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辛(.,J,P)
U+8FA4(Basic)
辛部8畫 共15畫
官話
ci2()
粵語
ci4
日語
韓語
越南
từ
廣韻
邪/之/平
集韻
邪/之/平
Sources 各源例字
GE-4F24
T3-4F37
J14-7967
KP1-7D21
Old versions 舊版本
IVD
00Ad
Comparison 用字對比
Evolution 字形演化
簡帛
張家山
說文小篆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印刷字體
廣韻
印刷字體
增韻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Origin 字源諸說
《說文解字》: 似兹切不受也。从辛从受。受辛宜辤之。籒文辤从台。
《字源》:会意 从辛,从受。本义为“不受”布之道《廣韻形聲考》:辤,辭、辤、辝,其右旁之「辛」爲聲符「𬔖」之流變,見「辥」下《說文新證》:伯六辝鼎从「䇂」「𫩞」聲,「𫩞」為從「台」與「司」得聲雙聲字。𦅫鎛從「䇂」「台」聲,與《說文》古文同形,《金文編》因此列入「辤」下,然金文此字並無「不受也」之意,辤辝是否為一字待商
Meaning 字義
(1)
同「辭」
ci2
(1)
讼辞
(2)
辩解,解说
(3)
言词;文词word
(4)
借口,口实
(5)
告,告诉
(6)
推辞,辞谢to refuse
(7)
辞却,辞退to resign, to fire
(8)
告别,离开to take leave 告辞
(9)
遣去,去
(10)
责备;斥责
(11)
请,请求
(12)
我国古代逻辑名词,指命题(判断)
(13)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14)
唐代的一种呈文
(15)
通「祠」 祭祀
ci2
(1)
祭名 春祭
(16)
Kinship diagram of variants 異體字圖譜
《說文解字》WFG
辛部 005
《說文解字》
似兹切不受也。从辛从受。受辛宜辤之。籒文辤从台。
《說文解字繫傳》
夕茲反不受也。從受、辛。宜辤之也。 [臣鍇曰:「會意。」] 籀文辤從台。
《說文解字注》
似茲切不受也。 [《聘禮》。辭,曰非禮也敢。注曰:辭,不受也。按經傳凡辤讓皆作辭說字。固屬叚借。而學者乃罕知有辤讓本字。或又用辤爲辭說而愈惑矣。《禮經》一書。多言辭曰:謂其文辭如是也。《聘禮》之辭曰非禮也敢。則於辭爲逗。謂辤則其辭如是也。故鄭特注之。以別於他處之言辭曰者。哀六年《左傳》。五辭而後許。《釋文》曰:辭本又作辤。] 从受辛。 [會意。] 受辛宜辤之也。 [釋會意之恉。《世說新語》。蔡邕題曹娥碑。黃絹幼婦。外孫虀臼。解之曰:虀臼所以受辛。辤字也。按此正當作辭。可證漢人辤辭不別耳。似茲切。一部。] 籒文辤。 [和悅以卻之。故从台。]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辛字部】 同辭。【說文】不受也。从辛从受。受卽爲辛,宜辤之也。
 又與文辭之辭通用。【魏志·楊修傳】絕妙好辤。 說文(121)
Phonology 音韻
標準語 Official Languages
官話
ci2 [tsʰɿ35] ㄘˊ ()
粵語
ci4 [tsʰiː1]
日語
[ɕi] [漢]
[ʑi] [呉]
韓語
[sa]
越南
từ [tɨ21]
韻書 Rime Books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釋義
聲母韻母韻母地位聲調韻書結構擬音
廣韻
3小韻似兹zie上同(辭‧辭訟說文曰辭說也)說文曰不受也受辛宜辤之上同(辭‧辭訟說文曰辭說也)說文曰不受也受辛宜辤之
刊謬補缺切韻
3小韻似兹zĭə訟(辤)。訟(辤)。
集韻
3小韻詳兹zie說文不受也从辛从受受辛冝辤之籕从辛俗从舌非是說文不受也从辛从受受辛冝辤之籕从辛俗从舌非是
禮部韻略
3小韻詳兹zie不受也不受也
增韻
3小韻詳兹zie不受籀文作辝通作辭說文从受从辛辛宜不受也此爲辤受字經史多用辭字後人亦借爲言辤字楊脩傳絶妙好辤不受籀文作辝通作辭說文从受从辛辛宜不受也此爲辤受字經史多用辭字後人亦借爲言辤字楊脩傳絶妙好辤
五音集韵
脂支之開3ziɪ上同說文曰不受也受辛宜辤之上同說文曰不受也受辛宜辤之
洪武正韻
支齊小韻詳茲zie不受籀文作辝通作辭說文从受从辛辛不受籀文作辝通作辭說文从受从辛辛
古今韻會舉要
zɿ說文不受也从受从辛受辛宜辤也㑹意通作辭集韻籒作辝俗作辞非是佩觽集曰辭亂从舌作辞乱其蕪𩔖有如此者〇案說文詞言助也辭訟理也辤不受也今人辭訟之字作詞言詞之字作辭亂之久矣又以辭為辤受之辤論語與之粟九百辭孟子辭尊居卑之𩔖皆作辭又以辤為文辭之辭楊脩傳絶妙好辤是也循用既久今不廢說文不受也从受从辛受辛宜辤也㑹意通作辭集韻籒作辝俗作辞非是佩觽集曰辭亂从舌作辞乱其蕪𩔖有如此者〇案說文詞言助也辭訟理也辤不受也今人辭訟之字作詞言詞之字作辭亂之久矣又以辭為辤受之辤論語與之粟九百辭孟子辭尊居卑之𩔖皆作辭又以辤為文辭之辭楊脩傳絶妙好辤是也循用既久今不廢
音韻闡微
支微齊泰灰開一陽平小韻
中原音韻
支思開陽平支思
東國正韻
ㆍㅇ 貲紫恣
擬音方案:《廣韻》《切韻》《集韻》:邵榮芬(《禮部韻略》《增韻》《五音集韻》擬音為與《集韻》音韻地位對比得到),《洪武正韻》:小學堂資料,《古今韻會舉要》:竺家寧,《蒙古字韻》:江鍾偉,《音韻闡微》:林慶勛,《中原音韻》:寧繼福,《韻略易通》:張玉來,《中州音韻》:馬樂樂,《中華新韻》:依註音符號,《東國正韻》:申祐先,《戚林八音》:彭攻關,《分韻撮要》:劉鎮發
韻部 Rime
西漢
東漢
宋北魏後期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上古音 Reconstructed Old Chinese
王力
zǐə 之部
董同龢
zjəɡ 之部
周法高
rjiəɣ 之部
李方桂
rjəg 之部
鄭張尚芳
ljɯ 之0部
布之道諧聲域
聲首𬔖²
布之道擬音
slə
音節類型B
Dialects 方言
tsʰ
tsʰi
陽平(14)
廣東茂名電白11
廣東惠州11
廣東韶關21
廣東深圳寶安21
廣東珠海前山21
廣東肇慶21
廣東中山石岐51
廣東雲浮21
廣東雲浮羅定21
香港21
香港新界21
澳門21
廣東韶關21
雲南文山富寧31
陽去(1)
廣東中山隆都31
tsʰɿ
陽平(14)
廣西柳州雒容21
廣西桂林臨桂31
江西九江修水13
江西贛州南康11
廣東廣州從化35
廣西南寧馬山213
廣西玉林北流24
廣西玉林博白23
廣西貴港桂平21
廣西崇左寧明21
廣東佛山西岸24
廣東清遠保安25
廣西桂林朝陽22
廣西桂林平樂31
陽去(1)
湖南永州寧遠21
tsʰu
陽平(2)
廣東深圳11
廣東東莞11
tsʰɐi
陽平(2)
廣東東莞21
廣西玉林博白232
tsʰy
陽平(3)
廣東佛山42
廣東佛山順德42
廣東清遠21
tsʰə
陽平(1)
江西贛州寧都13
ts
tsi
陽平(3)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百色田東41
廣西崇左扶綏21
tsɿ
陽平(4)
廣西河池宜州31
湖南永州道縣31
廣西賀州富川八都話21
廣西賀州九都話213
陽上(1)
廣西賀州富川七都話31
tʃʰ
tʃʰi
陽平(3)
廣西北海21
廣西欽州21
香港大埔泰亨21
tʃʰu
陽平(1)
香港沙田21
tʃʰɐi
陽平(1)
廣西貴港南江22
tʃʰui
陽平(1)
廣西欽州靈山53
tʃʰei
陽平(1)
廣西崇左31
s
si
陽平(1)
廣東江門白沙22
sɿ
陽平(1)
廣東珠海斗門22
su
陽平(2)
廣東湛江雷州11
廣東汕尾海豐55
陽平(1)
廣東揭陽55
ɬ
ɬi
陽平(3)
廣東清遠連山21
廣西梧州蒙山21
廣西梧州藤縣212
ɬɿ
陽平(1)
廣西百色52
ɬu
陽平(1)
廣西貴港平南12
tʃi
陽平(2)
廣西柳州融水21
廣西百色那畢31
tʃɐi
陽平(1)
廣西桂林臨桂21
tʃəi
陽平(2)
廣西南寧賓陽213
廣西來賓武宣22
z
zɿ
陽平(1)
廣西桂林灌陽33
陽平(1)
浙江衢州開化341
zʱɿ
陽平(1)
上海浦東新區324
tʰi
陽平(1)
廣西玉林北流32
θ
θyɔ
陽平(1)
廣西賀州信都24
tɕi
陽平(1)
廣西南寧亭子21
t
ti
陽平(1)
廣西玉林福綿31
Notes 註
辤 辭 謝
三個字都可以表示推辭。「辤」「辭」實同一詞,不過「辤」只專用於推辭義,「辭」還有其他義項。「謝」除辭謝義外也有多項其他義。在用作推辭義時,「辤」「辭」側重於推托避開,語氣比較直接,「謝」側重於拒不接受,語氣比較委婉。
Relatives 相關字
Yixiezi 異寫字 (works in progress)
Same semantic component 同形旁
Same phonetic component 同聲旁
Index in character sets 字符集索引
SetIDExtraGE 4704 -GKX 1251.15 康熙字典-GHZR 4305.09 汉语大字典-GZJW 455222 -G通规 2947Y -T3 4723 全字庫-J1 6516 -J4 8971 -JMJ 025735 文字情報基盤検索システム-KP1 7D21 -
讀音 Readings
kMandarin
CI2 (v2.1.0-6.0.0)
kXHC1983
0174.042:cí
0174.042:cí (v5.1.0)
kCantonese
ci4
CHI4 (v4.0.1)
kJapanese
シ ジ
kJapaneseKun
YAMERU
kJapaneseOn
JI
kDefinition
words, speech; a sentence, an expression or phrase; a message
來源 IRG Sources
kIRG_GSource
GE-4F24
GE-4024 (v6.0.0-12.1.0)
E-4024 (v3.0.0-5.2.0)
kIRG_TSource
T3-4F37
3-4F37 (v3.0.0-5.2.0)
kIRG_JSource
J14-7967
J4-7967 (v8.0.0)
J1-6130 (v6.0.0-7.0.0)
1-6130 (v3.0.0-5.2.0)
kIRG_KPSource
KP1-7D21
kRSUnicode
160.8
kTotalStrokes
15
辭典索引 Dictionary Indices
kDaeJaweon
1731.060
kFennIndex
587.06
kHanYu
64040.080
kIRGDaeJaweon
1731.060
kIRGDaiKanwaZiten
38649 (v3.0.0-15.0.0)
kIRGHanyuDaZidian
64040.080
kIRGKangXi
1251.150
kKangXi
1251.150
kLau
292
kMatthews
6984
kMorohashi
38649
kSBGY
061.48
辭典資料 Dictionary-like Data
kCangjie
BEYTJ
kCihaiT
1309.601
kPhonetic
163 242 1124
163 (v3.2.0-4.0.1)
242 (v3.1.1)
其他碼位 Other Mappings
kCCCII
233C65
kCNS1986
E-4F37
kCNS1992
3-4F37
kEACC
233C65
kJIS0213
2,89,71
kJis1
6516
kKPS1
7D21 (v3.1.1-15.0.0)
部首餘筆 Radical-Stroke Counts
kRSAdobe_Japan1_6
C+18755+160.7.8
kRSKangXi
160.8 (v2.1.0-15.0.0)
異體 Variants
kSemanticVariant
U+8F9E<kMatthews U+8FAD<kLau,kMatthews
U+8FAD (v4.0.1)