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zhi4
粵語
zai3
日語
セイ
韓語
제
越南
chế
廣韻
章/祭開/去
集韻
章/祭開/去
訓読
おさえる(押さえる)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646
HB1-A8EE
T1-4C31
J0-4029
K0-7024
V1-4D23
KP0-EBE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戰國
金文
戰國
秦
簡帛
龍崗
秦
篆書
詛楚文
秦
篆書
秦
篆書
李斯
漢
簡帛
張家山
漢
隸書
漢
說文小篆
東漢
傳抄
說文解字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當代
標準字形
韓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征例切
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
古文制如此。
Meaning 字義
zhi4
(1)
裁断;切割
(2)
制作;制造to make 制作
(3)
规划;制订 如:因地制宜to formulate, to stipulate
(4)
禁止;抑制to forbid
(5)
约束;控制to restrict, to control 制约 制裁
(6)
决断;裁决
(7)
法度;制度 如:百分制;集体所有制system
(8)
形制;式样
(9)
守父母之丧为制
(10)
帝王的命令 也指法令
(11)
古称布帛长宽的法定尺度为“制”,又为一般法定物的通称
(12)
古邑名 西周时东虢,春秋时为郑邑,后入晋 故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北
(13)
姓
(G0)
「製」的簡化字
→製
zhi4
(1)
剪裁
→制
zhi4
(1)
裁断;切割
(2)
制造,制作器物to make
→制
zhi4
(2)
制作;制造to make 制作
(3)
撰写;著述
(4)
作品,文章
(5)
式样
→制
zhi4
(8)
形制;式样
(6)
用炮炒等法做中药
(7)
衣料计量单位
(8)
用同「致」 仪容
→致
zhi4
(15)
意态;情趣 如:兴致;情致sentiment and interest
(喃)
choi 詞:chim choi choi, nhẩy như choi choi 義:plover, to jump up and down
(喃)
chơi 詞:chơi bời, chơi xuân; chơi vơi 義:to indulge in play, have fun on Vietnamese Ner Year's Day; lonely, solitary
→𨔈
(喃)
chơi 詞:chơi bời, chơi xuân; chơi vơi 義:to indulge in play, have fun on Vietnamese Ner Year's Day; lonely, solitary
(喃)
chế 詞:chống chế; chế độ; chế ngự 義:to try to defend oneself; to dominate, to control
(喃)
chới 詞:chới với 義:to reach up one's hands repeatedly
→𨔈
(喃)
chới 詞:chới với 義:to reach up one's hands repeatedly
(喃)
xiết 詞:xiết bao 義:how! what!
(喃)
xế 詞:xế chiều 義:old age
(喃)
◎ Hoạt động giải trí, nghỉ ngơi. Trò đùa giỡn.#C2: 制 chế
(喃)
◎ Kìm giữ, nén lại.#A1: 制 chế
(喃)
◎ Xiên xuống, chéo nghiêng xuống.#C2: 制 chế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征例切
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
古文制如此。
《說文解字繫傳》
正曵反
裁也。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 [臣鍇曰:「《論語》:『旣富矣教之。』故曰『物成而裁斷也』。會意。」]
古文制如此。
《說文解字注》
征例切
裁也。 [《衣部》曰:裁,製衣也。製,裁衣也。此裁之本義。此云制,裁也。裁之引伸之義。古多假折爲制。呂㓝。制以㓝。《墨子》引作折則㓝。魯論。片言可以制獄。古作折獄。《羽獵賦》。不制中以泉臺。制或爲折。又呂㓝。折民惟㓝。四八目引作制民。] 从刀未。 [會意。征例切。十五部。] 未, [逗。] 物成有滋味可裁𣃔。 [說從未之意。未下曰味也。有滋味可裁𣃔。故刀未爲𠛐。] 一曰止也。 [前義可包此義。]
古文制如此。 [從彡者,裁𣃔之而有文也。]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古文〕𠜔𠝦𠝁𠛐【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征例切,音製。【說文】裁也。又【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又【廣韻】禁制也。
又【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又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又【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又【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又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又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又【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zhi4 [tʂɿ51] ㄓˋ
粵語
zai3 [tsɐi3] 制度, 制定, 制裁, 制止, 制式, 制服, 制訂, 制憲, 制伏, 制衡, 制約, 制動
日語
セイ [seː] [漢]
韓語
제 [tɕe]
越南
chế [tɕe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章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制小韻征例切tɕiæi禁制又斷也止也勝也說文作𠛐裁也从刀从未物有滋味可裁斷也征例切十八禁制又斷也止也勝也說文作𠛐裁也从刀从未物有滋味可裁斷也征例切十八
刊謬補缺切韻
章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制小韻職例切tɕĭɛi職例反。禁。卂三。職例反。禁。卂三。
集韻
章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制小韻征例切tɕiæi說文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作𠝦𠜔說文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古作𠝦𠜔
禮部韻略
章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制小韻征例切tɕiæi征例切按說文利裁也又禁制征例切按說文利裁也又禁制
增韻
章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制小韻征例切tɕiæi征例切節也裁也斷也正也御也檢也法禁也造也顔師古注漢書曰天子之言一曰制書二曰詔書制書者謂為制度之命也文中子續書有制曰帝者之制其有大制制天下而不割者乎又薛韻今圈征例切節也裁也斷也正也御也檢也法禁也造也顔師古注漢書曰天子之言一曰制書二曰詔書制書者謂為制度之命也文中子續書有制曰帝者之制其有大制制天下而不割者乎又薛韻今圈
章薛開
山攝仙韻3等開口入薛韻浙小韻之列切tɕiæt莊子自制河以東又裁也節也法也崔駰逹旨辭天地初制注協韻音哲又祭韻增入莊子自制河以東又裁也節也法也崔駰逹旨辭天地初制注協韻音哲又祭韻增入
五音集韵
照三祭開
蟹攝祭韻3等開口去祭韻照母三等tɕiæi征例切禁制又㫁也止也勝也說文作𠛐栽也从刀从未物有滋味可裁㫁也四十一字征例切禁制又㫁也止也勝也說文作𠛐栽也从刀从未物有滋味可裁㫁也四十一字
洪武正韻
照支齊
支韻開口去寘韻制小韻征例切tʃie征例切節也裁也斷也正也御也撿也法禁也造也顔師古注漢書曰天子之言一曰制書二曰詔書制書者征例切節也裁也斷也正也御也撿也法禁也造也顔師古注漢書曰天子之言一曰制書二曰詔書制書者
照屑齊
屑韻開口入屑韻浙小韻之列切tʃiet莊子自制河以東又裁也節也法也崔駰達㫖辭天地初制注協韻音哲又寘韻莊子自制河以東又裁也節也法也崔駰達㫖辭天地初制注協韻音哲又寘韻
古今韻會舉要
知羈去霽韻寄韻知母tɕei說文目匡也从目此聲廣韻目際集韻或書作眦又寘卦二韻說文目匡也从目此聲廣韻目際集韻或書作眦又寘卦二韻
知訐結入屑韻結韻知母tɕieʔ裁也節也法也又崔駰達旨天地初制協韻音哲又祭韻〇毛氏韻増附浙字下誤裁也節也法也又崔駰達旨天地初制協韻音哲又祭韻〇毛氏韻増附浙字下誤
蒙古字韻
j ꡆi ꡞ去支韻tʂi()
音韻闡微
照支微齊泰灰齊去聲霽韻制小韻照母三等tʃi
中原音韻
照齊微齊去聲齊微韻tʂi
韻略易通
枝西微齊去聲西微韻tʂi法則法則
中州音韻
照齊微齊去聲齊微韻智小韻tʂi節也節也
中華新韻
ㄓ ㄭ 去支韻甲類tʂɿ
東國正韻
ㄷ ㅕㅭ 入鞬寋建訐韻tiel
ㅈ ㅕㅭ 入鞬寋建訐韻tsiel
ㅈ ㅖㅇ 去雞啓罽韻tsiei
戚林八音
曾之 雞圭 陰去雞圭韻tsie
分韻撮要
照 威 陰去威韻tʃɐi節也禁也節也禁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祭
東漢
祭
魏
祭
晉
祭
宋北魏後期
祭霽
北魏後期北齊
祭霽
齊梁陳北周隋
祭霽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ȶi̯ad
王力
ȶǐat 月部
董同龢
ȶjæd 祭部
周法高
tjiar 祭部
李方桂
tjadh 祭部
鄭張尚芳
kjeds 祭2部
白-沙
*tet-s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ets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eć
斯塔羅斯金西漢
kjaś
斯塔羅斯金東漢
kjaś
許思萊上古
tats
kets
許思萊東漢
tśas
布之道諧聲域
TET
聲首制
布之道擬音
t[e]th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
tsɿ
去聲(129)
官天津南開52 (又讀)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312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3
官遼寧沈陽41
官遼寧營口蓋州51
官遼寧鐵嶺昌圖51
官吉林遼源龍山52
官吉林通化東昌52
官吉林白山渾江53
官吉林白城洮南52
官吉林延邊敦化52
官黑龍江哈爾濱53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53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52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53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53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53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53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53
官江蘇常州金壇44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官江蘇鹽城亭湖35
官江蘇揚州
官江蘇泰州33 (~度)
官安徽蚌埠53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53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官安徽滁州天長45
官安徽阜陽53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官安徽池州貴池53
官安徽宣城宣州53
官江西贛州章貢213
官江西吉安永豐213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官山東濟寧5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官山東聊城5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官河南信陽312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官湖北武漢35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31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官湖北天門44
官湖南常德35
官湖南郴州213 (~造)
官湖南永州寧遠24 (~造)
官湖南懷化靖州45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官廣西桂林臨桂35 (製造。)
官廣西百色樂業24
官廣西賀州富川35
官廣西河池宜州24
官重慶213
官重慶江津24
官四川成都213
官四川德陽中江213
官四川綿陽北川213
官四川遂寧射洪214
官四川南充14
官四川眉山東坡213
官四川宜賓屏山213
官四川廣安213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官四川巴中南江214
官四川資陽安嶽213
官貴州貴陽13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13
官貴州遵義24
官貴州安順西秀13
官貴州畢節5
官貴州銅仁思南13
官貴州銅仁玉屏35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24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35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官貴州黔南平塘13
官雲南曲靖沾益213
官雲南玉溪紅塔213
官雲南昭通212
官雲南昭通鎮雄212
官雲南麗江永勝45
官雲南紅河建水21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官雲南文山廣南22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213
官雲南大理213
官西藏拉薩213
晉河北邯鄲涉縣55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213
晉山西太原45
晉山西太原陽曲454
晉山西大同靈丘53
晉山西晉城沁水53
晉山西朔州懷仁24
晉山西忻州五寨52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5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52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24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213
晉河南安陽31
晉河南鶴壁鶴山31
晉河南新鄉衛濱21
吳浙江寧波餘姚52
吳浙江湖州雙林334
吳安徽宣城寧國31
吳安徽宣城宣州53
徽浙江杭州建德55
徽安徽黃山黟縣24
徽安徽宣城旌德213
徽江西上饒婺源35
閩福建三明沙縣24
閩台灣苗栗三義55
客江西贛州南康53
客江西吉安井岡山53
客江西宜春奉新53
客湖南郴州桂東53
客廣東韶關南雄42
客廣東梅州梅縣53
贛安徽池州東至412
贛湖南衡陽常寧24
贛湖南邵陽洞口35
贛湖南郴州安仁51
湘廣西桂林灌陽35 (製造。)
陰去(27)
官江蘇南通
晉山西長治44
吳上海35
吳上海浦東新區35
吳江蘇南京高淳35
吳江蘇無錫35
吳江蘇無錫江陰435
吳江蘇常州51
吳江蘇鎮江丹陽45
吳江蘇泰州靖江51
吳浙江杭州445
吳浙江嘉興334
吳浙江紹興33
吳浙江衢州開化423
吳浙江衢州龍游52
吳浙江舟山定海44
吳浙江麗水雲和55
吳安徽蕪湖南陵45
吳安徽池州貴池53
徽安徽宣城績溪35
贛湖北荊州監利25
贛湖北咸寧咸安213
湘湖南株洲45
湘湖南衡陽24
湘湖南邵陽綏寧35
湘湖南岳陽45
湘湖南益陽南縣45
陽平(3)
官安徽蕪湖55
贛江西新余分宜
贛江西吉安11
陰平(3)
吳浙江杭州臨安55
吳浙江寧波52
湘湖南邵陽城步44
上聲(1)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213
陽去(2)
贛江西九江彭澤
平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製造。)
入聲(2)
贛安徽安慶太湖24
湘湖南益陽安化45
陽平乙(1)
贛江西南昌45
tsi
去聲(3)
官廣西柳州雒容24 (製造。)
閩江西上饒廣豐21
客廣東深圳42
陰去(20)
閩福建南平建甌33
閩福建南平建陽332
閩福建寧德福安35
閩廣東汕頭213
閩廣東湛江雷州21
閩廣東汕尾海豐213
閩廣東潮州213 (制度)
閩廣東揭陽213
閩海南海口35
閩海南三亞13
閩海南瓊海213
閩海南萬寧24
閩海南澄邁35
閩海南昌江35
閩海南樂東213
閩海南陵水35
贛福建三明泰寧51
贛江西鷹潭貴溪
平湖南永州道縣33 (製造。)
平廣西桂林朝陽35 (製造。)
陰入(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製造。)
tsɐi
去聲(4)
粵廣東珠海前山33
粵廣東中山石岐33
粵廣東雲浮33
粵廣東雲浮羅定33
陰去(11)
客廣東汕尾海豐213
粵廣東韶關33
粵廣東佛山33
粵廣東佛山順德32
粵廣東肇慶33
粵廣東陽江江城35
粵廣東清遠33
粵廣西南寧33
粵香港33
粵澳門33
平廣東韶關33
陽平(1)
閩廣東中山隆都33 (文讀,白讀。)
陰平(1)
粵廣東珠海斗門33
陽去(2)
閩廣東中山隆都31
粵廣東深圳寶安32
tse
去聲(7)
閩浙江溫州蒼南21
閩浙江溫州洞頭21
閩福建三明大田31
閩福建泉州南安31
閩台灣彰化鹿港31
客廣東東莞42
客廣西玉林博白42
陰去(3)
閩福建廈門21
閩福建莆田仙游52
閩台灣新北板橋21
陽去(1)
粵廣東肇慶封開21
入聲(1)
官四川瀘州古藺22
tsai
陰去(2)
閩香港大埔21
平廣西賀州九都話52 (製造。)
tsei
去聲(2)
客廣東廣州從化52
粵廣東江門白沙31
陰去(3)
吳浙江溫州42
客廣東韶關新豐53
平廣西桂林平樂335
tsie
陰去(3)
閩福建寧德古田21
閩福建寧德柘榮35
客廣東惠州213
tsᴇi
陰去(3)
平廣西百色田東35
平廣西崇左扶綏35
平雲南文山富寧13
tsiɛ
陰去(2)
閩福建福州212
閩廣西貴港平南11 (製造。)
tsʮ
陰去(1)
吳江蘇蘇州412 (制度)
tsoi
陰去(1)
閩廣東茂名電白44
tsɔi
去聲(1)
粵廣東東莞32
tsəi
陰平(1)
粵香港新界232
tʂ
tʂʅ
去聲(152)
官北京51 (制度)
官北京平谷51
官天津南開52 (又讀)
官天津武清51
官天津寶坻51
官天津靜海53
官河北唐山樂亭52
官河北唐山遷西52
官河北邯鄲館陶213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官河北保定阜平53
官河北保定淶水314
官河北承德平泉51
官河北承德興隆51
官河北滄州滄縣41
官河北廊坊霸州41
官河北廊坊廣陽51
官河北衡水故城31
官山西運城臨猗31
官山西臨汾鄉寧22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51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2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1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3
官遼寧鞍山海城51
官遼寧丹東51
官遼寧錦州51
官遼寧遼陽白塔51
官遼寧盤錦51
官遼寧鐵嶺開原51
官遼寧朝陽北票51
官遼寧朝陽建平53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51
官吉林吉林龍潭53
官吉林四平梨樹52
官吉林松原寧江52
官吉林白城大安52
官吉林延邊琿春52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53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53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51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51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53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53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2
官江蘇南京44
官江蘇徐州42
官江蘇連雲港
官江蘇宿遷宿城51
官安徽合肥53 (制度)
官安徽淮北52
官安徽安慶41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官安徽六安金安53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官江西九江潯陽21
官山東濟南21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官山東淄博博山5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官山東東營利津
官山東濰坊壽光5
官山東泰安21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德州5
官山東德州樂陵51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官河南開封31
官河南洛陽412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官河南許昌31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212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官湖北隨州曾都213
官湖北恩施鶴峰35
官四川自貢14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213
官四川廣元劍閣214
官四川內江威遠214
官四川樂山井研214
官四川涼山西昌213
官貴州畢節威寧13
官雲南昆明212
官雲南保山隆陽13
官雲南普洱思茅213
官雲南楚雄大姚213
官雲南德宏芒市214
官陝西西安44
官陝西銅川耀州44
官陝西寶雞31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官陝西渭南合陽55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官陝西安康漢陰214
官陝西安康平利214
官陝西商洛商州44
官甘肅蘭州13
官甘肅金昌永昌53
官甘肅白銀會寧44
官甘肅天水清水443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官甘肅平涼崆峒44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官甘肅慶陽寧縣44
官甘肅定西安定44
官甘肅隴南康縣24
官甘肅臨夏42
官甘肅甘南合作53
官青海西寧213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官寧夏銀川5
官寧夏吳忠同心13
官寧夏固原涇源44
官寧夏固原西吉44
官寧夏固原原州44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13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官新疆吐魯番33
官新疆哈密213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官新疆石河子31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312
晉河北邢臺沙河21
晉山西大同西坪24 (又)
晉山西晉城陵川24
晉山西晉中祁縣45
晉山西晉中昔陽13
晉山西呂梁孝義454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51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52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52
晉河南焦作武陟13
晉河南濟源24
晉陝西延安寶塔442
晉陝西榆林神木53
晉陝西榆林榆陽52
客湖南株洲攸縣44
贛江西萍鄉11
湘湖南婁底新化45
陰去(10)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51
官湖北孝感孝南35
官湖北黃岡紅安
徽安徽黃山歙縣213
贛江西九江星子214
湘湖南長沙55
湘湖南湘潭55
湘湖南懷化辰溪214
湘湖南婁底雙峰35 (制度)
湘湖南湘西瀘溪213
陽平(3)
官山西臨汾洪洞24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官青海海北門源13
陰平(1)
官山西運城垣曲53
tʂɿ
去聲(2)
官吉林長春南關53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度)
陰去(1)
官湖南懷化會同45 (~度)
tʂi
去聲(1)
客廣東梅州五華53
陰去(1)
徽安徽黃山祁門213
tʂau
去聲(1)
官遼寧阜新細河51
tʂʅə
去聲(1)
官雲南臨滄臨翔13
tʂɑʔ
入聲(1)
晉山西大同西坪4 (又)
tʂɤ
去聲(1)
晉山西呂梁中陽53
tʂɛe
去聲(1)
晉陝西榆林吳堡53
tʃ
tʃʅ
去聲(7)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5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上聲(1)
官遼寧大連213
tʃɿ
上聲(1)
官山東青島即墨3
tʃi
去聲(3)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官廣西百色西林24
官廣西來賓武宣24
陰去(9)
閩海南東方35
閩海南定安35
客廣西南寧馬山55 (製造。)
客廣西玉林北流53 (製造。)
客台灣新竹芎林11
粵廣西桂林臨桂33 (製造。)
粵廣西百色那畢45 (製造。)
粵廣西河池宜州44 (製造。)
平廣東清遠保安53
陽平(1)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陽上(1)
粵廣西來賓武宣24 (製造。)
tʃɐi
去聲(3)
粵廣東湛江吳川33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33
粵香港大埔泰亨33
陰去(12)
粵廣東廣州33 (制度)
粵廣東茂名化州33
粵廣西南寧賓陽55 (製造。)
粵廣西梧州蒙山44 (製造。)
粵廣西北海33 (製造。)
粵廣西欽州33 (製造。)
粵廣西欽州靈山24 (製造。)
粵廣西貴港桂平33 (製造。)
粵廣西玉林北流53 (製造。)
粵廣西百色33 (製造。)
粵廣西崇左45 (製造。)
粵廣西崇左寧明33 (製造。)
tʃai
去聲(1)
客香港沙田53
陰去(1)
粵廣西貴港南江52 (製造。)
tʃuɛi
陰去(1)
粵廣東清遠連山35
tʃɛ
陰去(1)
粵廣西柳州融水45 (製造。)
tʃa
陰去(1)
粵廣西賀州信都35 (製造。)
tʃɐ
陰去(1)
平廣東佛山西岸52
tɕ
tɕi
去聲(4)
官河北邢臺巨鹿21
官山東煙台5 (~度)
官河南濮陽312
湘湖南永州324 (~造)
陰去(8)
吳浙江金華玉山52
吳浙江台州仙居55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213
閩福建南平邵武213
客江西贛州寧都31
贛江西南昌進賢
贛江西撫州黎川53
湘湖南衡陽衡山55
陰平(1)
平廣西南寧亭子41
上聲(2)
官遼寧大連金州213
官山東煙台3 (~造)
tɕai
陰平(1)
平廣西玉林福綿54
tɕᴇ
陰去(1)
平廣西柳州融水435
tʂʰ
tʂʰʅ
去聲(2)
官山西臨汾侯馬53
贛湖南長沙瀏陽212
-
ɿ
去聲(2)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tsʰ
tsʰɿ
去聲(1)
晉山西臨汾隰縣44
t
tə
陽平(1)
贛江西宜春上高24
ʃ
ʃai
陰去(1)
粵廣西玉林博白52 (製造。)
Notes 註
製 制
「製」为「制」的加「衣」旁分化字,专职「製作」、「製造」义。抽象义如「制度」等不可写为「製」。
製 制
《說文》「制,裁也」,本義是「裁斷」,亦引申為制造、制作。故與「製」本同源。後來,「制」多用於抽象的制作、制裁。而「製」多用於具體的製造,今簡化合併為「制」。
制 製 折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制製」的製衣義和 「折」的折疊義有時會被關聯
折 制 䇽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折,曲折;制,有曲折義;䇽,篾席可以捲曲。本組字的「曲折」義同源
製 𦜗 作 *制
《漢語同源詞大典》:製:製作;𦜗:魚醬,以魚肉加工製作;作:製作。本組字皆有「製作」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𢛁 痸 㤞 *制
《漢語同源詞大典》:𢛁:心驚;痸:驚病;㤞:驚詫。本組字皆有「驚訝」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猘 痸 瘨 *制
《漢語同源詞大典》:猘:狂犬;痸:癲狂病;瘨:癲狂病。本組字皆有「癲狂」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斂 檢 儉 撿 制 *僉
《漢語同源詞大典》:斂:收聚,引申為收縮;檢:封書題籤,引申為約束;儉:約束;撿:約束;制:禁止,約束。本組字皆有「約束」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金文「制」從「木」從「刀」,會以刀斧砍斷樹木之意。本義是折斷。31 字
詳解: 金文從「木」從「刀」,或不從「木」而從「未」,「木」、「未」皆象樹木形,會以刀砍劈木材之意。王子午鼎「木」形右邊中部加兩短橫,以示斧斤折斷草木之處,與戰國竹簡、《說文》籀文形體相同。
「制」、「折」二字形音義皆十分相近,「折」象以斧斤斷木,「制」象以刀劈木,二字古音同在章紐月部,是一組同源字。參見「折」。古書中「制」也有裁木之義,《淮南子.主術》:「巧工之制木」,高誘注:「制,裁也。」《說文》:「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𠝁,古文制如此。」
「制」本指剪裁、切斷樹木,引申指根據法度而作出的決斷、制裁、控制等,再引申指制度、體制。
金文表示法度、準則,王子午鼎:「萬年無諆(期),子孫是制。」勉勵子孫以鼎銘所言為準則(參張世超)。
古「折」、「制」通用,《郭店楚簡.緇衣》引《呂刑》云:「折以型(刑)」,今本《禮記.緇衣》引作「制以刑」,指以刑法來裁斷。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古多假折爲制。《吕刑》:『制以刑』。《墨子》引作『折則刑』。《魯論》:『片言可以制獄。』古作折獄。」455 字相關漢字: 木,刀,未,折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438
繁体: . 製
G1
5438
-G7
8.丿.10
-GT
0455
-GKX
0139.02
康熙字典-GHZR
0366.10
汉语大字典-GZFY
341503
-GZJW
276411
-G通规
1121
-G常用
常.8.131
-G一简
一..332
繁体: 製
G京族
tse5.0.0
-G京族
tsɤːi1.0.2
-G古籍
13658
-HB1
A8EE
-H常用
0346
-T1
4417
全字庫-T甲表
0035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409
-J0
3209
-JMJ
007510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111
学年: 5
K0
8004
-K敎育
1552
-KP0
7573
-V1
4503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zhì
ZHI4
(v2.1.0-6.0.0)
kHanyuPinlu
zhì(1850)
zhi4(1850)
(v4.0.1-6.2.0)
kTGHZ2013
478.070,478.080:zhì
kHanyuPinyin
10335.010:zhì
kXHC1983
1492.120:zhì
1492.120:zhì
(v5.1.0)
kCantonese
zai3
JAI3
(v2.1.0-4.0.1)
kJapanese
セイ おさえる
kJapaneseKun
OSAERU
kJapaneseOn
SEI
kKorean
CEY
kHangul
제:0E
제
(v5.0.0-10.0.0)
kVietnamese
chế
kTang
jiɛ̀i
kDefinition
system; establish; overpower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646
0-5646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8EE
kIRG_TSource
T1-4C31
1-4C31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029
0-4029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024
0-702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BE9
kIRG_VSource
V1-4D23
1-4D23
(v3.1.1-5.2.0)
3-2425
(v3.1.0)
1-2425
(v3.0.0)
kRSUnicode
18.6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17
kDaeJaweon
0315.100
kFennIndex
70.09
kGSR
0335a
kHanYu
10335.010
kIRGDaeJaweon
0315.100
kIRGDaiKanwaZiten
01961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335.010
kIRGKangXi
0139.020
kKangXi
0139.020
kLau
1316
kMatthews
986
0986
(v2.1.0-3.1.0)
kMeyerWempe
129
kMorohashi
01961
kNelson
0683
kSBGY
377.2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BLN
kCihaiT
181.604
kFenn
221D
kFourCornerCode
2220.0
kFrequency
2
(v3.2.0-15.1.0)
kHKGlyph
0346
kPhonetic
53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8EE
kCCCII
213364
kCNS1986
1-4C31
kCNS1992
1-4C31
kEACC
27576C
kGB0
5438
kGB1
5438
kJis0
3209
kJoyoKanji
2010
kKoreanEducationHanja
2007
kKPS0
EBE9
(v3.1.1-15.0.0)
kKSC0
800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455
kTaiwanTelegraph
0455
kTGH
2013:1121
kXerox
243:12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637+18.2.6
kRSKangXi
18.6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5236
kTraditionalVariant
U+5236 U+88FD
U+88FD
(v3.2.0-14.0.0)
kZVariant
U+88FD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