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各
U+70D9(Basic)
火部6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luo4
lao4
粵語
lok3
lok6
日語
ラク
ロク
韓語
越南
lạc
廣韻
來/鐸開/入
集韻
來/鐸開/入
訓読
やく(焼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0-4053
HB1-AF4F
T1-5652
J0-5F60
K0-5527
KP0-D7B3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烙 (U+F916)
K0-5164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盧各切灼也。从火各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luo4
(1)
灼;烧to burn
lao4
(2)
用烧热的铁器烫,熨,使衣物平整或在物体上留下标志 如:烙衣服to iron 烙印
(3)
火针
(4)
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锅上烤熟to bake in a pan
(布)
lol 烙(用烧红的铁器烙)
(布)
loul 烙(用烧红的铁器烙)
(壯)
壯字用同「燵」
(壯)
ndat 热;生(气)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火部 新附003
《說文解字》
盧各切灼也。从火各聲。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灼也。【廣韻】燒也。【史記·殷本紀】有炮烙之法。【莊子·馬蹄篇】燒之烙之。
 又【增韻】火鍼曰烙。
 又音閣。【史記·殷本紀註】索隱曰:烙,一音閣。◎按字彙正字通俱云:又音格。當因閣有格音而誤也。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luo4 [luo51] ㄌㄨㄛˋ
lao4 [lɑu51] ㄌㄠˋ
粵語
lok3 [lok3] 烙印, 烙餅, 烙鐵
lok6 [lok2]
日語
ラク [ɾakɯ] [呉漢]
ロク [ɾokɯ]
韓語
[ɾak]
[nak]
越南
lạc [la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鐸開1小韻盧各lɑk燒烙燒烙
刊謬補缺切韻
鐸開1小韻盧各lɑk燒(烙)。燒(烙)。
集韻
鐸開1小韻歷各lɑk燒也燒也
禮部韻略
鐸開1小韻歷各lɑk釋云灼也釋云灼也
增韻
鐸開1小韻歷各lɑk燒灼又火鍼曰烙又陌韻今圈燒灼又火鍼曰烙又陌韻今圈
陌二開2小韻各頟kak荀子紂為炮烙之刑音格又鐸韻重増荀子紂為炮烙之刑音格又鐸韻重増
五音集韵
鐸開1lɑk燒烙也燒烙也
洪武正韻
藥開小韻歷各lak燒灼又火鍼曰烙又陌韻燒灼又火鍼曰烙又陌韻
陌開小韻各頟kək荀子紂爲炮烙之刑音格又藥韻荀子紂爲炮烙之刑音格又藥韻
古今韻會舉要
lauʔ燒也廣韻燒灼也紂作炮烙之刑増韻又火鍼曰烙又陌韻燒也廣韻燒灼也紂作炮烙之刑増韻又火鍼曰烙又陌韻
額格kaiʔ荀子紂為炮烙之刑音格〇毛氏韻増荀子紂為炮烙之刑音格〇毛氏韻増
蒙古字韻
l ꡙaw ꡓlaw()
音韻闡微
覺藥開入聲小韻lak
中原音韻
歌戈合入去歌戈luɔ
蕭豪開一入去蕭豪lɑu
韻略易通
江陽開入入聲江陽lɑk燒烙燒烙
中州音韻
蕭豪開入去蕭豪小韻lɑu燒灼燒灼
歌戈合入去歌戈小韻luɔ燒灼燒灼
中華新韻
ㄨㄛ 入去luo
lɑu語音語音
東國正韻
ㆎㄱ 搄肯亘亟kɤik
ㅏㄱ 江講絳覺lak
分韻撮要
剛入 陰入lɔk燒也紂行炮烙之刑燒也紂行炮烙之刑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lɑk
王力
lak 鐸部
周法高
lak 鐸部
鄭張尚芳
ɡ·raːɡ 鐸0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rhāk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rhāk
斯塔羅斯金西漢
rhāk
斯塔羅斯金東漢
rhāk
許思萊上古
râk
許思萊東漢
lɑk
布之道諧聲域
RAK
聲首
KRA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rˤak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l
lɔk
陽入(15)
福建廈門5 ((文))
福建泉州南安3
福建寧德柘榮2
江西九江修水5
廣東廣州從化55
廣東深圳55
廣西南寧馬山55
廣東韶關22
廣東珠海前山33
廣東肇慶33
廣東中山石岐33
廣東雲浮羅定22
香港22
廣東韶關22
廣西柳州融水23
陰入(6)
廣東韶關新豐1
廣東惠州35
廣東東莞22
廣西玉林博白31
廣西柳州融水52
香港新界35
下陰入(9)
廣東中山隆都33
廣東廣州33
廣東佛山33
廣東佛山順德33
廣東清遠33
廣東雲浮33
澳門33
廣西梧州藤縣33
廣西玉林福綿33
中入(7)
廣西北海33
廣西欽州33
廣西貴港桂平33
廣西百色33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河池宜州42
廣西崇左寧明33
上陰入(1)
廣東珠海斗門55
上陽入(1)
廣西玉林博白11
lo
陽入(1)
江西贛州南康55
入聲(7)
安徽安慶4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南張家界大庸11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貴州黔東南黎平24
浙江溫州213
廣東韶關南雄54
陽平(8)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湘西吉首11
貴州貴陽21
貴州遵義21
貴州畢節2
雲南紅河蒙自53
湖南永州33
陰平(1)
福建三明泰寧21
去聲(1)
湖南常德35
陽去(1)
福建廈門22 ((白。燒~))
上聲(2)
山東威海環翠213
湖南懷化會同24
陰去(1)
湖南長沙55 ((~殼:差錯;事故或漏洞))
陽上(1)
福建三明沙縣53
loʔ
陽入(6)
江蘇南通
上海1
江蘇蘇州23
浙江杭州2
浙江紹興23
浙江麗水雲和24
入聲(2)
江蘇南京5
安徽蕪湖5
luə
入聲(1)
江蘇連雲港
陰平(6)
山東濟南213 ((~餅))
山東淄博博山1 (~煎餅)
山東濰坊壽光1
山東濟寧1
山東臨沂平邑1
山東聊城1 (~餅)
去聲(3)
山東濟南21 ((~鐵))
山東淄博博山5
寧夏銀川5
上聲(1)
山東煙台蓬萊214
lɔʔ
陽入(7)
上海浦東新區12
浙江寧波23
浙江寧波餘姚23
浙江衢州開化24
浙江衢州龍游23
浙江台州仙居2
廣東深圳寶安22
陰入(2)
江西南昌5
江西撫州黎川3
去聲(1)
江蘇常州金壇44
陽入(1)
福建南平建陽4
陰入(2)
福建南平建甌24
湖南永州寧遠13
陽平(1)
廣西柳州雒容21
陰平(1)
廣西桂林臨桂45
去聲(2)
山東東營利津 (~餅)
山東德州5 (~餅)
陽去(1)
廣西桂林平樂35
陰去(1)
廣西賀州信都35
luo
陽平(2)
廣西桂林臨桂31
廣西桂林灌陽33
陰平(1)
陝西西安21
上聲(1)
山東煙台3
lok
陽入(4)
廣東汕頭5 ((文))
廣東潮州4 (文,白)
江西贛州寧都5
廣東梅州梅縣5
陰入(1)
廣西玉林北流22
上陰入(1)
廣東江門白沙55
lak
陽入(1)
廣西來賓武宣22
陰入(1)
廣西欽州靈山55
下陰入(1)
廣西南寧亭子33
陽上(1)
廣西百色田東13
上陽入(1)
廣西崇左扶綏22
lau
去聲(3)
北京51
湖南郴州213 (文)
山西太原45
陽去(1)
湖南永州道縣52
luɐʔ
陽入(1)
江西上饒廣豐23
入聲(1)
安徽合肥4
liə
陽平(1)
山東青島即墨2 (~鐵)
陰平(1)
山東青島即墨1 (~餅)
luaʔ
陰入(2)
廣東汕頭2 ((白))
廣東潮州21
lœk
陽入(1)
廣東肇慶封開22
中入(1)
廣西南寧賓陽33
løk
陽入(1)
廣東清遠連山214
陰入(1)
廣西貴港南江33
luak
陰入(1)
廣西梧州蒙山55
中入(1)
廣西玉林北流33
laʔ
入聲(1)
江蘇揚州
lʌʔ
陽入(1)
浙江金華玉山23
lɑo
入聲(1)
福建南平浦城32
louʔ
陽入(1)
福建福州5
lɒʔ
陽入(1)
福建莆田仙游4
lua
入聲(1)
福建三明沙縣212
lɔuk
陽入(1)
福建寧德福安2
louk
陽入(1)
福建寧德古田5
luok
陰入(1)
廣西貴港平南42
陰去(1)
湖南婁底雙峰35
lɔt
陰入(1)
廣西崇左55
lu
入聲(1)
廣西桂林朝陽55
ləɯ
陽去(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55
陽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5
ləu
陽入(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
n
no
陽平(3)
湖北荊門鍾祥31
四川成都21
四川南充31
陰平(1)
四川雅安漢源55
陰去(1)
湖南湘潭55 ((~鐵))
noʔ
入聲(1)
重慶江津33
nuo
入聲(1)
湖北天門324
陽平(3)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nɑʔ
入聲(2)
江蘇淮安漣水34
江蘇泰州3 (文,n8)
陽平(1)
江蘇泰州45 (白,n7)
ʔl
ʔloʔ
陰入(2)
浙江嘉興54
浙江湖州雙林54
ŋ
ŋɔk
陽入(1)
廣東東莞22
ɬ
ɬɔk
中入(1)
廣西南寧33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火」,「各」聲。本義是燒灼。
16 字
 詳解: 從「火」,「各」聲。本義是燒灼。《說文新附》:「烙,灼也。从火,各聲。」相傳商紂王設有一種酷刑,稱為「炮格」,意謂讓受刑者行走於燒紅發熱的銅柱上,動輒墮入火中燒死。後人改「格」為「烙」,表示燒灼。如《韓非子.喻老》:「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韓詩外傳.卷四》:「紂殺比干而囚箕子,為炮烙之刑,殺戮無時,群下愁怨,皆莫冀其命。」後成為古代一種刑罰。如《遼史.刑法志上》:「鞭、烙之數,凡烙三十者鞭三百,烙五十者鞭五百。」

  「烙」又表示用燒熱的鐵器燙或熨。如《明史.奸臣列傳》:「(陳)寧有才氣,而性特嚴刻。其在蘇州徵賦苛急,嘗燒鐵烙人肌膚。吏民苦之,號為陳烙鐵。」清代顧張思《土風錄.烙鐵》:「熨衣器有柄者曰烙鐵。」

  「烙」亦表示把麵食放在燒熱的鍋上烤熟。如《西遊記》第81回:「(孫行者)教那些和尚忙忙的安排:淘米煮飯、捍麵烙餅,蒸饝饝、做粉湯,擡了四五桌。」《儒林外史》第1回:「王冕自到廚下烙了一斤麵餅,炒了一盤韭菜,自捧出來,陪著。」436 字相關漢字: 火,各,格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3251 -G1 3251 -G7 10.丶.84 -GT 3529 -GKX 0670.18 康熙字典-GHZR 2358.07 汉语大字典-GZFY 507505 -GZ ndat.1.5 -G通规 2063 -G常用 次.10.88 -G布依 lol.0 -G布依 loul.0 -G古籍 06769 -HB1 AF4F -H常用 2389 -T1 5450 全字庫-T甲表 0240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3222 -J0 6364 -JMJ 016373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4968 Compatibility: F916 K0 5307 -K人名 一..1272 -KP0 5519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lào
LUO4 LAO4 GE2 (v4.0.1-6.0.0)
LUO4 (v3.1.0-3.2.0)
LUO4 LAO4 GE2 (v2.1.0-3.0.0)
kTGHZ2013
211.110:lào 239.120:luò
kHanyuPinyin
32200.160:luò,lào
kXHC1983
0682.090:lào 0750.200:luò
0682.090:lào 0750.200:luò (v5.1.0)
kCantonese
lok3
LOK3 (v2.1.0-4.0.1)
kJapanese
ラク やく
kJapaneseKun
YAKU
kJapaneseOn
RAKU KAKU
kKorean
LAK
kHangul
낙:0 락:0N
낙 락 (v5.0.0-10.0.0)
kDefinition
brand, burn; branding iron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4053
0-405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F4F
kIRG_TSource
T1-5652
1-5652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F60
0-5F60 (v3.0.0-5.2.0)
kIRG_KSource
K0-5527
0-5527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7B3
kRSUnicode
86.6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452
kDaeJaweon
1079.100
kFennIndex
290.07
kGSR
0766n
kHanYu
32200.160
kIRGDaeJaweon
1079.100
kIRGDaiKanwaZiten
19014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32200.160
kIRGKangXi
0670.180
kKangXi
0670.180
kKarlgren
411
kLau
1966
kMatthews
4123
kMeyerWempe
1649
kMorohashi
19014
kNelson
2760
kSBGY
505.1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FHER
kCihaiT
847.103
kFenn
712B
kFourCornerCode
9786.4
kFrequency
5 (v3.2.0-15.1.0)
kHKGlyph
2387
kPhonetic
646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F4F
kCCCII
21495C
kCNS1986
1-5652
kCNS1992
1-5652
kEACC
21495C
kGB0
3251
kGB1
3251
kJis0
6364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7B3 (v3.1.1-15.0.0)
kKSC0
5307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3529
kTaiwanTelegraph
8702
kTGH
2013:2063
kXerox
263:252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563+86.4.6
kRSKangXi
86.6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ZVariant
U+F916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