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阝亢(.,J)
U+962C(Basic)
阜部4畫 共6畫 核心字
官話
keng1
kang4
gang1
粵語
haang1
kong3
gon1
gong1
日語
キョウ
コウ
韓語
越南
khanh
廣韻
溪/庚二開/平
溪/唐開/去
集韻
溪/庚二開/平
溪/唐一開/去
見/唐一開/平
訓読
あな(穴)
Sources 各源例字
GE-5323
HB1-A8C2
T1-4B63
J14-7B5E
K2-6B54
KP1-82E4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睡虎地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客庚切閬也。从𨸏亢聲。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keng1
(1)
同「坑」 1.地洞 也指洼地 2.地;沟 3.坑杀,活埋
keng1
(1)
堑;沟壑
(2)
洼下去的地方 如:泥坑;炮弹坑pit
(5)
掘坑活埋to bury alive 坑杀
(2)
kang4
(3)
(4)
通「抗」 对抗
kang4
(1)
抵御;抗拒to resist 抗战
gang1
(5)
大山坡;大土山
(6)
地名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𨸏部 038()
《說文解字》
客庚切閬也。从𨸏亢聲。 [臣鉉等曰:今俗作坑,非是。]
《說文解字繫傳》
看浪反閬也。從𨸏亢聲。 [臣鍇曰:「阬閬,高大而空。《楚辭》曰:」導帝之兮九阬。「九州也,此亦阬塹字。」]
《說文解字注》
客庚切閬也。 [閬者,門高大之皃也。引申之,凡孔穴深大皆曰閬阬。《釋詁》云:虛也。地之孔穴虛處與門同。故曰閬也。以㬪韵爲訓。詩曰:皋門有伉。然則門亦得偁阬也。] 今按閬訓迂遠。疑本作𨹨。俗作䦘。又譌閬耳。阬塹,亦𨹨阻也。《土部》曰:塹者,阬也。然則阬者塹也爲轉注。从𨸏。亢聲。 [客庚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康。俗字作坑。]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唐韻】客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庚切,𠀤音砊。【說文】閬也。【玉篇】埳也,池也。【爾雅·釋詁】阬,阬虛也。【註】阬阬,謂阬壍也。【疏】阬阬者,坎陷之虛也。【史記·貨殖傳】馳阬谷。【廣韻】同坑。亦同硎。
 又【增韻】陷也。【史記·秦始皇紀】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又長阬,地名。【前漢·趙充國傳】出鹽澤,過長阬。
 又姓。【左傳·哀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丘輿。【註】阬氏,魯人也。【釋文】阬,苦庚反。或音岡。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地名。
 又【莊子·天運篇】在谷滿谷,在阬滿阬。塗郤守神,以物爲量。【楚辭·九歌】高飛兮安翔,乗淸氣兮御隂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阬。
 又【揚雄·甘泉賦】𨻰衆車於東阬。【註】師古曰:阬,大阜也,讀與岡同。一曰東阬,東海也。
 又【廣韻】苦浪切【集韻】口浪切,𠀤音抗。【廣韻】門也。【集韻】坑也。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keng1 [kʰɤŋ55] ㄎㄥ
kang4 [kʰɑŋ51] ㄎㄤˋ
gang1 [kɑŋ55] ㄍㄤ
粵語
haang1 [haːŋ5]
kong3 [kʰoŋ3]
gon1 [kɔːn5]
gong1 [koŋ5]
日語
キョウ [kʲoː] [呉]
コウ [koː] [漢]
韓語
[kaŋ]
[kɛŋ]
[haŋ]
越南
khanh [xaʲŋ33]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庚二開2小韻客庚kʰaŋ爾雅曰虚也郭璞云阬壍也客庚切六爾雅曰虚也郭璞云阬壍也客庚切六
唐開1小韻苦浪kʰɑŋ門也又口庚切門也又口庚切
刊謬補缺切韻
庚二開2小韻客庚kʰɐŋ壑*。叉口盎反。壑*。叉口盎反。
唐開1小韻苦浪kʰɑŋ閬。又古庚反。閬。又古庚反。
集韻
庚二開2小韻丘庚kʰɪaŋ說文閬也或从土从石說文閬也或从土从石
唐一開1小韻口浪kʰɑŋ坑也坑也
唐一開1小韻居郎kɑŋ地名地名
禮部韻略
庚二開2小韻丘庚kʰɪaŋ邱庚切亦作坑按爾雅虚也郭璞壍也説文閬也邱庚切亦作坑按爾雅虚也郭璞壍也説文閬也
增韻
庚二開2小韻丘庚kʰɪaŋ丘庚切墟也塹溝也陷也亦作坑丘庚切墟也塹溝也陷也亦作坑
五音集韵
唐開1kɑŋ地名地名
庚清二開2kʰɪaŋ爾雅曰虚也郭璞云阬壍也爾雅曰虚也郭璞云阬壍也
唐開1kʰɑŋ門也又口庚切門也又口庚切
洪武正韻
庚開小韻丘庚kʰəŋ丘庚切墟也塹溝也陷也亦作坑丘庚切墟也塹溝也陷也亦作坑
古今韻會舉要
kʰiəŋ丘庚切角次清音說文閬也爾雅虚也郭璞云阬壍也増韻又陷也或作坑書序焚書坑儒丘庚切角次清音說文閬也爾雅虚也郭璞云阬壍也増韻又陷也或作坑書序焚書坑儒
蒙古字韻
kh ꡁÿing ꡦꡞꡃkʰjiŋ()
音韻闡微
江陽開陰平小韻kaŋ
東冬庚蒸青開陰平小韻kʰəŋ
東國正韻
ㆎㆁ 搄肯亘亟kʰɤiŋ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kʰăŋ
董同龢
kʰăŋ 陽部
kʰâŋ 陽部
周法高
kʰraŋ 陽部
kʰaŋ 陽部
李方桂
kʰraŋ 陽部
kʰaŋh 陽部
鄭張尚芳
kʰraːŋ 陽0部
kʰaːŋs 陽0部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khrāŋ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khrāŋ
斯塔羅斯金西漢
khrāŋ
斯塔羅斯金東漢
khrēŋ
許思萊上古
khrâŋ
許思萊東漢
kʰaŋ
布之道諧聲域
KAŊ
聲首
布之道擬音
kʰˤaŋh
音節類型A
kʰrˤaŋ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h
haŋ
陰平(43)
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廣西貴港平南33
福建龍岩長汀33
江西九江修水24
江西吉安井岡山24
廣東廣州從化44
廣東深圳33
廣東湛江廉江45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45 (文讀)
廣東惠州33
廣東河源33
廣東陽江陽春35 (文讀)
廣東清遠連南44
廣東東莞33
廣西玉林北流55
廣西玉林博白44
香港沙田34
廣東韶關55
廣東珠海斗門33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佛山53
廣東佛山順德53
廣東江門白沙23
廣東肇慶55
廣東清遠55
廣東清遠連山53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東雲浮55
廣西南寧賓陽35
廣西北海55
廣西欽州55
廣西欽州靈山21
廣西貴港桂平55
廣西玉林博白55
廣西百色55
廣西崇左52
廣西崇左寧明53
香港55
香港大埔泰亨23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廣西梧州藤縣53
廣西崇左扶綏53
hɐŋ
陰平(2)
廣東雲浮羅定55
廣西貴港南江44
hã
陰平(1)
江西贛州南康44
hæŋ
陰平(3)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深圳寶安55
香港新界232
hɛ̃
陰平(1)
廣西賀州信都44
hɛŋ
陰平(1)
廣東東莞213
ha
陰平(2)
廣東清遠保安33
廣西玉林福綿54
陰平(1)
廣東佛山西岸31
kʰaŋ
陰平(8)
上海浦東新區53
廣東中山隆都55
福建漳州詔安13
江西贛州寧都42
廣東揭陽揭西53
廣西南寧馬山33
江西吉安334
廣西來賓武宣55
陰平甲(1)
廣東茂名電白33
kʰən
陰平(5)
廣西桂林臨桂33
安徽黃山甘棠53
安徽池州貴池31
安徽宣城宣州31
廣西桂林臨桂45
kʰɐŋ
陰平(4)
廣西梧州蒙山53
廣西百色那畢53
廣西百色田東54
雲南文山富寧44
kʰẽ
陰平(4)
廣東汕尾海豐33
廣東揭陽33
香港大埔33
湖南株洲茶陵353
kʰã
陰平(2)
浙江衢州開化45 (文,白)
江西萍鄉13
kʰəŋ
陰平(3)
安徽宣城寧國55
廣西南寧亭子41
廣西桂林朝陽43
kʰeŋ
陰平(2)
廣西河池宜州53
湖南永州道縣54
kʰɛ̃
陰平(1)
浙江衢州開化45
kʰɛŋ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2
kʰɐn
陰平(1)
廣西柳州雒容33
kʰæ̃
陰平(1)
江西上饒廣豐445
kʰe
陰平(1)
廣東湛江雷州213
kʰɑŋ
陰平(1)
福建三明寧化33
kʰan
陰平(1)
江西宜春上高42
kʰɛn
陰平(1)
江西上饒弋陽33
kʰuaŋ
陰平(1)
廣西玉林北流55
kʰᴇŋ
陰平(1)
廣西柳州融水53
kʰi
陰平(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52
kʰə
陰平(1)
廣西賀州九都話24
k
kən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keŋ
陰平(1)
廣西桂林灌陽22
kau
陰入(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ɡ
ɡaŋ
陰平(1)
江西九江星子33
-
ɔ
陰平(1)
廣西桂林平樂53
Notes 註
坑 *阬
「阬」还有其他字义。
綱 阬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綱,提綱的大繩,和亢字系的阬等字的大義同源
沆 魧 㽘 阬 牨 閌 頏 骯 肮 吭 㼚 忼 抗 高 *亢
《漢語同源詞大典》:沆:水域面積廣大;魧:大貝;㽘:田埂高出地面者;阬:大土山、大山坡;牨:水牛,體格大的牛;閌:門高,引申泛指高大;頏:人的頸項,喉嚨,位置高者;骯:體胖、身體高大;肮:大脈;吭:鳥的喉嚨,位置高者;㼚:大甕;忼:慷慨、大度;抗:抵抗,引申為舉、舉高;高:高低之高。本組字皆有「高大」義。本組字讀音相近,該書認為是一組同源字。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𨸏」,「亢」聲,本義為土地窪陷處,同「坑」。
24 字
 詳解: 從「𨸏」,「亢」聲,本義為土地窪陷處,同「坑」。《說文》:「門也。从𨸏,亢聲。」段玉裁注:「閬者門高達之皃也。引申之凡孔穴深大皆越閬。」《玉篇‧阜部》:「阬,埳也,亦作坑。」 《莊子‧天運》:「在谷滿谷,在阬滿阬。」

  「阬」另有平聲讀法,表示大山坡。《漢書‧揚雄傳上》:「陳眾車於東阬兮,肆玉釱而下馳。」顏師古注:「阬,大阜也。讀與『岡』同。」172 字相關漢字: 𨸏,亢,坑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5103 -GKX 1346.14 康熙字典-GHZR 4430.02 汉语大字典-G通规 0645Y -G古籍 05491 -HB1 A8C2 -T1 4367 全字庫-T乙表 05523 異體字字典-J1 7042 -J4 9162 -JMJ 02754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2 7552 -KP1 82E4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kēng
KENG1 GANG1 (v4.0.1-6.0.0)
GANG1 KENG1 (v3.1.0-3.2.0)
KENG1 GANG1 (v2.1.0-3.0.0)
kHanyuPinyin
64117.170:kēng,kàng,gāng
kXHC1983
0645.080:kēng
0645.080:kēng (v5.1.0)
kCantonese
haang1
HAANG1 (v2.1.0-4.0.1)
kJapanese
キョウ コウ あな
kJapaneseKun
ANA
kJapaneseOn
KOU KYOU
kDefinition
pit, hole, shaft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5323
GE-4423 (v6.0.0-12.1.0)
E-4423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8C2
kIRG_TSource
T1-4B63
1-4B63 (v3.0.0-5.2.0)
kIRG_JSource
J14-7B5E
J4-7B5E (v8.0.0)
J1-664A (v6.0.0-7.0.0)
1-664A (v3.0.0-5.2.0)
kIRG_KSource
K2-6B54
2-6B54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82E4
kRSUnicode
170.4
kTotalStrokes
6
7 (v3.1.0-6.0.0)
kIICore
AT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848.150
kGSR
0698i
kHanYu
64117.170
kIRGDaeJaweon
1848.150
kIRGDaiKanwaZiten
41566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4117.170
kIRGKangXi
1346.140
kKangXi
1346.140
kKarlgren
305
kMatthews
3354
kMorohashi
41566
kSBGY
184.11 428.15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NLYHN
kCihaiT
1414.405
kFourCornerCode
7021.7
kPhonetic
550 660
550 (v3.2.0-4.0.1)
kUnihanCore2020
HM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8C2
kCCCII
234A22
kCNS1986
1-4B63
kCNS1992
1-4B63
kEACC
2D377C
kJIS0213
2,91,62
kJis1
7042
kKPS1
82E4 (v3.1.1-15.0.0)
kTaiwanTelegraph
7085
kXerox
322:345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8887+170.3.4
kRSKangXi
170.4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5751<kMatthews
kZVariant
U+5751 (v2.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