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zhu4
粵語
zyu6
zyu2
日語
ジュウ
チュ
ジュ
韓語
주
越南
trú
trụ
廣韻
澄/虞/去
知/虞/去
集韻
澄/虞/去
知/虞/去
訓読
すまう(住まう)
すむ(住む)
とどまる(留ま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721
HB1-A6ED
T1-486E
J0-3D3B
K0-712C
V1-4B2D
KP0-E9DC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隸書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Meaning 字義
zhu4
(1)
停止to stop 住手
(2)
留下;存留
(3)
居住to live, to reside
(4)
做动词的补语 1.表示牢固或稳当 2.表示停止或静止 如:一下子呆住了;被人问住了 3.跟“得”或“不”连用 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used as a complement after a verb to indicate steadness or fimness, used to express a halt or stillness, used in collocation with 得 or 不 to express being capable or incapable of)
(5)
直
(6)
通「駐」 驻扎
→駐
zhu4
(4)
居留其地 如:驻防;驻外使节
(7)
姓
(異)
「往」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往
wang3
(1)
去;到(某处) 与“来”、“返”相对to go 往返
(2)
交际;来往
(3)
昔时;过去past 往昔
(4)
以后
(5)
劳
(6)
送
(7)
死;死者
(8)
外 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9)
亡去
(10)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towards 往前看
(11)
归向
(喃)
giọ 詞:giẹo giọ 義:askew and deformed
(喃)
trú 詞:trú chân 義:to take shalter, to retreat
(喃)
trọ 詞:ở trọ 義:live in lodgings, board
(喃)
◎ Chen vào.#C2: 住 chủ
(喃)
◎ Em trai của cha và người cùng thế hệ trong họ.#C2: 住 trú
(喃)
〄 Tiếng gọi chung những người trai trẻ.#C2: 住 trú
(喃)
◎ Ở trọ nơi nào đó.#A1: trú
(喃)
◎ Ở, hoặc tạm trú lại nơi nào đó.#A2: 住 trú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駐
《說文解字》
中句切
馬立也。从馬主聲。
《說文解字繫傳》
陟具反
馬立也。從馬主聲。
《說文解字注》
中句切
馬立也。 [人立曰侸,俗作住。馬立曰駐。] 从馬。主聲。 [中句切。古音在四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持遇切【集韻】【韻會】厨遇切,𠀤音駐。止也,立也,居也。【齊書·張融傳】融爲中書郞,未有居止,權牽船於岸上住。又姓。見【姓苑】。
又與數同。【列子·黃帝篇】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廣韻(1008)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u4 [tʂu51] ㄓㄨˋ
粵語
zyu6 [tsyː2] 住宅, 住宿, 住址, 住院, 住家, 住所, 住嘴, 住手
zyu2 [tsyː35]
日語
ジュウ [ʑɨː] [呉]
チュ [tɕɨ]
ジュ [ʑɨ]
韓語
주 [tɕu]
越南
trú [tɕu35]
trụ [tɕu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澄虞
遇攝虞韻3等開口去遇韻住小韻持遇切ȡio止也又姓出姓苑持遇切三止也又姓出姓苑持遇切三
知虞
遇攝虞韻3等開口去遇韻註小韻中句切ȶio停手又長句切停手又長句切
刊謬補缺切韻
澄虞
遇攝虞韻3等開口去遇韻住小韻持遇切ȡĭu持遇反。止。亦作尌。二。持遇反。止。亦作尌。二。
集韻
澄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住小韻厨遇切ȡio止也亦姓止也亦姓
知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駐小韻株遇切ȶio立也立也
禮部韻略
澄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住小韻厨遇切ȡio厨遇切云止也厨遇切云止也
增韻
澄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住小韻厨遇切ȡio廚遇切止也廚遇切止也
章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注小韻朱戍切tɕio停手見廣韻又見下增入停手見廣韻又見下增入
五音集韵
知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知母三等tɕio停止又長句切停止又長句切
澄虞
遇攝虞韻3等合口去遇韻澄母三等dʑio待遇切止也又姓出姓苑八字待遇切止也又姓出姓苑八字
洪武正韻
牀魚撮
魚韻開口去御韻筯小韻治據切dʒy停手見廣韻止也停手見廣韻止也
古今韻會舉要
知居去遇韻據韻知母tɕiu立也廣韻停手又本韻〇毛氏韻増立也廣韻停手又本韻〇毛氏韻増
澄居去遇韻據韻澄母dʑiu㕑遇切音與箸同止也又姓出姓苑㕑遇切音與箸同止也又姓出姓苑
蒙古字韻
c ꡄÿu ꡦꡟ去魚韻dʐy()
音韻闡微
澄魚虞撮去聲遇韻住小韻澄母三等tʃʰy
中原音韻
照魚模撮去聲魚模韻tʂiu
韻略易通
枝居魚去聲居魚韻tʂy止息止息
中州音韻
照魚模撮去聲魚模韻鑄小韻tʂiu停手止也停手止也
中華新韻
ㄓ ㄨ 去模韻甲類tʂu
東國正韻
ㄷ ㅠㅇ 去拘矩屨韻tiu
ㄸ ㅠㅇ 去拘矩屨韻diu
戚林八音
曾之 須車 陽去須車韻tsy
分韻撮要
照 諸 陽去諸韻tʃy居住居住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魏
魚
晉
魚
宋北魏後期
魚虞模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i̯u
王力
dǐwɔ 侯部
周法高
tjew 侯部
鄭張尚芳
dos 侯0部
tos 侯0部
白-沙
*dro(ʔ)-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troʔs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troh
斯塔羅斯金西漢
ṭoh
斯塔羅斯金東漢
ṭoh
許思萊上古
droh
許思萊東漢
ḍioᶜ
布之道諧聲域
TO
聲首主
布之道擬音
troh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u
去聲(93)
官天津南開52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312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1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3
官遼寧沈陽41
官遼寧營口蓋州51
官吉林長春南關53
官吉林遼源龍山52
官吉林通化東昌52
官吉林白山渾江53
官吉林白城洮南52
官吉林延邊敦化52
官黑龍江哈爾濱53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53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52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53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53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53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53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53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官江蘇鹽城亭湖3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3 (文,tsʰu1)
官安徽宣城宣州53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聊城5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31
官湖北宜昌35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湖南郴州213
官湖南懷化靖州45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官廣西百色樂業24
官重慶213
官重慶江津24
官四川成都213
官四川瀘州古藺12
官四川德陽中江213
官四川綿陽北川213
官四川遂寧射洪214
官四川樂山井研214
官四川南充14
官四川眉山東坡213
官四川宜賓屏山213
官四川廣安213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官四川巴中南江214
官四川資陽安嶽213
官貴州貴陽13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13
官貴州遵義24
官貴州安順西秀13
官貴州銅仁思南13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24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35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官貴州黔南平塘13
官雲南玉溪紅塔213
官雲南昭通212
官雲南昭通鎮雄212
官雲南麗江永勝45
官雲南紅河建水21
官雲南文山廣南22
官雲南大理213
官西藏拉薩213
晉河北邯鄲涉縣55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213
晉山西太原45
晉山西太原陽曲454
晉山西大同靈丘53
晉山西晉城沁水53
晉山西朔州懷仁24
晉山西晉中昔陽13
晉山西忻州五寨52
晉山西呂梁孝義454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5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52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52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24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213
晉河南安陽31
晉河南鶴壁鶴山31
晉河南新鄉衛濱21
晉陝西榆林吳堡53
閩浙江溫州蒼南21
閩浙江溫州洞頭21
閩福建泉州南安31
閩江西上饒廣豐21
閩台灣彰化鹿港31
陽去(5)
晉山西長治54
閩福建廈門22
閩福建漳州漳浦33
閩台灣新北板橋22
湘湖南懷化辰溪55
陽平(2)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53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24
陽上(4)
閩廣東汕頭35
閩廣東潮州35 (文,白)
閩廣東潮州35 (文,白)
閩廣東揭陽35
陰上(1)
閩福建三明大田53 (文。~址)
tsy
去聲(4)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東莞32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陽去(17)
閩福建莆田仙游21
閩福建南平建甌44 ((~宿))
閩福建寧德古田324
閩福建寧德柘榮213
閩廣東茂名電白43
贛福建三明泰寧213 (文讀。)
粵廣東韶關22
粵廣東深圳寶安32
粵廣東佛山22
粵廣東佛山順德21
粵廣東肇慶52
粵廣東肇慶封開21
粵廣東清遠22
粵廣西南寧22
粵香港22
粵澳門22
平廣東韶關22
陽平(2)
粵廣東雲浮21
粵廣東雲浮羅定21
陰平(1)
粵香港新界232
tsi
去聲(2)
粵廣東珠海斗門31
粵廣東江門白沙31
陽去(2)
客廣東汕尾海豐44
粵廣東陽江江城54
陽平(1)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陰去(1)
閩海南澄邁35 (文住址)
上聲(1)
閩海南瓊海21 (文)
陽上(2)
閩廣東湛江雷州33
閩廣東汕尾海豐35
tsʮ
去聲(1)
官陝西安康漢陰214
tsɿ
陽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tsəu
去聲(2)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官安徽滁州天長45
tsøi
陽去(3)
閩福建寧德福安23
平廣西百色田東22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tsuβ
去聲(1)
晉山西晉中祁縣45
tsøy
陽去(1)
閩福建福州242 ((文))
tsiɔ
陽去(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tsɤ
陽去(1)
平廣西崇左扶綏13
tʂ
tʂu
去聲(94)
官北京51
官北京平谷51
官天津武清51
官天津寶坻51
官天津靜海53
官河北唐山樂亭52
官河北唐山遷西52
官河北邯鄲館陶213
官河北保定阜平53
官河北保定淶水314
官河北承德平泉51
官河北承德興隆51
官河北滄州滄縣41
官河北廊坊霸州41
官河北廊坊廣陽51
官山西運城臨猗31
官山西臨汾洪洞53 (文)
官山西臨汾侯馬53 (文。~持)
官山西臨汾鄉寧22 (~宅區。文)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51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2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3
官遼寧鞍山海城51
官遼寧丹東51
官遼寧錦州51
官遼寧阜新細河51
官遼寧遼陽白塔51
官遼寧盤錦51
官遼寧鐵嶺昌圖51
官遼寧鐵嶺開原51
官遼寧朝陽北票51
官遼寧朝陽建平53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51
官吉林吉林龍潭53
官吉林四平梨樹52
官吉林松原寧江52
官吉林白城大安52
官吉林延邊琿春52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53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53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51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51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53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53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2
官江蘇南京44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宿遷宿城51
官安徽合肥53
官安徽安慶41
官安徽六安金安53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德州樂陵51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官湖北恩施鶴峰35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213
官四川廣元劍閣214
官四川內江威遠214
官四川涼山西昌213
官貴州畢節威寧13
官雲南昆明212
官雲南曲靖沾益213
官雲南保山隆陽13
官雲南楚雄大姚213
官雲南德宏芒市214
官甘肅金昌永昌53
官甘肅平涼崆峒44
官甘肅甘南合作53
官寧夏銀川5
官寧夏吳忠同心13
官寧夏固原涇源44
官寧夏固原西吉44
官寧夏固原原州44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13
官新疆石河子31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312
晉河北邢臺沙河21
晉山西大同西坪24
晉山西晉城陵川24 (~下)
晉山西呂梁中陽53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51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52
晉河南焦作武陟13
晉河南濟源24
晉陝西延安寶塔442
晉陝西榆林神木53
晉陝西榆林榆陽52
客湖南株洲攸縣44 (新派)
陽去(2)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451
湘湖南湘西瀘溪53
陽平(1)
官青海海北門源13
陰平(1)
官山西運城垣曲53 (~處 文)
tʂʯ
去聲(6)
官河北衡水故城31
官江西九江潯陽21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212 (文)
官湖北隨州曾都213
官貴州銅仁玉屏35
官陝西安康平利214
陽去(1)
官湖北孝感孝南55
tʂʉ
去聲(1)
贛湖南郴州安仁51 (文:住處)
tʂʊ
去聲(1)
官雲南普洱思茅213
tʂɯ
去聲(1)
官雲南臨滄臨翔13
tʂuei
陰平(1)
官寧夏銀川1
tʂuəʔ
陽入(1)
晉山西晉城陵川23 (對不~)
tʃ
tʃu
去聲(6)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51
官遼寧大連52
官陝西商洛商州44
官甘肅白銀會寧44
官甘肅慶陽寧縣44
官甘肅定西安定44
陽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2
陰去(1)
閩海南東方35
上聲(1)
官陝西銅川耀州52
tʃy
去聲(5)
官廣西百色西林24
官廣西來賓武宣24
閩福建三明沙縣24 (文讀,白讀。)
贛湖南邵陽洞口35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陽去(8)
粵廣東廣州22
粵廣西柳州融水24
粵廣西貴港桂平22
粵廣西貴港南江21
粵廣西玉林北流21
粵廣西百色22
粵廣西河池宜州213
粵廣西崇左寧明22
陰去(2)
閩福建三明將樂324 (文讀,白讀。)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tʃi
陽去(5)
粵廣東茂名化州31
粵廣西梧州蒙山214
粵廣西北海22
粵廣西欽州22
粵廣西玉林博白21
陽平(2)
粵廣東湛江吳川31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31
tʃəu
陽去(1)
粵廣西桂林臨桂23
tʃui
陽去(3)
粵廣西南寧賓陽52
粵廣西百色那畢22
粵廣西來賓武宣21
tʃɨ
去聲(1)
官甘肅天水清水443
tʃaɯ
陽去(1)
粵廣西崇左22
tɕ
tɕy
去聲(12)
官河北邢臺巨鹿21
官安徽池州貴池53
官江西贛州章貢213
官江西吉安永豐213
官山東煙台5
官湖北天門44
官湖南常德35
官湖南永州寧遠24
官廣西賀州富川35
官廣西河池宜州24
贛江西吉安214 (異讀[tɕ/tsʰ][y/u][214/214])
贛湖南衡陽常寧24
陽去(11)
官湖南懷化會同33
吳安徽蕪湖南陵21
湘湖南長沙11 ((白))
湘湖南衡陽213
湘湖南衡陽衡山44
湘湖南邵陽綏寧22
湘湖南岳陽11
湘湖南益陽南縣21
平廣西南寧亭子223
平廣西梧州藤縣22
平廣西玉林福綿21 (陽去調在記音時記為21,實際音值近同22。)
陽平(2)
官遼寧大連金州52
官安徽蕪湖55
陰去(2)
湘湖南長沙55 ((文))
平廣西柳州融水435
上聲(1)
官山東煙台3 (~持)
tɕye
陽去(1)
吳福建南平浦城21
tsʰ
tsʰu
去聲(9)
晉山西臨汾隰縣44
閩台灣苗栗三義55
客江西贛州南康53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53
客廣東韶關南雄42
客廣東深圳42
客廣東湛江廉江44 (文讀)
客廣東梅州梅縣53
贛江西吉安214 (異讀[tɕ/tsʰ][y/u][214/214])
陽去(3)
官江蘇南通
客福建三明寧化2
客江西贛州寧都44
陰平(1)
官江蘇泰州21 (白,tsu5)
上聲(3)
客廣東陽江陽春31 (文讀)
客廣東東莞21
客廣西玉林博白21
入聲(1)
徽安徽黃山黟縣3
tsʰy
陽去(3)
客廣東韶關新豐31
客廣東惠州31
客廣東河源55
上聲(2)
客廣東廣州從化21
客廣東茂名信宜31 (文讀)
tsʰʮ
陽去(1)
贛湖北荊州監利33
tsʰo
陽去(1)
平湖南永州道縣52
tsʰɔ
陽入(1)
平湖南永州寧遠22
t
tu
陰去(3)
閩海南海口35 (文)
閩海南定安35 (文)
閩海南澄邁35 (文住房)
ty
去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陽去(2)
平廣西桂林朝陽2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33
ti
陽去(1)
閩廣西貴港平南22
tiu
去聲(2)
閩福建三明沙縣24
閩福建泉州南安31
陽去(8)
閩福建南平建甌44
閩福建南平建陽43
閩福建寧德古田324
閩廣東汕頭31 ((白))
閩廣東中山隆都31
閩廣東潮州11
閩廣東潮州11
閩廣東揭陽11 (白,文)
陰平(1)
閩福建三明大田33 (白。表示「居住」)
toi
陽去(1)
粵廣西賀州信都213
tɔu
陰去(1)
閩福建莆田仙游52
teu
陽去(1)
閩福建寧德福安23
tɕʰ
tɕʰy
去聲(6)
徽浙江杭州建德55
客湖南郴州桂東53
贛安徽安慶太湖33
贛江西南昌21
贛江西新余分宜
贛湖南長沙瀏陽212
陽去(9)
徽安徽黃山祁門33
徽安徽宣城績溪322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33
贛江西九江彭澤
贛江西撫州黎川13
贛江西上饒弋陽21
贛湖北咸寧咸安33
贛湖南株洲茶陵12
湘湖南株洲21
陰平(1)
贛安徽池州東至33
入聲(2)
徽安徽宣城旌德55
徽江西上饒婺源53
tʂʰ
tʂʰu
去聲(6)
官山西臨汾洪洞53 (白)
官山西臨汾侯馬53 (白。堵~)
官山西臨汾鄉寧22 (堵~。白)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213
客江西九江修水53
客湖南株洲攸縣44 (老派)
陰平(1)
官山西運城垣曲53 (~下 白)
上聲(1)
客廣東梅州五華31
tʂʰʯ
去聲(2)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212 (白)
贛江西萍鄉11
tʂʰʉ
去聲(1)
贛湖南郴州安仁51 (白:住下)
tʃʰ
tʃʰu
去聲(1)
客香港沙田53
陽去(2)
客台灣新竹芎林33
粵廣西欽州靈山33
陰去(1)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上聲(1)
客廣東揭陽揭西21
tʃʰy
去聲(1)
客廣東清遠連南51
陽去(3)
客福建漳州詔安33
贛湖北黃石陽新
平廣東清遠保安11
tʃʰʉ
陽去(1)
客福建龍岩長汀21
tʃʰoi
陽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22
dʑ
dʑy
去聲(1)
湘湖南益陽安化11
陽去(5)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吳浙江衢州開化212
吳浙江衢州龍游231
吳浙江台州仙居22
湘湖南湘潭21
入聲(1)
湘湖南邵陽城步34
dʑyʮ
陽去(2)
吳江蘇泰州靖江31
吳浙江紹興22
dʑye
陽去(1)
吳浙江金華玉山31
dz
dzy
去聲(1)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陽去(1)
吳浙江舟山定海13
陽平(1)
吳浙江杭州臨安33
dzʮ
陽去(2)
吳江蘇常州24
吳浙江杭州13
陽平(2)
吳浙江寧波113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dzɿ
陽去(1)
吳浙江溫州22
陽平(1)
吳浙江湖州雙林113
tʰ
tʰu
去聲(2)
客江西宜春奉新53
贛江西宜春上高53
陽去(1)
贛江西南昌進賢
陰去(1)
贛江西鷹潭貴溪
tʰy
去聲(1)
贛湖南株洲醴陵
陽去(3)
閩福建三明將樂231
閩福建南平邵武35 (又)
客福建南平邵武
z
zʮ
陽去(4)
吳江蘇南京高淳25
吳江蘇無錫213
吳江蘇蘇州31
吳浙江嘉興223
zɿ
陽去(1)
吳上海13
陽平(1)
吳浙江湖州雙林113
zəu
陽去(1)
吳安徽黃山甘棠325
kʰ
kʰie
陽去(4)
閩海南三亞51
閩海南東方42 (住一天)
閩海南昌江32
閩海南樂東53
pf
pfu
去聲(3)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陝西西安44
官甘肅隴南康縣24
dʒ
dʒy
陽去(1)
吳浙江麗水雲和223
dʒyʯ
陽去(1)
吳江蘇鎮江丹陽113
ɦʑ
ɦʑy
去聲(1)
吳安徽宣城宣州53
陽去(1)
吳安徽池州貴池214
ɕ
ɕy
陽去(1)
徽安徽黃山歙縣33
陰去(1)
平廣西桂林平樂335
ʔd
ʔdiu
陰平(2)
閩海南海口23 (白)
閩海南定安213
x
xia
陽去(2)
閩海南瓊海42 (白)
閩海南萬寧42
ʑ
ʑy
去聲(1)
湘湖南永州324
陰平(1)
湘湖南婁底新化33
k
kʯ
陽去(1)
官湖北黃岡紅安
pfʰ
pfʰu
去聲(1)
官陝西渭南合陽55
ʑʱ
ʑʱy
陰去(1)
吳上海浦東新區35 (白讀音)
ɦ
ɦyʮ
陽去(1)
吳江蘇泰州靖江31
hʑ
hʑʯ
去聲(1)
吳安徽宣城寧國31
l
ly
陽去(1)
閩福建南平建陽43
h
hy
陽去(1)
閩福建南平邵武35 (又)
dʐ
dʐu
陽去(1)
贛江西九江星子11
ɡʱ
ɡʱʯ
陽去(1)
贛湖南岳陽平江
d
dy
陽去(1)
湘湖南婁底雙峰33
ʃ
ʃy
陽去(1)
粵廣東清遠連山214
Notes 註
紸 駐 住
三字同音,他們都有停留的意思。同源。
駐 住 逗
三字皆為侯部,住、逗定母雙聲,駐與住逗端定旁紐。《說文》「逗,止也」《後漢書 張衡傳》「逗華陰之湍渚」李賢注「逗,止也」《說文》「侸,立也」《廣韻》「住,止也」《說文》「駐,馬立也」段玉裁注「人立曰侸,俗作住;馬立曰駐」。
躅 住 逗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三個字的「逗留」義同源
駐 住 跓 軴 註 迬 砫 紸 止 *主
《漢語同源詞大典》:駐:馬停止前進;住:停止;跓:停足;軴:停車;註:注釋、註解,引申為記載、存留義;迬:停止行走;砫:宗廟存留神主的石函;紸:以新綿安放在臨終者口鼻前,觀其呼吸;止:止息。本組字皆有「停止」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人」,「主」聲,本義為停止。16 字
詳解: 從「人」,「主」聲,本義為停止。《廣韻‧遇韻》:「住,止也。」晉潘岳〈射雉賦〉:「清道而行,擇地而住。」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花藍花梔子》:「乃至粉乾足,手痛挼勿住。」唐李白〈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住」也常表示存留、停留。《後漢書‧薊子訓傳》:「見者呼之曰:『薊先生小住。』」北齊蕭愨〈春日曲水〉:「舞餘香尚存,歌盡聲猶住。」唐白居易〈母別子〉:「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住枝。」宋張元幹〈漁家傲‧樓外天寒山欲暮〉:「春光已向梅梢住。」《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向年我丈夫在盛澤賣絲,落掉六兩多銀子,遇着個好人拾得,住在那裏等候。」
「住」還表示居住。《字彙‧人部》:「住,居也。」《世說新語‧賞譽》:「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唐溫庭筠〈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
「住」在近現代漢語中還用作動詞的補語。《紅樓夢》第30回:「賈政還欲打時,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此時「住」表示牢固。《駱駝祥子》:「虎姑娘立住了。」此時「住」表示靜止。《水滸全傳》第48回:「祝龍當敵秦明不住」,此時「住」與「不」連用,表示能力夠不上。在此用法中,「住」也可與「得」連用,表示能力夠得上,如現代漢語中的「禁得住」、「降得住」。
「住」還可通作「駐」,表示駐紮,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前鋒破,退還,住緜竹。」618 字相關漢字: 人,主,不,得,駐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501
-G1
5501
-G7
7.丿.40
-GT
0145
-GKX
0098.09
康熙字典-GHZR
0171.05
汉语大字典-GZFY
275101
-G通规
0783
-G常用
常.7.139
-G京族
tu5.0.0
-G古籍
13884
-HB1
A6ED
-H常用
0104
-T1
4078
全字庫-T甲表
0010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132
-J0
2927
-JMJ
00663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0663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常用
0910
学年: 3
K0
8112
-K敎育
0702
-KP0
7360
-V1
431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ù
ZHU4
(v3.1.0-6.0.0)
ZHU4
(v2.1.0-3.0.0)
kHanyuPinlu
zhù(1793)
zhu4(1793)
(v4.0.1-6.2.0)
kTGHZ2013
485.070:zhù
kHanyuPinyin
10137.090:zhù
kXHC1983
1514.010:zhù
1514.010:zhù
(v5.1.0)
kCantonese
zyu6
JYU6
(v2.1.0-4.0.1)
kJapanese
ジュウ チュ ジュ すむ すまう とどまる
kJapaneseKun
SUMU TODOMARU YAMU
kJapaneseOn
JUU
kKorean
CWU
kHangul
주:0E
주
(v5.0.0-10.0.0)
kVietnamese
trú
kTang
*djhiò djhiò
*djhiò djhiò
(v4.1.0-5.1.0)
djhio3
(v2.1.0-4.0.1)
kDefinition
reside, live at, dwell, lodge; stop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721
0-5721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6ED
kIRG_TSource
T1-486E
1-486E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D3B
0-3D3B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12C
0-712C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9DC
kIRG_VSource
V1-4B2D
1-4B2D
(v3.1.1-5.2.0)
3-222E
(v3.1.0)
1-222E
(v3.0.0)
kRSUnicode
9.5
kTotalStrokes
7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39
kDaeJaweon
0207.020
kFennIndex
95.06
kGSR
0129g
kHanYu
10137.090
kIRGDaeJaweon
0207.020
kIRGDaiKanwaZiten
00505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137.090
kIRGKangXi
0098.090
kKangXi
0098.090
kLau
1575
kMatthews
1337
kMeyerWempe
359
kMorohashi
00505:E0103
00505
(v2.1.0-15.0.0)
kNelson
0404
kSBGY
364.16 366.2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OYG
kCihaiT
96.401
kFenn
81A
kFourCornerCode
2021.4
kFrequency
2
(v3.2.0-15.1.0)
kGradeLevel
1
kHKGlyph
0104
kPhonetic
263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6ED
kCCCII
21312A
kCNS1986
1-486E
kCNS1992
1-486E
kEACC
21312A
kGB0
5501
kGB1
5501
kJis0
2927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9DC
(v3.1.1-15.0.0)
kKSC0
8112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145
kTaiwanTelegraph
0145
kTGH
2013:783
kXerox
242:076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373+9.2.5 V+13820+9.2.5
kRSKangXi
9.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