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yi4
粵語
jik6
日語
ヨク
イク
韓語
익
越南
dực
廣韻
以/職開/入
集韻
以/職開/入
以/屋三/入
Sources 各源例字
G0-526E
HB1-B2DD
T1-5C62
J0-4D62
K0-6C4E
KP0-FCC2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01Ad

02Ha

02Mo

03Ha

03Mo
Evolution 字形演化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陸
當代
標準字形
港
當代
標準字形
台
當代
標準字形
日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Meaning 字義
yi4
(1)
翅膀
(2)
辅佐
(3)
通「昱」(yu4) 1.明,次(指时间) 2.昭明next day, next year
→昱
yu4
(1)
明天 后作「翌」(yi4)
(2)
光明;明亮bright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翊
《說文解字》
與職切
飛皃。从𦏲立聲。
《說文解字繫傳》
以卽反
飛皃也。從羽立聲。 [臣鍇曰:「今言輔翊猶翼戴也。」]
《說文解字注》
與職切
飛皃。 [漢郊祀歌。神之來。泛翊翊。甘露降。慶雲集。師古曰:翊音弋入切。又音立。按翊字本義本音僅見於此。經史多假爲昱字。以同立聲也。《釋言》曰:翌,明也。《尙書》五言翌日。皆訓明日。一言翌室。訓明室。天寶閒盡改爲翼。凡《尙書》翼字訓敬,訓輔。與訓明者溷同無別,自衞包始。漢,魏,晉,唐初,皆有翌日無翼日。郭璞,玄應,李善引《尙書》皆作翌日。自同其字又同其音。以七部立聲之字讀一部異聲之與職切。《字書》韵書承譌襲繆。小顏弋入,力入之音無有採者矣。又《吳都賦》云翋𦑶。《廣雅》。翋𦑶,飛也。力荅徒合二切。翋同翊。此亦翊之本義本音也。] 从羽。立聲。 [大徐用《唐韵》與職切。非也。]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字部】 【廣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𠀤音弋。明日也。【前漢·武帝紀】翌日親登嵩高。【註】應劭曰:翌,明也。又【集韻】余六切,音毓。書翌日乙丑。劉昌宗讀。◎按書今文作翼日。翌卽翊字,翊又與翼同。 廣韻(1008)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yi4 [i51] ㄧˋ
粵語
jik6 [iːk2] 翌日, 翌年
日語
ヨク [jokɯ] [漢]
イク [ikɯ]
韓語
익 [ik]
越南
dực [zɨk3ˀ2ʔ]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以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職韻弋小韻與職切iek明日明日
刊謬補缺切韻
以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軄韻弋小韻与軄切jĭək明日。明日。
集韻
以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職韻弋小韻逸織切jiek爾雅明也爾雅明也
以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育小韻余六切jiuk明也書翌日乙丑劉昌宗讀明也書翌日乙丑劉昌宗讀
禮部韻略
以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職韻弋小韻逸職切jiek明也釋云明日明也釋云明日
增韻
以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職韻弋小韻與職切jiek
五音集韵
喻四屋三
通攝東韻3等合口入屋韻喻母四等jiuk明也書翌日乙丑劉昌宗讀明也書翌日乙丑劉昌宗讀
喻四職開
曾攝蒸韻3等開口入職韻喻母四等jiek明日明日
洪武正韻
喻陌齊
陌韻開口入陌韻繹小韻夷益切iək明日曰翌日書作翼爾雅翌明也郭璞引書翌日乃瘳魏都賦顯仁翌明言彰明其明德也从羽从立俗作翌明日曰翌日書作翼爾雅翌明也郭璞引書翌日乃瘳魏都賦顯仁翌明言彰明其明德也从羽从立俗作翌
古今韻會舉要
喻幺魚訖入職韻訖韻喻母iʔ爾雅明也文選魏都賦顯仁翌明言彰明其明徳也又明日曰翌日爾雅郭璞注引書翌日乃瘳今文尚書作翼〇毛氏曰从羽从立俗作翌爾雅明也文選魏都賦顯仁翌明言彰明其明徳也又明日曰翌日爾雅郭璞注引書翌日乃瘳今文尚書作翼〇毛氏曰从羽从立俗作翌
蒙古字韻
y ꡭi ꡞ入支韻ji()
音韻闡微
喻屋沃陌職錫齊入聲職韻弋小韻喻母四等ik
中華新韻
ㄧ 入去齊韻丙類i
東國正韻
ㅇ ㅣㄱ 入搄肯亘亟韻ik
戚林八音
鶯亦 賓京入 陽入賓京韻iʔ
分韻撮要
以 英入 陽入英韻jik明日曰翌日明日曰翌日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gʰi̯ək
王力
ʎǐəp 緝部
鄭張尚芳
lɯɡ 職0部
白-沙
*ɢʷrəp (dialect: *-p > *-k)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Łǝk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Łǝk
斯塔羅斯金西漢
lǝk
斯塔羅斯金東漢
źǝk
許思萊上古
lək
jək
許思萊東漢
jək
布之道諧聲域
LƏK
聲首翼
布之道擬音
lək
Notes 註
翌 翊
二字同為喻四緝部,字音相同,僅為字形結構方式小異。為異體字。後分化為兩個字,翌多用指明,明日;翊多用指輔助。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翌」的本義是明日,引申為下一個、第二。20 字
詳解: 甲骨文從「日」,「翼」聲,金文加從「立」聲。「日」是意符,本義是明日,引申為下一個、後面一個,如「翌日」是明天、次日;「翌年」是下一年、明年、次年;「翌晨」表示次日早晨。「翌」較「明」古老,但古漢語很早就用「明」來代替「翌」。
甲金文表示下一個,《合集》32935:「翌乙亥」,即明天乙亥日。小盂鼎:「翌乙酉」,即明天乙酉日。古時又用同音的「翼」、「翊」來表示「翌」,參見「翼」、「翊」。許慎、段玉裁等認為「昱」才是表示明日義的本字,而「翌」是「昱」的假借字。《說文.日部》:「昱,明日也。从日,立聲。」 段玉裁注:「凡經傳子史,翌日字皆昱日之假借,翌與昱同立聲,故相假借。」
甲骨文又用作祭名,《合集》22764:「翌于大(太)甲」,「太甲」是商代先王,表示對太甲進行翌祭。
漢印用作人名,《漢印文字徵》:「張翌」。
「翌」與「翼」相通,《銀雀山漢簡.晏子一三》簡602:「公令人視之,梟布翼伏地而死乎臺下。」明活字本《晏子春秋》「翼」作「翌」。意謂齊景公派人前往察看,在正廳的高臺下(發現)貓頭鷹張着翅膀,趴在地上死了。又表示輔助,「翌戴」猶「翼戴」,即輔佐擁戴,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左傳》:「蓋自晉襄既亡,雖秉禮如魯,亦不復翌戴天子矣。」意謂自從晉襄公死後,雖然周朝好像魯國一樣秉持禮教,(但諸侯)不再擁護愛戴天子了。563 字相關漢字: 日,翼,立,明,翊,昱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5078
-G1
5078
-G7
11.乛.34
-GT
5043
-GKX
0956.11
康熙字典-GHZR
3567.03
汉语大字典-GZJW
275031
-GZJW
466211
-G通规
5024
-G古籍
12377
-HB1
B2DD
-H常用
3214
-T1
6066
全字庫-T甲表
03235
異體字字典-T本土
4394
-J0
4566
-JMJ
02067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
IVS: E0103
JMJ
020676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2017
学年: 6
K0
7646
-K人名
一..3987
-KP0
9234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yì
YI4
(v4.0.1-6.0.0)
LIAO4 LIU2 YI4
(v3.1.0-3.2.0)
YI4
(v2.1.0-3.0.0)
kTGHZ2013
435.060:yì
kHanyuPinyin
53346.070:yì
kXHC1983
1372.070:yì
1372.070:yì
(v5.1.0)
kCantonese
jik6
YIK6
(v2.1.0-4.0.1)
kJapanese
ヨク イク
kJapaneseKun
TOBU AKURUHI
kJapaneseOn
YOKU
kKorean
IK
kHangul
익:0N
익
(v5.0.0-10.0.0)
kDefinition
bright; daybreak, dawn; the next day
bright; daybreak, dawn; next day
(v2.1.0-3.1.1)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526E
0-526E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B2DD
kIRG_TSource
T1-5C62
1-5C62
(v3.0.0-5.2.0)
kIRG_JSource
J0-4D62
0-4D62
(v3.0.0-5.2.0)
kIRG_KSource
K0-6C4E
0-6C4E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FCC2
kRSUnicode
124.5
kTotalStrokes
11
kIICore
AGTJ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401.240
kFennIndex
224.04
kGSR
0912b
kHanYu
53346.070
kIRGDaeJaweon
1401.240
kIRGDaiKanwaZiten
28657'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53346.070
kIRGKangXi
0956.110
kKangXi
0956.110
kKarlgren
524
kMatthews
3048
kMeyerWempe
3905i
kMorohashi
28657' 28657':E0102 28657:E0103
28657'
(v2.1.0-15.0.0)
kNelson
3674
kSBGY
527.0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SMYT
kCihaiT
1074.502
kFenn
84I
kFourCornerCode
1710.8
kHKGlyph
3212
kPhonetic
767 1613
767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B2DD
kCCCII
21524C
kCNS1986
1-5C62
kCNS1992
1-5C62
kEACC
21524C
kGB0
5078
kGB1
5078
kJis0
4566
kJoyoKanji
2010
kKoreanName
2015
kKPS0
FCC2
(v3.1.1-15.0.0)
kKSC0
7646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043
kTaiwanTelegraph
5043
kTGH
2013:5024
kXerox
263:27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3916+117.5.6 C+3916+124.6.5 V+14081+117.5.6 V+14081+124.6.5
kRSKangXi
124.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