpath
(7)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东汉至宋时,分布在今湘黔川地区 当地有五谿(雄谿、樠谿、酉谿、潕谿、辰谿),故名
(8)
地名 谿州,唐置 故城在今湖南省龙山县东南
(9)
ji1
(10)
[蠰谿]灰蚱蜢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谷部 002谿()
《說文解字》
苦兮切山瀆无所通者。从谷奚聲。
《說文解字繫傳》
苦兮反山瀆無所通者。從谷奚聲。 [臣鍇曰:「俗作溪。」]
《說文解字注》
苦兮切山𨽍無所通者。 [𨽍各本作瀆。今正。《𨸏部》曰:𨽍,通溝也。讀若洞。古文作豄。《釋山》曰:山豄無所通,谿。然則許作𨽍明矣。] 从谷。奚聲。 [苦兮切。十六部。]
《康熙字典》
【酉集中】【谷字部】 【唐韻】苦兮切【集韻】【韻會】【正韻】牽奚切,𠀤音溪。【說文】山瀆无所通者。【爾雅·釋水】水注川曰谿。【疏】杜預曰:谿,亦㵎也。李巡曰:水出於山入於川曰谿。宋均曰:有水曰谿,無水曰谷。【左傳·隱三年】㵎谿沼沚之毛。【荀子·勸學篇】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又弩名。【戰國策】谿子少府。【註】谿子,弩名。少府所造,射六百步之外。【淮南子·俶眞訓】登千仞之谿。【註】谿,蠻夷也。以柘桑爲弩。一曰谿,子國名。又陽匠名。
 又獸名。【山海經】天帝山有獸,狀如狗,名曰谿邊。【註】或作谷遺。
 又地名。【史記·吳太伯世家】楚復來伐,次于乾谿。【註】楚東境。
 又姓。【莊子·田子方】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稱谿工。又複姓。【潛夫論】吳夫槩王奔楚棠谿,因以爲氏。
 又通作磎。【馬融·長笛賦】臨萬仞之石磎。【註】磎同谿。【廣韻】或作嵠、溪。
 又【集韻】堅奚切,音雞。【類篇】蠰谿,土螽,似蝗而小。
 又弦雞切,音奚。義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xi1 [ɕi55] ㄒㄧ
ji1 [ʨi55] ㄐㄧ
粵語
kai1 [kʰɐi5]
日語
ケイ [keː] [漢]
ゲイ [geː]
韓語
[kje]
越南
khê [xe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齊開4谿小韻苦奚kʰɛi爾雅曰水注川曰谿苦奚切八嵠溪爾雅曰水注川曰谿苦奚切八嵠溪
刊謬補缺切韻
齊開4谿小韻苦嵆kʰiei苦𭖽反。亦作溫、磎。三。苦𭖽反。亦作溫、磎。三。
集韻
齊四開4谿小韻牽奚kʰɛi說文山瀆無所通者一曰水注川曰谿或从水从山从石說文山瀆無所通者一曰水注川曰谿或从水从山从石
齊四開4小韻堅奚kɛi蠰谿土螽似蝗而小蠰谿土螽似蝗而小
齊四開4小韻弦雞ɣɛi爾雅蠰谿蟲似蝗而小爾雅蠰谿蟲似蝗而小
禮部韻略
齊四開4谿小韻牽奚kʰɛi牽奚切亦作溪釋按爾雅水注川曰雞説文山瀆無所通者杜預云澗也牽奚切亦作溪釋按爾雅水注川曰雞説文山瀆無所通者杜預云澗也
增韻
齊四開4谿小韻牽奚kʰɛi牽奚切水注川曰谿亦作溪磎牽奚切水注川曰谿亦作溪磎
五音集韵
齊開4kʰɛi苦奚切爾雅曰水注川曰谿二十二苦奚切爾雅曰水注川曰谿二十二
齊開4ɣɛi爾雅蠰谿蟲似蝗而小爾雅蠰谿蟲似蝗而小
洪武正韻
齊齊谿小韻牽奚kʰi牽奚切水注川曰谿亦作溪磎牽奚切水注川曰谿亦作溪磎
古今韻會舉要
kʰi牽奚切角次清音說文山瀆無所通者从谷奚聲一曰水注川曰谿杜預曰澗也宋均曰無水曰谷有水曰谿或作溪左澗溪沼沚之毛又武陵五溪雄溪朗溪酉溪武溪辰溪在今辰州界亦作磎馬融笛賦臨萬仞之石磎集韻又作嵠牽奚切角次清音說文山瀆無所通者从谷奚聲一曰水注川曰谿杜預曰澗也宋均曰無水曰谷有水曰谿或作溪左澗溪沼沚之毛又武陵五溪雄溪朗溪酉溪武溪辰溪在今辰州界亦作磎馬融笛賦臨萬仞之石磎集韻又作嵠
蒙古字韻
kh ꡁÿi ꡦꡞkʰji()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齊陰平谿小韻kʰi
中州音韻
齊微齊平聲齊微小韻kʰi岡上岡上
東國正韻
ㅖㅇ 雞啓罽kʰiei
戚林八音
氣悉 西街 陰平西街kʰɛ
分韻撮要
陰平kʰɐi川水川水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ʰieg
董同龢
kʰieɡ 佳部
周法高
kʰeɣ 支部
李方桂
kʰig 佳部
鄭張尚芳
kʰeː 支0部
白-沙
*kʰˤe
許思萊上古
khê
khle
許思萊東漢
kʰe
布之道諧聲域
KE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ʰˤe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kʰɐi
陰平(26)
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廣東韶關55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佛山53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東雲浮55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貴港南江44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百色55
廣西河池宜州53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kʰi
陰平(2)
安徽黃山甘棠53
廣西賀州信都44
kʰai
陰平(6)
廣東深圳33
廣東東莞3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55
廣西玉林福綿54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kʰᴇi
陰平(4)
廣西南寧亭子41
廣西梧州藤縣53
廣西百色田東54
廣西崇左扶綏53
kʰoi
陰平(2)
廣東湛江雷州213
廣東揭陽33
陰平甲(1)
廣東茂名電白33
kʰei
陰平(3)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江門白沙23
kʰie
陰平(1)
廣東惠州33
kʰɛ
陰平(2)
廣東中山隆都55
廣西柳州融水52
kʰɔi
陰平(2)
廣東清遠連山53
廣東東莞213
kʰiɛ
陰平(1)
廣西貴港平南33
kʰe
陰平(1)
廣西玉林博白44
kʰəi
陰平(1)
香港新界232
kʰᴇ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3
s
si
陰平(2)
廣西桂林臨桂33
廣西桂林朝陽43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sɿ
陰平(2)
廣西桂林灌陽22
湖南永州道縣54
ɕ
ɕi
陰平(6)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贛州南康44
江西萍鄉13
江西九江星子33
江西吉安334
江西宜春上高42
tɕʰ
tɕʰi
陰平(3)
上海浦東新區53
浙江衢州開化45
安徽池州貴池31
tɕʰie
陰平(1)
浙江衢州開化45 (文,白)
h
hɐi
陰平(1)
廣西桂林臨桂45
hi
陰平(1)
廣西來賓武宣55
hai
陰平(1)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hui
陰平(1)
廣西百色那畢53
tsʰ
tsʰɿ
陰平(2)
安徽宣城寧國55
廣西桂林灌陽22
x
xi
陰平(1)
廣西柳州雒容33
ʃ
ʃi
陰平(1)
廣西南寧馬山33
tɕiæ̃
陽上(1)
廣西桂林平樂33
l
loŋ
陰平(1)
雲南文山富寧44
Notes 註
溪 *谿
「谿」字义比「溪」丰富,作专名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另出字头。
谿 溪
《說文》有「谿」,本指山間低凹狹長的流水道;「溪」是「谿」的後起字,見《玉篇》。山間的流水道,原本隨季節的不同,或有水,或無水,或通川,或不通川,都叫做「谿」;唐代以後一般指長流水的小河,多寫作「溪」。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Same etymological decomposition 同構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4536 -GKX 1190.21 康熙字典-GHZR 4161.06 汉语大字典-G通规 3012Y 注: 可用于姓氏人名。 G通规 7959 -G古籍 11012 -HB1 C1C6 -H常用 3874 -T1 8549 全字庫-T甲表 0390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5328 -J0 7616 -JMJ 02487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24879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0 4512 -K人名 一..0340 -KP0 5146 -V1 717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XI1 QI1 (v4.0.1-6.0.0)
XI1 (v3.1.0-3.2.0)
XI1 QI1 (v2.1.0-3.0.0)
kTGHZ2013
393.170:xī
kHanyuPinyin
63905.080:xī,jī
kXHC1983
1229.100:xī
1229.100:xī (v5.1.0)
kCantonese
kai1
kai1 kai4 (v4.1.0-13.0.0)
KAI4 (v2.1.0-4.0.1)
kJapanese
ケイ ゲイ たにがわ たに
kJapaneseKun
TANIGAWA
kJapaneseOn
KEI KAI
kKorean
KYEY
kHangul
계:0N
(v5.0.0-10.0.0)
kVietnamese
khê
kTang
*kei
kDefinition
valley, gorge; mountain stream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4D44
GE-3E44 (v6.0.0-12.1.0)
E-3E44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C1C6
kIRG_TSource
T1-7551
1-7551 (v3.0.0-5.2.0)
kIRG_JSource
J0-6C30
0-6C30 (v3.0.0-5.2.0)
kIRG_KSource
K0-4D2C
0-4D2C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3CE
kIRG_VSource
V1-676C
1-676C (v3.1.1-5.2.0)
3-3F30 (v3.1.0)
1-3F30 (v3.0.0)
kRSUnicode
150.10
kTotalStrokes
17
kIICore
ATJHK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653.200
kGSR
0876q
kHanYu
63905.080
kIRGDaeJaweon
1653.200
kIRGDaiKanwaZiten
3621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3905.080
kIRGKangXi
1190.210
kKangXi
1190.210
kKarlgren
126
kMatthews
511
0511 (v2.1.0-3.1.0)
kMeyerWempe
1011b
kMorohashi
36219 36219:E0101
36219 (v2.1.0-15.0.0)
kNelson
4464
kSBGY
091.34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BKCOR
kCihaiT
1260.301
kFourCornerCode
2846.8
kHKGlyph
3872
kPhonetic
427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1C6
kCCCII
215952
kCNS1986
1-7551
kCNS1992
1-7551
kEACC
215952
kJis0
7616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3CE (v3.1.1-15.0.0)
kKSC0
4512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6254
kTGH
2013:7959
kXerox
316:06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6737+150.7.10
kRSKangXi
150.10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5D60<kMeyerWem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