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虫
U+8695(Basic)
虫部4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can2
tian3
粵語
caam4
caam2
日語
サン
テン
ゾン
ザン
韓語
越南
tàm
廣韻
透/先開/上
從/覃/平(蠶)
集韻
透/先開/上
從/覃/平(蠶)
訓読
かいこ(蚕)
(蚕)
みみず(蚯蚓)
Sources 各源例字
G0-324F
HB2-D3C9
T2-326B
J0-3B3D
K1-6F3F
V1-6576
KP1-7131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α:從「虫」「兂」聲)
(β:從「虫」「天」聲)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字源》:异体 蠶
Meaning 字義
can2
(1)
同「蠶」
can2
(1)
蚕蛾科和天蚕科昆虫的通称 幼虫能吐丝结茧 茧丝可用作纤维资源 如:家蚕;柞蚕;蓖麻蚕silkworm
(2)
养蚕
tian3
(2)
[蜸蚕]见“蜸”
(喃)
tàm 詞:tàm (con tằm) 義:silkworms
(喃)
tòm 詞:tòm tèm; rơi tòm 義:to conceive a violent passion for; to fall
(喃)
tằm 詞:con tằm, tơ tằm 義:silkworm
(喃)
◎ Loài sâu ăn lá dâu rồi nhả tơ làm tổ kén.#A2: 蠶 → 蚕 tàm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集韻】【正韻】𠀤他典切,音腆。【爾雅·釋蟲】螼蚓,蜸蚕。【註】卽䖤蟺,江東呼寒蚓。【篇海】俗用爲蠶字,非。
(蠶)【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𠀤音𨅔。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an2 [tsʰan35] ㄘㄢˊ
tian3 [tʰiɛn214] ㄊㄧㄢˇ
粵語
caam4 [tsʰaːm1]
caam2 [tsʰaːm35]
日語
サン [saɴ] [漢]
テン [teɴ] [呉漢]
ゾン [zoɴ] [呉]
ザン [zaɴ] [呉]
韓語
[tɕam]
[tɕʰʌn]
越南
tàm [tam21]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先開4小韻他典tʰɛn爾雅曰螼蚓蜸蚕郭璞云即䖤蟺也江東呼寒蚓爾雅曰螼蚓蜸蚕郭璞云即䖤蟺也江東呼寒蚓
1小韻昨含dzɒm吐絲蟲俗作蚕非昨含切四(蠶)吐絲蟲俗作蚕非昨含切四(蠶)
刊謬補缺切韻
先開4小韻他典tʰien堅(蚕),丘蚓。堅(蚕),丘蚓。
1小韻昨含dzɒm昨含反。虫。三。(蠶)昨含反。虫。三。(蠶)
集韻
先開4小韻他典tʰɛn蟲名䖤蟺也蟲名䖤蟺也
1小韻徂含dzɒm蟲名說文任絲也俗作蝅非是(蠶)蟲名說文任絲也俗作蝅非是(蠶)
禮部韻略
1小韻徂含dzɒm徂含切釋云吐絲蟲(蠶)徂含切釋云吐絲蟲(蠶)
增韻
先開4小韻他典tʰɛn爾雅螼蚓蚕郭云即蜿蟺也江東呼為寒蚓俗用為蠶字非重增爾雅螼蚓蚕郭云即蜿蟺也江東呼為寒蚓俗用為蠶字非重增
1小韻徂含dzɒm徂含切吐絲蟲荀子有𧖟賦亦作𧖟俗作蚕非蚕他典切寒蚓也佩觽集曰蚯蚓之蚕為𧖟其順非有如此者(蠶)徂含切吐絲蟲荀子有𧖟賦亦作𧖟俗作蚕非蚕他典切寒蚓也佩觽集曰蚯蚓之蚕為𧖟其順非有如此者(蠶)
五音集韵
覃談1dzɒm小鑿小鑿
仙先開3tʰiæn爾雅曰螼蚓蜸蚕郭璞云即䖤蟺也江東呼寒蚓爾雅曰螼蚓蜸蚕郭璞云即䖤蟺也江東呼寒蚓
洪武正韻
先齊小韻他典tʰien爾雅螼蚓蜸蚕郭云即蜿蟺也江東呼爲寒蚓俗用爲蠶字非爾雅螼蚓蜸蚕郭云即蜿蟺也江東呼爲寒蚓俗用爲蠶字非
覃開小韻徂含dzam徂含切吐絲蟲荀子有蠶賦亦作蠶俗作蚕非蚕他典切寒蚓也佩觿集曰蚯蚓之蚕爲蠶其順非有如此者(蠶)徂含切吐絲蟲荀子有蠶賦亦作蠶俗作蚕非蚕他典切寒蚓也佩觿集曰蚯蚓之蚕爲蠶其順非有如此者(蠶)
古今韻會舉要
sam徂含切商濁音說文任絲也从䖵㬱聲鄭玄曰蟲生於火而藏於秋者周禮疏云蠶為龍精與馬同氣月直大火則谷其種禁原蠶為害馬也陸佃曰蠶三眠三起二十七日而老謂之紅蠶雲笈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養蠶為絲禮記皇后祭先蠶西陵氏也又繭館蠶繭之所前張安世傳注師古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宻室蓄火以置之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宻室乃得全因呼為蠶室或作蠶三輔黄圖蠶室腐刑之所荀子蠶賦集韻俗作蚕非〇案爾雅螼蚓蜸蚕蚕音他典切今俗以為蠶字非也漢異姓表作蚕食盖俗書傳寫之誤(蠶)徂含切商濁音說文任絲也从䖵㬱聲鄭玄曰蟲生於火而藏於秋者周禮疏云蠶為龍精與馬同氣月直大火則谷其種禁原蠶為害馬也陸佃曰蠶三眠三起二十七日而老謂之紅蠶雲笈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養蠶為絲禮記皇后祭先蠶西陵氏也又繭館蠶繭之所前張安世傳注師古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宻室蓄火以置之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宻室乃得全因呼為蠶室或作蠶三輔黄圖蠶室腐刑之所荀子蠶賦集韻俗作蚕非〇案爾雅螼蚓蜸蚕蚕音他典切今俗以為蠶字非也漢異姓表作蚕食盖俗書傳寫之誤(蠶)
蒙古字韻
ts ꡐam ꡏdzam(蠶)()(蠶)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齊一上聲小韻tʰian
覃鹽咸開陽平小韻tsam(蠶)(蠶)
中原音韻
監咸開陽平監咸tsʰam(蠶)(蠶)
韻略易通
緘咸開舒陽平緘咸tsʰam吐絲䖝(蠶)吐絲䖝(蠶)
中州音韻
監咸開平聲監咸小韻dzam吐絲虫(蠶)吐絲虫(蠶)
中華新韻
陽平tsʰan(蠶)(蠶)
東國正韻
ㅏㅁ 甘感紺閤dzam(蠶)(蠶)
戚林八音
曾之 山干 陽平山干tsaŋ
燈庚 陽平燈庚tsʰeiŋ
分韻撮要
陽平tsʰam同上(吐絲之蟲)同上(吐絲之蟲)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宋北魏後期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zʰəm(蠶)
王力
dzəm 侵部(蠶)
董同龢
dzʰə̂m 侵部(蠶)
周法高
dzəm 侵部(蠶)
李方桂
dzəm 侵部(蠶)
鄭張尚芳
hl'iːnʔ 眞1部
zluːm 侵3部
白-沙
*C.[dz]ˤ[ə]m(蠶)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ʒ́hǝ̄m(蠶)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ʒhǝ̄m(蠶)
斯塔羅斯金西漢
ʒhǝ̄m(蠶)
斯塔羅斯金東漢
ʒhǝ̄m(蠶)
許思萊上古
dzə̂m(蠶)
許思萊東漢
dzəmᶜ(蠶)
布之道諧聲域
LIŊ
聲首
TSƏM(蠶)
聲首
TSAM(蠶)
聲首
布之道擬音
dzˤəm(蠶)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sʰ
tsʰan
陽平(132)
北京35
北京平谷55
天津南開24
天津武清35
天津寶坻33
天津靜海55
河北唐山樂亭212
河北唐山遷西22
河北邯鄲大名42
河北保定淶水45
河北承德平泉35
河北承德興隆55
河北滄州滄縣53
河北廊坊霸州53
河北廊坊廣陽35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24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35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24
遼寧沈陽35
遼寧丹東24
遼寧營口蓋州24
遼寧阜新細河35
遼寧遼陽白塔35
遼寧鐵嶺昌圖35
遼寧朝陽北票35
吉林長春南關24
吉林遼源龍山24
吉林通化東昌24
吉林白山渾江24
吉林松原寧江24
吉林白城大安35
吉林白城洮南24
吉林延邊敦化24
吉林延邊琿春24
黑龍江哈爾濱24
黑龍江雞西虎林53
黑龍江雞西雞冠24
黑龍江雞西密山24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35
黑龍江大慶肇州24
黑龍江伊春嘉蔭35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4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24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24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35
黑龍江黑河嫩江24
黑龍江綏化蘭西24
黑龍江綏化肇東24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35
江蘇宿遷宿城55
安徽安慶35
安徽阜陽潁上33
安徽宿州碭山55
江西吉安永豐53
山東煙台蓬萊55
山東威海環翠33
山東菏澤單縣52
河南鄭州城關53
河南開封52
河南洛陽31
河南平頂山新華342
河南新鄉長垣51
河南濮陽42
河南許昌42
河南漯河召陵53
河南南陽南召52
河南商丘睢縣42
河南信陽55
河南周口淮陽53
湖北武漢213
湖北十堰丹江口51
湖北宜昌12
湖北襄陽襄樊5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隨州曾都42
湖北恩施鶴峰12
湖北天門13
湖南常德213
湖南張家界大庸21
湖南懷化靖州213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重慶31
重慶江津21
四川成都21
四川自貢31
四川攀枝花仁和31
四川內江威遠31
四川樂山井研31
四川南充31
四川眉山東坡31
四川宜賓屏山31
四川廣安21
四川達州達縣31
四川巴中南江31
四川資陽安嶽31
四川涼山西昌52
貴州貴陽21
貴州遵義21
貴州安順西秀31
貴州銅仁思南21
貴州銅仁玉屏21
貴州黔西南興義21
貴州黔東南凱里22
貴州黔東南黎平213
雲南昭通31
雲南臨滄臨翔31
西藏拉薩21
陝西寶雞53
陝西安康漢陰42
陝西安康平利52
甘肅蘭州51
甘肅隴南康縣211
寧夏吳忠同心53
新疆烏魯木齊52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51
新疆石河子52
浙江溫州洞頭113
江西上饒廣豐24
台灣新北板橋24
台灣彰化鹿港24
江西九江修水13
江西吉安井岡山11
江西宜春奉新13
湖南株洲攸縣213
廣東清遠連南24
江西吉安11
湖北荊州監利13
湖南長沙瀏陽45
湖南株洲13
廣西南寧21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陰平(2)
青海海東循化13
青海海北門源55
去聲(1)
山東煙台5
tsʰã
陽平(49)
河北張家口蔚縣41
遼寧大連34
遼寧大連金州52
江蘇連雲港贛榆54
江蘇淮安漣水35
安徽蕪湖55
安徽淮南鳳台55
安徽馬鞍山花山24
安徽銅陵樅陽13 (文)
安徽阜陽55
安徽亳州蒙城44
安徽宣城宣州24
江西九江潯陽44
江西贛州章貢42
山東濟南42
山東濟南章丘55
山東淄博博山3
山東東營廣饒53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煙台萊州42
山東濰坊壽光2
山東濟寧2
山東泰安42
山東德州2
山東德州樂陵55
山東濱州鄒平55
廣西百色樂業31
四川遂寧射洪31
貴州畢節威寧31
雲南昆明31
雲南紅河建水53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大理31
雲南德宏芒市31
陝西西安24
陝西咸陽三原35
陝西渭南合陽24
陝西商洛商州35
青海西寧24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24
河北邢臺沙河51
河南安陽52
陝西榆林吳堡33
江西贛州南康11
湖南郴州桂東24
江西萍鄉44
湖南株洲茶陵424
湖南衡陽常寧21
湖南邵陽洞口13
陽去(1)
湖南永州寧遠21
入聲(1)
湖南婁底新化24
tsʰam
陽平(35)
福建廈門35
福建漳州漳浦213
廣東湛江雷州11
廣東茂名電白11
海南昌江21
香港大埔44
台灣苗栗三義11
福建漳州詔安54
江西贛州寧都13
廣東廣州從化35
廣東韶關新豐24
廣東湛江廉江12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24 (文讀)
廣東惠州11
廣東梅州梅縣11
廣東梅州五華13
廣東河源31
廣東陽江陽春12 (文讀)
廣東東莞11
廣西玉林博白23
台灣新竹芎林55
廣東韶關21
廣東珠海前山21
廣東佛山42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肇慶21
廣東陽江江城42
廣東清遠21
廣東中山石岐5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廣西玉林博白232
香港21
澳門21
廣東韶關21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文讀,白讀。)
陽上(1)
廣東江門白沙21
tsʰæ̃
陽平(33)
河北保定阜平24
河北衡水故城53
山西運城垣曲22
內蒙古赤峰寧城55
江蘇徐州45
江蘇常州金壇35
江蘇揚州
安徽合肥55
安徽蚌埠55
安徽宿州埇橋55
安徽六安金安55
山東棗莊嶧城55
山東泰安寧陽42
河南三門峽湖濱31
廣西河池宜州21
四川德陽中江31
四川綿陽北川31
雲南文山廣南31
陝西銅川耀州24
陝西漢中漢臺42
甘肅天水清水13
甘肅平涼崆峒24
甘肅酒泉肅州53
甘肅慶陽寧縣24
寧夏銀川3
寧夏固原涇源35
寧夏固原原州24
河北邯鄲涉縣412
山西晉中昔陽33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31
內蒙古包頭東河44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44
湖南衡陽衡山11
平聲(7)
山西臨汾侯馬213
甘肅白銀會寧13
甘肅定西安定13
甘肅甘南合作13
寧夏固原西吉213
河北石家莊贊皇54
河北張家口張北42
陰平(2)
甘肅酒泉敦煌24
甘肅臨夏243
tsʰaŋ
陽平(12)
江蘇南京24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四川廣元劍閣31
山西長治24
山西臨汾隰縣24
福建莆田仙游24
福建三明沙縣31
福建龍岩長汀24
湖南株洲醴陵
廣東深圳寶安21
廣東東莞21
陰入(1)
福建三明將樂21
陰去(1)
福建南平建甌33
tsʰæ
陽平(9)
四川瀘州古藺31
山西太原陽曲43
山西大同靈丘31
山西晉城沁水24
山西朔州懷仁312
山西忻州五寨44
山西呂梁中陽33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33
河南焦作武陟312
平聲(2)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1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tsʰɑ̃
陽平(4)
河南駐馬店平輿42
雲南保山隆陽33
河南鶴壁鶴山53
安徽宣城績溪44
平聲(1)
山西晉中祁縣31 (文)
陰平(1)
山西臨汾洪洞21
tsʰɛ
陽平(3)
安徽滁州天長224
甘肅武威民勤53
甘肅張掖山丹53
tsʰɛ̃
陽平(6)
河北邢臺巨鹿41
江蘇鹽城亭湖213
江蘇泰州45 (文,tsʰ2)
陝西延安寶塔24
河南新鄉衛濱52
陝西延安寶塔243
tsʰai
陽平(1)
寧夏中衛沙坡頭53
tsʰɑn
陽平(4)
湖北孝感孝南22
貴州六盤水六枝21
雲南昭通鎮雄31
新疆哈密51
tsʰon
陽平(2)
安徽安慶太湖45
安徽池州東至224
tsʰaĩ
陽平(3)
廣東汕尾海豐55
廣東揭陽55
廣東韶關南雄21
tsʰæn
陽平(3)
河北邯鄲館陶52
安徽淮北44
河南商丘梁園52
tsʰãn
陽平(2)
河北石家莊無極213
河南濟源312
tsʰõ
陽平(1)
安徽蕪湖55 (白)
tsʰa
陽平(1)
山東濱州博興53
tsʰᴀ̃
陽平(2)
雲南普洱思茅31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1
tsʰɔ̃
陽平(1)
安徽黃山祁門54
tsʰɛiŋ
陽平(2)
福建福州53
福建寧德福安22
tsʰɵn
陽平(1)
廣東清遠保安25
陽平甲(1)
江西南昌24
tsʰʊ̃
陽平(1)
江蘇泰州45 (白,tsʰ2)
tsʰɵ̃
陽平(1)
安徽銅陵樅陽13 (白)
tsʰuan
陽平(1)
安徽池州貴池24
tsʰɑ
陽平(1)
貴州黔南平塘53
tsʰᴀ̃n
陽平(1)
雲南曲靖沾益31
tsʰãŋ
陽平(1)
雲南玉溪紅塔31
tsʰᴀ̃ŋ
陽平(1)
雲南麗江永勝31
tsʰᴀŋ
陽平(1)
雲南楚雄大姚42
tsʰɛe
陽平(1)
甘肅金昌永昌13
tsʰɐŋ
陽平(1)
安徽黃山歙縣55
tsʰᴀ
陽平(1)
安徽黃山歙縣55
tsʰe
陽平(1)
安徽宣城旌德53
tsʰɛn
陽平(1)
江西景德鎮浮梁24
tsʰm
陽平(1)
江西上饒婺源22
tsʰieŋ
陽平(1)
福建福州53 ((~豆))
tsʰeiŋ
陽平(1)
福建寧德古田33
tsʰɛŋ
陽平(1)
福建寧德柘榮21
tsʰoĩ
陽平(1)
廣東汕頭55
tsʰɛm
陽平(1)
廣東中山隆都33
tsʰɑŋ
陽平(1)
福建三明寧化35
tsʰɐm
陽平(1)
廣東汕尾海豐41
tsʰɔn
陽平(1)
江西宜春上高24
tsʰən
陽平(1)
江西上饒弋陽13
tsʰə̃
陰入(1)
湖北黃石陽新
tsʰɒ̃
陽平(1)
湖北咸寧咸安31
tsʰᴀm
陽平(1)
香港新界21
tsʰyn
陽平(1)
廣東佛山西岸24
ts
tsan
陽平(8)
湖南懷化會同31
浙江溫州蒼南24
湖南長沙13
湖南邵陽綏寧41
湖南益陽南縣13
廣西百色田東41
廣西崇左扶綏21
雲南文山富寧31
tsã
陽平(1)
廣西賀州富川31
tsam
陽平(1)
廣東肇慶封開24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3
tsæ̃
陽平(1)
安徽蕪湖南陵213
tsaŋ
陽平(2)
福建福州53 ((文))
福建寧德古田33
tsɑ̃
陽平(1)
湖南郴州安仁13
平聲(1)
山西晉中祁縣31 (白)
tsɑn
陽平(1)
湖南衡陽11
tsaĩ
陽平(1)
福建南平浦城213
tsa
平聲(1)
山西呂梁孝義33
tsɔ
陽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tsuŋ
陽平(2)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3
tsøn
陽平(1)
湖南岳陽13
tsu
陽平(1)
湖南永州道縣31
tsuaŋ
陽平(1)
廣西桂林朝陽22
tʃʰ
tʃʰan
陽平(3)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35
廣西來賓武宣31
海南東方21
tʃʰam
陽平(13)
廣東揭陽揭西24
廣西南寧馬山213
廣西玉林北流24
香港沙田21
廣東廣州21
廣西北海21
廣西防城港東興31
廣西欽州21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貴港南江22
廣西崇左31
廣西崇左寧明21
香港大埔泰亨21
陰上(1)
廣西欽州靈山55
tʃʰaŋ
陽平(1)
廣東湛江吳川31
tʃʰai
陽平(1)
海南東方21
tʂʰ
tʂʰan
陽平(10)
河北邯鄲魏縣53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35
遼寧鞍山海城35
遼寧錦州35
遼寧盤錦35
遼寧鐵嶺開原35
遼寧葫蘆島綏中35
吉林吉林龍潭24
吉林四平梨樹24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24
tʂʰã
陽平(2)
遼寧朝陽建平35
江蘇連雲港
tʂʰæ̃
陽平(1)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44
tʂʰæ
陽平(2)
山西臨汾鄉寧12
山西大同西坪312
tʂʰɛ
陽平(2)
陝西榆林神木44
陝西榆林榆陽213
tʂʰuã
陽平(1)
山西晉城陵川53
z
zã
陽平(1)
湖南永州33
zæ̃
陽平(1)
浙江金華玉山24
zaŋ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zɛ̃
陽平(1)
安徽黃山甘棠213
陽平(2)
江蘇蘇州24
浙江台州仙居312
陽去(1)
上海13
zɪ̃
陽平(1)
浙江紹興231
陽平(1)
江蘇常州213 (《當代吳語研究》「蚕」字。)
zo
陽去(1)
江蘇無錫213 (無錫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陽去(1)
江蘇無錫江陰223 (江陰方言無陽平調,古陽平調的字併入陽去調。)
陽平(1)
浙江杭州臨安33
zᴇɪ
陽平(1)
浙江寧波113
zɤə
陽平(1)
浙江嘉興231
zᴇ
陽平(1)
浙江湖州雙林113
zuɑ̃
陽平(1)
浙江衢州開化341
zuei
陽平(1)
浙江衢州龍游21
zuɛ
陽平(1)
浙江麗水雲和423
tʰan
陽平(1)
廣西百色52
tʰã
陽平(1)
山東聊城2
tʰam
陽平(3)
江西撫州黎川35
廣東茂名化州13
廣西玉林北流32
陽上(1)
廣東珠海斗門21
tʰaŋ
陽平(2)
福建南平建陽334
福建三明泰寧33 (文讀,白讀。)
tʰon
陰入(1)
福建南平邵武
入聲(1)
福建南平邵武53
tʰoŋ
陰去(1)
福建三明泰寧51
s
san
上聲(1)
海南樂東32
sam
陽平(2)
福建漳州漳浦213
廣東深圳11
陽平(1)
浙江杭州建德33
sai
陽平(5)
海南海口21
海南瓊海22
海南萬寧22
海南澄邁42
海南陵水11
siaŋ
上聲(1)
海南三亞42
sao
陽平(1)
海南定安31
dz
dzan
陽平(4)
湖南湘西吉首11
江西九江星子24
湖南湘潭12
湖南益陽安化13
dzã
陽平(1)
湖南湘西瀘溪24
dzæ̃
陽平(3)
江西上饒廣豐341
湖南邵陽城步212
湖南婁底雙峰13
dzɛ
陽平(1)
湖南懷化辰溪24
dzᴇ̃
陽平(1)
浙江杭州213
tθʰ
tθʰã
陽平(7)
山西運城臨猗53
山東濰坊昌邑53
山東濰坊臨朐42
山東日照東港42
山東日照五蓮53
山東臨沂莒南42
山東臨沂沂水53
tθʰɑ̃
陽平(2)
山東青島即墨2
山東濰坊安丘42
tʃan
陽平(6)
廣西南寧賓陽213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桂林臨桂21
廣西百色那畢31
廣西河池宜州31
廣西來賓武宣22
ɬ
ɬan
陽平(1)
廣東清遠連山21
ɬam
陽平(3)
廣西貴港平南12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梧州藤縣212
tɕʰ
tɕʰyʊ̃
陽平(1)
江蘇南通
tɕʰia
陽平(1)
貴州黔東南丹寨53
zʱø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zʱei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ʑ
ʑɪ̃
陽平(1)
浙江寧波餘姚113
ʑʏ
陽平(1)
江蘇南京高淳11
ɦz
ɦzõ
陽平(1)
安徽池州貴池35
ɦzɔ̃
陽平(1)
安徽宣城宣州13
tɬʰ
tɬʰan
陽平(1)
廣西百色西林31
ʃ
ʃyʊ
陰平(1)
江蘇鎮江丹陽42
sz
szɯ̃
陽平(1)
江蘇泰州靖江223
dʑɪ̃
陽平(1)
浙江寧波餘姚113
hz
hzɛ
陽平(1)
安徽宣城寧國11
dzʱ
dzʱon
陽平(1)
湖南岳陽平江
tɕan
陽平(1)
廣西南寧亭子21
ɕ
ɕiæ̃
陽平(1)
廣西桂林平樂31
t
tɔm
陽平(1)
廣西玉林福綿31
Notes 註
蠶 蚕
「蚕」也读tian3,现已不用。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1847 繁体: 蠶 G7 10.一.26 -GT 5729 -GKX 1077.38 康熙字典-GHZR 3029.06 汉语大字典-GZFY 456903 -G通规 1777 -G常用 常.10.7 -G一简 一..18 繁体: 蠶 注: 上从天,不从夭。 G民國一簡 0207 繁體: 蠶 G古籍 10130 -HB2 D3C9 -T2 1875 全字庫-T乙表 04234 異體字字典-J0 2729 -JMJ 02335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0748 学年: 6 K1 7931 -KP1 7131 -V1 6986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cán
CAN2 TIAN3 (v4.1.0-6.0.0)
TIAN3 CAN2 (v4.0.1)
TIAN3 (v3.1.0-3.2.0)
TIAN3 CAN2 (v2.1.0-3.0.0)
kHanyuPinlu
cán(62)
can2(62) (v4.0.1-6.2.0)
kTGHZ2013
031.100:cán
kHanyuPinyin
42837.020:cán,tiǎn
kXHC1983
0103.030:cán
0103.030:cán (v5.1.0)
kCantonese
caam4
caam4 tim5 (v4.1.0-13.0.0)
TIM5 (v2.1.0-4.0.1)
kJapanese
サン テン ゾン かいこ みみず
kJapaneseKun
KAIKO
kJapaneseOn
SAN TEN
kKorean
CHEN CAM
kHangul
천:1
(v5.0.0-10.0.0)
kVietnamese
tằm
kDefinition
silkworms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324F
0-324F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D3C9
kIRG_TSource
T2-326B
2-326B (v3.0.0-5.2.0)
kIRG_JSource
J0-3B3D
0-3B3D (v3.0.0-5.2.0)
kIRG_KSource
K1-6F3F
1-6F3F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7131
kIRG_VSource
V1-6576
1-6576 (v3.1.1-5.2.0)
3-3D36 (v3.1.0)
1-3D36 (v3.0.0)
kRSUnicode
142.4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GJ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4687
kDaeJaweon
1546.310
kFennIndex
543.03
kHanYu
42837.020
kIRGDaeJaweon
1546.310
kIRGDaiKanwaZiten
3286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42837.020
kIRGKangXi
1077.380
kKangXi
1077.380
kMatthews
6698
kMeyerWempe
3231
kMorohashi
32869
kNelson
0057
kSBGY
288.32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HKLMI
kCihaiT
1187.504
kFourCornerCode
2013.6
kPhonetic
25 1337
25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J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D3C9
kCCCII
232931
kCNS1986
2-326B
kCNS1992
2-326B
kEACC
275741
kGB0
1847
kJis0
2729
kJoyoKanji
2010
kKPS1
7131 (v3.1.1-15.0.0)
kKSC1
7931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5729
kTGH
2013:177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2187+142.6.4
kRSKangXi
142.4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8836<kMatthews,kMeyerWempe
kSimplifiedVariant
U+8695
kSpoofingVariant
U+27255
kTraditionalVariant
U+8695 U+8836
U+8836 (v2.1.0-14.0.0)
kZVariant
U+8836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