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刂
U+520E(Basic)
刀部4畫 共6畫 核心字
官話
wen3
粵語
man5
日語
フン
ブン
モン
韓語
越南
vẫn
廣韻
明/文/上
集韻
微/文/上
訓読
くびはねる(首刎ねる)
たつ(断つ)
はねる(刎ね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858
HB1-A646
T1-4747
J0-5166
K0-597B
V1-4C76
KP0-DBE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武粉切剄也。从刀勿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wen3
(1)
割颈;杀头to cut one's throat 自刎
(2)
(壯)
壯字用同「𭅉
𭅉
(壯)
fwet <方>斩;砍
(喃)
vẩn 詞:vẩn đục 義:muddy
(喃)
vẩn 詞:vẩn đục 義:muddy
(喃)
vẫn 詞:tự vẫn 義:to feel suicidal
(喃)
vẳng 詞:văng vẳng 義:far-away sound
(喃)
◎ Quẩn quanh.#C2: 刎 vẫn
(喃)
◎ Tự sát.#C1: 刎 vẫn
(喃)
◎ Trỏ tình trạng, sự thể nào đó cứ tiếp diễn như trước.#C1: 刎 vẫn
(喃)
◎ Siết chặt, nén giữ.#C2: 刎 vẫn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刀部 新附001
《說文解字》
武粉切剄也。从刀勿聲。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武粉切,音吻。【說文】剄也。【玉篇】割也。【禮·檀弓】不至者刎其人。【史記·張耳𨻰餘傳】兩人相與,爲刎頸交。【韻會】或作歾。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wen3 [uən214] ㄨㄣˇ
粵語
man5 [mɐn13] 刎頸, 自刎, 刎頸之交(生死之交)
日語
フン [ɸɯɴ]
ブン [bɯɴ] [漢]
モン [moɴ] [呉]
韓語
[mun]
越南
vẫn [və̆n3ˀ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武粉miuən刎頸刎頸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武粉mĭuən(刎)頸。(刎)頸。
集韻
3小韻武粉ɱiuən斷也或作歾斷也或作歾
禮部韻略
3小韻武粉ɱiuən音吻禮不至者刎其人刎頸也新制添入音吻禮不至者刎其人刎頸也新制添入
增韻
3小韻武粉ɱiuən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書張耳陳餘為刎頸交增入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書張耳陳餘為刎頸交增入
五音集韵
3ɱiuən刎頸刎頸
洪武正韻
真開小韻武粉ɱən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書張耳陳餘爲刎頸之交又斷也或作歾史記循吏傳自歾禮韻續降脗字脗合也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書張耳陳餘爲刎頸之交又斷也或作歾史記循吏傳自歾禮韻續降脗字脗合也
古今韻會舉要
ɱuən㫁也増韻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張耳陳餘為刎頸交或作歾史記循吏傳自歾〇禮韻續降㫁也増韻割也禮記不至者刎其人漢張耳陳餘為刎頸交或作歾史記循吏傳自歾〇禮韻續降
蒙古字韻
kh ꡁun ꡟꡋkʰun()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合二上聲小韻un
中原音韻
真文合上聲真文ʋuən
韻略易通
真文開舒上聲真文vən刀割刀割
中州音韻
真文開上聲真文小韻ɱən割也割也
中華新韻
ㄨㄣ uən
東國正韻
ㅜㄴ 君攟攈屈mun
戚林八音
鶯亦 春公 陰上春公
分韻撮要
陽上mɐn自刎自己將刀割死也自刎自己將刀割死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mi̯wən
王力
mǐwən 文部
周法高
mjwən 文部
鄭張尚芳
mɯnʔ 文1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mhǝ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mhǝń
斯塔羅斯金西漢
mhǝń
斯塔羅斯金東漢
mhwǝń
許思萊上古
mənʔ
許思萊東漢
munᴮ
布之道諧聲域
MƏT
聲首
布之道擬音
mənʔ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
uən
上聲(38)
江蘇淮安漣水212
安徽蕪湖213
安徽淮南鳳台34
安徽銅陵樅陽224
安徽安慶213
安徽阜陽潁上35
安徽宿州碭山24
安徽亳州蒙城24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威海環翠213
山東菏澤單縣33
河南鄭州城關44
河南平頂山新華55
河南濮陽55
河南許昌55
河南漯河召陵55
河南商丘梁園55
河南商丘睢縣55
河南信陽323
河南周口淮陽55
湖北武漢42
湖北宜昌42
湖北襄陽襄樊55
湖北荊門鍾祥53
湖南常德31
湖南湘西吉首53
廣西桂林臨桂42
重慶江津42
四川成都53
四川自貢53
四川南充53
四川雅安漢源53
四川涼山西昌45
貴州貴陽42
雲南昭通53
江西撫州黎川44
湖南長沙41
湖南湘潭42
陰上(2)
廣西桂林臨桂42
廣西柳州融水55
陰去(1)
湖北黃岡紅安
uə̃
上聲(12)
河北邯鄲大名55
河北邯鄲魏縣55
江蘇徐州35
山東濰坊昌邑33
山東濰坊臨朐55
山東濰坊壽光3
山東臨沂沂水44
河南開封44
河南新鄉長垣55
河南駐馬店平輿33
雲南昆明53
青海西寧53
陽平(1)
山東濱州鄒平55
陰平(1)
山東青島即墨1
un
上聲(3)
江蘇南京212
山東煙台3
陝西漢中漢臺35
陰上(1)
廣西玉林北流42
uẽ
上聲(10)
安徽宿州埇橋434
山東棗莊嶧城24
山東東營廣饒55
山東煙台萊州55
山東濰坊安丘55
山東泰安寧陽55
山東泰安55
山東日照東港55
山東日照五蓮55
山東臨沂莒南55
上聲(3)
福建福州32
福建寧德福安42
福建寧德柘榮51
uɐn
上聲(1)
廣西柳州雒容52
陰上(2)
廣西柳州融水55
廣西河池宜州42
上聲(2)
山東臨沂平邑3
山東聊城3
上聲(1)
江蘇連雲港
uɪ̃
上聲(1)
福建三明將樂51
ueŋ
上聲(1)
廣西桂林灌陽55
ue
陽上(1)
湖南永州道縣22
uəŋ
上聲(1)
廣西桂林朝陽23
uɛŋ
陽上(1)
廣西賀州九都話22
m
mɐn
上聲(4)
廣東中山隆都24
廣東珠海前山13
廣東中山石岐213
澳門13
陽上(24)
廣東韶關13
廣東佛山順德13
廣東肇慶13
廣東東莞13
廣東雲浮13
廣東雲浮羅定13
廣西南寧24
廣西梧州蒙山35
廣西北海23
廣西欽州23
廣西欽州靈山22
廣西貴港桂平24
廣西玉林北流23
廣西玉林博白24
廣西百色23
廣西百色那畢24
廣西來賓武宣24
廣西崇左21
廣西崇左寧明23
香港13
廣東韶關13
廣西南寧亭子13
廣西玉林福綿13
廣西百色田東13
陰上(3)
廣東江門白沙45
廣東肇慶封開52
廣西南寧賓陽33
陰去(1)
廣東清遠33
mun
上聲(1)
廣東廣州從化21
mən
陽上(1)
廣西梧州藤縣35
陽平(1)
廣西崇左扶綏21
muŋ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1
muɐn
陰上(1)
廣東清遠連山55
məŋ
陰平(1)
香港新界232
man
陽上(2)
廣西貴港南江23
廣西賀州信都31
muoŋ
上聲(1)
福建莆田仙游32
miɐn
陰上(1)
廣西貴港平南45
min
上聲(1)
廣東惠州35
mɛn
陰平(1)
廣西南寧馬山33
mɐŋ
上聲(1)
廣東深圳寶安11
陰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4
v
vun
上聲(2)
廣東深圳31
廣東東莞21
陰平(1)
廣西玉林博白44
陽去(1)
廣東韶關新豐31
və̃
上聲(3)
安徽蚌埠24
山東濱州博興44
雲南大理53
陽平(2)
山東淄博博山3
雲南紅河蒙自53
vən
上聲(3)
安徽淮北24
河南洛陽53
江西九江修水21
陽平(1)
陝西寶雞53
vẽ
上聲(5)
山東濟南55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德州3
陝西咸陽三原52
江西贛州南康42
vəŋ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陽去(1)
上海13
vɤŋ
上聲(1)
新疆吐魯番51
陽平(1)
浙江台州仙居312
vut
陰入(1)
廣東梅州梅縣1
və̃ɣ
陰平(1)
陝西延安寶塔213
ven
陽去(1)
浙江杭州13
vaŋ
上聲(1)
浙江溫州35
væ̃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b
bun
上聲(2)
福建廈門53
福建漳州漳浦53
陰上(1)
福建泉州南安55
buŋ
陽上(1)
廣東汕頭35
ʋ
ʋə̃
上聲(1)
江蘇連雲港贛榆24
陽平(1)
山東濟南章丘55
ʋəŋ
上聲(1)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51
f
fut
陽入(1)
廣東梅州五華5
feĩ
陽上(1)
福建南平浦城54
x
xuən
上聲(1)
四川達州達縣53
β
βuŋ
上聲(1)
福建南平建陽21
ᵐb
ᵐbɐn
去聲(1)
廣東珠海斗門31
Notes 註
刎 歾 刜 *勿
《漢語同源詞大典》:刎:割斷頸脖;歾:死亡,生命中斷;刜:《釋詁》訓「斷」。本組字皆有「斷」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656 -G1 5656 -G7 6.丿.84 -GT 0437 -GKX 0137.03 康熙字典-GHZR 0358.03 汉语大字典-GZ fwet.0.2 -G通规 3616 -G古籍 10767 -HB1 A646 -H常用 0334 -T1 3939 全字庫-T甲表 00338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390 -J0 4970 -JMJ 007468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5791 -K人名 一..1852 -KP0 5973 -V1 448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wěn
WEN3 (v2.1.0-6.0.0)
kTGHZ2013
386.010:wěn
kHanyuPinyin
10327.100:wěn
kXHC1983
1207.010:wěn
1207.010:wěn (v5.1.0)
kCantonese
man5
MAN5 (v2.1.0-4.0.1)
kJapanese
フン ブン モン くびはねる たつ はねる
kJapaneseKun
KUBIHANERU
kJapaneseOn
FUN BUN
kKorean
MWUN
kHangul
문:0N
(v5.0.0-10.0.0)
kVietnamese
vẫn
kTang
miə̌n
kDefinition
behead, cut throa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858
0-5858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646
kIRG_TSource
T1-4747
1-4747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166
0-5166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97B
0-597B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BE9
kIRG_VSource
V1-4C76
1-4C76 (v3.1.1-5.2.0)
3-2378 (v3.1.0)
1-2378 (v3.0.0)
kRSUnicode
18.4
kTotalStrokes
6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625
kDaeJaweon
0308.090
kGSR
0503n
kHanYu
10327.100
kIRGDaeJaweon
0308.090
kIRGDaiKanwaZiten
0187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327.100
kIRGKangXi
0137.030
kKangXi
0137.030
kMatthews
7137
kMeyerWempe
1784a
kMorohashi
01879
kNelson
0669
kSBGY
278.33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PHLN
kCihaiT
177.403
kFourCornerCode
2220.0
kHKGlyph
0334
kPhonetic
883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646
kCCCII
213359
kCNS1986
1-4747
kCNS1992
1-4747
kEACC
213359
kGB0
5656
kGB1
5656
kJis0
4970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BE9 (v3.1.1-15.0.0)
kKSC0
579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437
kTaiwanTelegraph
0437
kTGH
2013:3616
kXerox
264:15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253+18.2.4
kRSKangXi
18.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