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juan4
juan1
quan1
quan2
juan3
粵語
gyun6
hyun1
日語
ケン
ゲン
ガン
ゴン
カン
韓語
권
廣韻
羣/元合/去
羣/元合/上
羣/仙B合/上
集韻
群/元合/去
溪/元合/平
溪/元合/上
群/元合/上
群/仙B合/上
溪/仙B合/平
群/仙B合/平
群/仙B合/去
訓読
おり(檻)
かこい(囲い)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826
HB1-B0E9
T1-594E
J0-5421
K0-4F6A
V1-5045
KP0-D4BA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楚(戰國)
簡帛
包山
秦
簡帛
睡虎地
漢
說文小篆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渠篆切
養畜之閑也。从囗𠨟聲。
Meaning 字義
juan4
(1)
养牲畜、禽兽的有栅栏的地方 如:猪圈;羊圈pen
(2)
都邑;城邑
(3)
春秋邑名
(4)
姓
juan1
(5)
把禽兽关在栅栏里
(6)
关闭;拘禁to enclose in a pen
quan1
(7)
屈木;屈木所制器皿
(8)
环形的东西 如:圆圈;铁圈;竹圈;花圈circle, ring
(9)
画环形(以作记号) 如:圈选;用红笔圈出来to draw a circle
(10)
划定范围;围 如:用篱笆把菜地圈起来to enclose
(11)
区域;范围;框框scope
(12)
量词 如:一圈铁丝
quan2
(13)
弯曲
juan3
(14)
转,慢步转来转去
(布)
juanh 1.圆圈 2.量词
(喃)
khoen 詞:khoen cửa (vòng nhỏ thường bằng kim loại để giữ chặt hoặc để móc vào vật khác); khoen mắt (vùng xung quanh mắt) 義:door ring; areas surrouding eyes
(喃)
khuyên 詞:khuyên tai 義:earrings
(喃)
quyên 詞:quyên (chuồng) 義:cage
(喃)
quyền 詞: 義:to circle; a circle; corral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渠篆切
養畜之閑也。从囗𠨟聲。
《說文解字繫傳》
群宛反
養畜之閑也。從囗卷聲。
《說文解字注》
渠篆切
養畜之閑也。 [畜當作嘼。轉寫改之耳。閑,闌也。《牛部》曰:牢,閑。養牛馬圈也。是牢與圈得通偁也。] 从囗。卷聲。 [考《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音義云:圈,《說文》作𡈕。而《集韵》卄五願云圈𡈕二同。養畜閑也。《類篇》圈𡈕分出。皆云養畜閑也。疑《說文》本作𡈕。後人改之耳。渠篆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字部】 【集韻】驅圓切,犬平聲。與棬同。屈木所爲,巵匜之屬。或作桊𥁠𥁸。又【集韻】去爰切,綣平聲。又逵員切,音權。義𠀤同。
又【唐韻】其卷切【正韻】逵眷切,𠀤音倦。【說文】養畜之閑也。【玉篇】牢也。
又【唐韻】【集韻】𠀤渠篆切,倦上聲。
又【集韻】窘遠切,音𧯦。義𠀤同。
又姓。漢有圈稱,撰𨻰留風俗傳,避難攺姓卷。
又【唐韻】巨万切【集韻】【韻會】具願切,𠀤韏去聲。與𡈕同。地名。【公羊傳·文十一年】楚子伐圈。【註】求阮反,一音卷。【字林】臼萬反。
又【集韻】【正韻】𠀤去遠切,音綣。【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圈,轉也,謂徐趨曳轉,循地而行也。【釋文】圈,去阮反。又舉遠反。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juan4 [ʨyɛn51] ㄐㄩㄢˋ
juan1 [ʨyɛn55] ㄐㄩㄢ
quan1 [ʨʰyɛn55] ㄑㄩㄢ
quan2 [ʨʰyɛn35] ㄑㄩㄢˊ
juan3 [ʨyɛn214] ㄐㄩㄢˇ
粵語
gyun6 [kyːn2] 圈牢, 圈肥, 圈養, 圈檻, 羊圈, 馬圈
hyun1 [hyːn5] 圈子, 圈佔, 圈套, 圈閱, 圈點, 圓圈
日語
ケン [keɴ] [漢]
ゲン [geɴ] [呉]
ガン [gaɴ] [呉]
ゴン [goɴ] [呉]
カン [kaɴ] [漢]
韓語
권 [kwʌn]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羣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去願韻圈小韻臼万切ɡiuɐn邑名臼万切一邑名臼万切一
羣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𧯦小韻求晚切ɡiuɐn獸闌又姓後漢末圈稱字幼舉撰陳留風俗傳圈氏本氏於其國又其卷切獸闌又姓後漢末圈稱字幼舉撰陳留風俗傳圈氏本氏於其國又其卷切
羣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獮韻圈小韻渠篆切ɡiuæn說文曰養畜閑也渠篆切又求晚切三說文曰養畜閑也渠篆切又求晚切三
刊謬補缺切韻
羣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𧯦小韻求晚切ɡĭwɐn獸欄。叉其卷反。獸欄。叉其卷反。
羣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獮韻圈小韻渠篆切ɡĭwɛn渠篆反。圈獸。又求晩反。二。渠篆反。圈獸。又求晩反。二。
集韻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去願韻圈小韻具願切ɡiuɐn說文養高閑也一曰邑名或从眷說文養高閑也一曰邑名或从眷
溪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平元韻圈小韻去爰切kʰiuɐn屈木也屈木也
溪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綣小韻苦遠切kʰiuɐn圈豚行不舉足皃一曰轉也圈豚行不舉足皃一曰轉也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𧯦小韻窘遠切ɡiuɐn畜閑也亦姓畜閑也亦姓
群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𤣔韻圈小韻巨卷切ɡiuæn說文養畜之閑說文養畜之閑
溪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平僊韻卷小韻驅圓切kʰiuæn屈木盂也或作桊𥁠圈𥁸屈木盂也或作桊𥁠圈𥁸
群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平僊韻權小韻逵員切ɡiuæn盂也或作圏盂也或作圏
群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去綫韻劵小韻逵眷切ɡiuæn養獸閑養獸閑
禮部韻略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去願韻圈小韻具願切ɡiuɐn具願切畜閉也按張釋之傳虎圈又驅員求晚巨卷三切見僊阮獮字韻具願切畜閉也按張釋之傳虎圈又驅員求晚巨卷三切見僊阮獮字韻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圈小韻求晚切ɡiuɐn求晚切畜閑也漢有虎圏又驅員巨卷具願三切見僊獮願三韻求晚切畜閑也漢有虎圏又驅員巨卷具願三切見僊獮願三韻
群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獮韻圈小韻巨卷切ɡiuæn巨卷切養畜閑又驅圓求晚具願三切見僊阮願三韻巨卷切養畜閑又驅圓求晚具願三切見僊阮願三韻
增韻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去願韻圈小韻具願切ɡiuɐn具願切畜閑又僊阮獮三韻具願切畜閑又僊阮獮三韻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圈小韻求晚切ɡiuɐn求晚切畜閑漢有虎圈又僊獮願三韻又去阮切圈豚行不舉足不可倒押故不增入求晚切畜閑漢有虎圈又僊獮願三韻又去阮切圈豚行不舉足不可倒押故不增入
群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獮韻圈小韻巨卷切ɡiuæn巨卷切畜閑又僊阮願三韻巨卷切畜閑又僊阮願三韻
溪仙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平僊韻卷小韻驅圓切kʰiuæn記杯圈不能飲焉鄭康成曰圈屈木所為巵匜之屬也又畜閑又阮獮願三韻今圈記杯圈不能飲焉鄭康成曰圈屈木所為巵匜之屬也又畜閑又阮獮願三韻今圈
五音集韵
溪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平元韻溪母三等合kʰiuɐn去元切屈木也去元切屈木也
溪仙先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平仙韻溪母三等合kʰiuæn=捲:器似升屈木作=捲:器似升屈木作
群仙先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平仙韻群母三等合giuæn=𥁠:盌也=𥁠:盌也
溪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溪母三等合kʰiuɐn圈豚行不舉足貌一曰轉也圈豚行不舉足貌一曰轉也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上阮韻群母三等合giuɐn獸闌又姓後漢末圈稱字㓜舉撰陳留風俗傳圈氏本氏於其國又其卷切獸闌又姓後漢末圈稱字㓜舉撰陳留風俗傳圈氏本氏於其國又其卷切
群仙先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上獮韻群母三等合giuæn渠宛切說文曰食畜闌也又求晚切八字渠宛切說文曰食畜闌也又求晚切八字
群元合
山攝元韻3等合口去願韻群母三等合giuɐn巨万切邑名二巨万切邑名二
群仙先B合
山攝仙韻3等合口B去線韻群母三等giuæn飬獸闌飬獸闌
洪武正韻
群先撮
先韻開口去霰韻倦小韻逵眷切gyen同上切畜閑也又見先銑韻同上切畜閑也又見先銑韻
群先撮
先韻開口上銑韻圈小韻巨卷切gyen巨卷切畜閇漢有虎圈又見先霰二韻又去阮切圈豚行不舉足不可倒押巨卷切畜閇漢有虎圈又見先霰二韻又去阮切圈豚行不舉足不可倒押
溪先撮
先韻開口平先韻圈小韻驅圓切kʰyen驅圓切禮記杯圈鄭曰圏屈木所爲巵匜之屬也又畜閑又銑霰二韻驅圓切禮記杯圈鄭曰圏屈木所爲巵匜之屬也又畜閑又銑霰二韻
古今韻會舉要
群涓弮上阮韻畎韻群母gyen窘逺切角濁音畜閑也漢有虎圈又地名公羊文十一年楚伐圈又姓氏於其國後漢末圈稱又銑願韻窘逺切角濁音畜閑也漢有虎圈又地名公羊文十一年楚伐圈又姓氏於其國後漢末圈稱又銑願韻
群涓弮上銑韻畎韻群母gyen巨卷切音義與阮韻圈同養畜之閑又先阮願韻巨卷切音義與阮韻圈同養畜之閑又先阮願韻
群涓弮去願韻睊韻群母gyen其願切角濁音養蓄閑一曰邑名或作圈詳見阮韻注又先獮韻其願切角濁音養蓄閑一曰邑名或作圈詳見阮韻注又先獮韻
蒙古字韻
k ꡀwÿan ꡧꡦꡋ上先韻gyɛn()
k ꡀwÿan ꡧꡦꡋ去先韻gyɛn()
音韻闡微
溪寒删先元真文撮一陰平先韻棬小韻溪母三等kʰyan
羣寒删先元真文撮一上聲阮韻卷小韻羣母三等kʰyan
羣寒删先元真文撮一上聲銑韻圈小韻羣母三等kʰyan
羣寒删先元真文撮一去聲願韻圈小韻羣母三等kʰyan
中原音韻
見先天撮去聲先天韻kiuɛn
溪先天撮陰平先天韻kʰiuɛn
韻略易通
開先全撮舒陰平先全韻kʰyɛn圓物圓物
見先全撮舒去聲先全韻kyɛn畜閑畜閑
中州音韻
溪先天撮平聲先天韻圈小韻kʰiuɛn杯~杯~
群先天撮去聲先天韻倦小韻ɡiuɛn養畜闌也養畜闌也
中華新韻
ㄐ ㄩㄢ 陰平寒韻甲類ʨyɛn收住也如~暑氣收住也如~暑氣
ㄑ ㄩㄢ 陰平寒韻甲類ʨʰyɛn
ㄐ ㄩㄢ 去寒韻甲類ʨyɛn𣙢同獸闌如羊~𣙢同獸闌如羊~
ㄑ ㄩㄢ 去寒韻甲類ʨʰyɛn城~城~
東國正韻
ㅋ ㅝㄴ 平鞬寋建訐韻kʰuən
ㄲ ㅝㄴ 上鞬寋建訐韻guən
ㄲ ㅝㄴ 去鞬寋建訐韻guən
戚林八音
氣悉 歡官 陽平歡官韻kʰuaŋ
氣悉 光 陰平光韻kʰuoŋ
分韻撮要
曉 鴛 陰平鴛韻hyn圓也又圈點圓也又圈點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山先仙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ʰi̯wăn
gʰi̯wan
王力
gǐwan 元部
董同龢
ɡʰjuăn 元部
ɡʰjuan 元部
周法高
ɡjwan 元部
ɡiwan 元部
李方桂
gjuanx 元部
gwjianx 元部
gjuanh 元部
鄭張尚芳
ɡronʔ 元3部
ɡlons 元3部
ɡlonʔ 元3部
kʰron 元3部
kʰon 元3部
白-沙
*[g](r)o[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hʷren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hwren
斯塔羅斯金西漢
khwrjan
斯塔羅斯金東漢
khwran
許思萊上古
gwanʔ
gonʔ
gwenʔ
kwanʔ
khwanʔ
許思萊東漢
gyɑnᴮ
gyanᴮ
gyenᴮ
kyɑnᴮ
kʰyɑnᴮ
布之道諧聲域
KON
聲首
布之道擬音
ɡonʔ
音節類型B
ɡonh
音節類型B
ɡronʔ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ɕʰ
tɕʰyan
陰平(96)
官北京平谷35
官天津南開21
官天津寶坻55
官天津靜海31
官河北唐山遷西44
官河北邯鄲大名33 (圆~)
官河北邯鄲魏縣24 (圆~)
官河北邢臺巨鹿33
官河北保定淶水31
官河北承德平泉55
官河北承德興隆35
官河北滄州滄縣23
官河北廊坊霸州45
官河北廊坊廣陽55
官遼寧沈陽33
官遼寧鞍山海城44
官遼寧丹東411
官遼寧營口蓋州412
官遼寧阜新細河55
官遼寧遼陽白塔44
官遼寧盤錦55
官遼寧鐵嶺昌圖33
官遼寧鐵嶺開原44
官遼寧朝陽北票44
官吉林長春南關44
官吉林吉林龍潭44
官吉林四平梨樹44
官吉林通化東昌31
官吉林白山渾江311
官吉林松原寧江44
官吉林白城大安44
官吉林白城洮南44
官吉林延邊敦化44
官吉林延邊琿春55
官黑龍江哈爾濱44
官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44
官黑龍江雞西雞冠44
官黑龍江雞西密山44
官黑龍江雙鴨山集賢44
官黑龍江大慶肇州33
官黑龍江伊春嘉蔭33
官黑龍江佳木斯同江44
官黑龍江七台河勃利44
官黑龍江牡丹江林口33
官黑龍江牡丹江寧安44
官黑龍江黑河嫩江44
官黑龍江綏化蘭西33
官黑龍江綏化肇東44
官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5
官江蘇宿遷宿城213
官安徽阜陽潁上213 (圆~)
官安徽宿州碭山213 (圆~)
官江西吉安永豐31
官山東菏澤單縣213 (圆~)
官河南鄭州城關24 (圆~)
官河南開封35 (圆~)
官河南洛陽33 (圆~)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35 (圆~)
官河南新鄉長垣24 (圆~)
官河南濮陽34 (圆~)
官河南許昌24 (圆~)
官河南漯河召陵24 (圆~)
官河南南陽南召14 (圆~)
官河南商丘睢縣24 (圆~)
官河南信陽33 (圆~)
官湖北十堰丹江口35
官湖北隨州曾都44
官湖北恩施鶴峰55
官湖南常德44 (圓~、豬~)
官湖南張家界大庸55 (圓~)
官湖南湘西吉首55 (圓~)
官重慶55 (圓~)
官重慶江津55 (圓~)
官四川成都44 (又tyan5)
官四川自貢45 (圓~)
官四川樂山井研35
官四川南充55 (圓~)
官四川達州達縣55
官四川雅安漢源55
官四川巴中南江35
官四川資陽安嶽45
官貴州遵義55 (圓~)
官貴州畢節1 (~套)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33 (圓)
官西藏拉薩35
官陝西寶雞44 (圆~)
官陝西安康漢陰33
官甘肅蘭州53 (圆~)
官甘肅隴南康縣53
官青海海東循化13 (圆~)
官青海海北門源55
官寧夏吳忠同心44
官新疆烏魯木齊44 (圆~)
官新疆石河子214
贛安徽安慶太湖22
湘湖南邵陽綏寧13
去聲(1)
官天津武清51
平聲(1)
官新疆吐魯番214 (圆~)
tɕʰyã
陰平(31)
官河北張家口蔚縣53
官山西運城臨猗24
官安徽阜陽212 (圆~)
官安徽亳州蒙城213 (圆~)
官山東濟南213 ((圓~))
官山東濟南章丘213 (圆~)
官山東淄博博山1 (圓~)
官山東東營廣饒213 (圆~)
官山東東營利津 (花~)
官山東煙台萊州213 (圆~)
官山東濰坊昌邑213 (圆~)
官山東濰坊壽光1 (圓~)
官山東濟寧1 (圓~兒)
官山東泰安213 (圆~)
官山東日照東港213 (圆~)
官山東臨沂沂水213 (圆~)
官山東德州1 (圓~兒)
官山東德州樂陵24
官山東聊城1 (圓~)
官山東濱州鄒平214 (圆~)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圆~)
官四川遂寧射洪35
官貴州畢節威寧45
官陝西西安21 ((圓~兒))
官陝西咸陽三原31 (圆~)
官陝西渭南合陽31
官陝西商洛商州31
官青海西寧44 (圆~)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圆~)
晉河北邢臺沙河41
晉河南安陽44
tɕʰyæ̃
陰平(23)
官河北保定阜平31
官河北衡水故城24
官山西運城垣曲53
官內蒙古赤峰寧城214
官江蘇徐州213 (圆~)
官安徽蚌埠212 (圆~)
官安徽宿州埇橋212 (圆~)
官山東棗莊嶧城213 (圆~)
官山東泰安寧陽214 (圆~)
官河南三門峽湖濱53
官四川綿陽北川45
官陝西銅川耀州21
官陝西漢中漢臺55 (圆~)
官甘肅平涼崆峒21
官甘肅酒泉肅州55 (圆~)
官甘肅酒泉敦煌24 (圆~)
官甘肅慶陽寧縣31
官甘肅臨夏243 (圆~)
官寧夏銀川1 (圓~)
官寧夏固原涇源31
官寧夏固原原州213
晉河北邯鄲涉縣41
晉山西晉中昔陽42
平聲(7)
官山西臨汾侯馬213
官甘肅白銀會寧13
官甘肅定西安定13
官甘肅甘南合作13
官寧夏固原西吉213
晉河北石家莊贊皇54
晉河北張家口張北42
陽平(1)
官甘肅天水清水13
tɕʰyɛn
陰平(18)
官河北唐山樂亭31
官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5
官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5
官黑龍江雞西虎林31
官河南商丘梁園24 (圆~)
官河南周口淮陽24 (圆~)
官湖北武漢55 ((圓~))
官湖北宜昌55 (圓~)
官湖北襄陽襄樊34 (圓~)
官湖北天門55 (~子)
官湖南懷化靖州24
官四川廣元劍閣44
官四川內江威遠45
官四川眉山東坡45
官四川宜賓屏山45
官四川廣安45
官貴州黔東南凱里34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圆~)
去聲(1)
官湖北天門44 (豬~)
tɕʰyɛ̃
陰平(14)
官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5
官遼寧大連312
官遼寧大連金州312
官遼寧朝陽建平44
官安徽淮南鳳台213 (圆~)
官雲南保山隆陽42
官雲南楚雄大姚33
官雲南大理44 (圓~)
官陝西延安寶塔213 (圆~)
晉陝西延安寶塔21
客湖南郴州桂東313
客廣東韶關南雄23 ((圓~))
湘湖南邵陽城步44 (文)
湘湖南婁底新化33
上聲(1)
晉河南新鄉衛濱55
tɕʰyn
陰平(2)
官湖南永州寧遠33 (圓~)
官貴州銅仁思南55
tɕʰyẽ
陰平(8)
官安徽宣城宣州31
官雲南昭通鎮雄34
贛湖北咸寧咸安44
湘湖南長沙33
湘湖南株洲33
湘湖南湘潭33
湘湖南益陽南縣33
湘湖南永州13 (圓~)
平聲(1)
晉山西晉中祁縣31
tɕʰyɛ
陰平(12)
官安徽滁州天長31
官甘肅金昌永昌44
晉山西太原陽曲312
晉山西大同西坪21
晉山西臨汾隰縣53
晉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35
晉內蒙古烏海海勃灣224
晉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214
晉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24
晉陝西榆林神木213
晉陝西榆林榆陽33
湘湖南懷化辰溪45
平聲(1)
晉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tɕʰuan
陰平(1)
官吉林遼源龍山44
tɕʰye
陰平(8)
官四川瀘州古藺24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33 (~套)
晉山西大同靈丘442
晉山西呂梁中陽24
晉內蒙古包頭東河24
晉陝西榆林吳堡213
徽浙江杭州建德53
湘湖南湘西瀘溪45
平聲(2)
晉山西太原11 ((~子))
晉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1
上聲(1)
晉山西太原53 ((把鶏~到籠子裏))
tɕʰyɪ̃
陰平(6)
官江蘇常州金壇31 (豬~)
官江蘇淮安漣水31 (圓~)
官江蘇揚州 (圓~)
官安徽蕪湖31 (圓~)
官安徽六安金安213
吳安徽蕪湖南陵33
tɕʰian
陰平(5)
官四川涼山西昌33
官貴州貴陽55 (圓~)
官貴州安順西秀44
官貴州黔西南興義44
官雲南昭通44
去聲(1)
官貴州貴陽13 (豬~)
tɕʰyɑ̃
陰平(4)
官山西臨汾洪洞21
官山東青島即墨1 (圓~)
官山東濰坊安丘213 (圆~)
官山東濰坊臨朐213 (圆~)
陽平(1)
晉河南鶴壁鶴山53
tɕʰyen
陰平(3)
官江蘇南京31 ((圓~))
官湖北荊門鍾祥24
湘湖南衡陽45
tɕʰya
陰平(2)
官山東臨沂平邑1
官山東濱州博興213 (圆~)
tɕʰuã
平聲(1)
平湖南永州寧遠35 (豬圈。)
tɕʰyæn
陰平(2)
官河北邯鄲館陶24
官安徽淮北213 (圆~)
tɕʰiɛ̃
陰平(3)
官雲南昆明44 (圓~)
官雲南麗江永勝13
官雲南德宏芒市33
tɕʰyei
陰平(2)
官甘肅武威民勤44 (圆~)
官甘肅張掖山丹24 (圆~)
tɕʰyø
陰平(1)
吳上海53
tɕʰyʊ̃
陰平(2)
官江蘇南通 (圓~)
官江蘇泰州21 (園~)
陽去(1)
官江蘇南通 (豬~)
tɕʰyĩ
陰平(3)
官安徽馬鞍山花山211
官江西贛州章貢33
徽安徽宣城績溪41
tɕʰiɛn
陰平(2)
官四川攀枝花仁和35
客江西宜春奉新24
tɕʰɪ̃
陰平(1)
官雲南紅河蒙自44 (圓~)
去聲(1)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城~)
tɕʰyø̃
陰平(1)
吳浙江寧波餘姚324 (~子)
tɕʰyãn
陰平(2)
官河北石家莊無極31
晉河南濟源44
tɕʰyæ
陰平(2)
官山西臨汾鄉寧53
晉山西朔州懷仁42
tɕʰyõ
陰平(1)
官江蘇連雲港 (圓~)
tɕʰyən
陰平(2)
官湖南郴州33 (圓~)
官湖南懷化會同11 (圓~)
tɕʰyœ
陰平(2)
官貴州黔南平塘44
吳浙江杭州臨安55
tɕʰiɛ̃n
陰平(2)
官雲南曲靖沾益44
官雲南玉溪紅塔45
tɕʰyᴇ
陰平(1)
官寧夏中衛沙坡頭44
平聲(1)
晉山西呂梁孝義33
tɕʰyɑn
陰平(1)
官新疆哈密55 (圆~)
tɕʰy
陰平(2)
吳浙江溫州33
吳浙江舟山定海52
tɕʰyɤə
陰平(1)
吳浙江嘉興51 (~子)
陰上'(1)
吳浙江嘉興324 (豬~)
tɕʰɪ
陰平(1)
吳浙江湖州雙林44 (~子)
tɕʰyɵ̃
陰平(1)
吳浙江紹興52 (~子)
陰上(1)
吳浙江紹興334 (豬~)
tɕʰyʊ
陰平(1)
官江蘇鹽城亭湖31
tɕʰiæ̃
陰平(1)
官四川德陽中江34
tɕʰiɑn
陰平(1)
官貴州六盤水六枝55
tɕʰiᴇ̃
陰平(1)
官雲南普洱思茅55
tɕʰiɪn
陰平(1)
官雲南臨滄臨翔44
tɕʰiər
陰平(1)
官雲南紅河建水45
tɕʰiɛ
陰平(1)
官雲南文山廣南24
tɕʰiᴀ̃
陰平(1)
官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3
tɕʰyaŋ
陰平(1)
晉山西長治312
tɕʰyɪ
陰平(1)
晉山西忻州五寨13
tɕʰø
陰平(1)
吳上海浦東新區53
tɕʰʏ
陰平(1)
吳江蘇南京高淳44
tɕʰyʯ
陰平(1)
吳浙江寧波52 (~子)
tɕʰyːɛ̃
陰平(1)
徽安徽黃山祁門21
tɕʰyːᴇ
陰平(1)
徽安徽黃山黟縣21
tɕʰyi
陰平(1)
徽江西景德鎮浮梁55
tɕʰỹ
陰平(1)
徽江西上饒婺源44
tɕʰyᴇn
陰平(1)
贛安徽池州東至33
tɕʰyɵn
陰平(1)
贛江西南昌42
tɕʰyøn
陰平(1)
湘湖南岳陽33
tɕ
tɕyan
陰平(1)
官河北秦皇島北戴河44
去聲(32)
官河北邯鄲大名213 (猪~)
官河北邯鄲魏縣312 (猪~)
官安徽阜陽潁上51 (猪~)
官安徽宿州碭山53 (猪~)
官山東菏澤單縣423 (猪~)
官河南鄭州城關41 (猪~)
官河南開封31 (猪~)
官河南洛陽412 (猪~)
官河南平頂山新華41 (猪~)
官河南新鄉長垣213 (猪~)
官河南濮陽312 (猪~)
官河南許昌31 (猪~)
官河南漯河召陵31 (猪~)
官河南南陽南召42 (猪~)
官河南商丘睢縣312 (猪~)
官河南信陽312 (猪~)
官湖南湘西吉首24 (豬~)
官重慶213 (豬~)
官重慶江津24 (豬~)
官四川成都213 (又thyan1)
官四川自貢14 (豬~)
官四川南充14 (豬~)
官四川達州達縣213 (豬~)
官四川雅安漢源13 (牛~)
官貴州遵義24 (豬~)
官貴州畢節5 (羊~)
官貴州黔東南黎平53 (豬~)
官陝西寶雞31 (猪~)
官甘肅蘭州13 (猪~)
官青海海東循化53 (猪~)
官新疆烏魯木齊213 (猪~)
官新疆吐魯番33 (猪~)
tɕyã
去聲(20)
官安徽阜陽53 (猪~)
官安徽亳州蒙城53 (猪~)
官山東濟南21 ((豬~))
官山東濟南章丘21 (猪~)
官山東淄博博山5 (豬~)
官山東東營廣饒31 (猪~)
官山東東營利津 (豬~)
官山東濰坊昌邑31 (猪~)
官山東濰坊壽光5 (豬~)
官山東濟寧5 (豬~)
官山東泰安21 (猪~)
官山東日照東港21 (猪~)
官山東臨沂沂水21 (猪~)
官山東德州5 (豬~)
官山東濱州鄒平31 (猪~)
官河南駐馬店平輿53 (猪~)
官陝西西安44 ((豬~))
官陝西咸陽三原55 (猪~)
官青海西寧213 (猪~)
官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猪~)
陽平(1)
官山東煙台萊州42 (猪~)
上聲(1)
官山東聊城3 (豬~,又)
tɕyæ̃
去聲(10)
官江蘇徐州42 (猪~)
官安徽蚌埠53 (猪~)
官安徽宿州埇橋42 (猪~)
官山東棗莊嶧城42 (猪~)
官山東泰安寧陽312 (猪~)
官陝西漢中漢臺312 (猪~)
官甘肅酒泉肅州213 (猪~)
官甘肅酒泉敦煌44 (猪~)
官甘肅臨夏42 (猪~)
官寧夏銀川5 (牲口~)
tɕyɛn
去聲(6)
官河南商丘梁園41 (猪~)
官河南周口淮陽312 (猪~)
官湖北武漢35 ((豬~))
官湖北宜昌35 (豬~)
官湖北襄陽襄樊31 (豬~)
官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猪~)
tɕyɛ̃
去聲(3)
官安徽淮南鳳台51 (猪~)
官雲南大理213 (豬~)
官陝西延安寶塔52 (猪~)
tɕye
去聲(2)
官貴州黔東南丹寨13 (豬~)
晉山西太原45 ((猪~))
tɕyɪ̃
去聲(2)
官江蘇淮安漣水55 (豬~)
官江蘇揚州 (豬~)
陽平(1)
官安徽蕪湖55 (~養)
tɕian
去聲(1)
官雲南昭通212
tɕyɑ̃
去聲(2)
官山東濰坊安丘31 (猪~)
官山東濰坊臨朐21 (猪~)
陽平(1)
官山東青島即墨2 (豬~)
tɕyen
去聲(2)
官江蘇南京44 ((豬~))
官湖北荊門鍾祥214
tɕya
去聲(2)
官山東臨沂平邑5
官山東濱州博興21 (猪~)
tɕyæn
陰平(1)
官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去聲(1)
官安徽淮北52 (猪~)
tɕiɛ̃
去聲(1)
官雲南昆明212 (豬~)
tɕyei
去聲(2)
官甘肅武威民勤31 (猪~)
官甘肅張掖山丹31 (猪~)
tɕɪ̃
去聲(1)
官雲南紅河蒙自212 (豬~)
tɕyõ
去聲(1)
官江蘇連雲港 (豬~)
tɕyɑn
去聲(1)
官新疆哈密213 (猪~)
tɕuɛ
陰平(1)
官山東淄博博山1 (白,圓~)
kʰ
kʰyɛn
陰平(1)
湘湖南益陽安化33
kʰyɛ̃
陰平(1)
官廣西河池宜州44
kʰyn
陰平(2)
粵廣東清遠連山53 (豬圈。)
平廣西玉林福綿54 (豬圈。)
kʰyẽ
陰平(3)
官廣西賀州富川44
吳浙江金華玉山33
吳江西上饒廣豐445
kʰuan
陰平(7)
閩浙江溫州蒼南55
閩浙江溫州洞頭33
閩福建廈門55 ((文))
閩江西上饒廣豐55
閩台灣新北板橋44
閩台灣彰化鹿港33
贛江西撫州黎川22
kʰian
陰平(2)
客廣東韶關新豐44
客廣東梅州梅縣44
kʰyen
陰平(2)
閩福建南平邵武21
客福建南平邵武
kʰin
陰平(3)
客廣東汕尾海豐33
粵廣東茂名化州53
粵廣西防城港東興45
陰上(1)
粵廣東江門白沙45 (豬圈。)
kʰʯan
陰平(1)
官湖北黃岡紅安 (圓~)
kʰøn
陰平(2)
官廣西來賓武宣44
贛福建三明泰寧21
kʰyø
陰平(1)
吳浙江台州仙居334 (圓~)
上聲(1)
吳浙江台州仙居423 (豬~)
kʰen
陰平(4)
客廣東深圳33 (豬圈。)
客廣東梅州五華44
客廣東東莞33 (豬圈。)
客廣西玉林博白44 (圓圈。)
kʰiɛn
陰平(1)
閩台灣苗栗三義24
kʰuei
陰平(1)
晉山西晉城沁水21
kʰyø̃
陰平(1)
閩福建三明將樂55
kʰyaĩ
陰平(1)
吳福建南平浦城35
kʰuoŋ
陽平(1)
閩福建福州53 ((~家))
kʰŋ
陰平(1)
閩福建廈門55 ((白。~破))
kʰuŋ
陰平(1)
閩福建三明大田33
kʰuɛ̃
陰平(1)
閩福建三明將樂55 (圓圈,單字讀。)
kʰyiŋ
平聲(1)
閩福建南平建甌54
kʰɛn
陰平(1)
客台灣新竹芎林53
kʰyẽŋ
陰平(1)
贛湖南株洲醴陵
kʰuæ
陰平(1)
贛湖南郴州安仁33 (白:一個圈)
kʰɛ̃
陰平(1)
湘湖南邵陽城步44 (白)
kʰiŋ
陰平(1)
粵廣東湛江吳川55
kʰuin
陰平(1)
平廣西崇左扶綏53 (豬圈。)
h
hyn
陰平(12)
粵廣東韶關55 (豬圈。)
粵廣東珠海前山55 (豬圈。)
粵廣東佛山53 (豬圈。)
粵廣東佛山順德53 (豬圈。)
粵廣東肇慶55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圓圈))
粵廣東肇慶封開55 ((豬圈))
粵廣東中山石岐55 (豬圈。)
粵廣東雲浮55
粵廣東雲浮羅定55
粵廣西南寧55
平廣西南寧亭子41 (豬圈。)
陰去(1)
粵廣東清遠33 (豬圈)
hyen
陰平(1)
客廣東惠州33 (豬圈。)
hin
陰平(2)
閩廣東中山隆都55 (豬圈。)
粵廣東陽江江城33
陰上(1)
粵廣東珠海斗門55 (豬圈。)
høn
去聲(1)
粵廣東東莞32 (豬圈。)
hiɔŋ
陰平(1)
粵廣東深圳寶安55 (豬圈。)
hyŋ
陰平(1)
粵香港新界232 (豬圈。)
hun
陰平(1)
平廣西梧州藤縣53 (豬圈。)
hɔk
上陽入(1)
平雲南文山富寧22 (豬圈。)
tʂʰ
tʂʰuan
陰平(3)
官遼寧錦州55
官遼寧葫蘆島綏中55
官安徽池州貴池445
tʂʰʯan
陰平(2)
官貴州銅仁玉屏24
官陝西安康平利43
tʂʰuon
陰平(2)
官安徽安慶11 (小~子)
客湖南株洲攸縣35
tʂʰʯõ
陰平(1)
官江西九江潯陽42
tʂʰʯɑn
陰平(1)
官湖北孝感孝南33
tʂʰuĩ
陰平(1)
贛湖南郴州安仁33 (文:圈套)
tʃʰ
tʃʰyɛ̃
陰平(1)
贛湖南邵陽洞口44
tʃʰyẽ
陰平(1)
贛湖北黃石陽新
去聲(1)
官廣西百色樂業24
tʃʰyɛ
陰平(2)
吳浙江麗水雲和324
吳浙江麗水雲和324
tʃʰuan
陰平(1)
官廣西百色西林44
tʃʰuã
陰平(2)
官山東日照五蓮213 (圆~)
官山東臨沂莒南213 (圆~)
tʃʰuɪi
陰平(1)
徽安徽黃山歙縣42
dʑ
dʑyø
陽去(1)
吳上海13 ((猪~))
dʑyø̃
陽平(1)
吳浙江寧波餘姚113 (豬~)
dʑɪ
陽上(1)
吳浙江湖州雙林231 (豬~)
dʑio
陽去(1)
吳江蘇無錫213 (豬圈之意)
dʑyɵ
陽去(1)
吳江蘇無錫江陰223 (豬圈之意)
dʑiɔ
陽去(1)
吳江蘇常州24 (古全濁上聲讀成陽去。豬圈之意。)
dʑiɯu
陽去(1)
吳江蘇鎮江丹陽113 (豬圈之意)
dʑyɯ̃
陽去(1)
吳江蘇泰州靖江31 (豬圈之意)
k
kuan
陽去(1)
閩福建廈門22
kin
陰上(1)
平廣西百色田東33
kʯan
陽去(1)
官湖北黃岡紅安 (豬~)
køn
陽上(1)
粵廣西河池宜州24 (豬圈。)
kiɐn
陰上(1)
閩廣西貴港平南45 (豬圈。)
kyɐi
陽上(1)
平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豬圈。)
tsʰ
tsʰuei
陰平(2)
吳浙江衢州龍游434
吳浙江衢州龍游434
tsʰʮõ
陰平(1)
吳浙江杭州33
tsʰuɪi
陰平(1)
徽安徽宣城旌德24
tsʰʮɛn
陰平(1)
贛湖北荊州監利44
tsʰøỹ
陰平(1)
贛湖南長沙瀏陽33
cʰ
cʰyan
陰平(2)
官山東煙台蓬萊313 (圆~)
官山東威海環翠53 (圆~)
cʰyã
陰平(1)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圆~)
cʰyæ̃
陰平(1)
晉山西晉城陵川33
cʰya
陰平(1)
官山東煙台1 (圓~)
c
cyan
去聲(1)
官山東煙台蓬萊42 (猪~)
陽平(1)
官山東威海環翠33 (猪~)
cyã
去聲(1)
官江蘇連雲港贛榆51 (猪~)
cya
去聲(1)
官山東煙台5 (豬~)
tʃ
tʃuã
去聲(2)
官山東日照五蓮31 (猪~)
官山東臨沂莒南21 (猪~)
ȶʰ
ȶʰyɛ̃
陰平(1)
贛湖南衡陽常寧35
ȶʰueĩ
陰平(1)
湘湖南衡陽衡山33
t
tyẽ
去聲(1)
官安徽銅陵樅陽33 (豬~)
tʰ
tʰyẽ
陰平(1)
官安徽銅陵樅陽21 (花~)
tʂ
tʂuon
去聲(1)
官安徽安慶41 (豬~)
dz
dzʮõ
陽去(1)
吳浙江杭州13 ((豬~))
ɡʱ
ɡʱʯɛn
陰平(1)
贛湖南岳陽平江
Notes 註
閑 圈 豢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閑,柵欄;圈,馬圈,養牲畜的地方;豢,設圈餵養豬狗。本組字的圈義同源
圈 捲 菤 埢 踡 𤷄 蜷 棬 綣 腃 淃 錈 𩜇 拳 *卷
《漢語同源詞大典》:圈:圈養禽獸處;捲:收卷,卷之物呈圓筒形;菤:卷耳,形圓;埢:墳堆,形圓;踡:卷曲不伸;𤷄:手屈病;蜷:蟲形卷曲;棬:屈木製成的盂;綣:繾綣,眷戀,情意纏綿;腃:筋節卷縮;淃:水迴旋貌;錈:刀劍刃口卷曲;𩜇:卷筒形食物;拳:拳頭。本組字皆有「捲曲、圓形」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囗」,「卷」聲。本義是用來飼養牲畜,有柵欄的地方。27 字
詳解: 從「囗」,「卷」聲。本義是用來飼養牲畜,有柵欄的地方。《說文》:「圈,養畜之閑也。从囗,卷聲。」如《史記.儒林列傳》:「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無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應手而倒。」《齊民要術.養羊》:「圈不厭近,必須與人居相連,開窗向圈。」
「圈」也表示養猛獸的地方。如《淮南子.主術》:「故夫養虎豹犀象者,為之圈檻,供其嗜欲,適其飢飽,達其怒恚。」高誘注:「圈,獸牢也。」《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元帝)嘗幸上林,後宮馮貴人從臨獸圈,猛獸驚出,貴人前當之,元帝嘉美其義,賜錢五萬。」
「圈」表示用柵欄把牲畜或禽獸圍起來。如《文選.枚叔〈上書重諫吳王〉》:「脩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之苑。」引申表示拘禁。如《晉書.劉頌傳》:「魏氏承之,圈閉親戚,幽囚子弟,是以神器速傾,天命移在陛下。」
「圈」表示屈木做成的飲器,通「棬」。如《禮記.玉藻》:「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鄭玄注:「圈,屈木所為,謂卮匜之屬。」唐代符載〈為杜相公祭易棣張相公太夫人文〉:「杯圈猶澤,扇枕永訣,創鉅痛深,茹荼泣血。」
「圈」表示環狀的圖形。如《朱子語類.易一.綱領上之上》:「龜山取一張紙畫箇圈子,用墨塗其半,云:『這便是易。』」後泛指環狀物。如《紅樓夢》第32回:「我再問他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裏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清史稿.天文志二.儀象》:「黃道經緯儀,儀之圈有四,各分四象限,限各九十度。」
「圈」作動詞表示畫出環形。如南宋洪邁《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清代魏源《皇朝經世文編.五例》:「句讀以省瀏覽,圈識以明章段。」
「圈」可作量詞。如《朱子語類.禮八.雜儀》:「某在同安作簿時,朝廷亦有文字令百官皆戴帽。某時坐轎有礙,後於轎頂上添了一圈竹。」明代馮夢龍《三遂平妖傳》第13回:「高阜處,大大一圈精緻莊屋,已非郭令公故業。」
「圈」還表示區域、範圍。如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5回:「彼中勢圈,欠入狼俄。」魯迅《二心集.〈藝術論〉譯本序》:「當時,革命家是都慣於藏身在自己的小圈子中。」937 字相關漢字: 囗,卷,棬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4006
-G1
4006
-G7
11.丨.111
-GT
0946
-GKX
0219.07
康熙字典-GHZR
0777.09
汉语大字典-GZFY
548905
-G通规
2302
-G常用
常.11.81
-G布依
juanh.0
-G古籍
05125
-HB1
B0E9
-H常用
0728
-T1
5746
全字庫-T甲表
00733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956
-J0
5201
-JMJ
00886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08862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J常用
0529X
-J人名
二..0052
新字體: 圏
K0
4774
-K人名
一..0700
-KP0
5226
-V1
4837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quān
QUAN1 JUAN4
(v4.0.1-6.0.0)
QUAN1
(v3.1.0-3.2.0)
1 QUAN1 2 JUAN4
(v2.1.0-3.0.0)
kHanyuPinlu
quān(169) juàn(12)
quan1(169) juan4(12)
(v4.1.0-6.2.0)
quan1(169), juan4(12)
(v4.0.1)
kTGHZ2013
186.210:juān 187.140:juàn 309.060:quān
kHanyuPinyin
10721.080:juàn,juān,quān,quán,juǎn
kXHC1983
0616.060:juān 0617.060:juàn 0947.060:quān
0616.060:juān 0617.060:juàn 0947.060:quān
(v5.1.0)
kCantonese
hyun1
gyun6 hyun1
(v4.1.0-13.0.0)
GYUN6 HYUN1
(v2.1.0-4.0.1)
kJapanese
ケン ゲン ガン ゴン カン おり かこい
kJapaneseKun
KAKOI
kJapaneseOn
KEN
kKorean
KWEN
kHangul
권:0N
권
(v5.0.0-10.0.0)
kVietnamese
khuyên
kDefinition
to circle; a circle; corral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826
0-4826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0E9
kIRG_TSource
T1-594E
1-594E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421
0-5421
(v3.0.0-5.2.0)
kIRG_KSource
K0-4F6A
0-4F6A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4BA
kIRG_VSource
V1-5045
1-5045
(v3.1.1-5.2.0)
3-274B
(v3.1.0)
1-274B
(v3.0.0)
kRSUnicode
31.8
kTotalStrokes
11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1201
kDaeJaweon
0446.290
kFennIndex
118.01 118.04
kGSR
0226k
kHanYu
10721.080
kIRGDaeJaweon
0446.290
kIRGDaiKanwaZiten
0478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721.080
kIRGKangXi
0219.070
kKangXi
0219.070
kLau
1241
kMatthews
1655
kMeyerWempe
809
kMorohashi
04789 04789:E0101
04789
(v2.1.0-15.0.0)
kNelson
1041
kSBGY
281.15 293.44 399.0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WFQU
kCihaiT
303.302
kFenn
467C
kFourCornerCode
6071.2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0727
kPhonetic
665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0E9
kCCCII
21376E
kCNS1986
1-594E
kCNS1992
1-594E
kEACC
21376E
kGB0
4006
kGB1
4006
kJinmeiyoKanji
2010:U+570F
kJis0
5201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4BA
(v3.1.1-15.0.0)
kKSC0
4774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946
kTaiwanTelegraph
0946
kTGH
2013:2302
kXerox
250:17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466+31.3.8
kRSKangXi
31.8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ZVariant
U+570F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