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皮
U+5761(Basic)
土部5畫 共8畫 核心字
官話
po1
粵語
bo1
po1
日語
韓語
越南
pha
廣韻
滂/戈一合/平
集韻
滂/戈一合/平
幫/支B開/去
訓読
さか(坂)
つつみ(堤)
ななめ(斜め)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642
HB1-A959
T1-4C5B
J0-5433
K0-7767
V1-505A
KP0-F0E9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戰國
金文
戰國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滂禾切阪也。从土皮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po1
(1)
地势倾斜的地方slope 斜坡
(2)
唐宋时对翰林学士的俗称
(3)
方言 低洼的大片田地 如:他们都往坡里砍草去了;俺爹下坡了
(布)
bol 1.坡;山 2.地名
(壯)
壯字用同「𡏋
𡏋
(壯)
bo 山坡;土山
(喃)
bờ 詞:bờ ruộng 義:rice-field; paddy-field shore
(喃)
da 詞:da bò, da dẻ, da liễu; da trời 義:cowhide, skin, skin and venereal diseases; meteorite
(喃)
da 詞:da bò, da dẻ, da liễu; da trời 義:cowhide, skin, skin and venereal diseases; meteorite
(喃)
pha 詞:pha độ (dốc); sơn pha (sườn núi) 義:slope; mountain side
(喃)
phơ 詞:bạc phơ 義:all white
(喃)
◎ Như 皮 bờ#F2: thổ 土⿰皮 bì | A2: 坡 pha
(喃)
◎ Phần đất men vùng nước và ngăn cách hai bên.#C2: 皮 bì
(喃)
◎ Tên một con sông ở miền núi Bắc Bộ.#F2: thổ 土⿰皮 bì | A2: 坡 pha
(喃)
◎ Bỡ ngỡ: lạ lẫm, không quen thuộc.#C2: 坡 pha (bờ)
(喃)
◎ Bù lại, đắp đổi.#C1: 坡 pha
(喃)
〄 Hoà lẫn, xen lẫn nhau. Phủ lên, lây nhuốm sang.#C1: 坡 pha
(喃)
◎ Băng qua. Xông vào.#C1: 坡 pha
(喃)
◎ Tiêu dùng (tiêu pha).#C1: 坡 pha
(喃)
◎ Pha phôi|Phôi pha: giãi dầu, phai mòn.#C1: 坡 pha
(喃)
◎ Gièm pha: dè bỉu, chê bai, nói xấu.#C1: 坡 pha
(喃)
◎ Nhà pha: nhà lao, nhà tù.#C1: 坡 pha
(喃)
◎ Tóc lưa thưa và trắng xoá.#C2: 坡 pha
(喃)
◎ Giãi ra, bày ra.#C2: 坡 pha
(喃)
◎ Bơ phờ: vẻ uể oải, mệt mỏi.#C2: 坡 pha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土部 008
《說文解字》
滂禾切阪也。从土皮聲。
《說文解字繫傳》
浦何反阪也。從土皮聲。 [臣鍇曰:「謂阪陀也。」]
《說文解字注》
滂禾切阪也。 [《𨸏部》曰:坡者曰阪。此二篆轉注也。又曰:陂,阪也。是坡陂二字音義皆同也。坡謂其陂陀。《毛詩》。隰則有泮。傳曰:泮,坡也。此釋叚借之法。謂泮卽坡之雙聲叚借也。鄭不從其說。而易之曰讀爲畔。] 从土。皮聲。 [滂禾切。十七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𠀤破平聲。【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又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po1 [pʰɔ55] ㄆㄛ
粵語
bo1 [pɔː5] 坡度, 山坡, 斜坡, 坡道, 陡坡
po1 [pʰɔː5]
日語
[ha] [呉漢]
[çi]
韓語
[pʰa]
越南
pha [fa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戈一合1小韻滂禾pʰuɑ坡坂坡坂
刊謬補缺切韻
戈一合1小韻滂何pʰuɑ坂。坂。
集韻
戈一合1小韻滂禾pʰuɑ說文阪也或作岥𡶅說文阪也或作岥𡶅
支B開3B小韻彼義piɛ阪也阪也
禮部韻略
戈一合1小韻普禾pʰuɑ阪也阪也
增韻
戈一合1小韻普禾pʰuɑ陂也亦作陂陂也亦作陂
五音集韵
歌戈麻一開1pʰɑ坡坂坡坂
脂支之B開3Bpiɪ阪也阪也
洪武正韻
歌合小韻普禾pʰuo陂也亦作陂陂也亦作陂
古今韻會舉要
pʰuo說文阪也从土皮聲集韻或作岥亦作𡶅通作陂爾雅陂者阪說文阪也从土皮聲集韻或作岥亦作𡶅通作陂爾雅陂者阪
蒙古字韻
ph ꡍwo ꡧꡡpʰwɔ()
音韻闡微
麻歌合二陰平小韻pʰuo
中原音韻
歌戈合陰平歌戈pʰuɔ
韻略易通
戈何開陰平戈何pʰo高坂高坂
中州音韻
歌戈開平聲歌戈小韻pʰɔ波也波也
中華新韻
陰平pʰɔ
東國正韻
ㅏㅇ 歌哿箇pʰa
戚林八音
歌高 陰平歌高pʰɔ
分韻撮要
陰平地之藏寶者地之藏寶者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pʰuai 歌部
董同龢
pʰuâ 歌部
周法高
pʰwa 歌部
李方桂
pʰar 歌部
鄭張尚芳
pʰaːl 歌1部
許思萊上古
phâi
許思萊東漢
pʰɑi
布之道諧聲域
PAI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ʰˤai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pʰo
陰平(88)
北京55
河北邯鄲大名33
江蘇南京31
江蘇常州金壇31
江蘇連雲港
江蘇淮安漣水31
江蘇揚州
安徽安慶11
安徽阜陽212
安徽阜陽潁上213
安徽宿州埇橋212
山東東營廣饒213
山東煙台1
山東濰坊昌邑213
山東濰坊臨朐213
山東威海環翠53
山東菏澤單縣213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開封35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濮陽34
河南許昌24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梁園24
河南商丘睢縣24
河南信陽33
河南周口淮陽24
湖北武漢55
湖北宜昌5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北荊門鍾祥24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55
湖南常德44
湖南張家界大庸55
湖南郴州33
湖南永州寧遠33
湖南懷化會同11
湖南湘西吉首55
廣西桂林臨桂33
重慶55
重慶江津55
四川成都44 (又po1)
四川自貢45
四川南充55
四川達州達縣55
四川雅安漢源55
四川涼山西昌33
貴州貴陽55
貴州遵義55
貴州畢節1
貴州黔東南丹寨33
貴州黔東南黎平33
雲南昆明44
雲南昭通44
雲南紅河蒙自44
雲南大理44
陝西西安21
陝西寶雞44
陝西漢中漢臺55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浙江杭州33
浙江紹興52
浙江金華玉山33
浙江衢州開化45
福建福州44
福建廈門55
福建三明將樂55
福建三明沙縣33
福建泉州南安33
福建漳州漳浦55
福建寧德古田55
廣東潮州33
廣西貴港平南33
福建南平邵武
廣東梅州梅縣44 ((文))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福建三明泰寧21
江西新余分宜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株洲茶陵353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岳陽平江
湖南長沙33
湖南湘潭33
湖南永州13
pʰɔ
陰平(34)
廣西柳州雒容33
青海西寧44
福建南平建陽53
福建寧德福安332
福建寧德柘榮42
海南三亞33 (文)
海南瓊海33
海南萬寧44
海南東方33
海南昌江23
海南樂東34
海南陵水33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西南寧馬山3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東廣州5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西南寧5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55
廣西百色55
廣西來賓武宣55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廣西梧州藤縣53
廣西崇左扶綏53
雲南文山富寧44
陰去(1)
廣西柳州融水435
平聲(1)
福建南平建甌54
入聲(1)
山東東營利津 (上~:下地干活)
陰上(1)
廣西南寧亭子33
pʰə
陰平(30)
江蘇徐州213
安徽蚌埠212
山東濟南213
山東濟南章丘213
山東青島即墨1
山東淄博博山1
山東棗莊嶧城21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213
山東煙台蓬萊313
山東濰坊壽光1
山東濟寧1
山東泰安寧陽214
山東泰安213
山東日照東港213
山東日照五蓮213
山東臨沂莒南213
山東臨沂平邑1
山東臨沂沂水213
山東德州1
山東聊城1
山東濱州博興213
山東濱州鄒平214
河南洛陽33
甘肅武威民勤44
甘肅酒泉肅州55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青海海東循化13
寧夏銀川1
上聲(1)
山東青島即墨3 (上~)
pʰu
陰平(8)
江蘇泰州21
上海53
上海浦東新區53
江蘇無錫江陰51
江蘇蘇州44
江蘇泰州靖江433
浙江溫州33 ((2))
廣西桂林朝陽43
陰去(1)
湖南永州道縣33
pʰɤ
陰平(8)
河南新鄉長垣24
陝西咸陽三原31
甘肅蘭州53
甘肅張掖山丹24
新疆烏魯木齊44
新疆哈密55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44
廣西玉林福綿54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pʰuo
陰平(5)
河北邯鄲魏縣24
安徽亳州蒙城213
陝西延安寶塔213
福建南平浦城35
廣西桂林臨桂45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pʰuə
陰平(4)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安徽淮北213
安徽宿州碭山213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pʰʊ
陰平(3)
江蘇南通 (又)
安徽合肥212
湖南婁底雙峰55
pʰuɔ
陰平(2)
廣東河源33
廣西河池宜州53
pʰuɤ
陰平(1)
安徽淮南鳳台213
pʰʌɤ
陰平(2)
江蘇無錫55
江蘇鎮江丹陽42
pʰɐ
陰平(1)
山東濰坊安丘213
pʰʌɯ
陰平(1)
江蘇常州44
pʰəʊ
陰平(1)
浙江寧波52
pʰou
去聲(1)
浙江寧波餘姚52
pʰɛ̃
陰平(1)
浙江湖州雙林44
pʰəu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南44
p
po
陰平(17)
安徽蕪湖31
四川成都44 (又pʰo1)
廣東汕頭33
香港大埔3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福建三明寧化33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贛州南康44
江西贛州寧都42
廣東韶關南雄23
廣東梅州梅縣44 ((白))
江西南昌42
江西九江彭澤
江西鷹潭貴溪
江西撫州黎川22
江西上饒弋陽33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貴港南江44
陰平(30)
廣東中山隆都55
江西九江修水24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韶關新豐44
廣東深圳33
廣東惠州33
廣東東莞33
廣西玉林博白44
香港沙田34
江西南昌進賢
廣東廣州53 (未註明異讀原因)
廣東韶關55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佛山53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廣東東莞213
廣東雲浮55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賀州信都44
香港55
香港大埔泰亨2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香港新界232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廣西桂林平樂53
廣西百色田東54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2
pu
陰平(4)
浙江溫州33 ((1))
浙江嘉興51
浙江衢州龍游434
浙江麗水雲和324
puə
陰平(1)
廣東肇慶封開55
陰平(1)
江蘇南通
pɔu
陰平(2)
福建漳州詔安13
廣東清遠保安33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puɔ
陰平(1)
廣東珠海斗門33
puɤ
陰平(1)
江西上饒廣豐445
陰平(1)
安徽銅陵樅陽21
陰平(1)
福建莆田仙游54
陰平(1)
廣西南寧賓陽35
pɐɯ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不符合該方言古今對應規律。)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f
fo
陰平(1)
海南海口23
陰平(2)
海南定安213
海南澄邁22
ʔb
ʔbo
陰平(1)
浙江台州仙居334
ʔbɔ
陰平(1)
海南三亞33 (白)
-
ɔu
陰平(1)
廣東揭陽揭西53
b
陰平(1)
廣東清遠連山53
h
hᴇ
陰去(1)
湖南永州寧遠55
Notes 註
陂 詖 頗 坡 僻 避 跛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陂」「詖」兩者都有「偏斜」義,「頗」有偏頗義,「坡」有「斜坡」義,「僻」有「偏僻、反常」義,「避」有「躲避」義,同源。跛:跛足;波:波浪有可能與同詞族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土」,「皮」聲。本義是斜坡,即傾斜的地形。
23 字
 詳解: 從「土」,「皮」聲。戰國楚系文字亦有從「立」的字形。本義是斜坡,即傾斜的地形。《說文》:「坡,阪也。从土,皮聲。」如中山王兆域圖:「丘平者五十尺,其坡五十尺。」《後漢書.鄧張徐張胡列傳》:「徐縣北界有蒲陽坡,傍多良田,而堙廢莫修。」唐代韋應物〈野居〉:「逐兔上坡岡,捕魚緣赤澗。」

  「坡」也是唐宋時期對翰林學士的俗稱。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五》:「俗稱翰林學士為坡,蓋唐德宗時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上,故亦稱鑾坡。」又以「金坡」借指翰林院。如北宋王安石〈純甫出僧惠崇畫要予作詩〉:「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濠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靜初吐。」 274 字相關漢字: 土,皮,立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834 -G1 3834 -G7 8.一.72 -GT 0980 -GKX 0226.11 康熙字典-GHZR 0468.02 汉语大字典-GZFY 308603 -GZJW 326811 -GZ bo.1.2 -G通规 0989 -G常用 常.8.34 -G布依 bol.0 -G京族 ʔbɤ2.0.0 -G古籍 08071 -HB1 A959 -H常用 0755 -T1 4459 全字庫-T甲表 00760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986 -J0 5219 -JMJ 00895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8771 -K人名 一..5363 -KP0 8073 -V1 4858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PO1 (v2.1.0-6.0.0)
kHanyuPinlu
pō(103)
po1(103) (v4.0.1-6.2.0)
kTGHZ2013
286.150:pō
kHanyuPinyin
10436.010:pō
kXHC1983
0884.040:pō
0884.040:pō (v5.1.0)
kCantonese
po1
bo1 po1 (v4.1.0-13.0.0)
BO1 PO1 (v2.1.0-4.0.1)
kJapanese
ハ ヒ つつみ
kJapaneseKun
TSUTSUMI
kJapaneseOn
HA HI
kKorean
PHA
kHangul
파:0N
(v5.0.0-10.0.0)
kVietnamese
pha
kTang
kDefinition
slope, bank, hillsid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642
0-4642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959
kIRG_TSource
T1-4C5B
1-4C5B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433
0-5433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767
0-7767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0E9
kIRG_VSource
V1-505A
1-505A (v3.1.1-5.2.0)
3-2760 (v3.1.0)
1-2760 (v3.0.0)
kRSUnicode
32.5
kTotalStrokes
8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3348
kDaeJaweon
0461.250
kFennIndex
420.01
kHanYu
10436.010
kIRGDaeJaweon
0461.250
kIRGDaiKanwaZiten
0496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436.010
kIRGKangXi
0226.110
kKangXi
0226.110
kMatthews
5343
kMeyerWempe
2433
kMorohashi
04966
kNelson
1068
kSBGY
163.4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GDHE
kCihaiT
317.604
kFenn
537C
kFourCornerCode
4414.7
kFrequency
4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0754
kPhonetic
1038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959
kCCCII
21382B
kCNS1986
1-4C5B
kCNS1992
1-4C5B
kEACC
21382B
kGB0
3834
kGB1
3834
kJis0
5219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0E9 (v3.1.1-15.0.0)
kKSC0
877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0980
kTaiwanTelegraph
0980
kTGH
2013:989
kXerox
253:26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484+32.3.5 C+4484+107.5.3
kRSKangXi
32.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