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chou2
集韻
澄/尤/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KX-0897.19
T5-5D23
KP1-64FC
Old versions 舊版本
Evolution 字形演化
漢
說文小篆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直由切
𥲅箸也。从心⿱𥫗𠃬聲。
Meaning 字義
chou2
(1)
[𥲅箸]同“「躊」躇” 犹豫;徘徊《康熙字典·𥲅》:「【說文】箸也,或作𢥰。通作籌。」,《康熙字典·𢤉》:「【字彙】同𢥰。詳𢥰字註。」二字形近,皆同「𢥰」,可視作異寫。
→𢤉
(1)
同「籌」 踌躇
→籌
chou2
(1)
壶矢 古代投壶所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2)
筹码chip, counter
(3)
计谋,策划to plan 筹款 筹备
(4)
量词 用以指人
tao2
(5)
戴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說文解字》
直由切
𥲅箸也。从心⿱𥫗𠃬聲。
《說文解字繫傳》
陳收反
𥲅箸也。從心,聲。 [臣鍇曰:「悲回思慮之也。」]
《說文解字注》
直由切
𥲅箸也。 [按箸必是譌字。不可解。疑當作《足部》之䠧。𥲅䠧猶今人所用躊躇也。皆裵回不決之皃。故从心。] 从心。⿱𥫗𠃬聲。 [按籌當依《竹部》作𥵽,云省聲。直由切。三部。]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𠀤音儔。【說文】箸也,或作𢥰。通作籌。又【字彙補】人名。趙與𥲅,字德淵,居湖州,嘉定十三年進士,宋宗室也。見《宋史》。一云《三朝政要》所載趙與篤,卽此字之譌。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hou2 [tʂʰou35] ㄔㄡˊ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集韻
澄尤
流攝尤韻3等開口平尤韻儔小韻陳留切ȡiəu說文𥲅箸或作𢥰通作籌說文𥲅箸或作𢥰通作籌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布之道諧聲域
TU
聲首𠃬
布之道擬音
dru
音節類型B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chóu
kHanyuPinyin
53012.120:chóu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KX-0897.19
KX089719
(v5.2.0)
KX
(v3.1.0-5.1.0)
kIRG_TSource
T5-5D23
5-5D23
(v3.1.0-5.2.0)
kIRG_KPSource
KP1-64FC
kRSUnicode
118.11
kTotalStrokes
17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HanYu
53012.120
kIRGHanyuDaZidian
53012.120
kIRGKangXi
0897.190
kKangXi
0897.190
kSBGY
210.01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KPS1
64FC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KangXi
118.11
(v3.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