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彔刂(.,V)
⿰录刂(.,V)
U+525D(Basic)
刀部8畫 共10畫 核心字
官話
bo1(剥)
bao1(剥)
pu1(剥)
粵語
mok1
bok1
pok3
日語
ハク
ホク
韓語
越南
bác
廣韻
幫/覺/入(剥)
集韻
幫/覺/入(剥)
滂/屋一/入(剥)
訓読
さく(裂く)
すく(空く)
とる(取る)
はがす(剥がす)
はがれる(剥がれる)
はぐ(剥ぐ)
はげる(剥げる)
むく(剥く)
Sources 各源例字
GE-323B
HB1-ADE9
T1-544C
J3A-2F7E
K0-5A4E
V1-4D2A
KP0-DCD6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隸書
石經
熹平石經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當代
標準字形
Calligraphy 後世書法
Origin 字源諸說
布之道《廣韻形聲考》:剝,《說文》:「剝,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聲。𠚩,剥或从卜。」陳劍先生釋西周金文「𫦀」爲「剝」(靜簋:「王易(賜)靜鞞𫦀(琫)。」〔西周早期,《集成》04273〕),謂其形象以「刀」向「豕」之形,“剝皮”、“割裂”之義顯豁,後變形音化爲「彔」旁,說見:陳劍《金文“彖”字考釋》。今從此說。《漢多》:從「刀」,從「录」,「录」亦聲,「剝」亦作「𠚩」,本義為割裂。
Meaning 字義
(異)
「剥」的異體字異體字字典
bo1
(1)
割裂
(2)
(3)
脱落;侵蚀
(4)
强制除去;侵夺 如:剥夺;剥削to deprive, to exploit
(5)
动乱
(6)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坤下艮上
(7)
通「駁」 1.辩解 2.用小船分载转运货物
bo2
(5)
辩论是非,否定他人意见 如:驳斥;批驳to refute
(7)
用船载卸货物 如:驳船;驳运;驳岸barge
bao1
(8)
去掉物的外皮或壳 如:剥橘子;剥花生to peel
pu1
(9)
通「攴」(扑) 击
pu1
(1)
小击
(喃)
bác 詞:bác đoạt (tước đoạt) 義:to dispossess of
(喃)
bóc 詞:bóc vỏ 義:to peel, to skin, to husk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字部】 〔古文〕𠚪【唐韻】【集韻】【韻會】𠀤北角切,音駁。【說文】裂也。从刀,彔聲。【玉篇】削也。【廣韻】落也,割也,傷害也。【楚辭·九思】怫鬱兮肝切剝。
 又【增韻】褫也,脫也。又卦名。【易·剝卦】剝也,柔變剛也。
 又【周禮·秋官·柞氏】冬日至,令剝隂木而水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殺牲體解之名。【詩·小雅】或剝或亨。
 又【禮·檀弓】喪不剝奠也與。【註】剝者,不巾覆也。脯醢之奠不惡塵埃,故可無巾覆。
 又【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音璞。力擊也。【詩·豳風】八月剝棗。【註】擊也。又音卜。【魏·劉楨·魯都賦】毛羣隕殪,羽族殲剝。塡崎塞畎,不可勝錄。【集韻】或作𠚩,亦作𠛧。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bo1 [pɔ55] ㄅㄛ (剥)
bao1 [pɑu55] ㄅㄠ (剥)
pu1 [pʰu55] ㄆㄨ (剥)
粵語
mok1 [mok5] 剝削, 剝落, 剝奪, 剝蝕, 剝離, 剝絲抽繭
bok1 [pok5]
pok3 [pʰok3]
日語
ハク [hakɯ] [漢]
ホク [hokɯ] [呉]
韓語
[pak]
越南
bác [ɓak3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2小韻北角pɔk落也削也割也傷害也北角切十四(剥)落也削也割也傷害也北角切十四(剥)
刊謬補缺切韻
2小韻北角pɔk北角反。落。十。(剥)北角反。落。十。(剥)
集韻
2小韻北角pɪɔk說文裂也从录录刻割也或从卜亦作𠛧或書作𠚬(剥)說文裂也从录录刻割也或从卜亦作𠛧或書作𠚬(剥)
屋一1小韻普木pʰuk說文小擊也或作撲扑䇚𦬙剝(剥)說文小擊也或作撲扑䇚𦬙剝(剥)
禮部韻略
2小韻北角pɪɔk北角切説文裂也刻割也(剥)北角切説文裂也刻割也(剥)
增韻
2小韻北角pɪɔk北角切卦名皮剥也落也褫也削也脱也傷也割也又屋韻俗作剝今圈(剥)北角切卦名皮剥也落也褫也削也脱也傷也割也又屋韻俗作剝今圈(剥)
屋一1小韻普卜pʰuk擊也詩八月剝棗(剥)擊也詩八月剝棗(剥)
五音集韵
屋一1pʰuk=䇚:並上同(剥)=䇚:並上同(剥)
2pɪɔk北角切落也削也割也又傷害也三十二(剥)北角切落也削也割也又傷害也三十二(剥)
洪武正韻
屋開小韻普卜pʰuk擊也詩八月剝棗又藥韻俗作剥(剥)擊也詩八月剝棗又藥韻俗作剥(剥)
藥合小韻伯各puak卦名皮剝也落也褫也削也脫也傷也割也又屋韻俗作剥(剥)卦名皮剝也落也褫也削也脫也傷也割也又屋韻俗作剥(剥)
古今韻會舉要
pauʔ北角切宫清音說文裂也从刀彔聲一曰彔刻割也通志云聲兼意廣韻落也削也割也傷害也増韻又褫也脱也又卦名集韻或作𠚩𠛧或書作𠚬(剥)北角切宫清音說文裂也从刀彔聲一曰彔刻割也通志云聲兼意廣韻落也削也割也傷害也増韻又褫也脱也又卦名集韻或作𠚩𠛧或書作𠚬(剥)
蒙古字韻
b ꡎaw ꡓpaw(剥)()(剥)
音韻闡微
覺藥開入聲小韻pak(剥)(剥)
中原音韻
蕭豪開二入上蕭豪pau(剥)(剥)
韻略易通
江陽開入入聲江陽pɑk削皮(剥)削皮(剥)
中州音韻
蕭豪開入上蕭豪小韻pɑu削也(剥)削也(剥)
中華新韻
入陰平(剥)(剥)
陰平pɑu~皮語音(剥)~皮語音(剥)
東國正韻
ㅗㄱ 公拱貢穀pʰok(剥)(剥)
ㅏㄱ 江講絳覺pak(剥)(剥)
戚林八音
釭綱入 陰入釭綱pouʔ(剥)(剥)
分韻撮要
剛入 陰入pɔk剝削落也擊也割也(剥)剝削落也擊也割也(剥)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pŭk(剥)
王力
peɔk 屋部(剥)
董同龢
puk 侯部(剥)
周法高
prewk 屋部(剥)
李方桂
pruk 侯部(剥)
鄭張尚芳
proːɡ 屋0部(剥)
白-沙
*[p]ˤrok (~ *mə-pˤrok)(剥)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prōk(剥)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prōk(剥)
斯塔羅斯金西漢
prōk(剥)
斯塔羅斯金東漢
prōk(剥)
許思萊上古
prôk(剥)
許思萊東漢
pɔk(剥)
布之道諧聲域
POK
聲首
布之道擬音
prˤok
Dialects 方言
p
po
陰平(42)
北京55 (文,白)
河北邯鄲館陶24
河北邯鄲大名33
河北邢臺巨鹿33
河北承德平泉55 (文)
河北承德興隆35 (文)
河北廊坊霸州45 (~削)
山西臨汾洪洞21
安徽阜陽212
安徽阜陽潁上213
安徽宿州埇橋212 (~削)
江西吉安永豐31
山東東營廣饒213 (~削)
山東濰坊臨朐213 (~削)
山東菏澤單縣213 (~削)
河南鄭州城關24
河南開封35
河南平頂山新華35
河南濮陽34
河南許昌24
河南漯河召陵24
河南南陽南召14
河南商丘梁園24 (~削)
河南商丘睢縣24
河南信陽33
河南周口淮陽24
湖北十堰丹江口35
湖北襄陽襄樊34
湖南懷化靖州24
四川雅安漢源55
陝西西安21
陝西寶雞44
陝西渭南合陽31 (又)
陝西漢中漢臺55
陝西安康平利43
青海海北門源55
新疆巴音郭楞焉耆44
江西萍鄉13
江西吉安334
湖南邵陽洞口44
湖南永州13
湖南婁底新化33
陰入(3)
福建南平邵武
湖北黃石陽新
湖南岳陽5
入聲(35)
安徽安慶43
江西九江潯陽53
湖北孝感孝南213
湖北黃岡紅安
湖北天門324
湖南張家界大庸11
四川遂寧射洪33
四川眉山東坡24
四川宜賓屏山33
四川涼山西昌31
貴州黔東南丹寨42
貴州黔東南黎平24
貴州黔南平塘31
浙江溫州213
安徽蕪湖南陵24
安徽黃山祁門24
安徽宣城旌德55
福建三明沙縣212
福建南平邵武53 (文,~削)
福建三明寧化5
廣東韶關南雄54
安徽安慶太湖24
安徽池州東至55
湖南長沙瀏陽42
湖南株洲茶陵21
湖南株洲醴陵
湖南衡陽常寧33
湖南長沙24
湖南株洲24
湖南湘潭24
湖南衡陽22
湖南衡陽衡山24
湖南邵陽城步34
湖南益陽安化45
湖南益陽南縣24
陽平(50)
遼寧沈陽35 (文)
湖北武漢213
湖北宜昌12
湖北荊門鍾祥31
湖北隨州曾都42
湖北恩施鶴峰12
湖南郴州21
湖南永州寧遠31
湖南湘西吉首11
廣西百色樂業31
廣西百色西林31
廣西河池宜州21
廣西來賓武宣31
重慶31
四川成都21
四川攀枝花仁和31
四川瀘州古藺31
四川德陽中江31
四川綿陽北川31
四川廣元劍閣31
四川南充31
四川廣安21
四川巴中南江31
四川資陽安嶽31
貴州貴陽21
貴州六盤水六枝21
貴州遵義21
貴州安順西秀31
貴州畢節2
貴州銅仁思南21
貴州銅仁玉屏21
貴州黔西南興義21
貴州黔東南凱里22
雲南昆明31
雲南曲靖沾益31
雲南玉溪紅塔31
雲南保山隆陽33
雲南昭通鎮雄31
雲南麗江永勝31
雲南普洱思茅31
雲南臨滄臨翔31
雲南楚雄大姚42
雲南紅河建水53
雲南紅河蒙自53
雲南文山廣南31
雲南西雙版納景洪31
雲南德宏芒市31
西藏拉薩21
陝西安康漢陰42
福建龍岩長汀24
上聲(5)
山東煙台3
山東濰坊昌邑33 (~削)
山東威海環翠213
湖南懷化會同24 (文)
湖南邵陽綏寧44
去聲(5)
江西贛州章貢213
湖南常德35
四川自貢14
四川內江威遠214
四川樂山井研214
陽入(1)
江西贛州南康55
陰去(1)
江西九江彭澤
陰平(43)
天津武清55 (文)
天津靜海31 (文)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44 (~削)
河北張家口蔚縣53 (~削)
河北廊坊廣陽55 (文:~削)
河北衡水故城24
山西運城垣曲53
山西臨汾鄉寧53
內蒙古赤峰寧城214 (文)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又)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55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5
遼寧錦州55 (文)
遼寧盤錦55 (舊讀)
遼寧鐵嶺昌圖33
遼寧鐵嶺開原44 (文)
遼寧朝陽北票44 (文,~削)
遼寧朝陽建平44 (文)
吉林長春南關44
吉林吉林龍潭44 (文讀)
吉林遼源龍山44 (文讀)
吉林通化東昌31
吉林白山渾江311 (文讀)
吉林松原寧江44
吉林白城大安44
吉林白城洮南44
吉林延邊敦化44 (又)
吉林延邊琿春55
黑龍江哈爾濱44
黑龍江齊齊哈爾泰來44
黑龍江雞西雞冠44 (~奪)
黑龍江雞西密山44
黑龍江雙鴨山集賢44 (~奪)
黑龍江伊春嘉蔭33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44 (~奪)
黑龍江七台河勃利44
黑龍江牡丹江寧安44
黑龍江黑河嫩江44
黑龍江綏化蘭西33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5 (文)
河南新鄉長垣24
陝西咸陽三原31
寧夏固原原州213
陽平(8)
遼寧大連34 (文)
遼寧鞍山海城35 (文)
遼寧營口蓋州24
遼寧阜新細河35
吉林四平梨樹24
黑龍江雞西虎林53
黑龍江大慶肇州24
黑龍江綏化肇東24
上聲(1)
遼寧大連金州213 (又)
去聲(6)
山西臨汾侯馬53
甘肅蘭州13 (~削)
甘肅張掖山丹31 (~削)
新疆烏魯木齊213 (~削)
新疆哈密213 (~削)
新疆昌吉吉木薩爾213 (~削)
平聲(1)
新疆吐魯番214
pɔk
陰入(19)
台灣苗栗三義2
江西九江修水2
江西宜春奉新2
廣東廣州從化22
廣東韶關新豐1
廣東深圳21
廣東湛江廉江2 (文讀)
廣東茂名信宜2 (文讀)
廣東惠州35
廣東汕尾海豐5
廣東陽江陽春21 (文讀)
廣東清遠連南2
廣東東莞22
廣東揭陽揭西2
廣西南寧馬山22
廣西玉林博白31
香港沙田2
台灣新竹芎林5 (又)
廣西防城港東興3
中入(6)
廣西南寧33
廣西北海33
廣西欽州33
廣西玉林博白33
廣西百色33
廣西崇左寧明33
下陰入(2)
廣西梧州藤縣33
雲南文山富寧33
陰平(20)
江蘇徐州213 (~削)
江蘇宿遷宿城213
安徽蚌埠212
山東濟南213
山東淄博博山1 (~剝)
山東棗莊嶧城213 (~削)
山東濰坊壽光1 (文讀)
山東濟寧1
山東泰安寧陽214 (~削)
山東泰安213 (~削)
山東日照東港213 (~削)
山東臨沂莒南213 (~削)
山東臨沂平邑1
山東德州1
山東德州樂陵24 (文)
山東聊城1
河南洛陽33
甘肅臨夏243 (~削)
青海海東循化13 (~削)
新疆石河子214
入聲(3)
山東濟南章丘44 (~削)
山東東營利津 (~削)
湖北咸寧咸安55
陽平(2)
山東濱州鄒平55 (~削)
甘肅天水清水13
上聲(6)
山東青島即墨3
山東煙台萊州55 (~削)
山東煙台蓬萊214
山東日照五蓮55 (~削)
山東臨沂沂水44 (~削)
山東濱州博興44 (~削)
去聲(6)
甘肅金昌永昌53
甘肅武威民勤31 (~削)
甘肅酒泉肅州213 (~削)
甘肅酒泉敦煌44 (~削)
寧夏銀川5
寧夏吳忠同心13
平聲(4)
甘肅白銀會寧13
甘肅定西安定13
甘肅甘南合作13
寧夏固原西吉213
pa
陰平(21)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又)
遼寧葫蘆島綏中55 (又: ~皮)
吉林吉林龍潭44 (白讀)
吉林遼源龍山44 (白讀)
黑龍江牡丹江林口33
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55 (白)
江蘇徐州213 (~皮)
安徽淮北213 (~皮)
安徽宿州碭山213 (~皮)
安徽宿州埇橋212 (~皮)
安徽亳州蒙城213 (~皮)
山東濟南213 ((~皮))
山東淄博博山1 (~皮)
山東棗莊嶧城213 (~皮)
山東東營廣饒213 (~皮)
山東濰坊壽光1 (白)
山東泰安寧陽214 (~皮)
山東泰安213 (~皮)
山東德州1 (~皮兒)
山東菏澤單縣213 (~皮)
河南商丘梁園24 (~皮)
入聲(2)
山東濟南章丘44 (~皮)
山東東營利津 (~皮)
陽平(1)
山東濱州鄒平55 (~皮)
上聲(5)
山西運城臨猗44 (~蔥。白)
遼寧丹東213
山東青島即墨3 (~皮)
山東煙台萊州55 (~皮)
山東煙台3 (~皮,又)
pak
陰入(11)
福建廈門32
福建泉州南安5
福建漳州漳浦32
廣東汕頭2
廣東汕尾海豐2
廣東潮州21
廣東揭陽2
廣西貴港平南42
台灣新北板橋3
台灣新竹芎林5 (又)
廣西欽州靈山55
入聲(1)
台灣彰化鹿港5
中入(2)
廣西百色那畢33
廣西來賓武宣33
上陰入(2)
廣西百色田東33
廣西崇左扶綏33
下陰入(1)
廣西南寧亭子33
paʔ
陰入(8)
山西太原2
山西晉城沁水22
山西呂梁孝義3
江蘇南京高淳22
福建三明大田3
江西上饒廣豐53
海南東方54
廣西桂林臨桂55
入聲(11)
江蘇鹽城亭湖5
江蘇揚州
山西朔州懷仁4
山西忻州五寨4
山西臨汾隰縣3
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34
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勝4
內蒙古巴彥淖爾臨河4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32
河南焦作武陟4
陝西榆林神木4
pau
陰平(14)
北京55
北京平谷35 (~皮,~削)
天津南開21
天津武清55 (白)
天津寶坻55
天津靜海31 (白)
遼寧錦州55 (白)
遼寧盤錦55 (新讀)
遼寧鐵嶺開原44 (白)
遼寧朝陽北票44 (白,~皮兒)
遼寧葫蘆島綏中55 (又: ~開)
吉林白山渾江311 (白讀)
吉林延邊敦化44 (又)
黑龍江雞西雞冠44 (~花生)
陽平(4)
遼寧沈陽35 (白)
遼寧鞍山海城35 (白)
遼寧遼陽白塔35
黑龍江佳木斯同江24 (~皮)
陰去(1)
江西景德鎮浮梁213
陽去(1)
廣東清遠保安11
poʔ
陰入(11)
江蘇南通
上海5
江蘇蘇州4
浙江杭州5
浙江嘉興54
浙江湖州雙林54
浙江紹興55
浙江舟山定海5
浙江麗水雲和5
湖南株洲攸縣3
江西鷹潭貴溪
入聲(8)
江蘇南京5
安徽蕪湖5
重慶江津33
安徽池州貴池5
安徽宣城寧國5
安徽宣城宣州5
安徽宣城績溪32
湖南岳陽平江
陰平(4)
山東德州樂陵24 (白)
甘肅慶陽寧縣31 (又讀)
青海西寧44
廣西桂林平樂53
陰入(2)
福建南平建甌24 ((文。~削))
福建南平建陽214
入聲(6)
安徽池州貴池334
河北石家莊贊皇24
安徽黃山歙縣21
福建三明沙縣212 (文讀,白讀。)
江西九江星子35
廣東佛山西岸11
陽平(3)
河北石家莊無極213
河北保定阜平24 (白讀)
廣西柳州雒容21
陰去(1)
廣西賀州信都35
puo
陰平(9)
北京平谷35 (~削)
河北邯鄲魏縣24
河北保定淶水31 (文讀:~削)
河北滄州滄縣23 (文讀:~削)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5 (文)
安徽亳州蒙城213 (~削)
陝西銅川耀州21
陝西延安寶塔213
甘肅平涼崆峒21
入聲(1)
湖北荊州監利55
陽平(4)
遼寧葫蘆島綏中35 (又: ~削)
廣西桂林臨桂31
貴州畢節威寧31
廣西桂林灌陽33
平聲(1)
內蒙古錫林郭勒太僕寺53
pɔʔ
陰入(8)
上海浦東新區55
浙江寧波55
浙江寧波餘姚55
浙江衢州開化5
浙江衢州龍游5
江西南昌5
江西南昌進賢
江西撫州黎川3
入聲(1)
江西宜春上高5
puə
陰平(8)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削)
安徽淮北213 (~削)
安徽宿州碭山213 (~削)
河南三門峽湖濱53
河南駐馬店平輿212
陝西商洛商州31
甘肅慶陽寧縣31
寧夏固原涇源31
陰入(1)
廣西賀州九都話33
去聲(1)
寧夏中衛沙坡頭13
pɐʔ
陰入(1)
江西上饒廣豐5
入聲(9)
安徽合肥4
安徽六安金安4
河北邯鄲涉縣32
內蒙古包頭東河4
內蒙古烏海海勃灣43
河南安陽33
河南鶴壁鶴山3
河南新鄉衛濱34
河南濟源23
pɑu
陰平(8)
河北唐山遷西44
河北秦皇島北戴河44 (~皮)
河北保定淶水31 (白讀:~皮兒)
河北承德平泉55 (白)
河北承德興隆35 (白)
河北滄州滄縣23 (白讀:~皮兒)
河北廊坊霸州45 (~花生)
河北廊坊廣陽55 (白:~皮)
上聲(1)
河北唐山樂亭34
陰平(5)
內蒙古赤峰寧城214 (白)
內蒙古興安烏蘭浩特55 (~花生)
江蘇連雲港贛榆214 (~皮)
山東日照東港213 (~皮)
山東臨沂莒南213 (~皮)
上聲(4)
山東濰坊安丘55 (~皮)
山東日照五蓮55 (~皮)
山東臨沂沂水44 (~皮)
山東濱州博興44 (~皮)
pok
陰入(5)
江西贛州寧都2
江西吉安井岡山2
廣東梅州梅縣1
廣東梅州五華1
廣西玉林北流22
pɑʔ
陰入(2)
山西晉中祁縣32
山西呂梁中陽4
入聲(4)
江蘇淮安漣水34
江蘇泰州3
山西大同西坪4
陝西榆林吳堡3
去聲(1)
江蘇常州金壇44
pu
陰入(2)
福建南平建甌24 ((白。~筍))
湖南永州道縣35
入聲(3)
福建南平邵武53 (白,~皮)
湖南郴州安仁313
廣西桂林朝陽55
去聲(1)
浙江杭州建德55
puɤ
陰平(3)
安徽淮南鳳台213
甘肅隴南康縣53
陝西延安寶塔21
陽平(1)
河北保定阜平24 (文讀)
上聲(1)
山西運城臨猗44 (~削。文)
pᴀ
陰平(1)
遼寧朝陽建平44 (白)
入聲(1)
安徽滁州天長4
上聲(2)
遼寧大連213 (白)
遼寧大連金州213 (又)
pʌʔ
陰入(2)
山西晉城陵川3
浙江金華玉山5 (異讀[p][iɐʔ/ʌʔ][5]文/白)
入聲(2)
山西晉中昔陽43
陝西榆林榆陽3
puoʔ
陰入(4)
上海浦東新區55
福建寧德古田2
福建寧德柘榮5
江西上饒弋陽5
pɐk
陰入(4)
浙江溫州洞頭5
廣西柳州融水52
廣西河池宜州55
廣西柳州融水55
入聲(2)
江蘇連雲港
浙江溫州蒼南42
上聲(1)
山東濰坊安丘55 (~削)
pəʔ
陰入(1)
山西太原陽曲4
入聲(2)
河北張家口張北32
山西長治53
puɔʔ
陰入(2)
浙江杭州臨安54
福建福州23 ((~皮))
piɐʔ
陰入(2)
浙江金華玉山5 (異讀[p][iɐʔ/ʌʔ][5]文/白)
江西上饒廣豐5 (剝皮,剝花生)
puk
陰入(1)
福建寧德福安5
中入(2)
廣西南寧賓陽33
廣西崇左24
pøk
陰入(1)
廣西貴港南江33
pɔu
陰平(1)
內蒙古通遼科爾沁55 (又)
陰入(1)
福建漳州詔安24
pɑo
陰平(1)
內蒙古錫林郭勒錫林浩特55 (白)
入聲(1)
福建南平浦城32
pɤʔ
入聲(2)
安徽馬鞍山花山5
安徽宣城宣州4
pɔo
陰平(1)
陝西渭南合陽31 (又)
入聲(1)
安徽黃山黟縣3
pio
上聲(1)
福建三明泰寧354
平聲(1)
湖南永州寧遠35
陽平(2)
湖南懷化辰溪24
湖南婁底雙峰13
puak
陰入(1)
廣西梧州蒙山55
中入(1)
廣西玉林北流33
pʌɯ
陰平(1)
河北張家口蔚縣53 (~花生)
入聲(1)
安徽銅陵樅陽55
pᴀr
上聲(1)
山東濰坊昌邑33 (~皮)
puɔ
入聲(1)
廣西賀州富川23
puəʔ
入聲(1)
河北邢臺沙河2
pᴀʔ
入聲(1)
山西大同靈丘5
piɛʔ
陰入(1)
浙江衢州開化5 (文,白)
入聲(1)
江西上饒婺源53
pouʔ
陰入(1)
福建福州23
pɒʔ
陰入(1)
福建莆田仙游2
pyo
上聲(1)
福建三明將樂51
pəɯʔ
入聲(1)
湖南郴州桂東42
pɒk
陰入(1)
廣東河源5
pɔi
陰平(1)
江西新余分宜
pəu
陽平(1)
湖南湘西瀘溪24
pœk
陽入(1)
廣東肇慶封開22
piəu
陰入(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35
piu
陰去(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44
m
mɔk
陰入(7)
廣東珠海前山55
廣東肇慶55
廣東東莞44
廣東中山石岐55
廣西貴港桂平55
香港大埔泰亨35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香港新界35
上陰入(8)
廣東中山隆都11
廣東廣州5
廣東韶關55
廣東佛山55
廣東佛山順德55
香港55
澳門55
廣東韶關55
下陰入(4)
廣東清遠33
廣東雲浮33
廣東雲浮羅定33
廣西玉林福綿33
陽入(1)
廣東中山隆都55 (文讀,白讀。)
maʔ
陰入(1)
廣東茂名化州3 (老派)
mɔʔ
陰入(2)
廣東深圳寶安55
廣東茂名化州3 (新派)
陽平(1)
廣東湛江吳川31 (文)
mok
陰入(3)
廣東湛江雷州5
廣東茂名電白5
香港大埔3 (該讀音不符合古今語音演變規律)
miɐʔ
陰平(1)
廣東湛江吳川55 (白)
møk
陽入(1)
廣東清遠連山214
ʔb
ʔba
陰入'(1)
海南昌江55
ʔbak
陰入(6)
海南海口5
海南瓊海5
海南萬寧5
海南定安5
海南澄邁5
海南陵水5
ʔbaʔ
陰入(1)
海南樂東5
ʔbɔ
陰入(1)
海南三亞35
ʔbɔʔ
陰入(2)
浙江台州仙居5
海南樂東5
ʔbɛ
陰入'(1)
海南昌江55 (擘)
pʰuɔʔ
上聲(1)
廣東陽江江城21
pʰøk
陽入(1)
廣東清遠連山214
pʰɔuk
陰入(1)
福建寧德福安5
ᵐb
ᵐbɔk
下陰入(1)
廣東珠海斗門33
ᵐbok
下陰入(1)
廣東江門白沙33
Notes 註
剝 彔
《ABC上古漢語詞源詞典》認為:剝:剝掉;彔:刻木,雕刻,有可能同源
卜 剝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認為:卜,灼裂龜甲;剝,割裂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刀」,從「录」,「录」亦聲,「剝」亦作「𠚩」,本義為割裂。
31 字
 詳解: 從「刀」,從「录」,「录」亦聲,「剝」亦作「𠚩」,本義為割裂。《說文》:「剝,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聲。𠚩,剥或从卜。」《左傳‧昭公十二年》:「君王命剝圭以為鏚柲。」杜預注:「鏚,斧也。柲,柄也。破圭玉以飾斧柄。」

  「剝」可表示削。《詩‧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鄭玄箋:「剝削淹漬以為菹。」

  「剝」也表示去掉外皮。《詩‧小雅‧楚茨》:「絜爾牛羊,以往烝嘗,或剝或亨(烹),或肆或將。」朱熹注:「剝,解剝其皮也。」

  「剝」還表示脫落。漢王充《論衡‧雷虛》:「當冶工之消鐵也,以土為形,燥則鐵下,不則躍溢而射。射中人身,則皮膚灼剝。」

  「剝」亦表示盤剝、掠奪。《新唐書‧裴延齡傳》:「延齡資苛刻,又劫於利,專剝下附上,肆騁譎怪。」

  「剝」還指罷免、革除。元白樸《梧桐雨》第三摺:「把他剝了官職,貶做窮民。」

  「剝」也是《易》的卦名。全卦六爻,僅一條陽爻在上,而五條陰爻在下,陰氣盛,陽氣衰,象徵小人得勢,君子不利。後謂時運不利為剝。宋葉適〈賀龔參政〉:「然物之萃者勢必升,陰之剝者陽必復。」470 字相關漢字: 刀,录,𠚩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1827 -GKX 0141.21 康熙字典-GZJW 275212 -G京族 ʔbɔk7.0.0 -G古籍 00643 -HB1 ADE9 -H常用 0359 -T1 5244 全字庫-T甲表 00363 異體字字典-T本土 0427 -J3 1594 注: 04追加 JMJ 007547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J常用 1635 注: 2010追加 J表外 0782 注: 2010常用 K0 5846 -K人名 一..1938 -KP0 6054 -V1 4510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BO1 BAO1 (v4.1.0-6.0.0)
BO1 BAO1 BO1 (v4.0.1)
BO1 (v3.1.0-3.2.0)
1 BO1 2 BAO1 BO1 (v2.1.0-3.0.0)
kHanyuPinlu
bō(212)
bo1(212) (v4.0.1-6.2.0)
kCantonese
mok1
bok1 mok1 (v4.1.0-13.0.0)
BOK1 MOK1 (v2.1.0-4.0.1)
kJapanese
ハク ホク さく はがれる はぐ はげる むく すく
kJapaneseKun
HAGU MUKU HAGERU
HAGU MUKU HAGERU (v2.1.0-3.0.0)
kJapaneseOn
HAKU
HAKU (v2.1.0-3.0.0)
kKorean
PAK
PAK (v2.1.0-3.0.0)
kHangul
박:0N
(v5.0.0-10.0.0)
kVietnamese
bóc
kTang
pak
kDefinition
peel, peel off, to shell, strip; hexagram ䷖
peel, peel off, to shell, strip (v2.1.0-15.0.0)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323B
GE-233B (v6.0.0-12.1.0)
E-233B (v3.0.0-5.2.0)
kIRG_HSource
HB1-ADE9
kIRG_TSource
T1-544C
1-544C (v3.0.0-5.2.0)
kIRG_JSource
J3A-2F7E
3A-2F7E (v4.1.0-5.2.0)
kIRG_KSource
K0-5A4E
0-5A4E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DCD6
kIRG_VSource
V1-4D2A
1-4D2A (v3.1.1-5.2.0)
3-242D (v3.1.0)
1-242D (v3.0.0)
kRSUnicode
18.8
kTotalStrokes
10
kIICore
ATHKM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Cowles
2743 3354
kDaeJaweon
0321.040
kFennIndex
386.01 417.04
kGSR
1228a
kHanYu
10346.041
10346.040 (v2.1.0-3.1.1)
kIRGDaeJaweon
0321.040
kIRGDaiKanwaZiten
0204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10346.040
kIRGKangXi
0141.210
kKangXi
0141.210
kLau
2189
kMatthews
5337
kMeyerWempe
1869
kMorohashi
02049
kSBGY
465.31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VELN
kCihaiT
186.302
kFenn
525E
kFourCornerCode
2210.0
kFrequency
5 (v3.2.0-15.1.0)
kGradeLevel
4
kHKGlyph
0359
kPhonetic
849
kUnihanCore2020
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ADE9
kCCCII
213372
kCNS1986
1-544C
kCNS1992
1-544C
kEACC
213372
kJIS0213
1,15,94
kJoyoKanji
2010
kKoreanName
2015
kKPS0
DCD6 (v3.1.1-15.0.0)
kKSC0
5846 (v2.1.0-15.0.0)
kTaiwanTelegraph
0475
kXerox
252:25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7774+18.2.8
kRSKangXi
18.8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implifiedVariant
U+5265
kZVariant
U+5265 (v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