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山(.,T)
U+5C94(Basic)
山部4畫 共7畫 核心字
官話
cha4
粵語
caa3
日語
フン
韓語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26D
HB1-A7C3
T1-4A25
J0-562B
K1-6E43
KP1-3F2B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Ha
01Mo
02Ha
02Mo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Separate (分) + Mountain (山) -> Forked
《漢多》:從「分」,從「山」,表示山脈分歧的地方。
Meaning 字義
cha4
(1)
分歧的;由主干分出来的(山脉、河道、道路) 如:山岔;岔流;三岔路diverge
(2)
打岔;转移话题to interrupt
(3)
错开;互相让开 如:把两个会议的时间岔开;岔开地点使两门课同时进行讲授to stagger
(4)
差错 如:岔儿;岔子mistake
(5)
(声音)失常
(方)
官话 他 武漢 ʦʽa˧˥,蘭州 tʂʽa˩˨ (同音字)①用竹帚之類刷(武漢)②(胡)說(武漢)③(亂)串(武漢)④咬(蘭州)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字彙補】丑亞切,音姹。三分路也,與汊同。 字彙補(1666)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ha4 [tʂʰa51] ㄔㄚˋ
粵語
caa3 [tsʰaː3] 岔道, 打岔
日語
[sa]
[ta]
フン [ɸɯɴ]
韓語
[tɕʰa]
[pun]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韻略易通
家麻開去聲家麻tʂʰa三岔驛陝西漢中有之三岔驛陝西漢中有之
中華新韻
tʂʰa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鄭張尚芳
shraːs 魚0部
Dialects 方言
tsʰ
tsʰa
去聲(53)
江蘇徐州42
江蘇淮安漣水55 (~路;分散)
江蘇揚州
安徽淮南鳳台51
安徽銅陵樅陽33 (~路)
安徽阜陽53
安徽阜陽潁上51
安徽宿州碭山53
山東煙台蓬萊42
山東煙台5
山東濟寧5
山東泰安寧陽312
山東菏澤單縣423
河南鄭州城關41
河南洛陽412
河南漯河召陵31
河南商丘睢縣312
河南信陽312
河南周口淮陽312
河南駐馬店平輿53
湖北武漢35
湖北宜昌35
湖北襄陽襄樊31
湖北天門44
湖南郴州213
湖南永州寧遠24
湖南湘西吉首24
重慶213
重慶江津24
四川成都213 (又tsʰa1)
四川南充14
四川達州達縣213
貴州貴陽13
貴州遵義24
貴州畢節5
貴州黔東南丹寨13
貴州黔東南黎平53
雲南昭通212
雲南紅河蒙自212
雲南大理213
陝西西安44
陝西咸陽三原55
陝西延安寶塔52
甘肅酒泉肅州213
甘肅酒泉敦煌44
青海西寧213
新疆吐魯番33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13
山西太原45
廣東韶關南雄42
廣東梅州梅縣53
湖南永州324
陰平(20)
湖南常德44
四川成都44 (又tʰsa2)
福建廈門55 ((文))
福建漳州詔安13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梅州五華44
廣東河源33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廣東清遠連南44
廣東揭陽揭西53
江西萍鄉13
江西吉安334
江西宜春上高42
江西上饒弋陽33
湖南株洲茶陵353
廣東肇慶封開55 ((三岔路))
廣東韶關55
陰去(7)
湖南懷化會同45
上海35 ((文))
浙江紹興33
福建南平建甌33
廣東韶關新豐53
湖南長沙55
廣西南寧33
陽平(2)
安徽蕪湖55
山東煙台萊州42
上聲(1)
四川雅安漢源53 (兩腳分開)
tsʰɑ
去聲(7)
江蘇常州金壇44
江蘇泰州33
安徽蚌埠53
陝西寶雞31
甘肅武威民勤31
新疆烏魯木齊213
新疆哈密213
陰平(2)
浙江金華玉山33
福建三明寧化33
陰去(1)
浙江杭州445
陽平(1)
山東威海環翠33
上聲(1)
江西南昌213
tsʰo
去聲(1)
浙江寧波餘姚52
陰平(1)
浙江寧波52
陰去(5)
江蘇南通
上海35 ((白))
浙江溫州42
浙江嘉興334
浙江台州仙居55
tsʰᴀ
去聲(1)
陝西漢中漢臺312
tsʰe
陰平(2)
福建廈門55 ((白))
廣東汕頭33
tsʰʊ
去聲(1)
浙江湖州雙林334
tsʰai
陰平(1)
福建廈門55 ((文))
tsʰɒ
陰去(1)
湖南湘潭55 ((找~子))
tʂʰ
tʂʰa
去聲(33)
河北邯鄲大名213
河北邯鄲魏縣312
江蘇連雲港
安徽淮北52
安徽安慶41
安徽宿州埇橋42
安徽亳州蒙城53
山東濟南21
山東濟南章丘21
山東淄博博山5
山東棗莊嶧城42
山東東營廣饒31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濰坊壽光5
山東泰安21
山東臨沂平邑5
山東德州5
山東濱州鄒平31
河南開封31
河南平頂山新華41
河南新鄉長垣213
河南濮陽312
河南許昌31
河南南陽南召42
河南商丘梁園41
湖北荊門鍾祥214
湖南張家界大庸24
四川自貢14
四川涼山西昌213
雲南昆明212
甘肅蘭州13
甘肅張掖山丹31
寧夏銀川5 (~道)
陰平(2)
山東濰坊臨朐213
寧夏銀川1 (三~路口)
陰去(1)
湖北黃岡紅安
陽平(1)
山東青島即墨2
tʂʰɑ
去聲(6)
江蘇南京44
江蘇連雲港贛榆51
山東濰坊安丘31
山東日照東港21
山東臨沂莒南21
山東臨沂沂水21
陰平(1)
山東日照五蓮213
tʂʰᴀ
去聲(2)
甘肅臨夏42
青海海東循化53
tʂʰᴀr
去聲(1)
山東濰坊昌邑31
ts
tsa
去聲(1)
山東聊城5
tʃʰ
tʃʰɑ
去聲(1)
山東濱州博興21
dz
dza
陰平(1)
江西九江星子33
tʰa
陰去(1)
江西撫州黎川53 ((~路口))
Notes 註
釵 杈 衩 汊 扠 䟕 訍 岔 叉
《漢語同源詞大典》:釵:婦人首飾,由兩股簪子交叉而成;杈:樹杈、交叉的物品;衩:裙子下側開口處,分岔而交叉;汊:水流的分支、分叉處;扠:交叉兩手作揖;䟕:岔路;訍:《集韻》訓「異言」,心有疑而有所言,和「交叉」義通;岔:分岔;叉:交叉。本組字都有「交叉」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分」,從「山」,表示山脈分歧的地方。
20 字
 詳解: 從「分」,從「山」,表示山脈分歧的地方。《字彙補‧山部》:「岔,三分路也。」《水滸全傳》第6回:「到一個三岔路口。」

  「岔」可表示差錯。《紅樓夢》第61回:「這話岔了,方纔我見你媽出去,我纔關門。」

  「岔」也表示轉移話題。《紅樓夢》第82回:「襲人見他說話造次,連忙岔道:『媽媽,你乏了,坐坐喫茶罷。』」

  「岔」還表示指身體某一部分的官能失常。《兒女英雄傳》第5回:「那騾子見那鈴鐺滿地亂滾,又一眼岔,他便一踅頭,順着黑風崗的山根兒跑了下去。」222 字相關漢字: 分,山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1877 -G1 1877 -G7 7.丿.67 -GT 1479 -GKX 0308.33 康熙字典-GHZR 0789.02 汉语大字典-GZFY 277502 -G通规 0802 -G常用 常.7.156 -G古籍 00892 -HB1 A7C3 -H常用 1092 -T1 4205 全字庫-T甲表 01104 異體字字典-T本土 1411 -J0 5411 -JMJ 01042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MJ 01042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2 K1 7835 -K人名 一..4784 -KP1 3F2B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chà
CHA4 (v2.1.0-6.0.0)
kTGHZ2013
035.130:chà
kHanyuPinyin
10764.020:chà
kXHC1983
0115.050:chà
0115.050:chà (v5.1.0)
kCantonese
caa3
caa1 caa3 (v4.1.0-13.0.0)
CHA1 CHA3 (v3.1.1-4.0.1)
CHA3 (v2.1.0-3.1.0)
kJapanese
タ サ フン
kJapaneseKun
MACHIGAU KUICHIGAU
kJapaneseOn
SA TA FUN
kKorean
CHA
kHangul
차:1N
(v5.0.0-10.0.0)
kDefinition
diverge, branch off; fork in road
diverge, branch off;fork in road (v2.1.0-3.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26D
0-326D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7C3
kIRG_TSource
T1-4A25
1-4A25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62B
0-562B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E43
1-6E43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3F2B
kRSUnicode
46.4
kTotalStrokes
7
kIICore
AGTHM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608.130
kFennIndex
8.13 8.16
kHanYu
10764.020
kIRGDaeJaweon
0608.130
kIRGDaiKanwaZiten
0794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764.020
kIRGKangXi
0308.330
kKangXi
0308.330
kKarlgren
29
kMatthews
109
0109 (v2.1.0-3.1.0)
kMeyerWempe
56
kMorohashi
07944 07944:E0101
07944 (v2.1.0-15.0.0)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CSHU
kCihaiT
455.403
kFenn
395D
kFourCornerCode
8077.2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1091
kPhonetic
353 1103
353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7C3
kCCCII
213B6A
kCNS1986
1-4A25
kCNS1992
1-4A25
kEACC
213B6A
kGB0
1877
kGB1
1877
kJis0
5411
kKoreanName
2015
kKPS1
3F2B (v3.1.1-15.0.0)
kKSC1
7835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1479
kTaiwanTelegraph
1479
kTGH
2013:802
kXerox
264:311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4664+46.3.4
kRSKangXi
46.4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