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歹㐱;⿰歺㐱(q397a2)
⿰歹㐱(q397a2,)
U+6B84(Basic)
歹部5畫 共9畫 核心字
官話
tian3
粵語
tin5
tim5
日語
テン
デン
韓語
越南
điễn
廣韻
定/先開/上
集韻
定/先開/上
訓読
ことごとく(悉く)
たえる(絶える)
たつ(断つ)
つきる(尽きる)
つくす(尽くす)
Sources 各源例字
G0-6965
HB2-CF66
T2-2B48
J0-5D49
K0-724F
KP0-EBA1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說文小篆
石經
開成石經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當代
標準字形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徒典切盡也。从𣦵㐱聲。古文殄如此。
《字源》:形声
Meaning 字義
tian3
(1)
尽;灭绝;消灭to exterminate 暴殄天物
(2)
(3)
昏迷
(4)
通「腆」 善
tian3
(4)
善;好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歺部 023𠂈
《說文解字》
徒典切盡也。从𣦵㐱聲。古文殄如此。
《說文解字繫傳》
徒顯反盡也。從歺,聲。 [臣鍇按:《春秋左傳》曰:「俾殄其師。」] 古文殄如此。
《說文解字注》
徒典切盡也。 [《釋詁》、《大雅・瞻卬》傳同。《邶風》。籧篨不殄。傳曰:殄絕也。此盡義之引伸也。箋云:殄當作腆。腆,善也。按古文假殄爲腆。《儀禮》注云腆古文作殄。是也。] 从𣦵。㐱聲。 [徒典切。十二部。] 古文殄如此。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歹字部】 〔古文〕𣦺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典切,塡上聲。【說文】盡也。一曰絕也。【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註】古文腆皆作殄。【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tian3 [tʰiɛn214] ㄊㄧㄢˇ
粵語
tin5 [tʰiːn13] 暴殄天物
tim5 [tʰiːm13]
日語
テン [teɴ] [漢]
デン [deɴ] [呉]
韓語
[tɕin]
越南
điễn [ɗiə̯n3ˀ5]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先開4小韻徒典dɛn絶也俗作𣧠徒典切三絶也俗作𣧠徒典切三
刊謬補缺切韻
先開4小韻徒典dien徒典反。滅。徒典反。滅。
集韻
先開4小韻徒典dɛn說文盡也或作填古作𠂈說文盡也或作填古作𠂈
禮部韻略
先開4小韻徒典dɛn徒典切盡也徒典切盡也
增韻
先開4小韻徒典dɛn徒典切絶也盡也滅也徒典切絶也盡也滅也
五音集韵
仙先開3diæn徒典切絶也俗作𣧠十七字徒典切絶也俗作𣧠十七字
洪武正韻
先齊小韻徒典dien徒典切絶也盡也滅也徒典切絶也盡也滅也
古今韻會舉要
鞬堅賢dien徒典切徴濁音說文盡也从歹㐱聲徐按左傳俾殄其師廣韻絶也増韻滅也集韻或作填詩哀我填寡〇舊韻續降别出誤徒典切徴濁音說文盡也从歹㐱聲徐按左傳俾殄其師廣韻絶也増韻滅也集韻或作填詩哀我填寡〇舊韻續降别出誤
蒙古字韻
t ꡈen ꡠꡋdɛn()
音韻闡微
寒删先元真文齊一上聲小韻tʰian
中原音韻
先天齊上聲先天tʰiɛn
韻略易通
先全齊舒上聲先全tʰiɛn滅也滅也
中州音韻
先天齊上聲先天小韻tʰiɛn絕也絕也
中華新韻
ㄧㄢ tʰiɛn
東國正韻
ㅕㄴ 鞬寋建訐dien
戚林八音
曾之 賓京 陰上賓京tsiŋ
分韻撮要
陽上tʰin絕也絕也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山先仙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高本漢
dʰiən
王力
diən 文部
董同龢
dʰiən 文部
周法高
deən 文部
李方桂
diənx 文部
鄭張尚芳
l'ɯːnʔ 文1部
白-沙
*[d]ˤə[n]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前期
dhǝ̄rʔ
斯塔羅斯金上古後期
dhǝ̄ń
斯塔羅斯金西漢
dhǝ̄ń
斯塔羅斯金東漢
dhǝ̄ń
許思萊上古
də̂nʔ
許思萊東漢
denᶜ
布之道諧聲域
TƏN
聲首
布之道擬音
dˤənʔ
音節類型A
Dialects 方言
tʰiã
上聲(2)
山東東營利津
山東濰坊壽光3
tʰi
上聲(1)
浙江溫州35 ((1))
tʰien
上聲(1)
江蘇南京212
d
di
上聲(1)
浙江溫州35 ((2))
t
tian
陽去(1)
福建廈門22
Notes 註
殄 盡
王力《同源字典》認為:兩者的「盡、滅絕」義同源,兩字定從鄰紐,文真旁轉
殄 畛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殄,盡,完了;畛,田界,邊界,盡頭。本組字的「盡」義同源
漢語多功能字庫
 略說: 從「歺」,「㐱」聲。本義是盡滅、滅絕。
19 字
 詳解: 從「歺」,「㐱」聲。本義是盡滅、滅絕。《爾雅.釋詁》:「殄,盡也。」又「殄,絕也。」《說文》:「殄,盡也。从歺,㐱聲。」如《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孔傳:「暴絕天物,言逆天也。」《史記.律書》:「成湯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亂。」

  「殄」也表示病。如《國語.魯語》:「鑄名器,藏寶財,固民之殄病是待。」王念孫云:「殄,亦病也。」《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鄭玄注:「殄,病也,絕也。」又表示昏迷。如《論衡.論死》:「殄者,死之比也。人殄不悟,則死矣。」

  《說文》所收古文「𠂈」是顛隕的「顛」的表意初文,也是「真」所從的聲符。「真」、「顛」、「殄」三字古音相近。參見「顛」、「真」。314 字相關漢字: 歺,㐱,𠂈,顛,真

Relatives 相關字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0 7369 -G1 7369 -GT 2989 -GKX 0579.45 康熙字典-GHZR 1484.03 汉语大字典-GZFY 392405 -G通规 4176 -G古籍 10128 -HB2 CF66 -T2 1140 全字庫-T乙表 01941 異體字字典-J0 6141 -JMJ 014861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0 8247 -K人名 一..4709 -KP0 750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tiǎn
TIAN3 (v2.1.0-6.0.0)
kTGHZ2013
365.150:tiǎn
kHanyuPinyin
21384.040:tiǎn
kXHC1983
1138.140:tiǎn
1138.140:tiǎn (v5.1.0)
kCantonese
tin5
can2 tin5 (v4.1.0-13.0.0)
CHAN2 TIN5 (v2.1.0-4.0.1)
kJapanese
テン デン たつ つきる つくす たえる
kJapaneseKun
TSUKIRU TAERU
kJapaneseOn
TEN
kKorean
CIN
kHangul
진:0N
(v5.0.0-10.0.0)
kDefinition
to end; to exterminat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0-6965
0-6965 (v3.0.0-5.2.0)
kIRG_HSource
HB2-CF66
kIRG_TSource
T2-2B48
2-2B48 (v3.0.0-5.2.0)
kIRG_JSource
J0-5D49
0-5D49 (v3.0.0-5.2.0)
kIRG_KSource
K0-724F
0-724F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0-EBA1
kRSUnicode
78.5
kTotalStrokes
9
kIICore
AGTKP
2.1 (v4.1.0-6.3.0)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0972.030
kFennIndex
525.02
kGSR
0453k
kHanYu
21384.040
kIRGDaeJaweon
0972.030
kIRGDaiKanwaZiten
16413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21384.040
kIRGKangXi
0579.450
kKangXi
0579.450
kMatthews
6375
kMeyerWempe
3089a
kMorohashi
16413
kSBGY
288.47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MNOHH
kCihaiT
741.401
kFenn
281I
kFourCornerCode
1822.2
kPhonetic
65 1338
65 (v3.1.1-4.0.1)
kUnihanCore2020
GHJKMPT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BigFive
CF66
kCCCII
224473
kCNS1986
2-2B48
kCNS1992
2-2B48
kEACC
224473
kGB0
7369
kGB1
7369
kJis0
6141
kKoreanName
2015
kKPS0
EBA1 (v3.1.1-15.0.0)
kKSC0
8247 (v2.1.0-15.0.0)
kMainlandTelegraph
2989
kTaiwanTelegraph
2989
kTGH
2013:4176
kXerox
272:257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5352+78.4.5
kRSKangXi
78.5 (v2.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